四川宜宾特产能带走的 宜宾特产送人便于携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22:23:58

一.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江安竹簧

宜宾江安县盛产楠竹,江安竹簧已有300多年历史,所制作的工艺品,古朴、高雅,具有显著的民族风格,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江安竹簧原用手工制作,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其产品种类增多,质量提高,曾先后八次在北京州展出,六次到国外展出,多次获奖,远销欧美。竹簧工艺品制作十分繁杂和考究,制作品包括竹簧镶嵌、一竹簧雕刻等,共一百四十多个品种。此品种除供应国内许多少市外,还销往美国西德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江安竹簧工艺厂产的竹簧宫灯,旅游手提式麻将盒等产品荣获四川省计经委旅游产品银质奖;人面竹花瓶还荣获国家竹协“信得过”产品奖
( 宜宾)

二.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水粉

筠连水粉是宜宾筠连县一种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小吃。把水粉捞进小竹篓瓢里,上面放点小白菜、豌豆尖之类的时鲜蔬菜,放进沸水里烫1分钟,连粉带水倒进碗里,除了放上酱油、醋、味精、花椒、辣椒、葱等常用的佐料外,还要放上一勺香脆的油酥黄豆或豌豆,一勺碎米芽菜,一勺碎米大头菜。

筠连水粉又有了炖鸡水粉、肥肠水粉、排骨水粉、牛肉水粉等等吃法。把炖好的汤料连同肉食一同舀进烫好的水粉里,撒上碎葱,一碗浓香四溢的水粉就做好了。

筠连山地多盛产红苕,故多苕粉,苕粉在加工后即成为筠连水粉。筠连水粉是筠连县内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在川南、滇东北享有盛名。成都、宜宾等地都有与筠连水粉类似的小吃,名叫酸辣粉,但都不及筠连水粉地道好吃。原因是那些卖酸辣粉的大多都是用干红苕粉丝发软后烫煮来卖,吃来较硬。而筠连水粉,则是用红苕粉掺和其他粉先打浆后,再加大量干粉揉成粉团,放入漏瓢悬空拍进开水锅内过一道烫熟捞进冷水缸进行水漂,边拍边捞边漂,然后放苕箕里漉干水分以侯食客。有人要食用时将粉料放入开水锅内浸煮几分钟,漏瓢捞起放入碗内,加入调料即制成水粉。可根据各人口味不同,冒入汤制成酸辣水粉、麻辣水粉、三鲜水粉、鸡汁水粉、肥肠水粉等。最地道的数酸辣水粉与炖鸡水粉,酸辣水粉为素水粉,以醋与红油辣子为主要佐料,加酱油味精的作用,特点是酸辣咸鲜香,食后让人痛快;炖鸡水粉为荤水粉,不放上述那些佐料,只是冒上炖好的鸡汤烫几粒指头大小的带骨鸡丁,撒上葱花,淡黄色的鸡油漂于汤上,缀以翠绿的葱花和乌黑的鸡丁让人垂涎,食欲大增。特点是鲜美可口、色味俱全。

夜晚走在筠连街上,到处可见水粉摊,水粉是筠连宵夜的主要食品,尤以青年女子居多。筠连水粉不仅是道小吃,更是最能体现筠连之味,有“不吃水粉,不算到过筠连”之说,可见筠连水粉的诱人魅力。

三.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芽菜扣肉

主料:带皮五花猪肉、芽菜。

配料:红糖、食用油、味精、酱油、姜、花椒、胡椒等。

作法:1、将带皮五花猪肉加入适量姜、花椒煮透,趁热均匀涂抹已熬制好的糖汁、酱油;炒锅置旺火上,倒入食用油适量,待油烧至七成熟时,将肉皮向下放入油锅炸皮至金黄色,冷却后将肉整形切成约5×30×50mm的肉片。2、将肉片皮向下有规则地放入碗内,放入碎米芽菜,再将酱油、姜、味精、糖等加入,入笼蒸透,食用时反扣于盘即可。

特点:肥而不腻,香味浓郁,为四川名菜。

四. 四川省 宜宾 叙州区 宜宾大塔荔枝

宜宾大塔荔枝,是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李场镇的著名,大塔荔枝以果大、肉厚、多汁、味纯、甜中微酸、久吃不腻、品质极佳而独具特色,清朝荆玉陛的“春尽金沙古渡头,荔枝香欲满戎州”就是大塔荔枝的真实写照。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交界处,“三江”河谷地带热量和水资源都很丰富,无霜期长,发展荔枝生产条件优越,是四川荔枝主产区之一。特别是宜宾县大塔乡是一块奇特的小盆地,四周有上百个山岩环绕,气候冬暖夏热,一年四季无霜,最适合荔枝生长。T8r

宜宾下辖的宜宾县现已被列入长江中上游水果开发带,该县大塔乡的“妃子笑”绿荔枝就有几千株,其中100年以上的荔枝就有150株。年产特级大红袍、妃子笑等荔枝上万公斤。西南农学院曾对宜宾县的荔枝作过理化分析,粒果均重10.5克,皮薄,占果重14.2%,核焦黑,占果重4.25%,可食部分占81.62%,味甜,肉脆。大塔荔枝还在四川省名优水果评比中,味压群芳,独占鳌头,名列四川省名优水果荔枝的第一位。T8r

迄今为止,仅大塔乡的老荔枝、老桂圆树就近千株,20世纪90年代新发展上万株,年产特级大红袍、妃子笑、楠木叶、绛纱兰、糯米糍、铊堤、带绿等名优荔枝和蜀丰、蜀冠、泸早、石侠、储良、大乌元等名优桂圆10万斤。T8r

大塔四面环山,地势较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川南小盆地,气候冬暖夏热,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无霜期长,常年温差小,这里常年平均温度比该镇其他地方要高出2-3摄氏度,大塔的盆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特色湿热水果。大塔荔枝以果大、肉厚、多汁、味纯、甜中微酸、久吃不腻、品质极佳而独具特色,清朝荆玉陛的“春尽金沙古渡头,荔枝香欲满戎州”就是大塔荔枝的真实写照。在大塔片区,至今还保留着一千年的母本,即与当年杨贵妃品尝的荔枝的树同代的母本,可谓源远流长。T8r

五.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屏山黑猪

屏山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屏山黑猪

屏山县畜牧站

屏山黑猪是长期以来生长于我县彝汉杂居地区的一个优势地方种群,对屏山的土壤、气候、饲料以及饲养习惯都已完全适应,而且生产性能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按照传统养猪方式饲养,其饲养期大约在1年左右,且不使用任何微量元素添加剂促进生长,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的使用,保证所产出的猪肉产品绿色、环保、原生态、无公害。

六.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糟黄瓜

筠连咸菜久负盛名,其主打产品便是糟黄瓜。糟黄瓜系选用川南乌蒙山脉乳黄瓜和高山鲜红椒手工制成,口感脆嫩辣甜,咸鲜爽口,独有麻、辣、香、脆、鲜风味,让人嚼在口中脑海却浮现一幅美丽的画面;靓丽的筠连姑娘在青山绿水间摘下一条条翠碧如玉的嫩黄瓜,纤纤玉手把黄瓜浸泡、晒干······

从明清时期起,筠连人就开始腌制糟黄瓜。因筠连山区有较多的喀斯特地貌,山势较高而冬天气温较低,蔬菜难种。筠连人见夏天瓜果齐全,特别是黄瓜易种且产量大,人们便将嫩黄瓜采摘后一个个分成条状,放在太阳下晒干;冬天蔬菜缺少时,就拿出来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拌上辣椒酱等食用,脆、辣、甜且清香可口的糟黄瓜因此而得名。昔日马帮经过筠连,常捎带“筠连糟黄瓜”于路上食用,故那时糟黄瓜就已名传南丝绸古道。

改革开放、经济活跃,糟黄瓜这道传统咸菜开始从家庭走入市场,“村夫”、“香名”、“阿婆”、“郝哥”等诸多品牌应运而生,畅销省内外、有的还远销到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一盘糟黄瓜,一片新天地。

七.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林湖茶叶

林湖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宜宾竹荪

竹荪,又名“竹参”、“僧竺薯”,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真菌。菌体笔状,顶部有钟状 菌盖,盖红色,表面有恶臭粘液。盖下有白色的网状部,向下垂。将菌盖臭头切去,晒干后有香味。竹荪质地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远在诸菌之上,自古以来,是 高级筵席中的珍馐美肴。


据测定,竹荪的蛋白质含量达20%以上,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可消化率达80% 以上,比任何蔬菜都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竹荪菌糖中含有一定的抗癌物质,有防 癌、治癌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特别是腹壁脂肪过厚者,长期食用有减少腹壁脂肪的明显效果。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珙县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原料:猪肠头、嫩豆花,郫县豆瓣、泡辣椒、花椒、盐、酱油、味精、姜、蒜末、香葱、食用油、大葱、料酒、水豆粉。

制法:

1、肥肠头洗净,锅内烧水加料酒、姜、葱、肥肠头,煮熟后,捞出切成长条待用。

2、郫县豆瓣、泡辣椒剁细。

3、锅内下油少许把肠头放进去煸炒,同时加花椒、姜、葱至干香时起锅待用。

4、锅内烧油下豆瓣、泡椒、炒出香味颜色后加入高汤烧沸后去掉豆瓣泡椒渣,放入豆花进味,肥肠头烧至肠软入味时收汁起锅装盘,上面撒上香葱花即成。注意:煮肥肠时一是要洗干净去掉膻味,二是要煮烂又不能过火,煸炒时要把水分煸干才香,去掉豆瓣渣后,成菜更加干净,烧制时一定要烧入味,味才厚重。

红白相间的豆花菜,肥肠鲜香厚重,质感香醇,豆花滑嫩,辣而不燥,开胃爽口。

十. 四川省 宜宾 长宁县 竹海老窖

产于宜宾竹园贡酒厂。主要产品为45度“竹海老窖”,最近又推出精酿“竹海春”和“竹海醇”。现年产1000吨贡酒。“竹海老窖”45度贡酒从1986年起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获“93四川旅游商品展销会熊猫银奖”,93年四川省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 宜宾)
四川宜宾特产必买清单大全宜宾有哪些特产可以带回去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