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诏安有什么特产呢 漳州市哪里有卖诏安县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25 20:26:57

一.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诏安太平菠萝

诏安太平菠萝

二.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小吃

漳州小吃

三.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创始于清朝康熙十二年,距今已有310多年历史。当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有高档、中档、低档三个档次。高档品分为特级贡品,一级贡品;中档品分为贡品、极品;低档品分为珍品、上品等,共54个品种规格。高档品除选料做工特别精细外,并含有珍珠、纯金等贵重原料。因选料和制作工艺与普通印尼不同,包装需用瓷瓶、晶玉盒,不能用钢、铜、漆器及紫砂石制品。

八宝印泥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即使用火焚烧,纸灰上字形依然可辨。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及后来在南洋首次劝业会、台湾博览会上,先后荣获特等奖、优等奖、甲等奖。

四. 福建省 漳州 南靖 纯冬蜜

纯冬蜜

南靖纯冬蜜是采集当地蜂农极品冬蜜,经低温浓缩分装,保持应有的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果糖、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其品质纯正,香气馥郁温馨、清纯优雅,味道清爽鲜美、甜而不腻,色泽透明,结晶细腻。具有润肤、润肺、润肠等功效。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蜂蜜“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中医养生学上有句话叫“早喝盐水晚喝蜜”,蜂蜜有润燥、解毒的作用,是不少女士美容的恩物。食用方法:依个人的喜好酌量、加凉开水搅拌即可,也可调牛奶、凉茶等一起享用。

五.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诏安话梅

话梅用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俗称黄梅。黄梅从树上采下来洗净后,放在大缸里用盐水泡浸月余,取出晒干;晒干后再用清水漂洗,再晒干;然后用糖料泡腌,再晒干―――如此多次反复,可谓是“十蒸九晒,数月一梅”,最后成为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话梅。这种话梅如果贮藏得好,防潮防蛀,可保存数年而不变质。

文化:诏安自古就有种植青梅,2001年以种植历史久远、种植面积广、产量巨大、品质极佳等特点荣获国家林业局评定的“中国青梅之乡”荣誉称号。诏安不仅在青梅种植方面有独特优势,在青梅加工历史上也较为长远,就目前将青梅加工成成品就有二十多种,诏安话梅就是其中之一。诏安话梅是一种加工过的梅子,其原料是青梅,特别是将果大、皮薄、肉厚、核小、酸度适中的诏安青梅加工出来的话梅,更独具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清香四溢等优点,闻名海内外。诏安话梅的制作是用祖传秘方配置而成,需要经过至少十七道工序,其中单单熏蒸就用到三种名贵中药材,可谓制功精良。

功效:梅子益人,首先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姚有这样的习惯: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

六.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龙虾

福建—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我国是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螯虾,后三种仅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朝鲜和日本。龙虾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该虾昼伏夜出,不喜强光。在正常条件下,白天多隐藏在水中较深处或隐蔽物中,很少活动,傍晚太阳下山后开始活动,多聚集在浅水边爬行觅食或寻偶。若受惊吓,迅速逃回深水中。该虾多喜爬行,不喜游泳,觅食和活动时向前爬行,受惊或遇敌时迅速向后,弹跳躲避。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是东山岛主要水产品之一。

文化:漳州东山海域盛产龙虾,每年都有不少出口港澳市场。龙虾,特别是锦绣龙虾,体大肉肥,最大的重达两公斤,长30厘米以上。这种龙虾头部和胸部坚硬,触角发达,肉味鲜,是名贵的经济虾类。虾壳可制成工艺品,东山县工艺厂生产的“龙虾挂屏”形态奇异,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是国内外市场的热门货。

功效:龙虾体大肉多,营养丰富,其肉每百克含蛋白质18.9克,尼克酸4.3毫克,维生素E3.58毫克,2.79毫克,硒39.36微克,其他成分如磺、磷、铁等,含量也不低。龙虾的烹制方法有许多。民间吃龙虾,多蒸或煮熟后剥壳取肉,蘸姜醋等调味料食用。饭店、酒楼加工则复杂多了,常出肉后改刀成型入烹,菜品以广东、福建、海南多见,如“上汤焗龙虾”“油泡龙虾球”“蒜茸蒸龙虾”等等。
龙虾除作佳肴外,还有很高的食疗作用。据有关药用书籍记载,龙虾肉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效,可以治肾虚阳痿、神经衰弱、筋骨疼痛、皮肤瘙痒等症。

七. 福建省 漳州 龙文区 漳州斗鸡

主要分布区】 福建厦门、泉州等市

外貌似鸡,体躯呈长方形;豆形冠,眼圆,虹彩有白、灰白、桔黄色;喙黄褐色,公鸡喙比母鸡长、宽;胫黄色,皮肤白色。全身羽毛,公母各异,母鸡以棕黄,红褐二色较多,颈羽棕色,背至尾羽花褐色,腹、颈下淡黄色;公鸡以红褐,黄褐色常见,颈羽深红或金黄色,背羽深红色(羽基红色,羽尖金黄色)胸羽黑色,尾羽与主副翼羽为红,黑两色相间。

漳州斗鸡饲养数量不多,仅作为娱乐工具,但历史较久。今后可有计划的发展,利用斗鸡沉积脂肪少的特点,与其他品种鸡进行经济杂交,生产商品肉用鸡。

八.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金定鸭

金定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定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定鸭:原产于金定村。为蛋用型传统地方良种。肉味鲜美,具有清凉滋补之功效,为夏季营养佳品。

紫泥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温度适宜,终年无霜,一年多熟。属典型河口冲积洲,地势平坦低洼,土地肥沃,表层深厚,水资源充沛,咸淡水交汇,农业条件特别好,水产养殖得天独厚,全国三大名鸭之一的金定鸭和驰名东南亚的溪乾红蟳是紫泥,粮食、水产品、水禽、蘑菇和蔬菜是农业的主要产品。造船、食品加工是独具特色的镇域工业经济。自然、地理、生态、资源的独特性和勤劳智慧的紫泥人民数百年来辛勤耕耘、创造出灿烂的农业文明,使紫泥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有着九龙江口璀璨明珠的美称。

利用北京鸭与金定鸭自然杂0种所获的0代“土北”鸭,肉用性能优于北京鸭,在产蛋方面可与金定鸭竞争妍,年产蛋重超过父母本,是杂交优势利用的有效组合。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培育出白羽型土北鸭作为三元杂交的母本。

紫泥金定还有独特的双蛋黄鸭蛋,目前都是用盐腌制成品,是可口的早菜之一。

又称金定麻鸭,是闻名遐迩的良种鸭,有200多年的饲养历史,其成鸭、鸭蛋、鸭苗畅销各地。金定鸭有性好动、善游水、勤觅食等特性以及早熟、高产、产蛋率高等优点。龄鸭平均体重为雄鸭为1.26公斤,雌鸭为1.44公斤。雄鸭饲养90—100天就可配种授精,母鸭饲养100—120天即能产蛋。受精率93%,孵化率90%。母鸭产蛋期达2年多,每年产蛋10个月,年均产蛋260—280粒,最高340粒。每粒蛋平均重量74.5克,最高达138.2克。按羽毛色泽分,金定鸭有赤麻、赤眉、白雾眉、银红、银灰、乌梅、黑鸭、白鸭和花杂9种类型。1985年厦门大学生物系和金定村挂勾协作进行金定鸭良种提纯科研,经过多年来的亲选、蛋选、雏选三个环节,选育出以麻色羽型为主的赤麻鸭,把金定鸭中麻色羽型分量由原来的81%提高到96%,大大提高了金定鸭品种的素质。金定鸭雌雄各有特色。公鸭头部具有深绿色金属光泽,很像野生绿头鸭,其外貌威武,警惕性高,机智敏锐,活力旺盛,配种能力强。母鸭活泼、敏捷、善跑、食欲强、勤寻食、耐粗饲料、尾脂腺发达,有很强的防湿性,腰宽胸骨短,腹部深厚纯圆,后躯丰满下垂稍后跖,初产时体重3至4市斤,随年龄增长体重逐渐递增。

1958年厦门大学生物系开始在金定村建立金定鸭实验基地,进行选种。70年代开始推广,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级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9月荣获“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

九. 福建省 漳州 长泰 风味糯米肠

适量糯米及猪血,伴入适量盐,经搅拌后装入猪大肠,开水蒸煮一个小时。

十. 福建省 漳州 芗城区 漳州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头雕刻,属于民间工艺美术,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它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艺术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又称为布袋戏、掌中戏,据载,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的表演特点是用手掌手指直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所演木偶因为衣服宽大,形似布袋,故称“布袋戏”。漳州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历史背景

自明清以来,木偶戏已由城市渐进至乡镇,并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艺术。如福建泉州嘉礼戏,有的只有生、旦、北(净)、杂(丑)四个行当角色形象更换演出,被称为“四美班”。有的一台嘉礼戏只有三十六形象,故称“三十六尊嘉礼当百万军兵”。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有义全后街的神像铺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艺师们;涂门街的黄良司、黄才司及后来的黄嘉祥和北门花园街的木偶造型大师江加走。他们的木偶造型,偶头雕刻精炒,面部丰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点;粉彩细致,线条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龙溪地区漳州的布袋木偶戏,于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东门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称“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师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

福建诏安特产前十名排行榜福建漳州诏安四都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