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西乡县土特产 陕西西乡土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31 13:46:08

一.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定军茗眉

定军茗眉

勉县是著名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茶乡,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带着醉人的馨香,走出秦岭,扬名天下。成其是80年代以来,勉县历届县委政政府把茶叶产业化列为农业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汉江源头海拔800-1380米的古战场定军山域建立了无污染的良种生态茶园,茶区常年雾气潦绕,气候湿润,漫射光,短日照,土壤肥沃,微酸,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

“定军茗眉”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曾多次获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陕西名优茶金奖、汉中市优质产品奖,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二.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柿面糊蹋

特点:以软柿子与面粉合烹而成,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主要原料:软柿子、面粉。

简要介绍:柿面糊塌以关中地区的软柿子作主料,与面粉合烹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主要风味特点为外皮酥脆、内瓤绵软、香甜适口。

三.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汉江黑猪

汉江黑猪全身被毛黑色,头中等大,嘴粗、长短适中,有长嘴型、狗头型和短嘴型的狮子头型,耳大下垂,额部皱褶多而明显,尻斜,腹大下垂,有效06对以上。成年公、母猪个体重分别为123.20±20.4千克和91.93±15.40千克;成年公、母猪体长分别为121.4±8.5厘米和123.5±8.7厘米,胴体瘦肉率、脂肪率分别为41.88%和47.70%(以上数据为原始品种调查时测得)。

汉江黑猪性成熟早,公、母猪在2~3月龄都有爬跨行为和发情现象,窝产仔数(经产)9.5±2.22头,1998年勉县黑河猪保种群为10.18±3.22头。护仔性强,在冬季-5℃无人护理情况下,仔猪均可成活,很少有压死仔猪的现象发生,最高胎产仔24头,活产仔数18头。

汉江黑猪本身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优越的生产性能,产仔数多,成活率高,排卵数多,同时其性成熟早,发情明显,易配种,经测定,以约黑(大约克×汉江黑猪)和长黑(长白×汉江黑猪)杂交效果最理想。以约黑为例,二元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提高84%,胴体瘦肉半提高8.95个百分点,二元杂交后代作母本,产仔数平均提高2.4头。同时,二元杂文后代完全克服了汉江黑猪体型方面如腹大、斜尻、卧系等缺点。这一杂交模式在汉江黑猪主产区使用了20余年。近年来,汉江黑猪作母本才逐渐被以长约(约长)、长黑对长汉(长白×汉白)、约汉(约克×汉白)等二元杂交组合的母本代替,逐步趋向于以内(外)二元杂交为主的生产模式。

勉县黑河种猪场在1981年和1990年从600余头母猪中,经过一、二胎测交鉴定和繁殖性能测定,选育保种核心群10个家系100头基础母猪,重点侧重于繁殖性能的选育提高,经3个世代选育,窝产仔数平均提高0.67头。在保种选育过程中,采用了非继代胎次的二元杂交利用方式,以巴克夏×汉江黑猪、长白×汉江黑猪、约克×汉江黑猪二种杂文模式,向社会提供了大量二元杂交母本,为当地养猪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香米

洋县香米,据说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宋丞相寇准曾 从洋县取香稻种子到长安(今西安)城内试种,没过几年,香稻米的香味便没有了。 据传说,流传至今的“香米园”遗址,就是当年寇准试种香稻之地。

洋县香米,米粒色白,呈半透明体,形状稍扁,近似粳米;用此米做成米饭,白若 霜雪,浓香可口,久放不馊。洋县香米在米做成熟饭之前,香味就散发出来了,故称“香米”。

五.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是西乡的名小吃,原在西乡是招待宾客的佳肴。

现在以是大众化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别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后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既经济又实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腻腻,不如西乡的菜豆腐。

六.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生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前后也是种姜的时候。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食用部分为肥大的根茎块,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有辛辣味。地上茎高60——70 厘米,叶片披针形,排列成两行;穗状花序,花下有绿色的苞,花被橙色,唇瓣紫色散布白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需肥量大。清明前后播种,深秋收获。生姜切片 为“干姜”,供药用。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后传人我国,我国周代就有姜的种植,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了。汉中盛产生姜,以城固最多。该县种姜历史悠久,自古出名,宋代亦有种姜的记载,明代已闻名全国,其周边的洋县、西乡、南郑、汉台区均有种植。

城固地处汉中盆地中部,由于受北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温暖湿润气候,灌溉条件好,多为沙质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壤 湿润,土层深厚。城固人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种姜经验精耕细作,每年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年产生姜9000万公斤,最高亩产可达 5000公斤,成为全国十大生姜种植县之一。城固生姜以外形美观、皮肉金黄、肉质细嫩、粗壮无筋、纤维细少、辛香浓郁、营养丰富而誉满全国,产品远销京、 津、沪、东北诸省,并出口日本与东南亚等地区。

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分。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与挥发性的姜油。姜油中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 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10多种特殊成份。此外还有天门冬素、甘氨酸、多种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祛寒祛风、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美容、抗衰 老和益寿延年之功效。

作为膳食调味品的姜,在辣中能大显其能。它不仅风味独特,涤腥增香,而且能收到五脏畅透、暖透全身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无论熬、炖、炒禽兽肉蛋,,或凉拌海鲜、蔬菜,只要撒入少许姜末,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还可祛除腥膻杂味。

姜除了调味外,还可加工成盐渍姜、糖渍姜、蜜饯等。姜中提取的姜色素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干姜、姜叶亦可提取芳香油。芳香油具有特殊香辣味,广泛用于饮料、食品的加工中。

姜能治病,从古至今,我国诸多名医善用姜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治病用姜成“癖”,在他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著作中都非常推崇姜,极尽治疗之功用。仅《伤寒论》的113个伤寒处方里,就有59个用到姜,最多一方的用姜量达到50克之多。

姜能解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是药三分毒,姜是诸多中药中所含毒性成分的克星,我们常见一些中药处方后面有生姜作“引子”,旨在解除某种药物中的有毒成分。

姜治病的功效引起了国外诸多科学家的重视:美国科学家发现姜是防治晕船、晕车、晕飞机等运动疾病的良药,姜亦能治皮肤癌;日本科学家发现,姜粉 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英国科学家发现,姜能极大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丹麦科学家发现,用生姜制成的血液稀释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 固;荷兰科学家发现姜有抗菌的作用,尤其是抗击消化道沙门菌效果明显。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茶食

城固县农村自古以来就有种茶饮茶的习惯和待客茶为先的习俗,还有以茶食品滋补保健、招待亲朋的传统。成为香飘农家的美味茶食,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鼎罐茶”。流行于该县南部山区二里镇一带。将鼎罐里的水烧沸后,放入适量茶叶,用文火熬煮,其茶汁味浓酽,多为夜间看守山林人饮用,能提神醒脑,随时防备野猪山猴糟蹋庄稼。

“筒筒茶”。流行于小河、双溪一带。将小铁皮圆筒煨在火塘中,烧至发红,把菜籽油或猪油倒入筒内,待油沸时将适量茶叶放入筒中,用筷子不停地翻炒,炒至茶香味浓时倒入清水,放一些白糖或食盐即可饮用。其甜茶味美,咸茶味鲜,消暑解渴,生津养胃,提神去腻。

“蒸油茶”。盛行于天明镇、小河镇一带。将猪油、桂圆、大枣、枸杞、核桃仁、冰糖等装入盆中,放在锅里蒸至猪油冰糖等融化后,添加适量泡好的茶水,放在柴火边煨沸即可饮食。其茶甜美醇香,有滋肺益脾壮阳之效。

“炒米茶”。流行于文川、上元观、原公镇一带。把大米和当年新产的青茶同时放在锅中炒至淡黄色,加入清水烧沸,再调进油盐姜葱和浆水菜即可食用,可除风寒治感冒。

八.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蜜桔

城固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蜜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固柑橘甜中带酸,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以西北为主的北方消费者青睐。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有效的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形成城固柑橘(17张)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全县柑橘总面积达20多万亩,16个乡镇209个行政村、5.5万户14.9万农民从事柑橘种植,10万亩柑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0亩柑橘通过国家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培育出了泛亚、东升两个省市级柑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华源、郑家坡、三和等10多个柑橘专业合作社。柑橘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强势特色产业

城固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城固柑橘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橘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含量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钾、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

汉中城固县自古出“贡桔”,有“桔乡”的美称,是世界唯一的“酸甜型”柑橘优生地。其中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注册认证的有“张骞蜜柑”、“升仙蜜橘”、“汉江蜜橘”等品种。城固桔柑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利的独特风味,并且成熟期早。秋天是桔子成熟的季节,此时购买的桔子最为新鲜;还可以去城固的桔园摘桔子,即便宜又好吃。

特定品质

色泽鲜艳,果面光洁,风味浓郁,酸甜适中,肉质脆嫩,清香爽口,化渣性好

文化典故

柑桔是城固的传统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年历史。城固柑桔以其成熟早、着色好、酸甜适口、果味浓郁等特点享誉北方各地。

地域范围

城固蜜桔产地范围为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境内桔园镇、原公镇、文川镇、老庄镇、宝山镇、五郎乡、龙头镇、崔家山镇、博望镇、沙河营镇、柳林镇、三合乡、董家营乡、上元观镇等十四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总生产面积1.67万公顷,年产量22万吨。该区域位于东经107°03′-107°30′,北纬32°45′-33°40′,平均海拔800米。县境东临洋县,西接汉台、留坝县,南接南郑、西乡县。县内柑桔主产区东起宝山镇、西至文川镇、北起桔园镇、南至董家营乡。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城固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分南、中、北三大地质地貌区,南、北为秦巴山地和丘陵区,中为江河平坝区。可耕作土壤以壤质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富含磷、钾,pH值在5.5-7.2之间,地下水位较低,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中镉、砷等金属含量低于绿色柑桔生产指标要求。

(2)水文情况:城固县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54%,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县境内有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横贯东西,水资源丰富,产地灌溉水源以湑水河为主,县内无大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工矿企业也较少,灌溉水水质良好,无污染,为城固蜜桔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城固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15℃,≥10℃的有效积温4800以上,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相对湿度74%左右,年日照时数大于1500小时,无霜期218-238天,柑桔成熟季节(秋季)降温早且昼夜温差>12℃。

(4)人文历史情况:城固是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柑桔一直是城固县的传统特色产业,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述。可见汉时,陕南的汉江流域一带已有柑桔栽培,而且已有被古人重视。又如宋代欧阳修所撰《新唐书•地理志》载:“兴元府出贡桔”。兴元府即包括城固及其以西,可见汉中城固等地柑桔质量当时之优。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城固县“柑桔较他邑颇胜”(康熙《城固志》、《重刻汉中府志》),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城固县“丹桔黄柑产于县北之升仙谷口近村,每年获数十万枚,行销汉中府全境及陆运行销本省”、“桔皮年1万斤”(《城固乡土志》)。以上种种记载,充分证明城固柑桔栽培历史久远,且品质优良。

2001年,城固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柑桔之乡”。2002年城固生产的“宫川”、“兴津”、“城蜜02号”被农业部柑桔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果品”,并颁发了“优质果品证书”和“品种登记证书”。2005年在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城固柑桔被评为“最畅销产品奖”。2003-2007年,十万亩绿色柑桔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果品基地认定和产品A级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g/kg以上,土层在80厘米以上,质地为壤土、沙壤土和轻粘土,土壤pH值为5.5-7.2,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地方建园。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特早熟品种:日南一号、大浦、山川、市文等。早熟品

种:兴津、宫川、山下红等。中晚熟品种:城固冰糖桔、朱红桔等。

(3)生产过程管理:城固蜜桔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的要求。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采收做到适期、分批分级按双剪法采收,避免果实损伤。

(5)生产记录要求:城固蜜桔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城固蜜桔果实扁圆型,果形端庄、果面光洁,果个中等偏小,色泽艳丽呈现鲜橙色或橙红色,果皮细薄易分离。

(2)内在品质指标:果实肉质细嫩多汁,易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总酸量0.62g/100ml,固酸比17.4,可食率达72%以上,Vc含量30.27mg/100ml,还原糖2.94g/100ml,转化糖9.5g/100ml,总糖9.17g/100ml。

(3)安全要求:城固蜜桔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果实严格按标准分级、质检合格后,统一使用城固蜜桔包装标志,实行信用卡制,即每箱内都印制产地(乡、村组、农户姓名)、品种、等级、数量等字样的产品信用卡,以确保果品质量。

(1)选果分级:按照国家标准《鲜柑桔》(GB/T12947-91),将城固蜜桔(城固柑桔)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个等级。

(2)包装:执行《苹果、柑桔包装》(GB/T13607-92)之规定。

(3)标识:同一批城固蜜桔的包装标识,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完全统一。标识内容包括“城固蜜桔”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及等级、产地、净重、发货人名称、包装日期、挑选人员代号。如产品有果数规定,应标明装果数量。

(4)贮藏与运输: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九. 陕西省 汉中 西乡县 西乡酸辣子

大部分西乡人都有吃酸辣子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子。

酸辣子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时,炒肥肉瘦肉、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子,别有风味。

酸辣子的做法也很简单,每年秋季辣椒由淡绿变暗绿时,摘下暗绿的辣椒在清水中洗净,晾干水分,剪去把。装进准备好的干净坛里,放一点生姜、花椒、大蒜和食盐,再给坛里盛满青水,舀一瓢好酸水倒进去做引子。一周后辣椒由暗绿变成黄亮亮的就可以吃了。只要备足,一年四季都可吃。

要注意的是取菜时要特别干净,不能将油星带进去,稍不干净,酸菜就会起白沫或腐烂。

十.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汉中附子

汉中附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巴山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库和中药库,具有丰富的天然中药材生物 图1 汉中:附子

.资源。陕西省汉中市是中国传统的特色和优势中药材——附子的原产地、主产地,被历代中药界内人士称之为“中国附子之乡”,附子主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胺、中乌头碱等20多种成分,可用于医药、化工、军科、生态农药等行业,药理作用用于镇痛、强心、增强免疫力等,主治癌症疼痛,心衰,免疫力低下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中年产鲜附子6000余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年出口量约为500吨,创汇400万美元,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誉。2009年,陕西“汉中附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汉中附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汉政函〔2008〕3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宁强县、汉台区等7个县区所辖行政区域。.

云南特产蔬菜瓜尖云南特产食品专营店地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