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特产介绍大全 沙洋特产哪里最好卖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6-02 07:14:06

一.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南风菜

南风菜是沙洋民间的春腌菜,早在清朝晚期就已有此菜。因出晒时天气多刮南风,故名南风菜。

南风菜多以大叶芥菜或腊菜,在春季腌制发酵经南风吹干而成。食用时可与多样荤素搭配,佐以酱油、白糖、生葱、生姜、八角、桂皮、芝麻油等料,配制成各色佳肴。如用南风菜烧肉,南风菜烧鳝鱼,南风菜烧猪蹄膀等,在宴席上颇受欢迎。南风菜烧猪蹄膀的制作是用猪蹄膀或五花肉750克,用南风菜250克,鸡蛋10个,用酱油40克,白糖10克,葱、姜各25克,八角、桂皮各5克,芝麻油40克作调料,将南风菜用水冲洗后,切成碎末,将猪蹄膀刮洗干净后切成1.5厘米×1.5厘米的块状,葱切段,姜稍拍,鸡蛋白煮后去壳待用,取净锅置中火烧热后,下麻油烧八成熟,下葱、姜煸香,再下八角、桂皮出味后,下蹄膀肉块煸炒至紧皮肉色变白后,下酱油、白糖上色,再下熟鸡蛋、南风菜末,同时加原汤1250克,加盖或转入瓦罐内在中火上烧沸后,移微火上,保持微沸加热约10分钟至汤汁适中,择去葱姜、八角、桂皮、末渣不用,即可装盘入席。

二.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谢村黄酒

谢村黄酒产于陕西汉中市洋县谢村镇。据旧县志说:“洋民好饮食,平坝民多用糯米酿制黄酒,小村店必开酒馆或挑至村中卖之,男女沽之”。这表明,洋县人自古以来便喜爱喝黄酒。早在3000年前,这里已经能够生产和饮用类似黄酒的东西。

谢村黄酒与绍兴酒齐名。人称“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这是因为在上海举办的中国首届黄酒节评比会上,谢村黄酒与绍兴酒双双登上金榜而获得的美誉。不同节日有不同黄酒。新年迎春酒驱寒,端午苦艾酒避暑,中秋桂花酒暖身,重阳菊花酒醇厚,还有冬青黄酒因须用经霜冬青子为药合曲,色紫蓝,味郁香,曾为贡品。不少人家有祖传酿酒秘方,所酿黄酒各领1。“无酒不为节”,是谢村镇人对自己的黄酒的夸耀;“不喝谢村酒,空往洋州走”,是外地人对谢村黄酒的赞美。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沉积的国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王朝时就已开始酿造了,唐朝时驰名京都长安,列为“贡酒”。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诗赞誉谢村黄酒:“此酒只应皇家有,瑶池天宫量也无。”(唐德宗李适);“闻道池亭胜两川,应须烂醉答云烟,劝君多拣长腰米,消破亭中万斛泉。”(宋代苏轼)。据传,唐建中年间,德宗皇帝李适逃难时,途经洋州谢村,浅酌此酒,化凶为吉。清“庚子之变”,慈禧太后携子逃到西安,洋县地方官和谢村富豪刘氏曾贡“谢村黄酒”,备受慈禧青睐。此外,还有宋代大画家文可与大词人苏轼、苏辙兄弟,也曾客宿酒乡洋州,醉中弄笔,留下千古文章。纵观历史,实可谓:“谢村黄酒,千古风流。”

文同出任洋州知府那天,衙门前挤满了人。父老乡亲们想看看文大人坐堂的气派,文人雅士们想看看他画们‘的技艺。这时,前任州官趁机讨好,大摆筵席为文同接风,还特地从南郑请来一家汉剧班子。可是文同无心做官,有戏不看,逢宴不吃,常常漫步在汉江河畔,欣赏茂林修竹,清波激浪,寄情于山水之间。

文同的墨竹画早有盛名,他到洋州任职后,常有富户豪绅持绢索画,但他总是拒之门外。这天,他出外查访,途经谢村镇一家黄酒作坊门前,一位鬓发皆白的老人朝他点头微笑,热情的请他到屋里饮酒。闲聊中才知老人靠酿酒谋生,只因他的作坊地处偏僻小巷,销路一直不好,生活非常艰难。

文同饮罢一杯黄酒之后,顿觉心清神爽,于是,命随从取出文房四宝,一阵淡泼浓抹,便画成了一幅墨竹图。

说来巧得很,正在文同往画上落款之际,他表兄苏东坡也赶到谢村黄酒作坊来了。苏东坡一边喝酒,一边赞叹:佳作,佳作!说罢,操笔在墨竹图的右下方画了一头黄牛,并写了七绝一首:

汉水修竹贱如蓬,

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谗太守,

渭滨千亩在胸中。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洋州三县远近都知道文同和苏东坡为谢村黄酒题诗赐画了。人民纷纷前往观赏。真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谢村黄酒很快就在东川

(汉中地区古称)名声大震了。从此,作坊主把这幅文人画高悬中堂,供人观赏,招徕顾客。但是,不知到了什么时候,这幅画却不见了。

说来奇怪,1960年文物普查时,竞在谢村镇北十里的大爷山的第48座庙宇前墙壁上,发现了这幅墨竹黄牛图。洋县文化馆把这幅珍贵的画裱糊后,夹在画框里供人观赏。

三.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米茶

米茶是沙洋人喜爱的夏季主食, 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制作也很简单,将大米放在锅里置火中干炒,至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自然冷却即成。

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微甜不淡,略涩不苦,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作用,为夏季防暑降温佳品,气候愈热,食之愈爽。

在农村,还有吃隔夜米茶的习惯,其味酸甜,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风味,俗称“酸米茶”、“炒米茶”,同时它还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食品。

四.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毛李荸荠

产于沙洋县毛李镇,因其形如马蹄和栗子,俗称马蹄、地栗。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水果,又可作蔬菜,是大众喜爱的时令食品。

荸荠中含有的磷是根茎蔬菜中最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促进代谢,预防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急性传染病。同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毛李荸荠以个大、质脆、味甜、皮薄、水分足等特点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特制的蜜饯荸荠行销湖南、武汉、荆州地区和美国市场。

五.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汉中腊汁肉

走在汉中老街区的巷子里,总能飘出一种让人垂涎的香气,循着嗅觉而去,那是汉中人熟知的腊汁肉飘散的年味儿。每逢春节佳期,作为传统的汉中家庭都会在腊月制作腊汁肉,作为年货的必备佳品。

历史悠久 色香味美

顾名思义汉中腊汁肉是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区别于腊肉。腊肉是用烟熏制而成的,水分较少,口味较咸;腊汁肉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用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有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汉中人的一个首创,体现了一方一域的民风民俗。腊汁肉是汉中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吃腊汁肉是汉中人的一大嗜好,不论城里乡间,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腊汁罐,来了客人,随时可拿出罐来煮肉,甚是方便。腊汁肉是一种用酱锅酱制的酱汁肉,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嘴油,不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是食客们对于腊汁肉的精辟总结。

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腊汁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腊汁肉切成或片,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用料讲究 制法独特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多种多样,经过长时间特殊熬制,腊汁肉除了有别于普通卤肉具有独特香气外,还有通窍开胃等药用功效。据汉中虎桥路一家老字号腊汁肉店张老板介绍,其实腊汁肉听起来玄妙,掌握好了方法,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

腊汁肉所用肉料也十分广泛,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过肉后的腊汁和药料包可反复使用,将二者一同盛入瓦罐里,凉后盖实,可保存很长时间年不会变质。但储存时药料包切忌漂浮在腊汁上面,要将其深入罐底,否则会长霉变质,药料包用的时间长了,味道会变淡,这时就需要换一个新药包。

腊汁肉料包:

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如下:甘松10克,山奈10克,荜拨20克,良姜20克,砂仁10克,白蔻15克,细辛10克,白芷15克,肉桂20克,丁香15克,另加大茴香、小茴香各10克,草果10克。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米茶

沙洋米茶,也叫焌米茶,也叫米茶、酸米茶、炒米茶,得名于“食之裹腹,饮之解渴”。叫焌米茶是因为该小吃中间带少许的米粒,似茶一样,发酵后更好吃,所以叫“焌米茶”。其制作方法为:先将大米或麦米放在锅里翻炒至熟透,然后盛起,待锅里的水煮沸后,将少许炒米放进锅中一同煮沸,凉后食用。焌米茶水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涩而不苦,充饥解渴,减肥健美,为夏季防暑降温佳品,气候愈热,食之愈爽。其主料为“糙米”,制作方法是:将大米放在锅里,置中火干炒至发黄带焦时起锅,清水淘洗后滤去水份,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起锅冷却即成。在农村,人们一般在头天晚上炒制后,盛入陶罐中,第二天食用。隔夜米茶,味略酸甜,更能增进食欲,生津止渴,别有一番风味。相传明朝朱佑元(嘉靖生父)册封为兴王,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茶米不思,喝了这米茶,食欲大振。王见大悦,米茶从此从民间进入宫廷。后蒋氏随嘉靖入紫禁城,每逢夏季,必饮米茶。

七.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米粉

【沙洋米粉】

将粘米用水泡后磨成稀湿粉,用带筛眼的模具将粉置其中,用木榨挤压,呈丝状挤出,下入沸水锅内成米粉丝,捞起后置于冷水中待用。用面粉在水中搅匀,加盐、味精煮沸成糊状待用,食时用竹窝子将粉置其中,在沸水内烫滚,将糊舀于碗中,撒少许白糊椒粉,再加上少许码子(有鸡片、肉片、鳝鱼焦片等),味软、香,落口即化。

八.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楚玉龙虾

楚玉龙虾由楚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公司位于沙洋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0亩,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主要从事淡水水产品、蔬菜等深加工和出口,产品有冻煮小龙虾仁、冻煮汤料整肢虾、冻煮辣粉整肢虾、精制单冻回鱼片、单冻鳗鱼、冻煮田螺、冻河虾等,产品严格按照HACCP国际质量体系要求生产,远销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生产能力3万吨,可解决1000人就业,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以上。

地址:沙洋县经济开发区汉津大道西段

经理:郑中龙

电话:0724-8569818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小籽花生

【沙洋小籽花生】产于沙洋县沙洋、马良、李市镇和汉水东岸罗汉寺一带。该花生与众不同,壳薄、荚小、米大,颗粒均匀饱满,曾在全国首届农展会上获得好评,被冠以“沙洋花生”之名。“沙洋花生”营养、保健价值很高,生食有化痰生津、降血压之功效,熟食,炒、炸、煮皆适,同时还是油料作物和各色点心糖果的配料。新中国成立前,沙洋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年成交量达500万斤。销往宜昌、武汉、上海等城市,以武汉的销量最大,在武汉家喻户晓。

十.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薯

洋县红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红薯具有品种优良、上市早、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口感好、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之特点。已获得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洋县年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产鲜红薯10万吨,目前该地所产红薯,除农户自用以外,其余全部被外来客户抢收一空,销往大中城市。为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工业化,现拟用红薯加工食用柠檬酸、淀粉、薯片、粉丝、果脯、饴糖、薯糖、食醋等系列产品。

洋县槐树关镇针对近年来红薯及其衍生品因绿色环保且具有保健功能,价格逐年攀升,效益猛增的现状,充分发挥该镇长达几十年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红薯种植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升级晋档”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协会+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走上了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发展道路,形成以槐树关村、万岭村、张山村、石槽寺村为龙头,向周边辐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链条,吸引西安、甘肃、浙江等省内外客商驻镇收购。

2012年,该镇发展红薯16000多亩,其中引进新品种“紫红薯”6000多亩,红薯产量达到26000吨,实现产值4400万元。该镇万岭村红薯加工大户周文义,年加工红薯淀粉、手工粉条2万余斤,年净收入达10万余元。全镇仅红薯一项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有力地推进了该镇村党组织“升级晋档”。

沙洋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品沙洋县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