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桥特产 八角寨地方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3 13:01:11

一.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雪月银球

制法:取豆腐375克,用刀塌成细泥;水发蹄筋切成细末,再取虾仁、鱼肉鸡脯肉各125克,分别排斩成细茸泥,放豆腐泥内,加入葱姜汁、绍酒、盐、味精拌匀,挤成球形滚上蹄筋末;取1只盘,抹上猪油,将蹄筋末放盘内,上笼蒸熟取下待用。再将剩余的豆腐、虾仁、鸡脯肉、鱼肉、香菇、蘑菇、笋分别切成小方丁。炒锅放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将小方丁下锅煸炒,加入盐、味精、白糖、绍酒翻炒几下,成馅心,装碗备用。将鸡蛋清抽打成雪花状,加味精、盐少许,搅拌成泡沫糊;取1只大平盘,把调好的泡沫糊先用一半抹在盘边四周,然后把炒好的馅心放在围成一圈的泡沫糊上,再将另一半泡沫糊抹在馅心上,做成一个雪白的“空心月亮”,再用火腿末和香菜叶点缀成几朵花草,最后把豆腐蹄筋球堆放在“雪月”中间、勾入流水芡浇上即成。

特点:色雪白,如空中月亮,豆腐似银球,清爽适口。

二. 四川省 广安 岳池县 安公桥油豆腐

细而软,泡而酥,色泽金黄,表皮绵实,内如丝网,富有弹性,存放半月不变质。可作蒸、炒、炖主菜,又可作多种肉食配料。与粉条可做“银线吊葫芦”,同豆芽作成“弯钩戏和尚”等。做配料久炖不烂,凉拌其味鲜美。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县 八公山豆腐排

八公山豆腐排

“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山还是豆腐的起源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八公山豆腐何如此有名,不仅因它是起源地,还以精工细做,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名贯古今,尤其是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成品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用手托着晃动而不散碎。“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豆腐菜之珍品,更为安徽传统名肴。其菜品豆腐如金镶白玉、口感酥香、内细嫩。

四.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淮南腐竹

腐竹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腐竹也有着别的豆制品无法取代的特殊优点。能量配比均衡和一般的豆制品相比,腐竹的营养素密度更高,每100克腐竹含有14克脂肪、25.2克蛋白质、48.5克糖类及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腐竹中这三种能量物质的比例非常均衡,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能量摄入比值较为接近,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可以为人体提供均衡能量的优质豆制品。这种食品在运动前后吃,可以迅速补充能量,并提供肌肉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

五.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山的别称。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就是始于汉,盛于唐,后来因为连年战乱不绝,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以后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到明代已经珍衡得可以上贡皇宫,而到清代则基本绝迹。直到近几年,八公山区政府在振兴经济、繁荣文化的时代条件下,依据历史文献和少量存世的实物,聘请雕砚名师进行重新开发,紫金砚才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经北京荣宝斋等地的砚石专家鉴定,被誉为是集砚石的“下墨、润泽、质坚”三美于一身,为国内所罕有。


砚,毕竟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品味的书画伴侣;紫金砚,又是满蓄着汉唐盛世文化的衡有而且珍贵的一支是八公山这块楚汉文化交汇地,繁盛地孕育了它的生命基调。在历经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涅 重生的紫金砚将以丰厚、古朴、大器的汉唐文化尤其是汉代文化为依托,衍化出与地方历史、文化相一致的工艺精品来,为源过错流长的中华书画文化添加上浓重而艳丽的色彩。

六.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淮南腐乳

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它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腐乳的质地细腻,醇香可口、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

七.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中国安徽。

历史;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并成为历代。馔美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

特点:用八公山豆腐和笋片经炸、烧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工艺:将八公山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五成熟时,将豆腐涂上一层淀粉糊浆,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沥干油。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烧沸即用湿淀粉勾芡,炒和出锅装盘即成。

豆腐起源于安徽的淮南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所属菜系:徽菜

菜肴口味:咸鲜

涉及食材:豆制品

特点

八公山豆腐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八位被解职至此的朝野大臣,原意炼丹结果炼成豆腐,且质嫩味美故名,又因其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其成品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久留盛名。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

原料

八公山豆腐250克,熟笋25克,水发木耳50克,虾籽10克,小葱段5克,精盐2克,酱油50克,湿绿豆淀粉100克,熟猪油50克,花生油500克(约耗100克)。

制作过程

1. 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下冷水锅中烧开捞起,放入密眼筛里沥去水分。笋子切成薄片。湿淀粉加少水调成糊浆。

2. 将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把豆腐在淀粉浆中滚一下,随即下锅,炸至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锅仍放在旺火上,下入熟猪油15克,烧至五成热,再放虾籽、笋片、木耳、葱段煸炒两下,加入豆腐、酱油、精盐和水50克,然后放入剩余的淀粉浆勾芡迅速翻炒几下即成。

特点与制作关键

豆腐经油煎如金镶白玉。外香脆,内细嫩,虾籽吐鲜,木耳佐色,笋清脆利口,虽是素料也是难得的美味。

历史来源

1. “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山还是豆腐的起源地。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八公山豆腐何如此有名,不仅因它是起源地,还以精工细做,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名贯古今,尤其是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成品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用手托着晃动而不散碎。

2.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寿县传统名肴。

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淮府秘〔2007〕85号)和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制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寿政秘〔2007〕9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田家庵区安成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望峰岗街道、唐山镇3个乡镇,潘集区高皇镇、平圩镇、田集街道、潘集镇、芦集镇、祁集乡、古沟回族乡、架河乡8个乡镇,六安市寿县八公山乡、寿春镇、涧沟镇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公山特产必买八公山正宗特产在哪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