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农山土特产店 昭通市昭阳区游焱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2 10:48:08

一. 北京市 朝阳区 面人

面人

二.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柠条

柠条,又叫小叶锦鸡儿、牛筋条、雪里洼等。它是榆林黄土高原和沙漠地带的一种优良的饲料、肥料、燃料、编织材料及固沙保土的灌木树种。

榆林柠条,是榆林各县普遍栽植的乡土树种。它约占陕北林地面积的30%~50%。以横山县为例,全县有柠条约100多万亩,遍及全县,占该县林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为了满足绿化大西北,治理沙漠的需要,1980年国家确定横山县为全国柠条采种基地。近几年,每年采种70万公斤以上,除供当地使用外,约有60多万公斤柠条种子销往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
榆林柠条是干旱缺水的草原、风沙迷漫的半荒漠地区的先锋植物。流沙,千百年来埋压牧场,吞噬田园,淹没村镇,恶化环境,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然而,就在这一般植物难于落脚的荒沙地带,柠条却能繁衍其间,形成纵径7~8米,枝干过百条的群体,敢与流沙搏斗。流沙地带缺肥少水,柠条却有开源节流的对策。其实力雄厚的根系,能深扎入沙层深部吸收水分。地上的嫩枝,细叶披着白色蜡质外套,控制着水分蒸腾。它那庞大的根系,挂满无数的根瘤;个个根瘤犹如座座微型固氨车间,给沙地增添了肥源。柠条根系在向沙层的深度、广度进军中,把松散的沙粒紧紧抱成一团,地上的枝叶又把风吹来的沙粒阻滞在脚下,这样上下有机配合,迫使猖狂的流沙就地安家落户。据专家们测定,生长8年,高1.5~2米的柠条,能覆盖地面4平方米,减少地面径流?3%,减少表土冲刷66%,拦截流沙0.15立方米。它群体生长,一长就是密密麻麻一大片,能给裸露的大地迅速穿上绿色的防护衣。这种保持水土的能力,是乔木比不上的。榆林地区每年大约有5亿多吨泥沙倾泻到黄河里面。有的学者曾经尖锐地指出: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而柠条就是制止陕北水土流失的一种最好的“止血剂”。

榆林柠条不仅能防风固沙,而且是“铁杆牧草”,能放牧牲畜,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木本饲料。柠条萌发力强,嫩枝叶和籽荚营养丰富,l寸柠条节等于一颗黑豆,1.5~3亩柠条可养1只羊。春夏季节,羊群采食后7~10天即可萌发复壮;冬季大雪封山和早春百草尚未萌发返青的缺草之时,柠条更是牲畜的“救命草”,对保羊保羔有重要的作用。

榆林柠条全身是宝。其枝条顺直、坚韧,是良好的编织材料。它的嫩枝叶富含氮、磷、钾,可以沤制绿肥,堪称“绿肥之王”。据测定,每500公斤干枝叶,顶得上2000公斤圈粪的肥力,是天然的高效“复合肥料”。砍柴当燃料,在“锅上不愁锅下愁”的地方,又是火力旺盛的好燃料。3公斤柠条柴顶得上1公斤好煤。由于柠条外表有蜡质,干湿都能燃烧。树皮还是较好的纤维原料。种子榨油,可用于润滑、照明。花为蜜源。根、花、种子均可入药,有滋阴养血和通经、镇静、止痒等功效。故陕北群众说:“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拦沙、蓄水、淤地把水保,编织、药用、蜜源好,放羊、烧柴、作肥料,还是牲畜的好饲料”。

三. 北京市 朝阳区 果子干

数九,旧日的北京一到这个季节市面上就见不到鲜果了,能调味解馋的不过是些冰糖葫芦、冻柿子,不像现在荔枝、西瓜、水蜜桃,南北鲜品琳琅满目,人们随时都可以大饱口福。果子干儿是早年北京人在冬季做的一种风味小吃,是由杏干儿、柿饼、鲜藕和葡萄干儿等果品制成的。由于原料大多产于秋冬季节,加之做好的果子干儿镇凉了吃最可口,因此人们都在数九之后才做这种小吃。

果子干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食用的品种。《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咏果子干的诗说:“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劝尔多添三两碗,保君腹泻厕频登。”并注说:“夏季之果干,系以杏干柿饼等浸水中,上层覆以藕片,食者不觉有腹泻之虞。”从中可以知道果子干的做法。《北京土语辞典》十分准确地解释了它的做法:“果子干:以柿饼为主,加入杏干儿,用温开水浸泡,最后加鲜藕片,调成浓汁,味甜酸,为老北京夏季食品。”

果子干,柿饼呈琥珀色,大甜杏干呈橙红色,加上雪白的藕片,上浇糖桂花汁,放在果盘里用冰镇着,吃到嘴里凉丝丝、脆生生,甜酸爽口,所以很受欢迎。京城果子店多有出售,以东珠市口的“金龙斋”最出名,也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手持两只铜冰盏,上下颠动,敲出有节奏的响声,十分引人。过去称这些小贩是“打冰盏儿”的,他们除卖果子干,还买酸梅汤、玫瑰枣、煮海棠、泡大红干儿,都是老北京人夏季食用的小吃。

四.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黑猪

北京黑猪是在北京本地黑猪引入巴克夏、中约克夏、苏联大白猪、高加索猪进行杂交后选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县、顺义县、通县等京郊各区县。并推广于河北、河南、山西等省。

北京黑猪全身被毛黑色,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部微凹,额较宽,颈肩结合良好,背腰较乎直且宽,腿臀较丰满,四肢健壮。乳头多为7对。

北京黑猪成年体重,公猪262kg,母猪236kg。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0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52头。据测定,20~90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为609g,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70kg。屠宰率为72.4%,胴体瘦肉率51.5%。

长白猪×北京黑猪一代杂种猪体重20~90kg阶段,日增重650~700g,每公斤增重耗配合饲料3.2~3.6kg,胴体瘦肉率55%左右。杜洛克×长白猪·北京黑猪和大约克夏×长白猪·北京黑猪三元杂交后代,日增重600~700g,每公斤增重耗配合饲料3.2~3.5kg。体重90kg时屠宰胴体瘦肉率58%以上。

五.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酱黄瓜

选顶花带刺鲜黄瓜,洗净入缸。一层黄瓜一层盐,上面压重石。连续1周每天翻缸1次,1-2周就可腌好。将腌好的黄瓜取出,放入清水中浸泡5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次。然后取出稍压水分,装进布袋,放入黄酱中腌制,每天早中、晚各打扒1次。春、冬季5天出缸,夏、秋季3天出缸。出缸后沥干酱汁,放入面酱中继续腌制,每天早、中、晚各打扒1次。春、冬季5天出缸,夏、秋季4天出缸。脆中带甜,盐中有味,百吃不厌。

六. 北京市 朝阳区 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北京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它要用鲜姜去皮跺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成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丝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时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七. 北京市 朝阳区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精纤维及 维 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并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作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补作用,去南来顺饭庄用餐的食客每每点要,成为饭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八.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山药炖排骨

山药含淀粉质、粘液质、脂肪和蛋白质,极易消化,所含营养素可为人体所吸收,能有效改善体质虚弱与消除疲劳。妇女有贫血、白带或习惯性流产者,可利用山药来改善。此汤不仅可开胃,亦能补充体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信息来源:九江政府网

九. 北京市 朝阳区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 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 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早些年在北京 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 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 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 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 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十.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蜂糕

蜂糕是用面粉或米面加糖、果料等蒸制而成的一种糕食小吃。因为这类糕食掰开后,内中有较多蜂窝状的小孔,故名蜂糕。

红白蜂糕用面粉发起成稠面糊状,发好的面均匀地兑上碱揉匀,上面放上小枣、桂花、松仁、葡萄干等果料,然后将和好的面上笼蒸,果料在上面,刷一层油,蒸面时用筷子在面上捅几个出气孔,蒸熟即成。做红蜂糕用标准粉加红糖,做白蜂糕用富强粉加白糖。红、白蜂糕味香甜,松软利口。

碗蜂糕用富强粉和面发酵,然后对碱和白糖揉匀,用小碗洗净,里面刷上油,把和好的面放入碗内,上面放五粒红枣,用旺火上笼蒸熟即成。碗糕成碗形,上边开花,利口松软。



米面蜂糕实际上也是碗糕,不过它的原料不是面粉,而是粳米粉。它用粳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4至5个小时,沥尽水后,碾成粉过细箩,用一个盆将老酵撕碎,倒入温水调稀,然后加入米粉搅拌均匀,盖上盖发酵,待发好酵后用碱揉匀,趁热倒在发面盆内,加白糖、桂花、碱面,使劲搅拌成糊状(放碱面注意碱要对得合适,使酸碱中和,恰到好处)。将对好碱的米糊盛入小碗,碗内先刷油,上旺火蒸后取出,上面撒青梅、瓜子仁、京糕丁,也可摆成图案即成。米面蜂糕呈乳白色,配以红绿果料,颜色美观,口软疏松,滋味香甜。因为中有蜂窝,故也称米面蜂糕。

昭通最大的土特产批发市场昭通市昭阳区土特产品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