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源潭特产 潜山源潭镇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2:06:01

一.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大龙山柑橘

郊区:大龙山柑橘。

二.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源潭红烟

源潭红烟

三.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蒿子耙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桐城、怀宁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蒿子名叫蒿草,属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人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做成圆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用平锅焊,热吃冷食均可。这种蒿子粑略带绿色草类清香,特别甜美可口,实乃最具地方特色的食物。

四.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怀宁贡糕

怀宁贡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宁贡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怀宁贡糕是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怀宁贡糕色泽洁白,软绵酥松、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匀、搓推似牌、曲卷如纸、点火即燃之特点。属贡糕之精华,是馈赠亲友和招待宾客之珍品。

怀宁贡糕是安徽省怀宁县传统名品,相传此糕在大明永乐年间曾做为贡品上贡给皇帝朱棣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产历史。怀宁贡糕生产厂家众多,其中品质最为上乘的是怀宁县食品厂生产的顶雪贡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巅白雪,故名“顶雪糕”。

怀宁贡糕(顶雪贡糕)主要原料选用优质糯米和精炼麻油,以及多种高营养、高品味的上等辅料,依托怀宁地方传统生产工艺精制而成,辅以现代化的科技水平和包装技术,开发生产出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各式贡糕,洁白柔软、香甜味美、老少皆宜,其特点:薄如纸、捻如牌、白如雪、燃如烛。属贡糕之精华,是馈赠亲友和招待宾客之珍品。

“顶雪贡糕”曾收录于《中国名食百科》,1985、1989年两度被评为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1995年获全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优质名牌产品金奖;1998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并被安徽省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定点产品。2009年,“顶雪贡糕”制作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保护。

五.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水芹菜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桐城水芹是安徽省桐城市独有的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桐城水芹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桐城市独有的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 桐城水芹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一年生五茬。栽培方法简易,只花人工栽培管理,不需施肥,一年亩产可达两三万斤。

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桐城水芹主要产于市郊的文昌、石河等村的泉水田中,尤以文昌村泗水桥一带所产品质最佳。泉水田为龙眠河旧河床,底为砂石,表层为香灰泥,泉水常年渗出,漫流不息,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四季温差较小,极宜水芹菜的生长。水芹菜根系发达,栽培方便,繁殖能力极强,每年可收获5茬,年亩产2至3万斤。

“桐城水芹”已经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安徽省蔬菜类中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六.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方记水饺

方记水饺,是桐城市城关镇一位方姓老人制作的汤类美食。方老的水饺以皮白而薄、馅细而嫩、汤鲜而不腻闻名远近。市民不分男女老少,行人不论来自何方,均爱品尝方记水饺。如今方老年事已高,但喜艺有传人,子承父业,于城区多处经营方记水饺。设在公园路清风市的方记“传名馆”,名不虚传,日夜营业,座无虚席,常常出现“人头上接钱,排队占座”的火爆场景。

七.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潜山石耳

石耳:属地衣门石耳科,菌体成叶状。向阳面灰白或绿色,贴石一面黑褐色,生长期有毛丝状、中央有脐状突出物,着生于岩石的基质上。水分蒸发后,革质易脆折。多生长在海拔700-1800米的悬崖石壁的阴湿石缝间。因气候而异、雨季长短,一般雨季长耳轮一厘米,小群落分布,几片或几十片不等。视叶片大小、一公斤干石耳约1400片左右。石耳的药用价值很高,我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就曾把它列为上品药材,应用于医疗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潜山县志》载:“石耳,产于崇山石壁。性凉入肺,治肺热,兼治肠同风下血。其性平,凉寒味淡。”根据药物生化分析,石耻的主要成份有氨基酸、蛋白质、卵磷脂、胆硷、果胶、麦角甾醇以及花岗岩内各种微金属成份,其药用功能是滋阴、润肺、止血,治疗高血压、各种热症、胃肠道出血、痔疮下血等常见疾病。根据近代医学报道,石耳还有抑制恶性肿瘤、出血功效。石耳除药用外,因其含有多种微生素与人体必需各种微金属元素,亦可佐菜食用。

八. 安徽省 安庆 潜山 潜厚朴

厚朴又名川朴、温朴、紫油朴,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皮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作用,为理气常用药,树干是建筑用材。以潜山县所产的潜厚朴品质最佳(《本草纲目》已有记载)。

九. 安徽省 安庆 怀宁 鸡肉馄饨

取黄母鸡肉150克,葱白60克,将两者切细,放入调料,另取白面粉200克,制为馄饨,煮熟即可。具有补脾益胃、养颜的作用。

十.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小花”茶

“桐城小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关乡:“桐城小兰花”茶主产地。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制

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生产现状

桐城小花,又称--小花茶,简称龙眠茶。《桐城风物记》:“茶,凡山园皆有种者,唯……龙泉庵中茶(大关古洞崖)产于云雾隙中,味醇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山孙氏椒园茶亦佳。”。桐城小花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有机绿茶,茶农在线网络直销,物超所值。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自明迄今,拥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

荣获称号

1986年桐城小花获安徽省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次年又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1996年桐城市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又开发研制了龙眠春翠。该茶以龙眠山之颠的杨头、黄草尖、黄岭140公顷茶园为基地,于清明到谷雨期间,择晴天在龙眠群体中叶种和无性良种茶园中,采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厘米的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烘、理条、复烘、提香等工序,全程采用名优茶机械加工。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匀齐壮实,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亮。1998年5月经安徽省茶叶专家评审,列为省级名茶。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

良种增产

改革开放后,引良种,改茶园,机械制,产量增,全市茶园800公顷,1998年产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18万千克;2004年1400公顷,产30万千克。1996年安徽农大茶专家指导,研制了龙眠春翠。成茶匀齐,泽翠鲜活,味鲜爽甘,清香持久。1986年获安徽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1999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桐城小花,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产品分为特级、一二三级。小花茶孕育了桐城的文章。

安庆值得带走的特产安庆特产推荐排行榜图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