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湖特产 湖北仙岛湖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2 23:18:38

一.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抚仙湖抗浪鱼

抚仙湖抗浪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抚仙湖抗浪鱼是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的。抗浪鱼是抚仙湖的鱼类,以肉细、刺软、味香而驰名,食之难忘。

抗浪鱼体小而细,长3-4寸,形如箭,呈银白色,喜栖于深水鱼洞或沙砾中。抗浪鱼的生活习性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从每年的立春节令至立秋节令这段时间是它的鱼汛期,当地人叫鱼发期。由于抗浪鱼卵是半粘性的,必须附着在沙石、岩礁上,而湖岸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每当春回大地,特别是雨水落地后,它们便从深水中游到岸边浅滩,在石岩礁头上产卵。来时成群结队,铺满浅滩,蔚为壮观,产卵后便游回深水中,看不到一点踪影。它们来去都有规律,这个规律叫"来三去七",即来三天,去七天,至立秋节令后,便渐渐稀少,以至绝迹,要到次年立春节令后再出现。

每年的3-9月,是抚仙湖抗浪鱼捕捞的主要季节。当地渔民用木制的水车从绿树掩映的石洞泉眼里把泉水车出,经过沟道流入湖内,泉水与湖水的温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争强好胜、喜欢清水的抗浪鱼的生活习性,鱼儿便群集抢水而上,钻人了渔民们预先放置在流水沟道里的竹笼而被捕获、这种捕鱼方法历代沿袭,古老而独特,人们称之为"车水捕鱼"。鱼汛时节,每个鱼洞每天能捕鱼数百斤。鱼汛高峰时,抗浪鱼会自动成群波向湖岸的浅水区沙石上排卵,渔民就在沿湖岸边的斜坡沙滩开一条1米多宽、数米长、30多厘米深的沙沟,下头直伸湖内,沟里用小石于筑起一道道横格,形如渔民晒鱼用的"篱笆",然后用木制水车在沟的另一头从湖里车水,经沟道再流人湖里(称转水洞)。这时湖里的鱼群就会从沟的另一头沿沙抢水而上,待沟里进人较多的鱼时,立即停止车水,余水从沙石中渗尽,活蹦乱跳的鱼儿就留在沟内束手待擒,这种捕鱼方法称之为“篱笆沟捕鱼”。抚仙湖沿岸的有些地段,设有沙滩;石壁就直接伸人数米深的水里。为在这样的水中乱石缝内捕鱼,当地人发明了“香把捕鱼”。鱼汛时,渔民在一根木棍上捆上就地采来的"香芝麻"草,将其捆扎成把,插人湖内石缝中,抗浪鱼寻着草的香味钻人香把内而被捕获。

明星鱼洞捕鱼方式古朴奇特,吃鱼的方式也别具一格。渔民用铜锅装上泉水,把鲜活的抗浪鱼放进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放到火上去煮。鲜活的鱼,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死去,直至煮熟。一二十分钟后香味四溢,加人特制各类佐料,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爽口。

二.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七老山天然泉水

七老山天然泉水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美林镇,北纬41°32′-41°47′,东经118°07′-118°26′,总面积5.1488平方公里

《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七老山天然泉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喀政发〔2013〕24号

赤峰氡泉饮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DQY0001S-2013《七老山天然泉水》

三. 福建省 福州 罗源县 罗源七境堂绿茶

七境堂绿茶:产于西部的西竹、施灞、程祥、长弯、延洋、洪洋、寿桥7处。当地群众曾募资合建泰山庙,称“七境堂”,所产茶叶遂因此得名。以七境堂为中心,东至小云村,西靠佳湖村,其所产茶叶统称为“西绿”。成品条索匀整壮结,色泽油绿。香高味醇,润滑顺口,汤色、叶底润绿明亮。成茶附有爆点,称“青蛙皮”或“花斑”。

七境堂绿茶,亦称作七境绿茶,产于中国福建罗源县西部的七境堂。七境堂位于福建省罗源县西部。据传,当时七境堂是由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西竹境、延洋境、洪洋境、寿桥境等七个境(“境”当时系自然村划分的单位)的群众,募资合建的泰山庙,称为“七境堂”。七境堂生产的茶叶称为“正七境堂茶”,以七境堂生产的茶叶为主,并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之“七境茶”。

七境堂四面环山,海拔400~500米,七境堂的东南面以笔架山为屏与罗源湾相隔,受海风的影响,气候温和,春、夏二季晓雾蒙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全年相对湿度平均在80%以上。土壤多为红壤,唯石壁下茶园为沙质壤土,泉水渗透,土壤湿润,所产七境茶品质更佳。

七境堂绿茶,亦称七境茶或七境绿,属炒青类绿茶,采用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及当地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幼年壮树可采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七境堂绿茶为罗源县的历史名茶,距今已有近千年栽培、生产历史。七境茶是指位于罗源县西部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同时也拼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等乡镇所产的优质炒青绿茶。

七境堂绿茶的成品很具特色,条索紧结细秀,稍弯曲,俗称“鞭炮心”,色泽油绿稍灰,俗称“宝蓝色”,干茶有明显爆点,谓之“青蛙皮”(或花斑)。内质香郁持久,含自然花香,汤色嫩绿鲜亮,饮之生津止渴,齿颊留香。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和采用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等良种制作的七境茶,更显得毫香突出,品质风格别树一帜。

七境堂绿茶,曾以“福建罗源元明绿”的牌号畅销京、津等大城市,清光绪年间,年产量就达300公斤左右,价格比其他绿茶高15—20%。现有茶园2万余亩,年总产量70多吨,产品除部分内销外,主要由外贸出口,饮誉非洲。

四.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抚仙湖银鱼

抚仙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82年星云湖首次引进银鱼。每逢星云湖涨水,银鱼也随水流入了抚仙湖。到1986年,从星云湖随水流入抚仙湖的银鱼达数十吨,而此时抗浪鱼的产量为350吨至400吨。1987年,在抚仙湖沿岸的明星、禄充等地,渔民们还可用鱼钩钓起抗浪鱼。但渔民们发现,抗浪鱼个体变大、变瘦了。“这是(抗浪鱼与银鱼)竞争的结果。”张培清说。

它们是如何竞争的呢?张培清总结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经验后认为,虽同食浮游动物,但与抗浪鱼相比,银鱼生长周期较短,个体较小,在食物、生存空间等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举例来说,一对雌雄银鱼,雌鱼怀卵2000粒,产出约1500粒,而能够受精的大约有1000粒,最终存活下来300尾左右。银鱼的生命周期为一年,这样看来,一对雌雄银鱼一年就可繁殖约300尾。

一般而言,雌银鱼一年产两次卵,春季繁殖,秋季成熟,次年春季再产一次卵后死亡。在抚仙湖,一年四季都可打捞起2厘米左右的银鱼幼体,说明它们一年四季都在繁殖,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与此相比,抗浪鱼生长2到3年才成熟,从捕获的情形看,其寿命在5年以上。

面对银鱼的“入侵”,抗浪鱼奋起“抗争”。

“当年,原抚仙湖管理总站的科技人员曾在抗浪鱼的肚子里发现银鱼的残体。”张培清说,“饥不择食啊!”他认为这说明外来鱼种和本地鱼种之间的生境竞争激烈而残酷。面对数量飞速增长的银鱼对其生境的挤压,本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抗浪鱼不得不改变食性。抗浪鱼“抗争”的结果,是两种鱼产生分化,各占一个山头,抗浪鱼躲到了深水区,银鱼则到水表层饵料丰富的地区,或者双方错开猎食的时间,避免了正面“交锋”。同时 ,抗浪鱼和银鱼在食物上也产生分化,分别摄食较大和较小的浮游动物。至此,双方的竞争有了一定的缓和。

据统计,1989年至1991年的三年间,抚仙湖内抗浪鱼的数量稳定在250吨左右,而银鱼数量则达600吨至800吨,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后来的失衡,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张培清说。

张培清说的人为因素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当年机织小丝网和大拖网的使用,“大网捕小鱼,小网捕大鱼”,在捕捞银鱼的同时,也捕走了产卵的抗浪鱼及幼鱼;二是在湖泊开发过程中造成的危害,如修建沿湖公路时,填埋了澄江立昌、华宁海关等地的抗浪鱼产 卵的鱼洞,而浅水区建筑占据了幼鱼索饵的场所;三是人的活动(排污)污染了抗浪鱼产卵的水体,对于“怕脏不怕羞”的抗浪鱼来说,其繁殖受到威胁。

据调查,早在6年前,抚仙湖抗浪鱼年产量仅0.9吨。目前,要想从抚仙湖里捕捞起抗浪鱼来已难上加难,而银鱼每年的产量则达1500吨至2000吨。

五.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丹仙湖茶

提起绿茶,人们立即会想到龙井、碧螺春等珍品,丹仙湖茶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作为河源第一——丹仙湖绿茶,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丹仙湖绿茶产自海拔一千多米,常年云雾缭绕的仙湖山顶,其独特的土壤和生长环境孕育出仙湖茶独特的甘、香、滑风味。丹仙湖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施肥、不杀虫、纯天然生长,用传统的手工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用传统的手工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的茶多酚,色泽鲜绿,气味清香,入口甘醇,饮后回味无穷。

常饮丹仙湖茶能止咳化痰、消积健胃、减肥降压、对防癌、搞癌效果更佳。该产品2003年通过了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证,经省农业茶叶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广东名优绿茶”。

六.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七姊妹朝天椒

七姊妹朝天椒属茄科,是一种生辣椒中的变种,介于长果与簇生椒之间。常为7 个尖椒簇状朝天生产而名。七姊妹朝天椒植株杆短叶密、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座果率高,丰产较好。单果有大、中、小三类,以中果为主要品种。果形有圆锥形和长条形两种,单果鲜重2─3.5g,干重0.4─0.8,晒干率25.5g%。 果中辣味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g干辣含辣味素高达219.5mg, 比湖南著名尖椒产区攸县、醴陵所产尖椒高出2.5倍。果色鲜红油润、辣味纯浓、回味无穷。被冠以“中国石首尖椒”的美誉,畅销东南亚及欧美许多国家。尖椒历史悠久。据考查,远在清代就普遍种植于高基庙、江波渡、石首等地,但仅限于农民菜园自种自食,总面积约600亩。干椒单产约50kg,总产近3万kg。解放后,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首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尖椒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至1984年,尖椒总面积达6810亩,单产提高至120kg,总产增至67万kg, 各地涌现了一批以种植尖椒为主的专业户。从1992年开始,石首善于进行尖椒的良种提供,复状试验,推广大棚集中育苗,病虫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使尖椒生产得到新的发展,到1997年底,尖椒面积已达3000亩,单产200kg,年总产干椒60万kg。随着石首尖椒大量的发民, 相继办起了多种辣椒加工业;生产纯辣油、油辣豆瓣酱、尖椒油、尖椒粉、油辣子、尖辣酱等十多种调味品。它们具有色美、味鲜、香醇等优点,是制作菜肴和面食的最佳调味品。其中石首调味品生产的“南岳尖椒油”经过精心选配加工,高温脱水、浸泡提炼,净化过滤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共产品香辣可口,营养丰富,耐人寻味,具有增强食欲,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振奋精神的功能。曾荣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全省优质产品证书。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石首)

七. 新疆 伊犁 伊宁市 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

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兵团七十三团大米

新疆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三团7个农业连队,包括1连、2连、3连、4连、5连、6连、7连。地理坐标为东经82°04′44″~82°08′10″,北纬42°34′10″~42°37′10″

AGI2017-02-2115

八.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上莞仙湖茶

上莞仙湖茶是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的。仙湖茶口感甘、香、醇、滑,无污染,是上莞镇的拳头产品,更是岭南茶叶中的珍品。

仙湖茶产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仙湖山脉。上莞镇地处东源与龙川、和平三县交界处,距市区仅60公里,东与龙川义都接壤,南与曾田相通,西与漳溪交界,北与船塘毗邻,民风纯朴,属革命老区。在海拔1000米的仙湖顶,生活在那里的农民世代种茶。

茶树均种植在850米至1000米的崇山峻岭,山腰峡谷之中,由于茶园地势高耸,四季云缭绕,空气湿度大,日照短,漫射光多,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所以,茶树大多茎干较矮,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内含的茶素和含氮芳香物质丰富。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上莞仙湖茶成为广东省名优绿茶之一。

仙湖茶口感甘、香、醇、滑,无污染,是上莞镇的拳头产品,更是岭南茶叶中的珍品。

上莞仙湖牌茶叶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万亩优质仙湖茶生产基地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去(2008)年香港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经专家委员会评审,上莞仙湖有机茶荣获金奖。

九. 广东省 河源 东源 登仙湖茶

  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河源市”、名茶之乡——东源县上莞镇“原仙”牌登仙湖茶。“原仙”牌登仙湖茶是上莞创始人姓氏曾,是东源县茶叶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的第一品牌。登仙湖茶的基地上有二千多年历史,在五指山东老茶树,一年四季云雾缭绕,立足本地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主要发展优质高山绿茶、无公害农业产品。河源茶:登仙湖系列,登仙湖茶自海拨一千多米、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山间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天然茶之地造“原仙”登仙湖茶。登仙湖历史悠久,俗话说“名山出茗茶、名山出名人”在此基地有历史人物——曾进,1909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经过二千五万里长征,1936年在西安光荣牺牲;职务:旅长,同李先念同部队。

    经常品尝“原仙”牌茶能化痰止咳、消积健胃、润喉生津、减肥降压,长期多喝可以防癌。品尝茗茶认准品牌就是“原仙”牌,采用真空包装,确保茶叶存放长久、原汁原味、客家风情,外观大方又自然,家乡“原仙”登仙湖茶,探亲访友的礼品!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三七乌骨鸡

三七根炖鸡乃砚山的名特首选菜肴。其做法是先将三七细根用清水浸泡洗净,装人已清洗干净的鸡腹内,用汽锅炖熟,即可上桌食用。鸡肉、三七根、鸡汤均余味无穷,为上佳食补品。

仙湖附近特产便宜而且正宗抚仙湖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