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姐长白山特产橱窗 霞姐土特产的位置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9 13:53:54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昌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白山羊,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唯一山羊品种。宜昌白山羊享誉千年,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入选《中国羊品种志》,堪称中国山羊中的“贵族”。

宜昌是中国白山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宜昌白山羊全身都是宝。白山羊肉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之一;山羊奶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低,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山羊肉、奶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古人将其列为珍贵补品。山羊皮是高档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繁殖和饲养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鸣叫﹑摆尾等明显的发情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特别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的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山羊以放牧饲养为主。在牧区和山区终年放牧﹐仅在大雪封地和母羊产羔前后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其它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有的终年舍饲。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1.5千克干草。种公羊﹑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补饲精料。耐热﹐但畏贼风和冷雨﹐故须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后两周进行药浴。不作种用的公羔生后半个月左右去势。

宜昌白山羊

地域范围

宜昌白山羊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原宜昌县)、长阳、五峰、宜都、秭归、兴山等县市区。具体包括:北起夷陵区西塞国森林公园、兴山县古夫镇,与神农架林区、襄阳市交壤;东至夷陵区鸦雀岭镇及远安县;向南延伸至清江流域下游区域的长阳、五峰、宜都等县市;西与秭归、巴东等县交界。总生产面积212万公顷,年存栏山羊58万多只。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质细致紧凑,被毛白色,毛短贴身,绒毛少,种公羊被毛较长。头大小适中,颌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竖耳。母羊颈较细长、清秀;公羊颈较短粗雄壮。公、母羊均有角,并向两后侧倒偏;角质较坚实,角基稍扁粗,角色粉红。背腰较平直,十字部略高于髻甲。腹大而圆,肷部明显。尾短而翻卷上翘。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善于攀登陡坡。母羊有效奶头两个,还有两个副奶头。公羊-大小匀称。 2、内存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总蛋白≥18%,实际检验值达20.1%;总脂肪≤16%,实际检验值为5.8%;胆固醇≤812mg/Kg,实际检验值为563.3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7.4%。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

二. 吉林省 白山 浑江区 松花石茶盘

松花石茶盘(茶船)

松花石又称

松花江石

”、“

松花玉

”,以产于吉林省松花江流域而得名。松花石呈绿、嫩绿色,常给人以绿无暇、色嫩且纯、温润如玉之感

松花石茶盘(茶船)造型上依材定形,因形施艺,线条均匀,边缘齐整,主题鲜明,这是松花石茶盘独特的雕刻风格

;

雕刻内容极其丰富,有苍松翠柏、青竹红梅、行云流水、海淮云月、山水花卉、龙凤、云鹤以及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等题材。

三.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钝叶瓦松

钝叶瓦松

二年生肉质草本。第一年仅生出莲座状叶,叶片矩圆形至卵形,先端钝,第二年抽出花茎,高l0一30cm。茎叶互生,接近,无柄,匙状倒卵形、矩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较莲座状叶大,长达7cm,两面有紫红色斑点。花序总状,圆柱形,长5-20cm花紧密,花瓣5,白色或淡绿色,干后淡黄色,雄蕊10,花药黄色,心皮5,忏羹果卵形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蒙古、苏联

(远东、东西伯利亚)、朝鲜,日本也有。

四. 重庆市 合川 合川白山羊

白山羊属合川市内的地方良种,体型中等,毛粗、洁白无绒、羊皮经成都科技大学检测,具有立面细致、厚薄均匀、结构紧密、抗张力强的特点,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五.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扭果葶苈

扭果葶苈

多年生草本,高达12(16)厘米,全株被白色分枝毛。根纤细,根茎多头,具纤维状残叶。茎丛生,直立,纤细,先端成蛇状弯曲,有时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匙形,长15-25毫米,宽2-4毫米,基部渐狭,先端稍尖,全缘或边缘有少数牙齿;茎生叶2-4枚,卵形,长15-20毫米,宽4-6毫米,通常每边有2小尖齿。总状花序花后伸长,花白色;萼片背部疏生长毛,卵形,长2.5毫米,宽1-1.5毫米:花瓣倒卵形,长3毫米,宽1.5毫米,基部下延成爪,先端微凹;子房卵形,无毛。短角果狭长圆形,长5-8毫米,宽1.5-2毫米,常扭曲,无毛,中脉明显;种子成2行排列,棕色,卵形,子叶缘倚。花期6月,果期7月。

生于高山山坡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堪察加),以及北美洲。

六.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铁线莲

高山铁线莲

多年生草本,高6-20厘米。茎基部平卧,上部上升,从去年腋芽长出新茎,径1-2毫米。2回三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长3-5厘米,疏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叶卵形,长约5厘米,宽4-4.5厘米,小叶卵状披针形至狭卵形,具短柄或近无柄,羽状0、具少数缺刻状牙齿或近全缘,表面绿色,近无毛,背面色淡,疏被柔毛,叶脉明显。花单生,下垂;萼片披针形,长3.2-3.8厘米,淡蓝紫色;退化雄蕊两轮,长1.2厘米,先端匙形,雄蕊多数,药隔通常伸长。瘦果歪菱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稍臌,被毛,宿存花往长约3厘米,被灰白色羽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高山冻原。分布于中国(东北),朝鲜(北部)。

七. 山东省 德州 临邑县 鲁北白山羊

【鲁北白山羊】 皮、肉兼用型优良羊种,多分布在德州、惠民等地。

鲁北白山羊体质健壮、形体紧凑,全身被毛纯白无瑕,顶部有倒八字形细角,颌下有髯,颈部细

长,腰背平直,行动灵活。白山羊周岁时体高50厘米以上,体重可达23.5公斤。该品种具有较强的繁

殖能力,每胎生产2~3只,多者5只。因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且耐粗饲,故成活率高,易于管

理。

板皮是鲁北白山羊的主要产品。临邑县生产的山羊板皮板面均匀、细腻,质地柔软,弹性好,造

型美观,呈“汉口路1型”,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好。尤其是细毛白猾子皮,每张仅重60~70克,

正面被毛有银光波纹,是制作高级裘皮衣的理想原料。

鲁北白山羊肉质鲜嫩,无膻味,屠宰率一般在45~49%之间,因而也是良好的肉用型品种。

长期以来,临邑民间就有养殖白山羊的习惯。1976年,国家决定在临邑县建立养羊基地,更推动

了白山羊生产的发展。八十年代以后,鲁北白山羊存养量及山羊板皮出口量逐年增长。

八.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白山羊

萧县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萧县白山羊,萧县从元代起就有养羊食肉的习惯,尤其是饲养的优良白山羊,在俆淮一带享有盛名,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萧县的白山羊,属于皮肉兼用型。体形不大,体躯紧凑结实。额宽嘴尖,面部稍凹,眼大有神,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四肢较长,蹄质结实呈蜡黄色,尾粗短上翘。公羊鬃甲高于十字部,母羊鬃甲低于十字部。公母羊均有角,呈现镰刀状向上向后伸展,颌下有发达的颌须,毛直色白,基部无绒。萧县白山羊繁殖率高,产肉性好,羊肉脂肪均匀,肉质细嫩,不膻不腥,其味鲜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食。萧县白山羊板皮属汉口路,质量优良,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具有组织细密,分层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

萧县特处的地理及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为白山羊的养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条件。由于县境内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山丘谷地的草场上生长着各种优质牧草,每年5月至11月,牧草茂盛,为白山羊提供了丰盛的天然无污染饲料,12月至次年4月的枯草季节,有青贮作物秸秆和干草等进行补饲。萧县白山羊养殖区域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1986年,年饲养量20万只,之后,逐年大幅度增长。2005年,饲养量达到240万只,出栏150万只,年产量3.9万吨。

九. 吉林省 长春 二道区 长白山珍宴

长白山珍宴以长白山的物产-人参、鹿茸、熊、飞龙、雪蛤、松茸蘑等几十种珍品为原料,集中国传统宴席之荟萃,加以精细烹制而成。

长白山珍宴由大花摆,配美碟,四色八款串拼,6个热菜,2道点心构成。花摆的主菜是"金鹿梅花",以鹿肉为主料,塑制只奔跑的梅花鹿,周围用松茸蘑、银耳、蕨菜缀成一幅林海春光图,色彩缤纷,赏心悦目。

长白山珍宴头道热菜是"长白飞龙鲜香锅"。用飞龙肉配上翠绿的油菜,火腿,加"顶汤",氽制而成。二道热菜是"兰花熊掌福禄寿",由整只的"扒熊掌"配油菜、蛋青、鸡脯肉镶饰朵朵兰花,高雅清素。三道热菜是"荷花家麟戏野凤",由鹿茸梅片、山鸡配鹌鹑蛋和鸡茸烹制而成。四道热菜是"仙人长寿猴头蘑",用猴头蘑配火腿、干贝、鸡汤烹制而成。五道热菜是"多喜人参长寿鱼",用人参和甲鱼为主料蒸制而成。第六道热菜是"天池雪蛤红莲花",用鸡油、西瓜瓢、冰糖、香精烩制而成,色泽鲜艳,清甜利口。长白山珍宴是一席优美华贵的高级宴菜,食之得享人间美味,并能滋补强身。

十.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长白山野生榛蘑

长白山野生榛蘑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榛蘑味

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

,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霞姐农特产品霞姐长白山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