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嫘祖特产店 远安嫘祖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17 03:55:04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红艳膀

“天不想,地不想,只想吃顿红艳膀。若是吃了红艳膀,打个饱嗝三天香。”这是流传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首美食民谣。

红艳膀的确不同凡响,它即异于烧膀,也有别于卤膀,与清沌膀更是迥然不同。工艺精细独特,集煮、炸、蒸三道火工于一身。

制作一道红艳膀有七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整洁,首先选皮薄肉嫩的猪前膀整理干净,将切割不整齐的皮肉去掉,保持外形美观;第二道工序是香煮,将整膀放进配有八角、桂皮、生姜、花椒和食盐的温水中煮至熟而不烂,勿伤外形;第三道工序是上糖,将煮熟的整膀从汤锅中取出,趁热涂上蜂蜜,但不可太厚,适可而止;第四道工序是红炸,这是制作红艳膀的最重要的一环,需选用新鲜植物油,将膀炸至红亮即可捞出,切莫过火,过火则发黑;第五道工序是回煮,将炸好的线艳膀再收入高汤中复煮至皮肉粉软;第六道工序是配料,配上高汤和高汤煮熟的木耳、香菇、黄花和红枣,红枣需是十颗,取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十全十美之意;一并盛入大汤碗中;第七道工序是透蒸,将配好料的红艳膀边同汤碗一起入蒸笼用旺火蒸透,蒸得香气四射,最后撒上葱花端上餐桌。
经过上述七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红艳膀,形状美观、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咸中带甜、汤汁圆润、回味悠长,老少咸宜。真是美名美食。

传说,红艳膀原地楚国宫廷菜肴,原名富贵膀,经三闾大夫屈原传授到民间(远安在楚国境内)。老百姓嫌“富贵”二字势利,遂根据菜肴自身的特点,改名红艳膀。现在,每年端午节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用红艳膀祭奠屈原的习惯,一如吃粽子一样。

二.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三.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双店百合花

双店百合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店百合花是江苏连云港东海双店镇的。

双店百合花

江苏省东海县双店镇现辖行政区域

《关于明确双店百合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14〕8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双店百合花》(草案)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远安黄茶

远安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安黄茶是湖北宜昌市远安县的。

远安香菇

茅坪场镇食用菌产业协会

12860535

干香菇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远安香菇

远安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安香菇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远安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远安县点种袋料香菇突破1亿袋,香菇总产量1.5亿斤,远安香菇的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湖北省第一。

远安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昼夜温差大,森林面积162万亩,蕴藏有大量的栎树和杂木资源。这些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菇的生长发育,生产的香菇无污染,品质优良,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绿色食品。

该县群众种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199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定》后,全县上下以建设香菇专业村为抓手,以普及传播代料香菇种植技术为重点,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纽带,掀起了大力发展代料香菇生产的热潮。从1997年全县代料香菇生产规模以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2009年香菇总规模达到9500万袋,其中越夏代料香菇7880万袋,反季节香菇1179万袋,茶树菇441万袋,从业人员3.5万人,香菇产业链总收入达6亿多元。

荣获“中国香菇之乡”的远安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1.3亿袋,食用菌产业成为支撑农民收入的第一大产业。2011年香菇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年销售、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20多家知名加工企业。

六. 河南省 许昌市 鄢陵县 陈化店矿泉水

陈化店矿泉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化店矿泉水”系指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采用天然矿泉水生产的饮用水。 图1 腊梅园牌陈化店矿泉水

.陈化店矿泉水甘甜爽口,富含人体所需的锶、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水质属低钠盐、重碳酸钙镁型,以之泡茶,汤水浓稠,香气浓郁,享有“中原第一水”之美誉。.

地质环境

陈化店镇位于“中国花木之乡”河南省鄢陵县,是驰名中原的历史名镇。由于地质作用,地下土壤被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所覆盖。陈化店矿泉水主要取之中深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泉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在长时间与周围介质接触中,溶解了周围介质中的可溶性元素,进入水中富集生成矿泉水。.
经测定,鄢陵县陈化店矿泉水,属锶、偏硅酸复合型,偏硅酸、锶含量均高于国家天然水标准,砷、铜、氟化物、亚硝酸盐等限量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质优味醇,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饮用历史

陈化店矿泉水很早就为人所广知。在陈化店镇,大大小小的茶馆林立在街道两旁,成为陈化店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路经此地的客人也都不会错过机会,驻足品味纯正的陈化店茶。陈化店茶源于优质的陈化店水,饮用它具有清凉、止渴、消疲、提神、祛病延年之功效。据调查,当地居民高血压、心脑血管、胃肠道、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均低于周边地区,当地长寿老人都有经常饮茶的习惯。陈化店人对饮茶颇有讲究,以茶为礼的习俗深受当地群众崇尚。据明万历年间《鄢署杂抄》十二卷记载,鄢陵陈化店有“三茶六礼”之俗。现在的陈化店仍保留此民俗,来客敬茶仍是陈化店待客酬宾的一项传统礼仪。.

生产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化店泉水更名为陈化店矿泉水。由于陈化店矿泉水水质好,知名度高,市场畅销,因此成为个别不法分子假冒的对象,使陈化店矿泉水的声誉一度受到了损害。鄢陵县政府为保护陈化店矿泉水这一品牌,维护良好的市场信誉,组织打假队伍,对假冒陈化店矿泉水的不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为统一规范陈化店矿泉水生产,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鄢陵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陈化店矿泉水》地方标准规范,并成立了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要求每家陈化店矿泉水生产企业统一生产标准、防伪标识,并对每家企业生产的每批矿泉水进行严格把关。为保证陈化店矿泉水的质量和特色,维护陈化店矿泉水的生产经营秩序,鄢陵县政府加大监督力度,构建以县政府领导和各局委为骨干、以乡为重点、以村为基础、以企业为对象的五级联动监管网络,制定了《陈化店矿泉水生产经营秩序暂行规定》,全面监管矿泉水企业的生产经营,推动地方政府落实质量第一责任人,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矿泉水生产企业-活动。对保护区矿泉水主要补给区双洎河上游基岩山区及水系流域加强生态保护,限制开采量,保障水质,保护资源。
2010年,陈化店矿泉水产销量占河南省矿泉水产量的60%以上,产品销往北京、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并有部分出口,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许昌帝豪集团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帝豪21世纪”陈化店矿泉水被评为“河南省市场重点推荐品牌”和第十三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指定饮品。鄢陵腊梅园饮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腊梅园牌瓶装陈化店矿泉水分别获得2006年“河南省优质产品”称号和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指定饮品。2008年该公司研制了国内首条活水生产线,实现了矿泉水产业新的提升。2008年产量达到14万吨,销售额达到2.5亿多元,已发展高中档茶楼208家,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陈化店矿泉水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保护范围

陈化店矿泉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所辖行政区域。.

七.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顶顶糕

此糕采用大米粉、糯米粉、红糖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内,置火上蒸10分钟拿出用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其特点是松软带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宜昌)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鹿苑茶

鹿苑茶是黄茶中的又一佳品。它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迄今已有750年历史。据县志记载,起初不过为寺僧在寺侧栽培,产量甚微;当地村民见茶香味浓,争相引种,逐渐扩大栽培范围。鹿苑寺的石碑上还刻有清代高僧金田于光绪九年(1883)来鹿苑寺1时,赞赏鹿苑茶的诗文:“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属黄茶类,风格独特,具有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的品质特征。鹿苑茶产于远安县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已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中。

湖北省远安县出产的鹿苑茶,是我国茶叶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古往今来盛名不衰,倍受全国茶客青睐,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鹿苑寺位于县城西北群山之中的云门山麓,海拔120米左右,龙泉河流经寺前,茶园多分布于山脚、山腰一带,峡谷中的兰草、山花与四季长青的百岁楠树,相伴茶树生长,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茶树生长繁茂,形成其特有品韵。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鹿苑茶的工艺与茶质:于每年清明前数日至谷雨间采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经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闷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其成品外形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白毫显露,条索环状(环子脚),内质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凉,汤色绿黄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该茶于1982、1986年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鹿苑茶系我国黄茶之珍品,除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之外,在鲜叶采摘、干茶制作上要求极严、极细、极精。鲜叶采摘要细嫩、新鲜、匀齐、纯净,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采摘标准是一叶一心,不带鱼叶、老叶、幼果。鹿苑茶的制作工艺大抵分为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等五大环节。精制后的鹿苑茶色泽谷黄,白毫满披,条索环状,兰草香味持久,滋味醇厚甘凉,叶底嫩黄匀整、纯净。

近几年来远安县鹿苑茶发展更快,茶园面积已达到一万五千余亩,茶叶年产量达到三十万公斤,许多茶农靠发展鹿苑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茶叶远销全国各地,一些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回故乡探亲时,都喜欢带几斤家乡的鹿苑茶回去与家人共享或馈赠亲友。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水好茶具。在茶、水、具三个方面,远安可以说是相映成趣,有民谣为证:“鸣凤河的水,鹿苑寺的茶,紫砂茶壶要把,瓜子花生随便抓。”远安自古为楚国封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必以上好的鹿苑茶相待。若是夏天,就把客人请到房前的瓜架下纳凉;若是冬天,则将客人请进火笼边取暖。客人坐好后,主人先敬客人一杯糖茶(白糖水)定心,尔后便烧水、洗茶具,作泡茶的准备。烧水用的壶是铜壶,壶里的水是从鸣凤河引来的山泉水,泡茶用的茶壶是当地出产的紫砂陶壶,再配上几只紫砂陶盅,古色古香,良多趣味,茶泡好后,客人、主人各执一杯在手,细品慢饮,嗑瓜子、剥花生、叙友情、话桑麻,那情景宛如一幅风俗画。

鹿苑寺自古以来就是远安的风景名胜之地,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最为著名的是明代张千英等人合咏的“鹿苑八景”诗:“玉带潆回绕碧流(玉带七曲),

天开一幅锦屏幽(锦屏一峰),

溪边竹叶云垂幕(苦竹幽溪),

亭畔松萝月挂钩(松亭呼凤),

石柱果然千气象(石柱冲霄),

华台哪复记春秋(法华古台),

峰前座拥阿罗汉(罗汉点头),

笑向招仙日点头(危岩招仙)。

只有这样秀色可餐的山水之中才能生长出品质超群的香茗。相传当时有一僧在寺旁发现一棵茶树,采后品尝,馨香浓郁,回甘无穷,惊呼神茶!顿时寺院传开,僧徒纷纷种茶,当地群众也竞相引种。后来,又在寺后的观音岩上发现三棵罕见的白茶树,色白芽壮,品质超群,因此又有“白茶鹿苑寺”之美称。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远安食用菌

近几年,远安县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生态与产业并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远安县按照“培育示范户、建设专业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了优势资源和资本向食用菌产业集中,形成了集基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在产品质量安全上,制订了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生产方案,从选料、原材料配比、产地环境、生产环节、包装储藏、运输等进行全程监管,严禁用废水、污水和工业石蜡等生产香菇。在产品精深加工上,积极引导森源公司等企业成功开发香菇面条、香菇酱等系统产品,市场行情看好。

远安十大特产排名宜昌远安农家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