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顺昌土特产厂直销 金顺昌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14:28:40

一.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滇池金线鲃

滇池金线鲃,俗称金线鱼,是仅产于滇池流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外来种入侵、水体污染、生境丧失、过度捕捞等原因,在滇池湖体已逐渐消失。

·中 文 名:滇池金线鲃
·物种分类:鱼类→鲤形目→鲤科→金线鲃属
·拉 丁 名: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属中文名:金线鲃属
·国内分布:云南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是
·经济用途: 肉可入药,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的功效。主治虚老损伤、肾虚滑精等症。
·中国红皮书:R
·Iucn2003:EN A2ce;B2ab(i,ii,iii,iv,v);C2c.IUCN 2003:Not listed
·生 境:散居于湖泊深水处。
·体 型:体长210mm,重约250g。
·食 性:食物以动物性诱饵为主,幼鱼主食枝角类和桡足类,亦食少量的丝状藻和高等植物碎屑,随鱼体的增长,逐渐转为捕食小虾,甚至部分小鱼。
种群与保护
地方特有的名贵鱼类,在局部地区已非常少见。需大力保护。
形态描述
体长,侧扁,头后背缘隆起。吻尖。须2对,口角须较长。鳞小,呈圆形,覆瓦状排列,侧线鳞稍大,约70枚。鳃耙短小,排列稀疏。

二. 云南省 红河 个旧 老厂苦菜

老厂苦菜是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老厂镇的。老厂苦菜因其独有的味道而“芳名”远播,每到春节前后,更是“物以稀为贵”。

据《滇南本草》载,苦菜具有“凉血热,寒胃,发肚腹中请积,利水便”之功效;《本草纲目》也载苦菜具有“治血淋痔疹”的功效。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苦菜因其味苦而得名,可是,在个旧市最高海拔2750米的老厂镇,却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苦菜,它不仅味不苦,还很容易煮扒。在老厂镇的许多餐馆中都能觅到苦菜的身影,这道作为老厂本地的特色菜,曾有许多人试图把它移栽到其它地方种植,但只要它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就会因“水土不服”而变味。

个旧周边县市、甚至来自省城昆明的人们都纷纷聚集到老厂镇采购苦菜,有的菜农栽种的苦菜一早就被订购,很多人都想把这绿色健康的蔬菜送给亲戚朋友当做新年礼物。

三.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

枣系多年生鼠李科落叶乔木,在庆阳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相传宁县地方——大枣在周代即作为方物进贡王室(进贡朝廷),因而得名“晋枣”。唐时武则天特别喜用,因之声名更加远扬。庆阳的枣主要分布马莲河流域的庆城以南川道地区,其中在宁县境内比较多见。驰名中外的为宁县九龙金枣(主要是宁县晋枣),在当地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在《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 宁县大枣即九龙金枣主要品系有吊枣(即晋枣和马牙枣,统称九龙金枣)、夏枣(又名圆枣)和冬枣(又名相枣或木枣)三种。晋枣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是枣产品中的当家栽培品种。

九龙金枣皮薄肉厚,脆甜可口,营养丰富,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的可达40克,实为枣中之王。宁县生产的“金丝蜜枣”色泽黄亮,肉质肥厚,含糖量高,曾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和全国16省、市,深受好评。 宁县的马莲河川,九龙河川和城北河川是九龙金枣的主要产地,这里生产的九龙金枣分为吊枣和圆枣两种。吊枣又称晋枣,据史料记载,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就作为宫品向朝延进贡过,因之得名晋枣,这种枣形如琥珀,枣果有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枣核小,鲜食脆酥醇甘,味甜如蜜,适口性强,营养十分丰富,可称天然绿色食品。圆枣又称夏枣,也是枣中精品。九龙金枣含有脂肪、蛋白质、磷、钙、铁和丰富的维生素B,是滋补上品,有健脾止泻,补血补铁,补心安神的作用,用吊枣和圆枣制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的绿色保健精品,尤其是蜜枣加工考察兼有鲜枣干枣之长,色艳香浓味甜质脆,颇受人们的喜爱。 九龙金枣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糖份外,维生素含量是其它果品的几十倍,被誉为“百果之王”,营养与药用价值极高,对其进行深加工,生产蜜枣、枣粉、枣咖啡、枣茶、枣饮料、枣胶调补品、枣味饼干、枣味奶等,市场前景广阔。

九龙金枣是宁县传统名优,发展九龙金枣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的科学决策。近以来,该县坚持把九龙金枣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县上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考察,解决具体问题,采取政策优惠,经济扶持,科技培训,典型引路等措施,狠抓九龙金枣基地建设。县上反复考察论证九龙金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全县建成十万亩九龙金枣基地,为了使这一决策落实到实处,县上专门成立了九龙金枣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小姐,并按照依托资源,规模经营,面向市场,系列开发的思路,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资源改造,科技推广等环节,使九龙金枣生产初迈上了商品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系列化开发的轨道,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浦河四河流域为主的四个大枣生产基地,以县城农贸市场为主导的金枣批发市场和以公路沿线新建的十多处田头市场。标准化栽植技术的推广,助推了以金枣为产品的加工企业。宁县先后帮助兴发果品厂、赛鲜果脯厂、新世纪果品、盛丰、泥阳公司等企业改扩建了厂房,使其拥有了必备的生产条件。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推进,宁县金枣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模式。全县金枣标准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枣园3.9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蒲河、川台地为主的红枣基地。2008年全县枣园持果面积达1.8万亩,产鲜枣200多万公斤,产值达700万元,枣区农民最高收入达2.1万元。今年,九龙金枣喜获丰收,全县枣产量预计可达24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前几年县上还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九龙金枣节",进一步提高了九龙金枣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九龙金枣先后被全国优质红枣评优会评为优质产品,被首届中国(国际)枣业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九龙金枣入选甘肃十大名果,在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九龙金枣、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奥运果品”。

四.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武平金线莲

武平金线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线莲”是中国传统名贵珍稀中草药,但人工大规模种植技术难以突破,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2007年武平县与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成功对接,成立公司调进台湾金线莲母本进行组培;通过2年多实践,台湾金线莲种苗繁育难题得到攻克,实现成功移植。此后,该县加大了金线莲母本组培扩繁力度,研发、组培、生产珍稀金线莲亚种近10类,同时利用梁野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优势引导企业积极驯化本土金线莲,并进行大面积繁育。目前武平县共建立金线莲示范种植面积13340平方米,推广种植面积54亩。

武平金线莲根茎较细,节明显,棕褐色。叶上面黑柴色,有金黄色网状脉,下面暗红色,主脉3—7条。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武平金线莲味甘,性凉,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 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2010年,武平金线莲直销中心在武平县政府路88号设立专卖店,主营天然野生金线莲,并开发了武平金线莲养生茶、武平金线莲护肝茶、武平金线莲解酒茶、 武平金线莲灵芝茶等数个产品,面世市场后,倍受消费者青睐。武平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金线莲交易集散地。

武平位于北纬25°06’10’,东经116°05’32’,为低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274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武平金线莲根茎较细,节明显,棕褐色。叶上面黑柴色,有金黄色网状脉,下面暗红色,主脉3—7条。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被柔毛,萼片淡紫色。气微,味淡。武平金线莲味甘,性凉,主治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 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010年3月“武平金线莲”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五. 福建省 南平 顺昌县 饴仔

是七月半鬼节制作的节祭。用稠米浆为皮,馅有甜咸两味,外面用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清香可口。 鼠曲祭、饴仔等节令食品,可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因而从古至今,久传不衰。

六. 福建省 南平 顺昌县 顺昌海鲜菇

顺昌海鲜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顺昌海鲜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顺昌海鲜菇是福建南平顺昌县的。

顺昌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8.8%,阔叶木屑、杉木屑等原料资源丰富,结合先进的栽培技术工艺,采用优质地下水作为栽培用水,形成了顺昌海鲜菇的独特品质。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60~80根)、白色;菌柄洁白、实心、棍棒状、长度110~160mm、直径9~16mm;菌盖光滑呈半圆形、表面有斑纹、直径8~17mm。顺昌海鲜菇口感细腻,质地脆嫩、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海鲜味。顺昌是福建省食用菌主产区,据《顺昌县志》记载:1980年以后开始人工培育海鲜菇,是顺昌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县海鲜菇1.8亿袋、产量5.4万吨,产值6.5亿元。顺昌海鲜菇销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浙江、新疆、云南、福建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到欧洲、美国、越南、香港等境外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近年来,顺昌县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及产业园建设,也涌现一些海鲜菇生产龙头企业,如: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鲜菇生产企业,现总投资3.6亿元的神农菇业产业园。2013~2015年,该产业园被确定为福建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其“神农白雪”是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目前,顺昌县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着力推动海鲜菇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富民产业”的发展目标。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顺昌县食用菌竹笋开发办公室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顺昌海鲜菇系白色真姬菇,其保护范围是东经117°29′~118°14′,北纬26°38′~ 27°121′之间。保护地域辖1个街道、7个镇、4个乡:双溪街道、建西镇、洋口镇、元坑镇、埔上镇、大历镇、大干镇、仁寿镇、洋墩乡、郑坊乡、岚下乡、高阳乡,总保护面积1980平方公里。顺昌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上游金溪、富屯溪交汇处。东北联建阳、建瓯,东南与延平相邻,南与沙县接壤,西与将乐毗邻,北与邵武交界。2012年顺昌海鲜菇年产量达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60~80根)、白色;菌柄洁白、实心、棍棒状、长度110~160mm、直径9~16mm;菌盖光滑呈半圆形、表面有斑纹、直径8~17mm。 2、内在品质指标:顺昌海鲜菇口感细腻,质地脆嫩、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海鲜味。经测定100g鲜海鲜菇中含蛋白质2.0-2.5%、粗纤维0.50-1.1%、氨基酸4.5-6.0g。 3、安全要求:顺昌海鲜菇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5-2006)标准。

七.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合江金钗石斛

合江金钗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江金钗石斛是四川泸州合江县的。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合江县,是四川省与重庆市毗邻的所有县区中唯一一个即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又融入重庆“一小时的经济圈”的县,更是是金钗石斛的故乡。

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现代医学表明,石斛所含的石斛碱等成分具有抗癌功效。又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记载金钗石斛原产于合江。川石斛特别是合江金钗石斛,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解放前,合江县即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是石斛商品的集散地。自古以来,合江群众就有种植金钗石斛传统,并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

合江县作为我国著名的金钗石斛道地产区,在明代合江已广泛栽培石斛,是石斛地传统的生产区,至民国时已有相当生产规模,因此其资源开发具有典型保护性与开发性。《合江县志》载:“木斛(金钗石斛)治脚气,产西南各区”。 《泸州科学技术志》(1993年版)载:“合江以盛产石斛、荔枝、佛手、青果闻名于全省、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四川所产石斛十分丰富,产量居于国内前茅,尤以合江金钗石斛品质上乘,能满足省内外以至国外市场的需要。据合江中药材公司资料载:解放前合江就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 仅1953年就收购干石斛20多担(1担等于50千克),相当于鲜石斛100余吨。合江石斛顺长江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东南亚。

四川野生石斛资源丰富,不少县、市、区均有野生资源分布。合江县由于保留有世界同纬度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原始阔叶森林,使得野生金钗石斛得以保存。同时当地种植石斛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近几年工作的积累,先滩与佛宝等地培养出大批懂技术、积极性高的药农,为发展石斛种植提供人力和技术的支撑。

合江金钗石斛己在全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从目前石斛的市场走势看,可用“升、畅、缺”三个字概括:“升”即价格一路上升,“畅”即销路畅通,一般不积货,“缺”即时常有缺货情况,可见发展合江金钗石斛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合江金钗石斛具有很好的质量特色。鲜品是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而干品则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相比最近的赤水金钗石斛,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合江金钗石斛远远高出很多(合江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0.50% ,而赤水金钗石斛在0.30%-0.50%之间)。这也是合江金钗石斛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石斛的经济价值凸显。合江金钗石斛的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推广扩大。

2015年初在相关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下,合江县人民政府成立申报“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正式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向品牌建设迈了一大步。此项工作对于重塑“合江金钗石斛”品牌地位、促进合江县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文、郑波、温正义

合江金钗石斛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镇、密溪乡、尧坝镇、先市镇、法王寺镇、九支镇、五通镇、车辋镇、实录镇、凤鸣镇、虎头镇、榕山镇、榕右乡、白鹿镇、甘雨镇、南滩镇、石龙镇、先滩镇、自怀镇、福宝镇境内海拔300米以上的山林地

《合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合江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合府函〔2015〕7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22/T003-2015《合江金钗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八.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野生金鞭溪

一种食指大小的鱼,肉异常鲜美,只是用植物油(服务生特别强调是植物油……)炸一下就入盘。

九.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金饺驼掌

驼掌煮熟切片,整齐装碗,添鸡汤下调料蒸软,将驼掌翻扣在盘中浇汁;用鸡蛋吊皮包虾肉馅成饺子型,挂面包渣糊炸成金黄色,围摆驼掌周围,浇汁即好。驼掌质地软嫩,口味咸鲜香,蛋饺酥香鲜嫩,口味酸、甜、咸适中

十.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金钩挂银条

主料:鲜绿豆芽750克辅料:湖虾米150克佐料:香油60克、细盐6克、花椒油60克、葱10克、姜6克、椒6克烹饪工艺:(1)将绿豆芽剪去根须、瓣芽,留中段弯曲部分,泡于水中;湖虾米洗净去杂,用温水浸泡。(2)锅内放油,油热滑锅,加如花椒油、葱、姜摸放,倒入绿豆芽,急火翻炒,随即加入湖虾米,细盐,翻勺到入盘中,淋香油,即可上桌。风味特点:此菜清素悦目,脆嫩爽口,是孔府宴中的传统名菜。据记载:有一次清乾隆皇帝来曲阜孔庙朝圣,宴席间他什么菜也不愿吃,想吃点素菜,当时孔府厨师随即抓了一把绿豆芽,去根须、芽瓣,急炒后加入湖虾米,乾隆见黄白分明,品尝后说:此菜清素鲜脆,很合口味,真是一道好菜,像是金钩银条,此后相传为金钩银条,久传不衰。( 东营)
金顺昌土特产批发中心金顺昌土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