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特产自制坛子姜 湖南石门县姜的制作方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21:43:00

一. 湖南省 郴州市 宜章 湖南米粉

湖南米粉

原料:米粉,榨菜丝,肉丝,盐,味精,酱油,杂骨汤,干椒粉,葱花,熟猪油。

制法:

1.肉丝,榨菜炒香,调正味,加杂骨汤,焖熟,待用。

2.取碗放入盐,味精,酱油,干椒粉,杂骨汤,熟猪油,葱花待用。

3.锅烧开水,下入米粉,烫熟,捞出放入碗中,浇肉丝即成。

二.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辰溪脐橙

辰溪脐橙是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城郊乡的。辰溪脐橙品种优良,多为纽荷尔,杂有部分富本红。果形为椭圆,果色艳红,口感优于同类品种。

辰溪县城郊乡是我国首个大规模推广脐橙的乡镇,全乡脐橙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盛产的“丫髻脐橙”畅销广州、深圳以及东南亚市场,曾先后荣获2000年湖南省农博会银奖,2004年湖南西部第二届农博会金奖,2004年还获得了中国食品安全中心无公害食品认证。

近年来,辰溪县的脐橙产业在中央财政支农项目的支持下,该产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涌现了桔海山庄、城郊经济林场等众多知名脐橙专业生产企业,尤其是城郊乡经济林场千亩无公害脐橙基地正在引领辰溪县打造万亩脐橙产业带,形成产业链,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品牌效应日益凸现。

三.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蓬溪姜糕

蓬溪姜糕创始于清道光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曾敬献慈禧太后品尝后被封为玉糕,并给予“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的高度评价。

蓬溪姜糕由清朝道光年间著名技师江正品研制成功。采用全新配伍、精心选料、精工制作的这一糕点,力求做到:色形悦于目,芳香爽于鼻,佳味适于口,质地益于胃,服用健于身——“五韵并重,健康营养”,是国内首创的姜制品糕点。

姜,位居五辛之首。古谚云:一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可治感冒、祛风寒、治霍乱、止呕吐、理脾胃、温三焦、杀诸毒、调五味。久服无弊,长服不伤,为甜后生津之良药。(《神农本草》《食物本草》)

稻,五千年国人之主食,食材万千莫能夺其尊。糯稻则为稻中嘉禾,因甘淡平而滋养营卫,爽口利腹;因晚熟而盛注金秋之气,能养胃温中。(《神农本草》)

蜜,为百花精髓。益脏腑、生津血、扶阴阳、功再造、解诸毒、除风湿、利九窍,兼外治毒螯火伤。久服,可长寿健身袪诸疾。(《本草纲目》《药典》)

油,血肉之品,因脂膏而质细;疏果之物,因佐油而生香。厨界有云:“珍馐玉食,无油不细,无细不酥,无油不软。”芝麻油为食物油之王,质地明洁,蓄有异香;油味甘醇,不腻不涩;能耐低寒,虽冬不冻。久服,可补肝肾、润燥结、滋五阴,明目清心。兼外治疮疥火伤,内治脏腑诸疾。(《神农本草》、《本草纲目》)

“姜以作导,蜜嘉其味,油润其燥,糯固其体。”江正品在精选上述四物的同时,在制作工艺上进行了近乎严苛的把关:力净四物浊色秽质,务使糕色素洁如雪;力求精工研磨糕粉,务使糕质细软如绵;力争制糕四物水份降低,务使糕体不僵不腐;其四,力主四物配料得当,确保糕点正味归宗……

精料、精工而制,色、香、味、形、质“五韵”齐备的蓬溪姜糕,既芳香了一座城市,更让养心殿里的老佛爷圣心大悦,欣然御赐其名:玉糕。并作为皇家御用之糕点,须年年来贡,岁岁来朝。

清光绪十年(1884)秋,四川总督丁宝桢携“蓬溪姜糕”返京,于养心殿敬献西太后。太后品尝之后,大加称赞,封为“玉糕”,并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与京城乳糕比,虽香韵各具特色,而素洁卓雅,有过之而无不及”

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赵尔丰来蓬溪,品赞“蓬溪姜糕”为:“人神共喜之品”。

民国初年,北川宣慰使,后曾任新中国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品赞蓬溪姜糕为“蓬莱佳点”

民国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委卢子鹤称赞蓬溪姜糕为“糕中皇后”

蓬溪姜糕,在此后百余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始终以其优质的选料、独特的工艺、精美的制作、康养的功能而饮誉巴蜀,畅销全国。既能入庙堂高阁,也能进寻常巷陌,成为人们迎宾待客、馈赠亲友之佳肴名点。

四.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贺州大肉姜

名称: 大肉姜 产地: 贺州

    贺州市大肉姜以块茎肥大、皮薄、肉厚、纤维少、脆嫩、辣味适中、汁多、品质好、耐贮运等特点而远近闻名,全市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5万亩,6.5万多吨,由于大肉姜具有可作为烹调佐料和药用功效,深受市民青睐,近年来,其鲜品或加工产品畅销日本、新加坡、粤、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五.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侗锦

被称为少数民族三大锦之一。是侗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品,历史悠久,妇女用黑白棉丝或丝绒手工编制,多用于侗族服饰如头巾、腰巾等,色彩绚丽多彩,花样别致,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六.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水城姜茶

水城姜茶

水城姜茶是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姜制品为专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公司依托省内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进行姜制品的研发的特色旅游产品,现生产的“山明”牌姜茶倍受消费者青睐。公司以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乌蒙山麓北盘江河谷自然保护区生产的世界名姜---水城小黄姜为原料,经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测定,水城姜含精油0.72%,姜辣素2.85%,硒0.8-1.5ppm,营养功能成份居全国之首,属世界名姜之一,主产品“山明”姜茶采用现代最先进的超低温工艺进行生姜有效成份提取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水城生姜的姜精油、姜辣素等活性成份,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生产的各种标准和规定,不添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它具有解毒消炎、祛风去湿、暖胃止呕、驱寒活血等功能,对预防感冒、消除体内垃圾、养容延年、解酒、晕车晕船、产妇康复有特别的作用。饮之生津,开胃健脾,实为家居,旅游必备的滋养饮品。

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水城县委、县政府根据县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新拟建的以农业综合开发、农副土品加工为主,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有独资企业。

七. 湖南省 怀化 中方 黄粉虫

黄粉虫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多汁软体动物,蛋白质含量高达50%~60%,脂肪含量达30%,并含有多种矿物质以及动物生长所需的16种氨基酸,其营养成分居各类饲料之首,是饲养家禽及甲鱼、乌龟、罗非鱼、娃娃鱼、鳗鱼、黄鳝、蛙类、蝎子、蜈蚣、蛇类、鸟类等特种经济动物的优质饲料。据测定,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麸皮、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0公斤青饲料,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据报道,用黄粉虫饲喂牛蛙及禽类幼体,成活率达95%以上,肉禽增重率提高20%,蛋禽产蛋率提高20%以上;用黄粉虫喂养甲鱼,饲养周期可缩短半年以上,喂养全蝎等野生药用动物,其繁殖率可提高2倍。

黄粉虫的养殖主要以麦麸、南瓜等为原料,坚持“绿色养殖”。基地建设黄粉虫养殖厂房600平方米,制作养殖箱1500个,每月生产黄粉虫达1500公斤,保障了鲟鱼饵料供应。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凤头姜

来凤凤头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来凤县志记载,来凤栽培凤头姜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并能从中提取姜油酮、姜油、香精等医药化工用品。

来凤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姜种植。每年中秋节前后,这里的生姜就大量上市,每年不仅大量外销,当地的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到湖南、贵州、重庆等地传播生姜种植技术和加工方法。

凤头姜常见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洗净去皮后与红辣椒、大蒜等一起泡制成咸菜;二是将凤头姜切成片,拌适量的糟辣椒、盐等佐料,入瓮几日后食用。因此,在恩施各地的餐桌上,凤头姜做出来的咸菜往往是提前空盘。还有,胃不舒服时,从泡菜坛子里抓几个泡姜几口吃下,很快感觉好一些。若没下酒菜、下饭菜,“糟姜”绝对可成主角。

来凤地处三峡黄金旅游线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结合部,以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为看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来凤人瞄准这一机遇,做大做活了凤头姜这一产业。他们将嫩姜卖成鲜货,老姜用来加工成速溶姜汤颗粒,下脚料用来加工成调料品姜酱,开发出了一系列凤头姜产品。

倘游玩来凤时凤头姜吃得不过瘾,还可顺带几坛泡姜回去,无论身置天南海北,保证是-货。

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来湖北省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函》(来政函〔2006〕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绿水乡、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小江河鱼

小江河鱼是一道地方名菜,以溆水河鱼为主料,肉细质纯,烹制独特,味道鲜美,闻名湘、黔、滇、川。曾有外地游客品尝小江河鱼。即兴赋诗:远来小江赏知音,旅游美景看不尽,溆水沅水活鱼好,一路春风香满唇。现正在兴建的小江桥东鲜鱼一条街,已有十余家餐厅烹饪小江河鱼,使游客大饱口福。
湖南特产红姜制作教程湖南特产小菜泡子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