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湟里的特产猪 湟中藏香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1 04:33:05

一.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大麻糕

常州1糕是江苏省常州市的特色糕点。1糕色呈金黄,香脆松软甜鲜,皮薄酥重,层次分明,为江苏地区风味名点,其中常州最为著名。

常州1糕是独具常州风味和口感的传统美食之一。常州1糕制作工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首制,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全球华人中最负盛名的美食家当数唐鲁孙,其系镶红旗清末贵族后裔,从小锦衣玉食,亲历皇家生活,精于口味家厨奇珍,又随先祖游遍华夏,尝尽各地美食。在唐鲁孙“何从遣有生之年”的美食名单里,赫然就有常州1糕和常州豆斋饼。

常州1糕,选用上等猪板油、上白面粉和脱壳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熟练人手精制,然后用传统的桶炉烘制而成,颇具传统风味,有甜、咸、椒盐三味,圆、椭圆等形状,色泽金黄,皮薄酥重,油而不腻,香脆松软,层次分明。甜馅鲜甜爽口,咸馅喷香味美,因其老少皆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馈赠亲朋的名点佳品。常州1糕制作须经过和面、搅拌、揉搓、 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做常州1糕,需要面缸、擀面杖、咸操、刷子、撩里(铅丝网成)、桶炉、铲子等传统手工制作工具。常州1糕制作工艺收入《中国小吃谱》。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1985年获市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入选常州十大名点之列。

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1糕有:在淹城美食街上的<常州麻糕店>生产的双桂坊牌1糕,这是由方兆兴大师的再传弟子,具有硕士学历的一级面点师严玉华女士打理的。还有:<马复兴面馆>在方兆兴、高金荣大师点拨下生产的<特制常州1糕>,这种麻糕每块重达220~250克,其中有一款椒盐1糕,是按传统配方恢复的一种叫“咸馅蘸糖”的工艺,这种椒盐1糕‘咸而不烈、甜而不腻’,现在还加了些松仁、瓜子仁、桂花,使这种1糕的口味更好。

常州1糕最好是要吃刚出炉的,才能体会到这‘脆’的风味,但大多数买到的麻糕都是冷的,作为礼品送人的1糕更不可能是热的,1糕冷了以后,一回软,口味要大打折扣,这也是一些外地朋友认为常州1糕不好吃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三.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红香芋

红香芋,俗称“芋头”“芋艿”,学名 Colocasia esculenta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高温湿润。常作一年生栽培,肉穗花序,单性花,黄绿色,地下生有肉质的球茎,因其营养丰富,可供食用,亦可药用。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植芋头的历史悠久,尤其是建昌镇种植的芋头(因其微露红皮,口味香甜,而称为“红香芋”)品质最佳,该镇今年种植红香芋面积 1500 亩,预计产量达 225 万 公斤。建昌“红香芋”是具有传统特色的农产品,红香芋富含钙、铁、粗蛋白、全磷、淀粉、粗纤维等十多种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元素;同时含有的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 18 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深受消费者青睐。红香芋可以加工成罐头、芋粉、速冻保鲜系列保健食品等( 金坛)

四.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常州银丝面

常州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

原料配方:

上白粉5公斤、鸡蛋清750克食、碱40克、干米粉500克(约耗75克)、青蒜末75克、白胡椒粉75克、味精50克、鸡清汤(咸味)7.5公斤、熟猪油375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放入面缸,中间扒窝,把食碱用清水500克溶化后倒入,再加入鸡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状面絮,15分钟后,再反复搋揉均匀,然后上面机轧制(双层2次,单层3次),在单层滚卷面皮时撒干米粉(防粘)。再后用细口面刀,(33厘米有30个齿口)滚轧成50厘米长的银丝生面条。

2、将味精、熟猪油、青蒜末平均分放于50只碗中,铁锅置旺火上,锅内放清水15公斤烧沸,生面条分2次煮熟,每只碗内放入沸鸡清汤(150克),然后将面条均匀地捞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

产品特点:鸡汤清香,面条柔软光滑,如再加盖虾仁、肉丝,黄瓜丝则口味更佳。

五. 江苏省 常州 溧阳 果冰

原料:芒果2个、刨冰一碗、果糖半杯

做法:

1.芒果洗净、去皮,片下果肉并切丁,先放

在深碗内,拌入果糖搅匀。

2.刨冰放盘内,放上芒果即成。

注:

1.消除果肉后的芒果核可用铁汤匙再刮出果汁,一同拌在芒果丁内,既不浪费又可增加芒果丁的粘稠度。

2.有的芒果较甜,果糖可少加,果肉酸的可多加,或按各人对酸味的接受程度决定果糖加入的多少。

3.大芒果果肉较厚,但小芒果较香,需要多准备几个才够。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金坛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纸是流传于金坛地区的一种颇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品种,生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即有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之习俗。清末,一批老艺人且将灯笼、龙灯等手工制作技艺与刀剪各式镂刻图案技法结合起来,并逐渐在金坛乡村流行,代代相传。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和要求去做,这样,即使金坛刻纸具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又保持其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因为刀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幅(叠)作品前功尽弃。如借用微雕技艺刻制的作品《争艳》中的孔雀尾翎刀刻1万2千多根线条,如此纤细线条,刀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又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细刻2万多刀,艺术效果极为逼真,生动展现了人物披风的丝绸质感美和飘拂的动态美。

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作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在形式上,金坛刻纸既采用民间剪纸的斗方、团花、中堂、四条屏等,同时又吸纳现代审美形式,在具体手法上,一般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金坛刻纸艺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众家艺术手法之长,并将其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之中,如作品《村童》中的大树刻制很有江南剪纸细腻的特点,而刻画儿童则汲取了北方民间剪纸粗犷的长处,此作品融粗犷于细腻之中,对比强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四合院》和《捕鱼图》则采用大俯视的方法,构图明快,为传统剪刻纸所少见;《采菱图》和《渔乡风情》组画运用版画方式刻制,刀法简练有力,黑白分明,-出现代审美取向和品味。

剪刻纸的基础材料是纸张,传统剪法纸张大都是单一的,而金坛刻纸常参用漆纸、宣纸、碳化纸、植绒纸等,特别是吹塑纸的运用,刻出的效果颇好。如《假日荷塘》用漆纸刻制,优点是挺拔、牢固,适合填彩;《窗台四君子》采用宣纸、土纸和衬纸制作,作品具有人文气息;《水仙》、《牵牛》、《月季》、《荷花》等用的是吹塑纸,镂空填彩,具有光泽和立体感,装饰性很强。纸材运用的创新,使刻纸技法也随之出新。如用叠层法刻成的《归》,用镂空法刻成的《水仙》,用填彩、点彩法刻制成的《江南抗日之春》,都是纸材创新的结果。

经历代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多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化部批准,2008年9月,“第五届(中国·金坛)国际剪纸艺术展”在金坛举办,艺术展征集和展出海内外的剪刻作品1500多件,来自美国、德国、荷兰、瑞士、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名剪刻纸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以及数十家新闻媒体汇聚“江东福地”研讨、交流,使金坛刻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海内外媒体纷纷关注金坛刻纸,盛赞“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无疑,金坛刻纸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增进海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出了特殊的价值和作用。

七. 江苏省 常州 金坛 洮湖螃蟹

金坛南部有一颗璀灿明珠---洮湖(长荡湖), 12多万亩的良好水面,养育着丰富的水生资源。历史上有日出斗金、夜产斗银的盛誉,著名的洮湖螃蟹以她清香鲜美的口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金坛)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金坛标糯米

金坛标糯米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的。金坛标糯色白光洁,粒匀饱满,乃糯米之中佳品,列为明清贡品,三十年代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58年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稻谷展览会再次名列诸米之首。

沁雪牌水磨糯米粉以金坛标糯为原料,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精加工而成。沁雪牌水磨糯米粉适用于制作汤圆、元霄、炸糕等各式点心,其制品具有色泽晶莹、味蕴清香,光洁细韧,柔润滑爽等优点。沁雪牌水磨糯米粉畅销江苏各地,远销上海、青海、河北、山东、北京等十几个省的大中城市。

九.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白壳虾

盛产于溧阳长荡湖。其开头似透明之新月,壳感软绵,熟而视之,其色又如晚秋的橘红。白壳虾肉质淡白,细腻,鲜嫩,堪称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水鲜
( 溧阳)

十.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糖醋排骨

原料:猪肋排1000克,精盐、食粉、葱、姜、绍酒、酱油、绵白糖、湿淀粉、香醋等各适量。
    
制法:1、选肉质细腻的本地猪,将猪肋排(包括大排、仔排、软骨),斩成4厘米左右的方块,用盐和食粉腌制(比例为5:1,夏天腌12小时,冬天24小时),用清水浸漂约6小时左右晾干。

2、用旺火将排骨清炸成金黄色,入大锅,加葱姜末、绍酒、清水,用文火焐烂。舀少许肉汤,加入酱油、绵白糖,勾芡,最后加醋后起锅。

特点:酱红明亮,酸甜适口。

湟里镇特产有哪些常州湟里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