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产大全藏文 西藏特产目录大全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06:18:00

一. 西藏 林芝 朗县 祛瑞

祛瑞

将夏天的鲜奶酪装进皮袋内,搁置阴凉处,长久闷存发酵制成奶渣,来年春季取出后,捣碎成小圆块,待用。在锅内倒适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盐巴,加入圆块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锅,盛放适量的水煮碎麦片,煮八熟后,既将麦片糊倒入主锅内搅匀,用文火闷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的群众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二.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雪鸡

雪鸡

雪鸡鸡形目,雉科,鸟类,人们传说中美丽的凤凰就是雪鸡。雪鸡有四季更衣的本能,而且衣着华贵高雅,美丽无比,孔雀自愧不如、丹顶鹤望而却步。在公园里百鸟群聚中,它仿佛就是鸟类的王子。春天,雄鸟通体白色为主,杂棕紫色、银灰色;夏天羽毛为淡黄色、黑褐色,此时最象传说中的凤凰;秋天,又为棕黄粟色和银灰色,冬羽全身变成雪白色,雄雌大致相同,似乎哪一种鸟都无法和它这种本领相比。当然这种特有的珍稀灵性,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狼、虫、虎、豹侵袭,是一种物种天演的自然选择。

雪鸡和家鸡差不多,嘴的形状象鸡,雪鸡最美的是头上鸡冠两则竖起两条头翎,翎毛随着季节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冬日雪白,夏日金亮,在求偶时闪绿,要和敌手博斗时又鲜红无比,鸡冠高耸,造型似花,双眼斑谰闪目,美丽诱人,眼睫毛是白色,黄金色,眉毛青亮,有时又雪白,有时翠绿,时时变幻着奇异无比的光彩,显得亮丽迷人,人间有凤头之说,雪鸡的头真可谓天下一绝,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都是一种美。

雪鸡另一绝是它的尾羽,比体长1/3,最长的有两根,中长和短的有8根,尾羽的色彩夏黄冬白,和全身变化基本一致。雪鸡在闲暇打扮之时,会使尾羽展放出和身体不同的色彩,如全身褐色之时,尾羽变绿,全身变成白色之时,尾羽发黄,尾羽不仅有装饰之效,还有起风时固定全身,转弯时调整飞行动作,求偶时飞翘、抖亮的功能。

它求偶时高雅文明,往往雄鸡围着雌鸡跳三圈舞,雌鸡无动于衷,还要唱上3支不同的歌,然后采两粒花籽给雌鸡,雌鸡接受,才唱着歌0,唱得歌儿动听悦耳,歌中带哨,哨中有妙,妙中又传情,世人有凤求凰之说即由此而来。雪鸡求偶0时勇猛无比,如有虎狼冲了美好的情场,雌雄飞上前,会啄瞎虎狼的眼睛。一般雪鸡求偶0时虎狼都不敢上前,稍后窥测,准备等雄雌0情尽力竭之时,才敢袭击。

雪鸡喜食松籽、花蕊、雪兔、雪鼠以及一些林间树丛的昆虫,择居性强,喜栖居在胡杨、山杨、雪岭云杉的树上,这些树都有梧桐树之美,一般的水曲柳、沙枣树、杏桃树它是不屑一顾的,所以人间有“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之说。

巴音郭楞的猎人们不猎杀雪鸡,他们认为是神鸟,一是会变换羽毛,二有凤头之美,三有择居之雅,有时猎人捉几只,供观赏之用是有的,雪鸡肉骨有暖胃补肾之功能,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雪鸡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高山丛林中,它似乎总是选择高处,那些地方虽然寒冷,但是它从不怕风雪严寒。

三. 西藏 林芝 巴宜区 林芝灵芝

林芝灵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林芝灵芝是西藏林芝的。

林芝灵芝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林芝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墨脱县共7个县现辖行政区域

《林芝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划定林芝灵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林行发〔2014〕18号

林芝地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实施林芝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的通知》,林地科字〔2013〕50号

四. 西藏 林芝 米林县 炒青稞

炒青稞

炒青稞工具,首数大炒锅,呈凹状直径40公分左右,二是锅开筛,锅底部布满小洞,其作用是漏出细沙,可以将青稞粒与沙子分开。此外还有一个“T”形木制工具,长约40公分,横梁部分一侧开有两头相通的槽,可以用以端锅、拨动烫沙子。

炒青稞的灶是土坯砌成的,呈“串”字形,一排3、4个灶孔,灶孔大小、形状与炒锅等。点火后,一般将所有的灶孔都放上炒锅,既可按顺序炒来,流水作业,充分利用能源。

炒青稞前要做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将沙子炒烫——将适量的沙子摊开在炒锅内以旺火加热;二是把青稞过一下水——把青稞倒入陶罐内并加水,片刻后,将陶罐底部出水嘴儿中的填塞物掏出,放掉水。这样既达到了对青稞稍加清洗的目的,又使炒出的青稞能膨胀开来,并有酥脆的效果。

炒青稞时,将适量的青稞(约一捧)堆放在炒锅的细沙上,当沙子烧得相当烫时——这一温度的掌握全凭操作者的经验或感觉,操作者用“T把”的槽口咬住炒锅沿,两手持木柄,端起锅,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像内地烹饪大师那样颠着炒锅。刹那间,颗颗烫沙与粒粒青稞碰撞,劈劈叭叭响个不停,似过年放小鞭,声音那么清脆,那么争先恐后,渲染得空气都热烈、欢快起来。经几次颠炒之后,便迅速将这依然“充满活力”的一锅倒入锅形筛内,并立即将沙子筛回炒锅里,锅形筛里剩下一堆咧着嘴“笑”的白花花的炒青稞。

炒青稞可是个技术活,普通人可炒不了,不是烫了手,就是炒糊了。一把炒得好的青稞,用一只大碗才能装下,白生生的,个个都像一朵朵小白花;闻起来香喷喷,吃上一把酥脆香甜,胜过崩出的玉米花。

五. 西藏 山南 贡嘎县 西藏天麻

天麻 【(英)】Tall Gastrodia Tuber【别名】明天麻、白龙草、赤箭根。
【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块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植物。茎单一,高30~150cm,黄褐色。叶鳞片状,膜质,下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5~30cm*苞片披针形*花淡绿黄色或橙红色,萼片与花瓣合竹成壶状,口部偏斜,顶端5裂*唇瓣白色,先端3裂*子房倒卵形。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种子呈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湿润的林下,现多栽培。须与白蘑科密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k ex Fr.)Karst。

【采制】冬至以后采挖者称“冬麻”,立夏以前采挖者称“春麻”。挖出根茎,擦去外皮,蒸透,60℃以下烘干。

【性状】块茎长椭圆形。稍扁缩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顶端有残留茎基,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末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味甘。

【化学成分】含天麻甙(gastrodi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ioside)、派立辛(parishin)、香草醇、β-甾醇、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六.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西藏青稞酒

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过节必备之饮料,青稞酒的制作工艺很独特。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便加上酒曲,用陶罐或木桶装好封闭,让其发酵,二、三天之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子,隔一、二天后便成青稞酒了。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会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有专门的敬酒女郎,藏语叫挸逍勐陹 ,她们穿着最华丽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到客人醉倒为止。

【青稞酒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西藏遭遇了百年未逾的干旱,刚刚长出穗子的青稞慢慢枯黄,原本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牧草全部蔫伏在地,接的宁阳成片倒下,雅砻河谷有一个叫赞唐的游牧不落,无以为生的牧民整日以泪洗面,部落主忧心忡忡,从此一病不起。部落主的儿子叫干布,是一个英勇不犯的年轻人,他听说圣水可以拯救草原和田园,决定置身前往神女峰求取圣水。临行前,他的母亲煮熟家中仅剩的一把青稞,放在陶罐中给他作为干粮。干布带上陶罐踏上征程。神女峰陡峭崎岖、终年积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干布渴了喝一口雪水,饿了嚼几颗青稞,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神女峰顶。

干布虔诚地跪在雪地中,祈求这神女的赐见,整整三天三夜后,神女终于出现,感其苦心,赐予圣水,干布捧起陶罐,清冽的圣水滴在一颗颗饱满的青稞上,干布用衣服紧紧包住陶罐在怀中,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带回。虚弱的牧民互相搀扶着前来迎接,干布打开陶罐,一股异香袭来,众人为之惊叹,原来圣水已经渗透陶罐中的青稞,呈现出清冽的金色。干布捧着陶罐,将珍贵的圣水洒在草原和田园,转眼间,大地重生绿意,再现勃勃生机。干布再将剩下的圣水送到父亲面前,部落主喝了一口圣水,顿感口齿间一种异香久久萦绕,立即精神一振,病痛全消,牧民分食圣水,整日整夜载歌载舞。这就是西藏人民世世代代珍爱不已的青稞酒。

【青稞酒功效:】

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青稞酒对人体的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好保健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降解胆固醇、预防结肠癌和糖尿病。

其主要功效来源于其主要原料:高原青稞和当地矿泉水。

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稞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β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而β葡聚糖能有效降解胆固醇、预防结肠癌和糖尿病。

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无污染区,青稞酒酿酒所取之水,水源地附近不存在任何工业污染,同时泉水中的锂、锶、偏硅酸等含量远优于其他地区天然泉水,其含有的锌、溴、碘、溶解性总固体、游离二氧化碳等多种微量元素组份对人体非常有益。

七. 西藏 阿里 西藏珠宝首饰

西藏的珠宝首饰有珍珠、玛瑙,金、银制品等,不同的藏饰品都有不同的寓意,而且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



例如较为名贵的西藏天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双眼天珠”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则能带来财运。而西藏手镯和戒指一般由藏银制成,上面刻有梵语,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

八.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西藏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目前,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主要种有: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秃鹫、紫草茸、紫胶虫等。 藏药资源丰富,分布在青藏高原藏胞居住的广大地区,并为很多藏医药文献所收录。

九. 西藏 昌都 贡觉县 雪莲

昌都名土品主要有膀香、虫草、贝母、知母、雪莲、核桃、藏刀花鱼、编鱼及高原畜产品等.( 昌都)
雪莲在我国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种高疗效药用植物。由于过度采挖,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将有灭绝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25(-35)厘米;根状茎粗,黑褐色,基部残存多数棕褐色枯叶柄纤维;茎单生,直立,中空,直径2-4厘米,无毛。叶密集,近革质,绿色,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14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下延,边缘有稀疏小锯齿,具乳头状腺毛,最上部苞叶13一17,膜质透明,淡黄色,边缘具整齐的疏齿,稍被腺毛,先端钝尖,基部收缩,常超出花序2倍。头状花序10-30,聚集于茎端呈球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近膜质,披针形,急尖,边缘黑色,彼毛;小花紫色,长约14毫米。瘦果长圆形,具纵肋;冠毛2层,外层短,糙毛状,内层长,羽毛状。

特性

雪莲通常生长在高山雪线以下。气候多变,冷热无常,雨雪交替,最高月平均温3--5℃,最低月平均温-l9---21℃,年降水量约800毫米,无霜期仅有50天左右。土壤以高山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为8.5--11%,含氮量4.5--10%。由于环境条件恶劣,一般植物难以生长,只有少数耐寒、耐低温的苔草属 Carex spp.,嵩草属 Kobresia spp.和各种高山多年生草本植物与之伴生。雪莲在这种高山严酷条件下,生长缓慢,至少4--5年后才能开花结果。但是,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花期7月,果期8月。

保护价值

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种质资源,无论在科学上或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十. 西藏 拉萨 拉萨黄牛

拉萨黄牛

品种描述

产地及分布:拉萨市。

外貌特征:体型较小,结构紧凑而匀称,皮薄毛短,黑色占42%,黑白花占31%,其他为棕黄色、黄白花和褐色。头平长,大小适中,公牛头雄壮而略宽,母牛头清秀。角小,从角根至角尖向外向上、向前、向内弯曲。颈部长短适中,背腰平直,公牛肩峰稍隆起,胸部发育良好,体躯稍短,骨骼较细,后躯友育中等,四肢稍长,公牛四肢略粗壮,母牛则略细长,蹄面大而坚实有力。

品种性能:公牛体高为101.6厘米,体重为187.6干克;母牛分别为96.2厘米和170.9千克。平均泌乳天数267.8天,产奶为206.2千克。屠宰率为42.8%,净肉率为34%。2.5岁开始配种,一般3年2胎,成活率为90%以上。

西藏特产大全西藏的特产图片及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