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特产零食干货批发 汕头散装零食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6 23:34:16

一.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书册糕

书册糕是潮汕传统小食,多年来,它以洁白清甜细腻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

材料:糯米糕粉,白糖。

做法:制作书册糕的主要原料是糕粉和白糖,其中对白糖要求较高,一定要选粒小质松、洁白速溶的白糖。糕粉则是用糯米炒熟碾成的粉。其制作过程是先把白糖加适量清水,用中小火煮成糖浆,到一定火候后,加进适量的麦芽糖和猪朥,边用力搅拌,以免糖浆板结。然后把糖浆和糕粉按1:1.3的比例混和碾平压块,再下锅隔水炖约两分钟。

二. 广东省 汕头 金平区 潮汕粽子

用料挑剔做工考究,

糯馅光泽晶莹剔透,

蛋黄色彩金黄透亮,

入口润轶回味清爽。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潮汕“双烹”粽子其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一半是咸,一半是甜。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许多海外华侨对家乡“双烹”的粽子念念不忘,回乡探亲时总不忘去著名的粽子专营店“老妈宫粽球”品尝一下“双烹”粽子的美味。

美籍华人汉娜·李小姐对记者说,她很高兴在汕头过端午节,她去过了世界很多地方,吃过各地的很多美食,可是她始终很怀念小时候吃过的潮汕“双烹”粽子。也许这是一种家乡的味道。

据汕头市龙湖市场卖潮汕“双烹”粽子摊担的黄老板介绍,潮汕“双烹”粽子的好味道主要在和馅,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一个粽子同时要显出咸、甜两味,就必须将咸、甜两种馅料和在一起,但切忌不能搅均。黄老板说,因为甜馅容易腻,要将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包于一个粽子内。

潮汕粽子的制作工艺要求严格,不仅“色、香、味”俱全,其形状也很讲究,要用竹叶、咸水草扎成四角形。煮熟的粽子外观棱角分明,晶莹的米粒清晰润滑,十分惹人喜爱。

潮汕粽子,个头最大的要属“宝塔粽”,它形似一个立体的金字塔;最匠心独具的则属“鸳鸯粽”,把两个同等大不的粽子用红线牵连起来,美其名曰“千里姻缘一线牵”,以示夫妻相爱相随,恩爱一生。最常见的粽子则有方粽、菱粽、子母粽等。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个头小和包装精美的粽子今年最受青睐。一粽子专营店商家称,仅今天上午就销出了二十来对“鸳鸯粽”。其实个头小的粽子并不便宜,散装或简装每公斤售价七到二十元人民币不等,而采用了鲍鱼来做馅料的礼盒装粽子,每袋售价最高达八十八元人民币。

三.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海柳

海柳,形如陆地上丝柳,以吸盘与海底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皆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达3-4米。海柳中的一种赤柳,颜色鲜艳悦目,初出水面时,枝头上的小叶闪闪发光,树枝富有弹性,离水一段时间后,枝干就变得十分坚硬。由于海柳出水时身上附有红、白、黄色的水鬼体,干后能变为黑铁色,所以又被称为海铁树,更有趣的是,每当天快要下雨时,其表面颜色会变得暗淡无光,并分泌出微量的粘液,故有“小气象台”之称。

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在东山岛渔村常可看见人们嘴上叨着形态各异的海柳烟斗。其中做成的烟斗,用起来凉喉爽口,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对烟民来说,如果丢失一海柳烟斗,竟会嚎陶大哭。用海柳树烟斗抽烟,会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有凉喉解热,爽肺提神之感。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海柳——柳珊瑚,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二、海柳的用途:

用途一:可制作成各种工艺品。海柳质地坚韧,经久不腐,富有光泽,故能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如手镯、盆景、花鸟虫鱼、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

用途二: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海柳含有鞣酸、水柳酸、碘等,能起到收敛杀菌的作用,是治疗单纯性甲状腺的妙药。鲜海柳叶可治疗高血压。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可治腰痛。

用途三: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因为海柳稀有珍贵,特别是活的海柳,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因而用海柳(尤其是活的海柳)制成的烟斗,价格往往较高。由于海柳连年来被过度采集,以致海柳越来越少,目前已频临绝迹,因而价值越来越高。无论制作成何种工艺品或者海柳烟斗,都可作为工艺品摆设,故有收藏价值。

用途四:可制作成形态各异的海柳烟斗、烟嘴。沿海地区的人们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和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或烟嘴,用起来凉喉爽口,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使用海柳烟斗或烟嘴抽烟,能起到润肺、清除肺部积热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危害。

四.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中华楠

南澳县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的繁育和栽培攻关,获取了重大成果。4年多来,已成功培育楠木苗木50万株,成功推广造林3000多亩,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中华楠是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长寿树。它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花芽嫩叶艳丽多彩,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

近几年,县林业科技人员同园林绿化公司、育苗专业户紧密配合,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近4年多来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50万株,两年生苗普遍达到1.2米至1.5米,并成功推广造林。经广东省林业系统、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实地考证,确认南澳岛中华楠多种育苗技术成果跃居我国南方地区领先水平。去年下旬,省林业局有关领导还专程莅岛,实地视察我县中华楠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状况、育苗生产基地和造林生长情况,对海岛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南澳岛成功推广造林的中华楠面积已达3000多亩;2005年4月栽植的中华楠已普遍长至3米之高,较高的已超过3.5米,基本形成自然植物群落,展现了特有风姿,中华楠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五.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饶鱼干

饶鱼干又名丁香鱼,海蜓鱼源自粤东南澳海域新鲜的饶鱼,经过蒸熟、晒干,无污染,卫生。饶鱼体小、肉嫩、骨软、味鲜美,富含大量钙质,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其他食品的辅料。鱼干都含有高优质的钾成分,因此,无论蒸、煮、炒或做汤时加些饶鱼干,都有美味又营养的双重良效!

食用方法:可以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一下,沾上淡味酱油芥末直接食用。

其他做法:

配料::蒜头.葱.油.饶鱼干.辣椒.在炒锅里加入少许油,将蒜头与葱加入(依个人喜好加入)辣椒再加入饶鱼干翻炒,待饶鱼干变成金黄色即可起锅;此做法味道可口,是下酒佳品。

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3.5厘米左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是海产的调味品。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据祖国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民间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症。

据分析,丁香鱼含大量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而脂溶性的VA、V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丁香鱼要冷冻保存才不会变色变味,日本人常用来煮粥食用,台湾人也如此,对儿童与老人最为滋养。

丁香鱼个小,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口,可用于配稀饭、炒菜、炒蛋。 也是啤酒爱好者的必备品,在本地许多酒吧中常见小菜,放置微波炉微烤后拿出,粘酱油或芥末,更是美味!! 本品为渔农自制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无添加任何防腐剂更健康,保留原有味道。

保存方法:放置冰箱冷藏,如果放置常温下必须拿起来晒晒太阳. 最佳食用时间6个月内

六.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梅汁鳗鱼

梅汁鳗鱼

鳗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味美爽口,素来是餐桌上的佳品。以鳗鱼入菜,或蒸或炖,或干或汤,莫不相宜。府城有一味叫“咸菜鳗鱼汤”的,堪称妙品,以至有到潮州而没有吃过“咸菜鳗肉汤”是憾事一桩之说。在澄海樟东一带,有一菜名叫“梅汁鳗鱼”,以其独特的烹调手法令人大快朵颐之后不能忘怀,故也有没尝“梅汁鳗鱼”,枉称去过樟东的说法。

这道菜制作要点如下:取鲜活肥大鳗鱼适量,用温水清洗其体表之粘液,破肚去杂,切成圈状或片状,再用温水漂洗干净待用。此其一。其二,将蒜白、咸梅汁、姜末、虾米、蚝油、味精、精盐和绍酒等佐料搅拌均匀,然后覆盖在鳗鱼上面,静置约两三刻钟,让各式佐料的气味渗透到鳗鱼肉中去,这道工序俗称做“贡”。最后,将“贡”毕的鳗鱼浇上适量的花生油,移入锅中蒸煮。初用猛火,后改用文火,约三十分钟,即可告熟。这道菜的制作不算复杂,却因配搭巧妙,烹调得当,竟达到“此中有真味,欲说实无词”的境界。

七.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橄榄糁

潮汕地区盛产橄榄,橄榄糁可以说是民间橄榄一种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杂咸。据说橄榄糁还有一传说,过去潮汕地区一些男人,为谋生计外出打工,家中的女人为了让男人回家能吃上新鲜的橄榄,便用盐和南姜把橄榄腌起来,这便是现在的橄榄糁。橄榄的清香,带有南姜盐的咸辣,有很好的消食开胃作用,是橄榄糁的特点,因此潮汕人不但用它作早晨吃粥的杂咸,还常用它作煮鱼的调料,起辟腥的作用。

橄榄糁的制作较简单,把10公斤橄榄捣破,调入3公斤盐、3公斤南姜末,加适量冷开水,搅拌均匀即成。橄榄糁可随做随食,也可放久。

橄榄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南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便使橄榄糁有了很神奇的功效。

八.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冬瓜糕

冬瓜糕

九.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梅脯

梅脯

十.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鼠粬粿

汕头鼠粬粿是广东省汕头市的。鼠粬粿也叫清明粿、青粿、鼠曲粿。色泽深绿,口感软滑滋润,鲜嫩香甜,散发着淡淡的芳草香味。

在潮汕地区,鼠粬粿是著名的地方小吃,《潮州府志》也记载:“鼠麴(粬),叶似马齿苋,潮之业农者杂米粉作糗(糕点)。”

将采集回来的鼠粬草嫩苗洗净,按一定比例和芥菜叶、糯米粉混合捣碎后,捏成团状,放到沸水中煮熟捞起,再放回石臼复捣,用炒熟压碎的脱膜花生仁、红糖、香菇混合做馅,蘸花生油搓成龟状,便可食用。

鼠粬粿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天然的野草——鼠粬草做原料,鼠粬草别名鼠耳草、鼠曲草、香茅、黄花白艾、田艾、清明菜(英文名:Gnaphalium affine D.Don )等,为菊科植物,全草可入药。一般生在路旁、田地、山坡、草地等,春夏间采收较多,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鼠粬草性甘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能。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腰腿痛、解毒。鼠粬草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5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2.18毫克,磷66毫克,铁7.4毫克,胡萝卜素2.19毫克,维生素B20.24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本草纲目》介绍此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潮汕地区,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只能用野菜充饥。饥民无意中发现有一种野草“鼠粬”,既能充饥,还有特殊的香味,又无毒,便把它采来食用。后发现这种野草可以掺人大米磨成浆做成粿,便称为“鼠粬粿” 后来,为了方便使用,把摘来的青草晒干,可以储藏。逢年过节时,随时都可以使用。

后来这棵品经民间逐步改进,把原使用大米制的粿皮改为使用糯米和番薯,这样使棵皮比较柔软,再把棵馅从原来用番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有的是用红豆沙,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炒熟后脱膜用白砂糖研碎作馅。这一改进便成粿皮柔软不涩,馅甜香、软滑、滋润,也就成为名小吃。现在这小吃从民间的一般食品登上大雅之堂,在各大宾馆、酒店都有制作。

“鼠粬粿”的鼠粬有人写成鼠壳。在汕头市第三届迎春联欢节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审查菜单时,有位领导就说,鼠粬粿的名称是不是改一下。市委林兴胜书记就说,还是叫鼠粬裸好,我们家乡也是叫鼠粬棵。这样就把菜单定了。

据《百草》介绍,鼠粬草其实是一种草药,鼠粬草(英文名:GnaphaliumaffineD.Don) ,别名:清明菜,田艾,鼠耳草,香茅,黄花白艾,佛耳草,土茵陈,白头草,追骨风,洒曲缄等。鼠粬草为菊科植物,鼠粬草的全草可以人药。一般生在路旁,田间,山坡,草地。春夏间采收较多。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潮汕地区特别多。

鼠粬草性甘、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能。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腰腿痛。外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潮汕美食能把民间所采用药草与食物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为美味食品,真是潮汕人智慧的结晶。

汕头特产副食批发商城排行榜汕头特产副食批发商城进货渠道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