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土特产阳荷姜 麻城农村特产阳荷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02 11:37:59

一.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九眼莲

山阳九眼莲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阳九眼莲,已有500年栽植历史。据传,明成化年间,由“下湖人”带来山阳。受山阳独特自然环境影响,所产藕横切面以髓为中心,均匀分布9个气腔,比湖北白莲多1-2个,故称九眼莲。相传,山阳九眼莲曾为贡品上贡朝廷;人们常以“色白质脆味香甜,好菜要数九眼莲”来称颂山阳九眼莲。1985年,山阳诗人陈文彦作诗一首赞山阳九眼莲:色白质脆味香甜,山阳九眼莲。淡水芙蓉堪称羡,沃泥佳藕更值钱。

地域范围

山阳九眼莲生产地位于秦岭东南麓,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110°20′,北纬33°42′-39°09′。海拔高度294.1至2074.4米,相对高差1780米。东至王闫乡口头坪村,西至户垣镇桃园村,南至漫川关镇小河口,北至元子街镇街道村。涉及城关镇的张塬村、五里桥村等21个乡镇、68个村。

二.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龙须草

“少时青青老来黄七搓八扭结成双。春打草鞋走山路夏编凉席铺软床。秋织蓑衣遮风雨,冬拧绳索套麝香。更喜姑娘手艺巧,精制草编销远洋。”这首在山阳县广为流传的歌谣,唱出了商州“三宝”之一龙须草的用途。唱者自豪,听者悦耳。山阳龙须草叶狭线形,丝象龙须而得名。其命名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呢。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统一华夏后,教民耕种,他遍尝白草,探索草性,正当他跋山涉水找到繁殖力最强的生长在商州境内的龙须草时,天空突来玉龙,传玉帝圣旨,说黄帝劳苦功高,封为天皇,令其速回天宫。人们不舍黄帝离去,苦苦抓住龙须不放。但午时三刻已到,玉龙腾空而去,人们手抓的龙须全然变成了金色的龙须草,惠泽当地百姓。这里的龙须草长达一米,是一种很理想的纤维资源,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它系野生之物,山阳人民采取草籽繁殖和分根栽培的办法,大力发展,全县各地均有分布,年产量干吨左右。先时人们用之搓绳、打草鞋、造纸、编蓑衣。建国后,国家大量收购,充人造棉、人造丝和优质纸原料。1972年以来,色河中村等地农民利用龙须草编织地垫、凉席;门帘等,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西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换取外汇,成为山阳县的大宗外贸商品。

龙须草自古为山阳县“三宝之一”。现在是该县大宗外贸商品。

龙须草系天然资源,野生之物,可进行人工栽培。它叶狭线形,本色金黄,有光泽,且 易染色,进行工艺编织。它用途广泛,是人造革,人造丝,和优质纸的原料,又可编成地垫、凉席、门帘等生活工艺品。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罗田大别山吊锅

罗田大别山吊锅是山里人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交通不便,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遗留下来的独特餐饮方式。在漫长的冬季,山民们一边在火塘边取暖,一边在桁条上悬一个可以上下升降自如的木质滑杆,下吊一铁锅,吃饭时,将烧熟的主打菜鸡、羊、牛、狗、野猪肉,再加上垫锅菜将军菜、金针菜、野竹笋、薇菜、珍珠菜等分别倒进锅内,旁边再配上橡豆腐、红豆腐、泡菜等。家人或来客围坐火塘四周,烤火、吃菜、叙话,喝酒,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和酒杯甚至还有旱烟袋。在罗田吃吊锅已是四季皆宜,各具特色,别有滋味在心头。2013年9月2日,罗田吊锅被评选为罗田县“十大名吃”之一.

制作方法:将切片的白萝卜略炒倒入吊锅垫底,依次加入水、海带、炸豆腐、平菇、粉丝、猪血、糍粑芋头元子,然后把腊肉、土鸡蹄花、腊鱼、肉糕煮熟后以五角形切摆成形,意蕴五谷丰登,加入调味的高汤即可。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四.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核桃

山阳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阳核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山阳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就为当地百姓辛勤种植。《博物志》“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的记载,也印证陕西核桃种植源于汉代。在山阳花鼓戏《吕洞宾点药》中有“核桃下世桄桄敲”的唱词,据此推断,唐代山阳已有大量核桃种植。《本草衍义》载:“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直隶商州志》中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载。上世纪50年代,核桃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赏,并在《工作方针六十条》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在全国推广。

山阳核桃是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的。山阳核桃味美壳薄,口感香酥,为食中佳品。山阳县是六大“中国核桃之乡”的其中之一。山阳核桃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属陕西东南部,建县距今已1700余年,山阳地处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因县域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遂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因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相对较少,亦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阳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劣势在山,优势也在山,发展干果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把发展的以板栗、核桃为主的经果林作为治理贫穷这一“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成为生态经济强县的重要建设内容。

山阳县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核桃种植,通过以改良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整形修剪技术和适时收获及加工等措施,栽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逐年上升,全县现有核桃树320万亩、200多万株,年产量在500万公斤左右。种植基地分布于城关、伍竹、十里、高坝店、申家垤、马鹿、两岭、王庄、葛条、长沟、中村、银花、元子街、南宽坪、板岩、色河镇、小河口、二峪河,法官等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目前,山阳核桃,皮薄仁饱,取仁容易,味道适口,干果和核桃仁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

2013年,山阳县林业站申报的“山阳核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山阳核桃保护区域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中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9°32′-110°29′,北纬33°09′-33°42′。东止王阎镇冻子沟村,南止漫川关镇小河口村,西止户家塬镇西坪村,北止十里铺镇祁家坪村。辖城关镇、十里铺镇、高坝店镇、双坪镇、天竺山镇、两岭镇、中村镇、银花镇、王阎镇、天桥镇、西照川镇、石佛寺镇、延坪镇、法官镇、漫川关镇、南宽坪镇、板岩镇、杨地镇、户家塬镇、牛耳川镇、小河口镇、色河铺镇、元子街镇23个镇,324个村(居),保护总面积40万亩,年产量5000吨。

五.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土漆

土漆 通称生漆, 是商洛地区土的骨干产品之一。商洛盛产漆树,它属于漆科树、落叶乔木。漆树的汁液是名贵的生漆;漆籽可榨取宝贵的漆油;树皮可制作单宁;树材坚软适中,纹理美观,系优良用材 ;干漆、漆叶、漆花都可入药。因此漆树是一种全身是宝的多用途经济树木,故有“国宝”之 称。

商洛市地处我国漆树分布区域中心,生漆生产历史悠久,有“漆乡”之称。因为漆树是商洛地区得天独厚的大宗林品,具有一经栽植,多年受益,投资少好管理,易采收等特点, 被人们誉为“铁杆摇钱树“。

六.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猪苓

猪苓 亦称“野猪 粪”。为多孔菌科,适生于有密环菌叶树根部署(如柞树、漆树、柳树及山毛棒科植物等),喜肥沃、潮湿、富含腐植质,排水良好,阳坡的土壤。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凸凹不平,黑褐 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具有多年生,个头大,产量高,汁丰质优的特点。有的形状如猪、如人、似马、牛,故有猪苓仙翁、水牛射马之称。

猪苓在药材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临床常用而又紧缺的药物之一。其成份含有麦角留醇、多聚 糖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性平无毒。味甘,有渗湿利水之效。临床上常用治疗水肿胀满、淋浊脚气、小便不利等各种疾病。且用量小,疗效高,为临床医师的手边要药。同时,猪苓的经济价 值也高。野生猪苓靠自已本身的寄生能力在适宜环境下生长繁殖,人们只需花一点采挖的工夫,就会得到大量的者收入。

七.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山阳茶叶

山阳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山阳县位于秦岭南麓陕西东南部,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气温13.1摄氏度,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县。境内山大沟深,群山纵横,流岭、鹘岭、郧岭横贯东西,金钱河、银花河穿越山岭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形。长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水质清冽。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极适于茶叶的栽培,茶园土壤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能良好,不积水,营养元素丰富而平衡。这里生产的茶叶品质独特,富含茶多酚、维生素B1、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肌醇、牛磺酸、铁、锌、氟、硒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茶味醇厚,品位极佳,实属茶中珍品

八. 河南省 焦作市 山阳区 山药酥

山药酥香、酥、脆,让人回味无穷,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山药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糖类,它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山药的模样貌不惊人,土褐色的外皮,外形呈较细的圆柱状,肉白而坚,咀嚼时口感微酸发粘。不过“药不可貌相”,据古籍记载,多食山药有“聪耳明目”、“不饥延年”的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间也流传山药对于调理生理能力、病后虚弱体质、妇女产后调养,孩强健体魄都有显著效果,因而被称为“食物药”。

九. 河南省 焦作市 山阳区 小煎牛柳

调料:泡辣椒、干辣椒、红油、料酒、姜、葱、蒜、白糖、味精、胡椒粉、水芡粉、白萝卜、豆瓣酱、色拉油等适量。

刀工成型:将牛柳一半切成玉米大小的丁,另一半牛柳切成丝。泡椒切碎,干椒切成丝,白萝卜雕成10个玉盏。

烹调方法:油锅置火上,下切好的牛柳丁,放入姜末、蒜泥、泡辣椒炒熟,加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勾少许水芡粉淋红油起锅,分别装在10个萝卜削成的玉盏内,将另一半牛柳丝、干辣椒丝、姜丝、蒜片下油锅炒熟、加盐、味精、糖、豆瓣酱炒一下淋红油,撒上用油炸酥的松子和匀装于盘中间,周围放玉盏牛柳即成。

十.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大别山茭白

主簿镇地处岳西县北部边陲,属高寒山区,冷浸田多,种植水稻常遭青封灾害。近几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农业错位发展意识,变劣势为优势,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茭白,全镇茭白种植面积达7800亩,占水田总面积98%,实现了以茭白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建设。

全镇先后成立茭白协会和专业合作社17个,成员达1680人,协会和合作社成员经营茭白面积达6200亩,并先后建成800吨的茭白冷藏保鲜库和精菜加工厂各一座,有效缓解了市场销售压力,实现单纯以鲜菜为主转向鲜菜和干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别山”牌无公害茭白已畅销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合肥等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该镇还利用种养业循环发展的原理,先后建立了茭田养殖(养泥鳅、黄鳝)基地1200亩,并结合生态养猪基地建设,实施了茭白秸杆加工和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初步形成猪-沼-茭白和茭白田套养泥鳅的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目前,全镇7800亩高产优质茭白基地已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或产品认证,年产量达12000吨,产值突破2500万元,纯收益1400万元。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25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近40%,人均茭白收入已超过3000元。如今,该镇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村村通水泥路,80%以上农户住上新楼房,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达100%。

金寨土特产阳荷姜安徽特产阳荷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