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有什么可以做特产 昆明有哪些特产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12 15:39:15

一.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原盅鸡

原盅鸡是滇南独特的名菜,昆明最早售卖的是云生园饭店,庄国清、薜光祖师傅是该店名厨,对制作原盅鸡有独到之处。原盅鸡需要原料壮母鸡一只(约重2000克),味精2克,精盐15克,胡椒粉2克,葱、姜各10克,料酒2克。原盅鸡汤色银白,味道鲜美,香酽适口,富于营养。制法过程是将鸡宰杀后去毛,去肚杂,洗净,把肉斩成3厘米见方的块,再放入清水中漂透,装入锅内,注入清水,置火上煮沸,打去浮沫,氽透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入特制的土罐内,加进葱、姜、精盐、味精、胡椒粉。再将氽鸡的汤用箩筛沥入土罐(以淹没鸡块为度),抬入蒸笼内,蒸3小时,使蒸气进入罐内,至汤足鸡火巴即可食用。

二.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卤饵丝

可以说端仕小锅是昆明城最好吃的小锅卤饵丝。关于这家店还有一个小故事: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以小锅氽肉米线、氽肉饵丝著名。

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氽肉饵丝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氽肉饵丝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丝,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丝”,后成为昆明著名小吃。

三.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乳饼

石林乳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养殖户素用鲜羊奶制作乳饼的习惯,在石林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石林乳饼一直以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享有盛名的地方土品。据民国《路南县志》(路南县于1998年更名为石林县)记载,“乳饼,用羊乳酸化为之,为此方之,较宜良所产者为多,年出境约万余斤”。由石林恒晟乳制品厂、石林朋成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的“羊奶妈”牌、“朋成”牌产品,2005年取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第一届至第三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奖、银奖、金奖殊荣。产品畅销省内外,部分销往港澳、台湾等地。

石林乳饼,驰名中外的石林乳饼,以山羊奶为原料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云南省名特食品之一。

石林乳饼,产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圭山、石林、维则、亩竹箐、西街口等。这里地处滇中沃野的山区、半山区,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山间有着星罗棋布的天然牧场,适宜放牧奶山羊。撒尼农民历来有成群饲奶山羊养羊群的习惯,很多人家都能自制乳饼。他们把刚挤出的新鲜羊奶煮沸,加入食用酸(酸浆),使其凝固后用纱布包起压制成块,晾干即成乳饼。一般5公斤奶可制1公斤乳饼。优质乳饼乳白中带黄,质地纯净,饼肉细腻,滋润光滑,气味清香,无酸味,表面有油质感。民间将乳饼放入罐内密封,可存放半年不变质。

石林乳饼,乳饼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烹制成各种美味菜肴,加之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深受人们喜爱。乳饼的吃法很多,可蒸、烩、煎、炸或生吃,或以做成火腿夹清蒸乳饼,锅贴乳饼、鸡烩乳饼、青豆烩乳饼等口味有别形美色鲜的菜肴。

石林乳饼

地域范围

石林乳饼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58.8千米,东西宽51.3千米,区域总面积1719平方千米。天然草场73.38万亩,挤奶母羊年均存栏8.1万只,鲜羊奶年产量7000吨,乳饼年生产量1400吨。

四.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西山桃子

桃子的枝、叶、果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五.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甜柿

石林甜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甜柿作为一种独具东方特色的小水果,因其具有外观漂亮、口感独特、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同时由于其适应性广、栽培面积小、栽培难度小、生产成本底、市场空间大、出口创汇潜力大、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受到生产者的青睐。但是国内的发展非常缓慢,甜柿的出口市场仍以日本为主。

我县于1988、1989年开始先后从陕西果树所、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引进21个柿品种,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筛选出了次郎作为推广品种,产品获得在’99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甜柿种植后三年试花,四年投产,5-6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产地批发价3—6元,亩产值可达6000-12000元,优质果产地批发价达到了6-10元,亩产值12000-20000元,被县委、县0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选项目,2007年全县甜柿总面积达到了15200亩。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并申请有机、绿色产品认证,由于石林的甜柿产品品质好安全性高,受到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2006年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外,首次进入了国际市场并得到很高的赞誉。同时为了推进甜柿的产业化进程,0加大对甜柿产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实行从种苗、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市场开拓、销售以及甜柿酒、甜柿果酱、柿叶茶等系列产品研发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有效带动甜柿产业的发和农民增收。

地域范围

石林甜柿产于云南省石林县境内,辖7镇1乡:鹿阜镇、石林镇、路美邑镇、板桥镇、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南北长58.8公里,东西宽51.3公里,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最低点海拔1530米,最高山峰海拔2601米。石林甜柿产地位于全县7镇1乡。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石林甜柿产地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棕壤,土壤pH值5.5-7.0,微酸性,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全年日照2339小时,日照率53%。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雨量为949.6毫米,全年无霜期252天。

(2)水文情况:石林县河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境内巴江、普拉河、为南盘江支流,大可河、马料河、几弯河、西河为巴江支流,木凹子、路花、芭茅、紫处、西街口、松子园、路新村、大哨、水尾等水源小河汇入南盘江干流。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4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3.18亿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7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887亿立方米,地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0.872亿立方米,实际县内可利用水量为1.13亿立方米。县境内有水库、湖泊、坝塘共230件。其中中型水库2件,小(一)型水库16件,小(二)型水库80件,小坝塘132件,总库容达9896万立方米。

(3)气候情况:石林县地处低纬高原,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冬春半年(11-4月)为干季,夏秋半年(5-10月)为雨季。石林县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全年日照2339小时,日照率53%。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2.7℃,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温33.6℃,极端最低温-8.9℃。年平均降雨量为949.6毫米,降雨时间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8%。年平均蒸发量2097.7毫米。全年无霜期252天。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4814.6℃。年均降雨量为16亿立方米。

(4)人文历史:石林柿子种植最早有历史记载是《路南州乡土志》,第九编《实业、物产、商务》云:光绪三十年,总督丁、巡抚林发桑秧种植,已有可采之状。远山叠嶂,有麻子、松、栗、梨果等,除供本境外所余无多。如石榴、柿花、胡桃、栗子、梨、杏、桃李、花椒、等,颇合土宜,惟不知培,故无多。1988—1989年先后从日本长野县果树试验场和郑州果树所引进12个甜柿品种试种,筛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优良品种次郎、富有。主栽品种次郎参加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果品鉴评会”获得银奖,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第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果品畅销省内外,部分出口东盟和新西兰。

石林甜柿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质量安全规定

(1)外观品质:果实扁方形,果顶微凹,纵沟清晰,果顶十字沟明显,果皮光滑、细腻,有光泽,果粉多,完全成熟时橙红色,柿蒂大、平,果梗短、粗,单果重150-250克。

(2)内在品质:能在树上自然脱涩,果肉黄红色,酥脆、甘甜,平均硬度大于5.5kg/cm2,含糖量大于11%,每100克鲜果维生素C含量大于20毫克,无籽或少籽。

(3)安全要求:石林甜柿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柿》(NY5241-2004)的安全指标,包装、标识上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石林甜柿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产品应有明确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品名名称、产品招待标准、产地、净含量和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石林甜柿”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2)包装:采用纸箱分层包装,包装材料无不良气味,符合NY1T658和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包装容器封口严密,不得有破损、泄漏。

(3)贮运: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4)贮存:在清洁、卫生、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防鼠设施处贮存,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其他物质混存。

六.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菠萝饭

菠萝饭

菠萝不象芒果,末成熟的菠萝我们坚决不敢吃,因其麻、涩,难以入口,嘴馋的我们总是耐心等它变成金黄色。菠萝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剥了,直接吃;也可以蘸盐和辣椒吃,又甜又咸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萝当水果吃也行,那就当菜吃吧。将菠萝去皮,切成薄片,倒进油锅里炒肉丝,起锅时洒上芜荽、葱叶,美其名曰“菠萝炒肉”。肉丝只能用猪肉,否则会破坏这道菜甜而鲜的味道。菠萝还可以当饭吃。把带皮的菠萝中间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萝饭了。菠萝饭取了八宝饭的甜味,却没有油腻味,吃起来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这种独具特色的饭了。

七.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昆阳卤鸭

昆明卤鸭是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的名特食品。它以"卤味香醇、肥而不腻"而远近闻名。晋宁地处云南高原明珠──滇池之畔,是滇文化的发祥地,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乡。早在明、清时代,昆阳就是水陆两通的重镇,以滇池麻鸭为原料精心制成的卤鸭,名噪一时。当地民间逢年过节、酬宾,以及外来旅客,都以卤鸭为首选佳肴。昆阳卤鸭之所以味美质佳,食者称赞,一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活鸭都是选用1.5千克以上的滇池麻鸭,体壮肥嫩,尤以绿头毛亮的公鸭最为理想。宰杀后,要经烫褪、洗净、开膛、漂水、空水、腌揉、吊晒、锅卤等10多道工序。昆阳卤鸭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经有关部门测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A、B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良的保健食品。其中以镇海餐厅加工的卤鸭为最佳,它保持和继承了昆阳卤鸭的传统特色,质量好。

晋宁县昆阳镇地方志上记载:相传,明永末年间,郑和随明成祖朱棣起兵,因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成为燕王的亲信,并1为内官监太监,于永乐年奉命回故里昆阳为0坟墓祭扫,并带回了南京的盐水鸭,经家乡人品尝后,甚是喜爱,逐命随身前御尉将卤制盐水鸭的方法授给家乡人。从此,盐水鸭就扎根昆阳,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昆阳人将云南中草药材和自己的饮食习俗配料等融入盐水鸭,演变成今天的卤鸭。

昆阳卤鸭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形成多种流派和风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昆阳卤鸭制作艺人在传承祖辈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改进,从制作技艺、配料、口感等方面不断创新,选用百年卤水精心卤制,其选料严格,用料考究,配比得当,卤出的鸭子,色香味美,骨香肉酥,皮薄肉瘦、肥而不腻,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形成了独特的制作体系,特色尤为鲜明。

昆阳卤鸭发展至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清末民初起,卤鸭业就在滇池地区和滇西南地区开辟了市场,确立了传统老字号的地位。目前,昆阳卤鸭已有商铺近100户,从业人员上千人,年销售量数十万只,总产值达上千万元。昆阳卤鸭在云南各地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尤以“猫林卤鸭店”名气最大,曾多次代表晋宁县参加昆明农博会、昆明年贺街展销、金桥年货等会展。

八.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路南油腐乳

路南卤腐的制作,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主料为大豆制成的臭豆腐,辅以八角、辣椒、茴香等辅料,兑一定的粮食酒,精心腌制而成,色泽红黄,香辣回甜,细腻无渣,是佐餐佳品。

路南油腐乳是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的。路南油腐乳色泽鲜丽,呈红黄色,味道回甜,细腻化渣,清香可口,在云南省酱菜中名列前茅。

石林山水青幽,风光秀丽。路南油腐乳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本县黑龙潭并穿流县境的巴江水质清洌甜美,采用此水制作豆腐,品质甚佳,风味独特。优质的豆腐,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经过精心配方,自然发酵,加工出来的油腐乳,块形整齐,色泽红黄,细腻而有弹性,鲜美可口,实为色、香、味俱优的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令人久食不厌,素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还畅销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

九.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斗南花卉

斗南村位于璀璨夺目的“高原明珠”滇池东岸,距昆明市仅16公里,隶属呈贡县斗南镇。全村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797户,总人口5727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亩,人均仅0.4亩。凭着斗南人勤劳聪明、奋发进取的精神,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斗南人走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列,先种菜再种花,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全社区有劳动力4039人,以种植花卉为主,面积2040亩,占85%。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亿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全村人均储蓄存款上万元,90%的农户建盖了样式新颖、砖混结构的新房,80%的家庭都有了大屏幕彩电、VCD、高级组合音响等高中档电器,40%的家庭有了摩托车,10%的农户拥有了家庭汽车,电话普及率100%。200多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进行新切花营销,100多人在县外建有花卉种植基地。花卉产业日益发展,斗南花卉的品牌日益提升,斗南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遐尔的“花乡”,“斗南花卉”经评估无形资产价值达32亿人民币。

斗南村是云南最早进行花卉生产种植的地方,现已发展成颇具规格的花卉自由交易市场及现代化花卉拍卖市场,形成以产-供-销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物流中心。每天有数百万枝鲜花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世界。呈贡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这一炫丽多姿的花环上最为耀眼的明珠,并且走出了云南,遍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地,带着斗南人的希望飘扬过海,香飘万里。展览设计以“斗南花卉香飘四海”作为主题,展示呈贡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资源、多姿多彩的花卉品种。从“斗南花卉 香飘四海”中看到了斗南的未来及在亚洲花卉市场中领航作用,集中体现未来的“亚洲花都”形象。

十.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马街土陶

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村民刘明富生产的土陶因其质量好 、造型美、价格优、欣赏价值高而受到海内外人士青睐。昆明天时土陶制作彩绘有限公司 、昆明人文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其签订销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门考察后与其签订生产多个品种合同;昆明世博园 、花鸟市场、西南商业大厦、昆交会、七彩云南等有他生产的工艺品摆放销售;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县)
昆明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的昆明的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