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特产咸菜 大理州自制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21:04:58

一.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砂锅鱼

大礼理砂锅鱼是大理名菜之一。选用祥云出产的好砂锅,以玉兰片、冬菇、火腿片、鲜肉片、嫩鸡片等十余种鲜、腊料垫底,将洱海出产的鲜鱼剖腹洗净,抹上少许精盐,腌十多分钟,然后加上汤,放在木炭上微火炖熟;再配以少许豆腐片、胡萝卜、白菜心等。上席后,以盘衬垫,飘红映绿,清香扑鼻。

这道名菜的来历,相传于一则轶事:很久以前,大理城有一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穷堂相,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煮给家人吃。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剩下些海参、蹄筋、鱿鱼、火腿、冬菇、玉兰片等菜,张小三将它们一揽包干,统统倒进砂锅,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他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剩菜一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味道格外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办了专卖砂锅鱼的饭店,结果卖出了名,砂锅鱼从此成为大理白族风味的佳肴。当然,现在你在昆明或大理品尝到的砂锅鱼,其鱼不仅从石缸或玻璃水池里活捞现制,而且琳琅满目的配料:嫩鸡片、鲜肉片、火腿片、玉兰片、腰片、肝片、海参、鱿鱼、蹄筋、各菇、豆腐。胡萝卜、白菜心、蛋饺等等,都非残羹冷炙,而是新鲜精制的,这样,才确保了砂锅鱼的特质——鲜。由于砂锅保温好,上桌后鲜场翻滚,香气弥漫,真把个三月街、绕山灵和热烈气氛带上了筵席。

白族人对鱼的食法和烹调技术颇具特色。在众多食法中,最具风味特色的是砂锅鱼。砂锅鱼集中了白族鱼味的精华,热烹热吃,配以豆腐等食物,味道鲜美,是大理白族款待宾客的佳肴。砂锅鱼的烹调方法是:把从洱海捕来的黄壳鲤鱼刮洗干净后,用毛巾擦去水分,于腹壁上擦抹精盐,腌10多分钟后,放进大理特制的砂锅里清炖,再加人泡豆腐、火腿、肉丸、玉兰片、猪蹄筋等十多种配料及调味品,把砂锅置于木炭火炉上烹炖而成。

大理砂锅鱼色、香、味、形齐备,营养丰富,誉称“十全大补饮食”,凡到大理旅游的外地宾客都以品食大理砂锅鱼为最大的乐趣。

二.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芦溪咸菜

平和芦溪咸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和有吃蕃薯配咸菜的习俗。如今虽然蕃薯少了,白米多了,但芦溪咸菜依然是人们津津有味的配饭佳品。芦溪咸菜的原料是芥菜。芦溪镇地势高坦,土质松厚,种植的芥菜尤为鲜润。每年鲜芥菜收成后,当地农民经过挑选洗净,伴盐搓揉均匀,放入腌桶沤腌,最后放进陶罐密封腌贮3、4个月即成,到翌年的春夏之交,揭开罐盖,即刻香喷满屋。香味浓郁,既可清蒸、干炒,亦可泡汤,味道鲜爽可口,有增食欲、助消化、减肥胖之功效。

平和芦溪咸菜是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芦溪咸菜是福建平和传统名菜,香味浓郁,既可清蒸、干炒,亦可泡汤,味道鲜美可口,有增食欲、助消化、减肥胖之功效。平和芦溪咸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平和芦溪咸菜产地自然条件独特。东是海拔1178米的内舰山,西是海拔1230米的锅子岽,南是海拔1089米的大尖山,北是海拔1530米的仙洞山,青山绿水,生长在这里的芥菜(制作芦溪咸菜的原料),经受霜、雾、露的滋润,虫害少,生长快,具有嫩香可口的风味。其次,选用的原料独特。经长期实践,芦溪咸菜选用大叶芥菜,此芥菜茎长、叶大、质柔软,又适宜种植,以其加工成的咸菜是其他芥菜无可媲美的。再次,腌制方法独特。芦溪咸菜腌制要经过砍菜、剖菜、晾晒、揉搓、贮存等工序,且盛菜的菜坛一定要选用永定苦竹瓷坛。正是这些独特的条件,共同孕育了独特风味的芦溪咸菜。

芦溪咸菜是福建平和传统名菜,香味浓郁,既可清蒸、干炒,亦可泡汤,味道鲜美可口,有增食欲、助消化、减肥胖之功效。 芦溪咸菜早已远近驰名,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芦溪咸菜仍处于自制自食阶段,要品尝这一美味佳肴,只能到当地农家才能饱吃一餐。因此,许多人虽闻其名,却难品其味,芦溪咸菜成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珍品。1993年,芦溪镇几个有识之士,创办加工芦溪咸菜的食品厂,生产真空锡箔小包装产品,结束了芦溪咸菜自制自食的历史,批量打进市场,丰富人们生活,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993年,真空锡箔包装的“碧峰牌”芦溪咸菜,在全省名优品展销会上荣获“最畅销产品奖”;1997年平和县厨师郭泅标在参加全省饮食服务公司举办烹饪现场考评比赛中,以“鸡汤炖咸菜”这一道菜肴,赢得评委、专家“风味独特,甘酸甘甜具全,口感好,入口即化”的赞誉,荣获烹饪红案一级厨师的称号。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平和芦溪咸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炖梅

炖梅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至2个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白族人民用炖梅来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洱海海菜

属绿藻类水生植物,产于大理洱海。清嘉庆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序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水面,三瓣、色白……人摘其茎叶食之。”海菜茎长四、五尺,软脆,粗细如绳,茎须开花,有苞,每苞开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故又名海菜花。

海菜打捞出海后用清水洗净,连同花苞、茎叶与芋头煮汤,称为“海菜芋头汤”,清爽可口,是白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一道名菜。海菜在洱海水面成长、漂浮,白族民歌里常引喻四处飘泊的人生:“大理海子无根草,不飘不落不生根”,指的就是海菜。

五.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苏裹梅

苏裹梅在剑川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用梅子、紫苏叶、花淑、蜂蜜、红糖等原料精心加工制作而成。工艺讲究。先将梅核取出,雕成梅瓣,装入配料,外用紫苏叶层层包裹,然后装入陶罐,再放少许白酒,密封贮藏。贮藏时间愈长愈佳,其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口感极好,有生津健胃之神奇功效。

六.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无量山乌骨鸡

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生长环境

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金庸的《天龙八部》让无量山饮誉海内外。无量山位于景东县西部,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无量山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气候区划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种类众多,是横断山脉南部中山峡谷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建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丰富的气候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的品种形成及生长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证了其优良品质。.

体貌特征

无量山乌骨鸡体型大,头较小,颈长适中,胸部宽深,胸肌发达,背腰平直 图2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雄壮的公鸡

.,骨骼粗壮结实,腿粗,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呈方形。头尾昂扬,耳多为灰白、部分有绿耳,喙平,上喙弯曲,喙、胫、趾为铁青色,皮肤多为黑色,少部分为白色,脚有胫羽、趾羽,故称“毛脚鸡”。有高脚、短脚、单冠、复冠,白羽黑肉、黑皮黑骨黑肉鸡等几个类群。成年无量山乌骨公鸡眼大有神,冠大直立,单冠为主,偶有复冠,冠齿5至6个;冠和肉髯呈紫红色、鲜红色,毛色多为紫红色、黄褐色、麻花、白色,主翼羽、胫羽、背羽、鞍羽多为黄褐色,尾羽黑色镶边,部分公鸡为麻花、全白,毛色鲜艳有光泽。成年母鸡眼大有神,冠髯较小,虹彩金黄,少部分有凤头;毛色有黄褐色、麻花、白色、黑色等毛色;多数麻花鸡体躯毛色为新月形条纹。雏鸡毛色多为麻花色、黄褐色、白色、黑色等。.

生产特性

无量山乌骨公鸡150至180天开啼,母鸡开产日龄160至200天;年 图3 无量山乌骨鸡鸡王评选赛中最漂亮的母鸡

.产蛋90至130枚;300日龄平均蛋重52克。蛋壳色泽为粉白色,少部分为浅褐色。母鸡一年四季都能产蛋、孵化,每次产蛋18至20枚后停产就巢;种蛋受精率为85%至95%,受精蛋孵化率90%左右;自然放养饲养条件下,一年内就巢5至6次,每次就巢25至30天。一般成年鸡体重为5至7斤,公鸡屠宰率88%、母鸡屠宰率91%。

七.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凉豌豆粉

凉豌豆粉,是云南盛夏小吃,昆明的中老年人提起凉豌豆粉都会勾起青少年时代最温馨的回忆,至今仍是家庭自配口味的夏季凉食。其成品酸、甜、麻、辣,鲜香味浓,尤受青少年之独爱。在农村,每逢赶集,豌豆粉摊常摆在小溪岸边,一来取水方便,二采又添凉爽,情食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农民们当疲乏之时,买上一碗凉豌豆粉,吃到仅剩汤汁时,掏出随身所带冷饭、拌匀而食,又是一番风味。原料:

主料:上等菜于豌豆:

调料:香菜,姜、蒜、醋、甜酱油、咸酱油,芝麻油、花椒油、昧精、盐、胡椒面、红辣子油各自入器。(因食时调料按各人爱好现配,各有轻重,故不便列举重量)。

制法

(1)制粉:将干豌豆淘洗干净,晒干,磨成豆瓣,除去皮,再磨成粉,过箩筛筛出细面入盆兑入清水(2千毫升)搅成浆,加盐。锅上火,注入水,待水温至40摄氏度左右时,徐徐淋入豌豆浆,边淋边用铁铲铲动锅底,将锅巴(也受热凝固的片)翻出、防止糊底,直到稠浓。当锅已与糊浆各占一半时、盛入瓦盆冷却凝固后、翻扣在木板上,盖上湿纱布。

(2)兑调料:香菜洗净切细入碗。姜、蒜去皮剁成泥分别装碗兑上凉开水成为姜汁,蒜汁,其他调料分别各装1碗。

(3)装碗:将豌豆粉切成薄条入碗(传统做法是切一片放在左手掌内,右手拿餐刀把左手掌内的豌豆粉打成薄条,一面打一面入碗)。根据就餐者口味要求,用小木勺将各种调料舀入碗内,拌匀即可食用。

八.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邱隘咸菜

邱隘咸菜。宁波,盛产于宁波鄞州区邱隘镇,是闻名遐迩的“咸菜之乡”。用雪里蕻菜腌制,色泽黄亮,有香、嫩、鲜、微酸的特点,能生津开胃。既能生食,也可做配料。宁波民间有句俗话,叫“三天不吃咸菜汤,脚骨有点酸汪汪”,可见咸菜的作用。邱隘咸菜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创出许多名牌产品,如“大利”牌雪菜,采用真空包装和先进的保鲜贮存技术,使其畅销国内外。

九.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炖梅

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月—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炖梅,白族人民用来作拦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 大理)

十.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草编

大理草帽编制是大理地区白族群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据传南诏时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过草帽街,现今的大理市七里桥太和村内仍有此街名。

过去编缝草帽全凭手工,产量有限,花色品种单调。现今,大理白族乡民,发挥传统优势,引进现代工艺制作技术,充分利用闲遐时间,家家户户都编缝草帽。不论在庭院屋里。田间地头,还是在村社路边,闲谈纳凉,都可以看到妇女肘夹麦秆,手指不停地编织草辫,她们把编好的草辫经漂白处理,然后再缝制成各种款式的成品。以原料秆细、皮薄、色白、编织致密均匀、缝合线轴、针密者为上品。由于大理草帽具有传统古朴的美,花色品种多,价格便宜,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产品式样也不断创新,“知音帽”、“英式礼帽”、“儿童帽”。“绣花帽”等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系列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德宏州等热区,部分销往海外。

草编是大理民间沿袭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花色各异,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传统的谷草、麦秆、棕丝等编织。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永昌地方(明大理曾属永昌)近已设习艺所,教以学习山东草编之法”。从此代代相传。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旅游事业的发展,大理草编工艺制品种类越来越多,有草帘、草垫、草篮、草扇、草席、草制玩具等数百种花色样式。仅是草篮一类,五颜六色,造型多样,让人眼花缭乱。草编制品上面绣着蝴蝶、茶花、三塔、洱海、苍山、禽兽等民族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既别致美观,又经济实用,不仅国内各族群众喜欢,而且远销美、欧、东南亚各国。
用麦秸编织草帽,是云南大理县白族妇女一项世代相传的技艺。她们心灵手巧,编织出的草帽,工艺精美,式样大方,受到各族群众欢迎。许多来云南旅游的外国朋友,也总是要选购大理草帽,既作美的欣赏,又留为纪念。大理草帽生产历史悠久。唐代南诏国的王都主和城没落后,就由草帽集市代替了它昔日的繁华,并进而演变为近代著名的草帽街。由此可见,编织草帽早已成为当地白族人民的习俗,沿袭久远。然而,草帽的式样,却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年帽,鸭嘴帽,礼帽,绣花草帽,半圆形旅行帽、藏帽等等,适应男女老幼的不同爱好。
云南特产大理弥渡老坛酸腌菜大理特产咸菜根茎类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