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枫溪特产是什么 潮州最好吃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2 09:58:46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中的的一大流派,以构图匀称,色彩浓烈,富有装饰性著称。潮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针法则有垫、绣、拼、缀等100多种。潮绣所表现的凸绣,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有着独特的风格。潮绣题材广泛,主要图案有人物、龙凤、动物、花卉、器皿,主要产品有挂屏、条幅、屏风、床帷、彩眉、戏服、幢幡、宝盖等。( 潮州)

潮州刺绣始于唐代。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潮绣品是潮州开元寺内的装饰品及佛像。明清以后,潮绣品广泛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刺绣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潮绣艺人在原有基础上吸收了姐妹艺术之长,以丰富绣艺。由薄浮垫发展而成厚浮垫,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结合金银线绣,使之色彩更加丰富、典雅,风格高贵独特。

潮绣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等。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绣、线绣等四类。潮绣作品以其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如潮绣品“金银礼服”和“戏服”先后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潮绣品《九龙屏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因而,潮绣在全国工艺美术界中产生巨大影响,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潮绣经历世代潮人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华刺绣文化宝库。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护国菜

“护国菜”是潮州名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少帝正饥渴交加,看到这菜碧绿清香,软滑鲜美。吃后倍觉爽口,于是大加赞赏。宋少帝看到庙中僧人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宋朝,在无米无菜之际,设法为他制做了这碗汤菜。十分感动,于是就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现在广州和潮州地区,许多菜馆都有此菜供应。

护国素菜是潮菜的名菜之一。说起护国菜便有一段历史典故。相传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侵,少帝赵徎兵败,从福州逃到了广东潮汕,和陆秀夫等人前往一座荒山古庙寄宿。庙中和尚慌忙迎接。可是这古庙由于战乱,平时香客甚少,不但没有斋菜款待,连一般青菜也找不到。方丈 -见皇帝还是个孩子,可怜兮兮的,动了侧隐之心,于是叫小和尚悄悄摘些野菜来,用开水焯过,除去苦涩味,再剁碎,以免让人看出是野菜。因为野菜是喂猪的。少帝此时饥不择食,见这汤肴碧绿清香,软滑味美,小皇帝食得津津有味。食毕,问方丈这汤肴是叫什么名称。方丈答道:“阿弥陀佛,贫僧不知此汤菜叫何名,但愿能解皇上之困,重振军威,以保大宋江山安然无恙。”小皇帝一听此言,万分感动,于是金口一开,封为:“护国菜”。后来此菜渐渐传开,经历代厨师的精心改良,泡制加工,并使用较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久而久之便成为潮汕名菜之一。

现在护国菜从原来使用野菜叶,发展到用番薯叶、通心菜叶、君达菜(厚合菜)叶、苋菜叶、波菜叶;从纯斋菜的做法,发展到素菜荤做。

主要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老传统,使用番薯叶或以上说的其它菜叶,经泡制后加入上汤、火腿、干草菇等,但菜叶是用刀剁碎的,其风味特色是色碧绿,口感嫩滑,味道鲜香,饱含肉味。另一种做法是新改良的,番薯叶经泡制后,使用食品搅拌器进行搅拌,搅烂成泥,再加入上汤、鸡油而成。其风味特色为色泽碧绿晶莹,口感润滑,味道鲜香,见菜不见肉,饱含肉味。

制作护国菜还是很费工夫的。…首先是在泡制番薯叶时,要先把薯叶茎丝抽掉,再经放有纯碱的开水灼过。然后用冷水漂过几次,使薯叶更呈现碧绿,并且没有苦涩味。再经一下序就是人味,这,入味就是用上汤。上汤是什么?上汤是用0鸡、排骨、猪脚、火腿、罗汉果等加清水,经过十几个钟头,用慢火熬出来的,汤色清醇,味道鲜香。这上汤在制作潮菜中用途广泛,如鱼翅、鲍鱼等高档菜肴必用此汤。

潮菜的素菜最大的特点是,所使用的原材料一般是带有苦涩味的,也有无味的蔬菜类,但为了使菜肴达到最佳效果,便在烹制过程中使原料达到“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人”的境地。所谓“有味使其出”就是在让蔬菜所藏的苦涩味和杂质经泡制后使之不存在。“无味使其人”是在烹制过程中,加入了饱含肉味的上汤或老鸡、排骨、瘦肉、猪脚等动物性原料,渗入到蔬菜中,让这一荤素料的清醇和香浓糅合成一种复合美味,使之更为完美。

1962年,-贺龙元帅到汕头作国防视察时,在汕头大厦用餐,品尝到护国素菜后大加赞赏。但是在0期间把护国菜作为封资修进行批判,把它-掉。

改革开放后,潮菜的传统名菜得到,陕复和发扬,护国菜在东南亚等国也广受欢迎,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举办潮汕美食节时,护国菜是潮人、华人及外国人必点佳肴。

三.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卤水鹅

卤水鹅    出处:潮州

    年三十下午祭祖,是潮州人过年习俗之一,而祭祖的菜肴中,卤水鹅可谓重中之重。要知道,卤味本身就是潮汕人的拿手好戏,过年也一定不能免。他们一般选用的是品种优良的狮子鹅,

    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鹅的肉瘤可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故称狮头鹅。一般的成年公鹅都有10-12公斤,分量十足。

    过去,潮州人会在自家做这道菜把光鹅开腹取出内脏,洗净晾干,再用精盐抹在鹅身内外,并用竹筷一段挺在腹腔内。然后把川椒粒炒香与八角、桂皮、甘草、丁香放在纱布中包扎成球,放进卤水盆里,加入酱油、黄糖、南姜、香芒、白酒,再加入清水,将大蒜、芫荽头、南姜放入光鹅腹内,以中火把卤水烧沸,再把鹅放入卤水盆里,大约煮一小时三十分钟并注意把鹅身翻转数次,中间要将卤鹅吊起离汤后再放下,反复四次,使鹅入味,然后捞起放凉待用。最后将熟卤鹅放在砧板上切成厚片,淋上卤汁,加上芫荽上席,配上蒜泥醋的味碟即可上桌。

    而今,已经很少有潮州人在自家进行这么繁琐的卤鹅工序了,他们从市场上买回现成的,还是那般地道的风味,还是作为年末的大菜,浓郁的卤汁味弥漫在祭祖的厅堂内,意味着迎接新年的一分庄重。

四.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粿条卷

潮州有许多粿类小吃,粿条卷就是其中之一。粿条卷,卷顾名思义就是把粿条卷起来吃,当然中间要包上形形色色美味可口的馅,一般的馅有:菜脯丁(切碎的萝卜干),白菜,菜头(白萝卜),竹笋等。潮州小吃粿条卷源于潮安县登塘镇三乡村一带,有人也把三乡村称之为“粿条村”。

粿条卷的做法首先要从制作粿条皮开始,当地人做粿条皮是相当讲究的,要选用质量较好的大米,大米的色泽也必须要白而亮,然后用水浸泡三个小时左右,淘净米后就开始磨浆了,浆必须磨得透,磨得细腻,不得有丝毫粗糙感,以免影响粿条皮的口感,米浆磨好后将其倒入特制的器皿放入蒸箱蒸熟,这时粿条皮就算是完成了。

潮州小吃粿条卷,馅料充足,将竹笋、白萝卜、芋粒、香菇丝、猪肉碎等爆炒,调上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将这些准备好的馅料杂烩混合,然后用薄如蝉翼的乳白色粿条皮卷成一卷卷,最后在香喷喷的粿条卷上面淋上几勺芝麻油,撒上一勺葱猪朥,一盘秀色可餐的粿条卷便诞生了。蒸熟的粿条皮再卷上香喷喷的馅料蘸上少许香油,芝麻就成了老少咸宜的粿条卷了。

潮州的粿条卷闻名遐迩,来潮汕别忘了尝一尝地道的粿条卷。

五.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绸缎或布料上绣制各种花卉鸟兽,内包香料。香包外观精巧,气味芬芳。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潮州)

六.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橄榄

橄榄又名青果、忠果、谏果等,是一种硬质肉果。初尝橄榄味道酸涩,久嚼后方觉得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土耳其人将橄榄、石榴和无花果并称为“天堂之果”。

营养分析

1. 橄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鲜食有益人体健康,特别是含钙较多,对儿童骨骼发育有帮助;

2. 新鲜橄榄可解煤气中毒、酒精中毒和鱼蟹之毒,食之能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七.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金银首饰

潮州金银首饰工艺始于晚清。潮州金银首饰品种繁多,有手镯、手链、戒指、胸花、项链、耳环、头结、发夹、钗牌、坠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造型除部分采用几何图形外,大多以象征吉祥、平安、友爱为题材,构思独特,美观新颖,富丽华贵。潮州金银饰品畅销欧洲、东南亚、中东、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内销旅游市场。( 潮州)

八.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鸡笼饺

鸡笼饺是近代脍炙人口的一款传统潮州小食,它和潮州宵米等,都是当时潮菜筵席上常见的配桌点心。鸡笼饺形似鸡笼,花纹细致,皮薄馅鲜甜。馅料以笋肉,香菇,虾米,铁脯,火腿为主。

九.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州腐乳饼

闻名遐迩的潮州小食腐乳饼,在潮州民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据说清代末年的时候,潮州有一丁氏专卖小食的老板,对所雇用的工人非常苛刻,经常借故不发工钱。有一年年关将到,在制饼作坊打工的一个老师傅,想到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拿到工钱,年关将到,恐怕到年底又是拿不到一文钱,越想越气,一个傍晚收工后,老师傅便把作坊里所有制作饼食的原料、花生、芝麻、白猪肉、蒜头、南乳、面粉、糖油、酒等等,一古脑儿收起来,倒进一个大缸里,并使劲搅拌,然后收拾行装,愤愤地离开财主家。几天后,丁财主到处都找不到这个老师傅,丁财主的老婆打开作坊门,突然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股香味竟是来自老师傅为了泄私愤,把原料当垃圾倒进的缸里面,丁财主的老婆便把缸里的原料作馅,制成饼食来卖,生意竟十分红火。以后丁财主家便按照缸里原料的成份来制馅做饼,因做成的饼南乳味特别突出,故这种饼人们便称之为腐乳饼(南乳在潮州又称为红腐乳、红贡腐)。

主料:面粉,糯米,花生,芝麻,白肉丁,蒜头茸,南乳,大米酒,糖粉

制作方法:

先介绍腐乳饼馅的制作。把糯米焗熟后用磨磨成幼粉,这些粉称之为糕粉;把花生仁炒香,碾幼粒;芝麻炒香;白猪肉先用白糖腌过,然后切成幼丁。把花生仁、芝麻、白肉丁放在大盆里,加入蒜头茸、整块的南乳,调入适量的大米酒、糖粉、糕粉,再加入适量的花生油(或猪油),搅拌均匀,便成为腐乳饼的馅。

下面再介绍腐乳饼皮的制作。面粉加入适量苏打,食用纯碱,用密筛筛过,然后加入油、糖油(糖油即是将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用慢火溶成),用力搓揉即成。

把制成的皮包上馅料后,用饼印印成形,饼面再刷上蛋浆,入焗炉约焗5分钟即成。要注意的是,在焗的过程中,中间要拿出来,往焗盘的盘底淋点花生油,这也和我们在煎东西的时候,中间要往锅里加点油一样。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沙姜

沙姜,别名山柰、参利。为多年生草本,生稍阴山地或栽培。沙姜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2~38℃,气温25~28℃时生长旺盛。饶平沙姜肉厚、色鲜、味美,经手工加工晒干再卖。根茎药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除湿辟秽。

潮州枫溪区十大特产潮州特产有哪些值得推荐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