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特产红酒包装袋批发 咸阳特产红酒手提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4 14:35:42

一. 陕西省 咸阳 长武县 煤炭

长武境内煤炭资源分布面积483.3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5.2%。所储煤炭为优质的工业用煤,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条件良好,易于建设大型矿井。由山东淄矿集团投资建设的亭南煤矿现已建成投产,由陕煤集团投资建设的年产500万吨胡家河煤矿进展顺利。按照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县上大力发展煤电水、煤化工产业链,专门设立了煤炭工业局,推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矿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煤炭、煤矸石、矿井疏干水资源,拟建设煤矸石热电厂,筹建亭南洗煤厂、孟村洗煤厂、矿井疏干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目前,大唐彬长发电厂、100万吨煤基二甲醚、亭口水库、鸦儿沟水库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果乡果飘香,煤城满乌金。在培植重点发展产业的同时,县上投巨资建成新农村重点村6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69个,新修安全饮水和小型水利工程41处,建成通乡通村柏油路、水泥路496公里,建成沼气池3300口、休闲健身广场39处,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18个、农村信息网点18个、农家书屋18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长武,在黎明的曙光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勤劳朴实的十七万长武儿女开怀欢迎四海宾朋……

二.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穰饸

穰饸”这道地方美味菜肴的,在三秦大地,八百里关中一带,只有泾阳一地。“穰饸”,按照谐音即为软和一意,才上饭桌,热气拌着香气,早已让顽皮稚童急切地咂吧着嘴巴,吐一下舌头,大声疾呼“穰饸上来了”,一边麻利地伸出筷子,一边再也忍不住口水呼啦从口角流出。大人们任其顽皮的样子不说,也迅速加入朵食美味之中。

泾阳穰饸在陕西方言中有地方把好说成“谗活”,也有了地方说成“穰饸”,而泾阳县有个小吃就叫“穰饸”,穰饸是泾阳县社树村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道秘制菜肴。 “穰饸”虽是小吃,但却陕西的一位大名人有渊源。 清末时社树村里大户刘家有个后生叫刘浮生,此人风流儒雅精到书画,年轻时一个人跑到四川雅安做起了买卖,有一天刘浮生无意间碰见了到雅安办事的于右任先生,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两人又是对酒当歌又是笔墨挥毫,刘浮生崇拜于右任的英才,于老赞赏刘先生才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慨。数年后于右任功成名就,但对刘浮生先生的雅安盛情一直在怀,回三原老家时专程上门拜访了刘浮生,见贵客上门刘浮生激动万分,立刻捧出祖上秘制的食品款待于老,于右任品尝后连连用说“穰饸,穰饸”,从此刘家这道秘传小吃就流传开了,小吃的名字就是于老口说的“穰饸”。

三.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咸阳琥珀糖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独有的地方名优特色食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市场上消失近40年。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著。2009年6月,咸阳琥珀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琥珀糖,因与虎皮同色,原名虎皮糖,皮糖因其中掺有中药,亦称加料皮糖。

相传秦时,秦始皇之母因患气管炎,久咳不止。御医熬制中药,味苦难咽,秦母久病不愈。吕不韦遂令御医,将中药混合碾制成粉,交给糖坊,掺入饴糖之中。由于药物和谷物熬制的饴糖同属温热,互促疗效,且口感好,容易下咽,秦母食后很快病愈。之后,此方流传民间。几千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虎皮糖作为一种功能食品,造福民间,蕙荫广众。入冬后,几乎户户储备,以防老幼越冬不测。虎皮糖,也就形成了在咸阳地区一种独有的具有药疗的食品。

唐宋时期,虎皮糖作为养生保健、馈赠亲友的佳品。并在咸阳及长安与各地的交往贸易中,占比倚重。当时,咸阳北关骆驼场内,虎皮糖一直是众商通往西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北方各省及俄国、中东、欧洲等地。

明清时期,虎皮糖已成为宫廷贡品,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的艺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并向虎皮糖中加入了核桃仁等,其口感甘甜清爽,油润酥脆,甜中微苦,苦中含香。清高宗乾隆皇帝夜批奏折时,书案呈放的夜宵中就有虎皮糖。君常以虎皮糖赏赐宫娥嫔妃及朝班大臣。

据咸阳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至西安。一日,西太后法门寺降香祈福,回经咸阳,偶遇风寒,咳嗽不止。咸阳知县觐献虎皮糖,西太后吃后顿觉病情好转,细观此糖,颜色金黄,内含核桃仁色白如玉,酷似琥珀,遂说:“此糖可名琥珀糖”!。慈禧的命名,使咸阳这一特色食品名声大振,琥珀糖成为咸阳乃至陕西最具代表的特色食品。

解放前,咸阳城内北平街潘家巷(今咸阳法院街)有琥珀糖制作工坊20余家,城外大小40余家,其中以“和興全”字号尤为出名,其制作的琥珀糖工艺精湛、口味纯正,誉满三秦。

和兴全•咸阳琥珀糖8大优点

1、咸阳地方名产:咸阳人发明,唯咸阳独有。

2、历史悠久:传承发展两千余年,特色显著、文化底蕴深厚。

3、古丝绸之路重要商品:凝结着咸阳人对外贸易、交往的古老情怀。

4、古老字號:《和興全》字号传承于明清,为”咸陽琥珀糖”代表性品牌。

5、保健养生功能: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健脑补肾,温中散寒,延年益寿的食疗功能,尤其对一些慢性支气管病人有极佳的疗效。

6、王者贵气:从明清开始,一直是皇室貢品。慈禧太后赐名“琥珀糖”。

7、绿色环保:主料小米饴糖、核桃仁,辅料系千年传承中药配剂,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炒制,无废水,无废气,天然环保。

8、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四.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小吃。用荞麦加水制作而成。家庭制作其主要工序有:①脱皮。先将荞麦脱皮、簸净,筛掉细面留下糁子。②酥糁。用饭碗按14碗荞麦糁,拌入微量水潮湿15分钟,使其变软。③搓揉。把潮湿后的荞麦糁反复搓揉,拌匀后搁置9小时左右。④做熟。准备七脸盘水,倒入锅内烧开,加入适量碱面,将沉淀好的荞麦糁倒入锅内加热一小时后,出锅到脸盘中晾凉,即成凉粉。⑤凉调。将晾好的凉粉用凉粉专用搂子搂成丝,加入盐、醋、蒜末、味精、辣椒油、酱油等调料即成清凉爽口的风味小吃。凉粉也可切成条状食用,冬季还可以用平底锅热炒食用,平时可晾晒凉粉干。凉粉干可以凉调,也可以热炒、做汤。食后清凉爽口,增进食欲,醒脑提神,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2003年4月,彬县城关镇东关村一组农民纪银虎制作的荞麦凉粉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五.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秦川大蒜

大蒜,古时称为“葫”,又叫“葫蒜”,属百合科,一年生或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荤辛类蔬菜,原产亚洲西部。据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另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云:大蒜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因为其个体比我国野生小蒜大,故而得名大蒜。

秦川大蒜,主产于陕西省关中八百里秦川中部的兴平、武功、户县、耀县等县而得名。它以色泽洁白,皮薄瓣大,质地鲜嫩,汁浓味香,耐贮藏,品质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常年出口约3000~4000吨,是陕西省传统的名牌大宗出口商品之一。

秦川大蒜主产地关中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以兴平县为例,年平气温13.1℃,全年日照时数2037.7小时,年均降水量585.4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7%,无霜期229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大蒜的生长发育。

秦川大蒜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每百克鲜蒜头含水分70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灰分1.3克,钾5毫克,磷44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A、B、C、大蒜素等,可供药用。

六.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辣椒

兴平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兴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4万人,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223个行政村,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誉,是陕西省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县市之一。

兴平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卡/cm2,日照时数为2005.4小时,年平均气温13.1℃,最高温度42.2℃,最低温度-19.9℃,年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海拔高度390—541.8米,是大蒜和辣椒生产的优生区。

辣椒和大蒜是我市的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唐蒜明椒”之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辣椒7000吨;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年产蒜苔3万吨,蒜头3万吨,辣椒和大蒜的年产值近3亿元。兴平大蒜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蒜苔翠绿鲜嫩、体长均匀、辛辣适中、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兴平辣椒生产基地属典型的温暖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和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线辣生长的旺盛期,有利线辣生长发育。另外,兴平市的辣椒生产基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生育期季风较多,风力缓续,对改善线椒作物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显然有益。因此,兴平的线椒色泽红亮,辣味浓郁,营养丰富,品佳味香,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椒中之王”和“一枝独秀”。

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000亩,主栽品种为兴平线椒和优质8819线椒,年产辣椒10000吨以上,年加工辣椒粉和辣椒油20000吨(从新疆、岐山等地调入)。1999年“兴平线椒”被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为“一级品”。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土壤:培育兴平线椒的垆土是自然褐土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施肥,堆积覆盖形成的。垆土土体结构为“蒙金型”,上层为覆盖层,质地为砂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利于作物生长。下层为粘土层质地吸收性强,能托水托肥,具有耕作性良,上松下实,保水保肥,抗旱抗涝等特性,该种垆土仅分布于以兴平市为中心的渭河冲积平原上的狭小地带。

气候:兴平线椒生长地的气候属于雨热同季的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受秦岭山系等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该地区辣椒成熟期的夏季昼夜温差极大(13.6℃),这十分有利于秦椒养分的积累。

二、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

兴平市从唐期初年即开始种植秦椒,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辛苦培育,并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逐渐培育出今日享誉国际市场的天下第一椒——兴平线椒。

三、举世无双的辣椒品质

兴平辣椒以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实长、果顶实而弯、果肉厚、油分大,辣味浓厚为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活血名目、健美减肥之功效,远销东亚、东南亚等10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

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兴平市桑镇、汤坊乡、丰仪乡、庄头镇、赵村镇、马嵬镇、阜寨乡、田阜乡、西吴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州鸡面

用鸡脯肉加淀粉擀成面片,先焯后蒸,浇入虾米、木耳及调味品等制成的汤汁。色白肉嫩,汤清味鲜。

乾州鸡面材料:嫩鸡脯肉500克,熟猪肉丝50克,干淀粉100克,水发木耳、葱丝各10克,生姜米5克,熟猪油10克,虾米5克,蒜苗丝6克,味精0.2克,精盐5克。

制作方法1.将干淀粉过箩后放入碗内。

2.鸡脯肉放在案板上,用刀背边砸边抽出筋,直至砸成肉茸,分成4份,撒上干淀粉。

3.在案板上铺上一张宽66厘米、长99厘米较厚的净纸,在纸上撒一层干淀粉,放上鸡肉茸1份,用圆木棒边擀边撒干淀粉,擀成直径约50厘米的薄皮,切成形如韭菜叶的条。

4.面条下入滚沸的水锅里焯后捞出,放入清水里浸凉,再捞入碗内。

另3份鸡肉茸,也用同样方式制成。这样便制成4份鸡肉面,分别浇入白肉汤少许,入笼蒸约20分钟取出,分别扣入两个大碗内。

5.炒锅内放入白肉汤1500克,用旺火烧开,加入精盐、虾米、熟猪肉丝、水发木耳、姜米、蒜苗丝、葱丝、味精,汤开后,浇入鸡面碗内即成。

特色:形似面条,筋韧软嫩,汤清味鲜,营养丰富

八.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洲广杏

广杏为沿乾县漠谷河一带,据传明代乾州人宋钦在福建做佥事时回乡,路经广东,带回优良杏枝,嫁接而成,故名“广杏”。广杏个大如拳,色金黄,味如蜜,明、清两代,进献宫廷。这种杏树由于长期未能提纯复壮,逐渐老化,很少繁衍,而今所余无几。现今乾县境内北部尚存山杏1300多亩,年均产量200多吨。

九.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核桃

彬县核桃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彬县核桃富含油质,味美,可食用,也可榨油,中医学上用仁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肺,补肾,主治喘咳、肾虚、腰痛等。

核桃是彬县传统的农副土品,核桃大、含油量高,全县已发展核桃30万亩,年产量3000多吨,是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彬县各乡镇都有核桃栽培,年产量200万斤。主要有露仁核桃、大薄壳核桃、大中壳核桃、新疆核桃四个品种。

十.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加拿大什么特产值得买揭阳土特产广告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