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可带特产 成都有什么可以带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08:54:58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青羊区 瓦片鱼

近日,三国时期的美食“瓦片鱼”经人挖掘整理重现百姓餐桌。据史料记载,“瓦片鱼”乃三国时期名将张飞镇守阆中时所发明,在川北阆中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但目前几近失传。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任巴西太守,驻军阆中,他发动军士“垒石成灶,汗瓦为鼎,茅草为薪,炙烤鱼食”、“炮生为熟,焰而食之”,因烹制方式自然独特,“瓦片鱼”吃起来鲜美而不腥臊,香而不油,肉质细嫩,犹以冷热兼可食用,深受军民喜爱。据此次挖掘整理这道菜的厨师介绍,“瓦片鱼”的烹调方法很特别,首先是将新鲜的鲫鱼加上各种不同的佐料和香料,再将鱼放在特制的瓦片上用文火烹调两小时,这样一来,鱼肉既无鱼腥味,而且带有自然的香味,味道特别好吃。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崇州牛尾笋

崇州牛尾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州牛尾笋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镇、三郎镇、街子镇、鸡冠山乡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牛尾笋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区域,是竹笋的一种,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

产地

据调查了解,世界上的竹子有一千多种,但牛尾笋为中国四川龙门山脉地区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区所独有。现在种植面积最多是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镇约28000亩。

食疗价值

牛尾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牛尾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牛尾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中医认为牛尾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牛尾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牛尾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牛尾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牛尾笋有一定关系。

区别特点

一般的竹笋是“雨后春笋”,及2—4月生产,而牛尾笋是“雨后秋笋”,及5—10月是盛产期,蔬菜淡季的黄金季节。同时,牛尾笋无苦涩味可单独烹调。牛尾笋同其它竹笋相比较,肉质丰富,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被有关专家和现代人称为“人类肠道清洁工”、“铁扫把”、肠道卫士“,属天然有机绿色食品。

一、源植物

刺黑竹(俗称牛尾竹) (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质土和山地黄壤,pH值4.5至7。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产地范围内成熟竹林就地采挖。选用两年生苗,苗木要求壮苗,色泽正常,无检疫对象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规格为:高100厘米、地径2厘米。

2.栽植:移栽造林一般在9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此期间冰雪未解冻时不得整地或造林。栽植密度小于等于1600株/公顷,种植点配置可依山势而定,一般是“梅花”形配置,造林技术要点为“穴大、鞭舒、浅栽、紧围”。

3.竹林管理:

(1)幼林管理:松土除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可施绿肥,每年夏秋为宜;灌溉排涝;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密留稀、去弱留强”的原则抚育间伐;在新造竹林1至3年内可以进行竹农间作,以耕代抚。

(2)成林管理:调整立竹密度,每667m2 (亩)控制立竹度在3500至4500株;调整林分年龄结构,五年生以上立竹全伐掉。护笋养竹;保护林冠层,郁闭度是0.4至0.5。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笋

8月上旬至9月下旬,竹笋出土4天左右采笋,取笋高度根据径粗和林分质量而定,高径比为10至15:1。

五、质量特征

1.感官特色:笋肉黄色或黄白色,新鲜清洁、笋肉丰腴、肉质脆嫩,笋箨有光泽不萎篶,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水 份 % 90~92

蛋白质g/100g 2.0~3.0

总 糖g/100g

脂 肪 ≤ 0.8~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蜀笺

何为蜀笺

纸造出来以后, 根据不同用途可以再加工。 笺,就是成都古代一种著名的加工纸。《辞海》说:“笺,精美的纸张,供题诗、 写信用。”唐代,成都笺纸列入“纸之妙者”。 据李肇《周史补》记载, 有“麻面、屑骨、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陆龟蒙有诗称赞鱼子笺,“捣成霜粒细鳞鳞,知作愁吟喜见分,今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文。”

薛涛笺

唐代笺纸中最有名的还要算薛涛笺。
女诗人薛涛旅居成都浣花溪畔,好写小诗,见一般纸张尺幅太大, “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 (苏易简:《文房四谱》)薛涛笺是彩笺,

颜色有十种之多。《续博物志》说:“薛涛造十色笺。”《考?余事》说:“薛洪度以造纸为业,制小笺十色。”可见并非一般人所说薛涛笺仅深红一色。 大概因为薛涛是女性,爱用红色, 加之传说红色为芙蓉花汁染成,这样红色小笺就尤为人们推崇,成了薛涛笺以至整个蜀笺的代表。 历代仿制不绝。元末,一支农民起义军攻占重庆,据有四川,首领明玉 诊听说成都人陆子良能造薛涛笺,工巧过人,便在成都浣花溪畔设笺局,请陆子良总管其事,负责造笺。明代蜀王府每年三月三日也要造 笺二十四幅,从中选十六幅送入宫中,贡献给皇帝。 不过造纸地点己迁到东门锦江岸边, 用的是玉女津 (俗称薛涛井) 水。

蜀笺与薛涛笺区别

不少人把薛涛笺和蜀笺视为一物,其实蜀笺种类甚多。宋代见于记载的有百韵笺、青白笺、大学士笺、小学士笺、假苏笺、玉水笺、 冷金笺、流沙笺、彤霞笺、布头笺等。百韵笺大小可写诗百韵,青白笺因正面白色、背面青色而得名,假苏笺仿苏州杂色粉纸,布头笺则是用专用“布头机余”为原料而制成。 苏东坡说布头笺 “薄而清莹” ,“名冠天下”。宋代蜀笺不仅色彩丰富,种类繁多,而且有一套砑制图案的工艺。 笺纸砑上布绫绮锦、人物花木、 虫乌鼎彝花纹,约隐约现,别有一番情趣,是一种美妙的工艺品。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温江区 白油豆腐

白油豆腐是吴家场厨师郭绍云于民国32年始创的名菜,有甜、咸两味。甜味:用豆腐、化猪油、白糖、味精、豌豆粉、草(白)碱等。咸味:用盐水,加白胡椒。烹调时,将豆腐切块或条形,清水煮沸,下碱水搅匀后捞起,再用沸水透两遍去其碱味,猪油入锅加热,再下豆腐加盐水,用霸王火煮沸,味精和豌豆粉滋汁下锅,快速操作,滋汁起团即成。豆腐色白如学,细嫩爽口,香鲜味浓,颇具特色。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夫妻肺片

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有不少惊天动地的故事被时间掩埋,根据中国历史查实,是安汉人陈寿的一部《三国志》揭开了三国时代的风云,才有了留传至今;夫妻肺片正是秉承了南充厚重的三国文化精髓,揭开了正宗的三国文化精品川菜-----夫妻肺片系列。

夫妻肺片来至三国饮食文化,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三国时的安汉(即今南充市)有一对夫妻二人,在嘉陵江畔开了一个小卤菜酒店,主要供渡口来往人员食用,当时江中打鱼人,鱼舟及商川胜多,生意红火,在当朝巴西郡太守“张飞”常来此处饮酒,感觉菜味非常可口味美,对两夫妇手艺特别称赞,为赞扬两夫妻手艺非常特别,因此用“夫妻”二字命名,将此菜取名为“夫妻肺片”夫妻肺片细腻、微辣、香、甜、鲜,回味可口;并推介给大哥刘备,做御膳供品食用,得名夫妻肺片。

创于蜀汉,兴旺于唐、宋、元、明、清经过三十代传人研究改善,现用纯四十多种中草药卤、拌制而成并有养颜保健之功效。

安汉又是伟人-故里,-家乡,罗瑞卿家所在地。

早在清朝末30年代,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用牛杂碎边角料特别是牛肺成本低,经精加工、卤煮后,切成片,佐以酱油、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风味别致,价廉物美,特别受到拉黄包车、脚夫和穷苦学生们的喜食。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少城附近,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政,因制作的凉拌肺片精细讲究,颜色金红发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加之他夫妇俩配合默契、和谐,一个制作,一个出售,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时顾客云集,供不应求。有那常来品尝他们夫妻制作肺片的顽皮学生,用纸条写上“夫妻肺片”字样,悄悄贴在他夫妻俩的背上或小担上,也有人大声吃喝,“夫妻肺片,夫妻肺片……”。一天,有位客商品尝过郭氏夫妻制作的肺片,赞叹不已,送上一个金字牌匾,-“夫妻肺片”四个大字。从此“夫妻肺片”这一小吃更有名了。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香辣大虾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东西南北饮食交流,南料北烹,东味西调已是寻常之事。用空运至渝的活鲜竹节虾烹制香辣大虾,辣香味厚,鲜美嫩爽,风味独到,把川菜“善调麻辣”的特色河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制作方法1、竹节虾剪去脚、须、用刀部后背抽去沙线。郫县豆瓣、泡红辣椒分别剁细,干辣椒切成节,姜、蒜切成米,葱切马耳形。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混合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炸香,下豆瓣、泡辣椒、姜蒜米炒了出香味,掺入鲜汤烧沸,下大虾炒转,加入料酒、精盐、酱酒继续炒,待收汁亮油下葱节、味精起锅。( 巴南)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樟茶鸭子

“樟茶鸭子”是四川成都著名的熏烤菜之一。色红亮,外酥内嫩,带有浓厚的樟木和花茶香味,以成都“福禄轩”鸭店制作的最著名。此菜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是选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鸭,经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又名“四制樟茶鸭”。在四道工序中以选用樟树叶和花茶叶烟熏鸭最为关键。樟树为常绿乔木,多繁生于暖地,叶子为椭圆形,富樟树特有的香气,以之与花茶熏鸭是此菜的一大特色。此菜装盘上席也很讲究,整鸭熏好后要先斩段后整形,复原于盘中,使鸭子不仅肉好吃,而且形好看。上席时配以“荷叶软饼”,供食者卷食,风味尤佳。

樟茶鸭子是四川传统名菜,早在40年代便已闻名全省。成都餐厅所用的鸭子,均为成都以南所产鸭子。

在成都有“南路鸭子北路鸡”之说。成都以南多水,北部多山,故南路鸭肥,北路鸡嫩。南路鸭经厨师制作后,皮酥肉嫩,味道鲜美,还有浓厚的特殊香味。因它用红茶、白糖、绍酒、葱、姜、桂皮、八角等十几种原料精心制作,再经樟木屑及树叶熏烤而成,所以被称作为樟茶鸭子。上席时配以京葱、甜酱和空心饼食用,具有诱人的烟熏香味。

许多中外顾客品尝后认为,这里的樟茶鸭子,胜过北京烤鸭。前几年川帮名厨访问香港时,不少顾客吃了此菜后大加赞扬,说它是一只集色、香、味形四佳于一体的四川名菜,曾引起名界人士极大的轰动,从而名扬中外。

学做美食

樟茶鸭子 本地网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肥光鸭1只(约1500克),甜酱15克,葱白段15克,麻油10克,黄酒50克,食盐5克,香樟树叶50克,湿茶叶50克,松柏枝150克,樟木屑150克,大花椒1克,胡椒面5克。

【制法】

(一)光鸭除去内脏洗净沥干,用盐在腹内、皮面擦透后蒸熟(约1小时);大花椒、胡椒面等香料放入锅内,加水熬成卤汁后(水须一次加足,以能淹没整只鸭子为度),将锅离火凉透,同时撇去卤汁面上的浮沫杂质。

(二)将光鸭投入卤汁浸泡,约泡3小时左右,使卤汁渗入鸭肉,然后将鸭取出晾干。

(三)在干锅内铺香樟树叶、樟木屑、茶叶、水果皮(任何果皮都可,多少均宜)等熏料,上架铁丝网,网上放鸭子,盖严,锅下用大火烧约15分钟,至鸭皮呈淡黄色即可。

(四)油锅烧至八成热,把鸭子放入,炸至鸭皮转金黄色、肉酥脆后取出、切成3厘米长、1厘米宽的条子,入盘摆成鸭形即成.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新津区 蔡湾柚

柚俗称"气(包)柑"。良好者有蔡湾、偏心、沙田、蓬溪、红心、酸柚、人头柚等。蔡湾柚是新津县地方名柚,树冠开张,果大皮薄,果肉浅黄,柔嫩多汁,酸甜可口,因产于花桥镇蔡湾村而得名。此外临江村张大公馆果园的柚子,数量多,品质好,声名远播。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武侯区 成都担担面

成都素以小吃闻名于世,担担面更是小吃中名小吃。从前小贩们挑着担子满街叫卖,成都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卖担担面哦”的呦喝声。现在,这些已成了成都的历史,但你仍能够在成都担担面馆回味老成都这一在景观。( 成都)

十. 四川省 成都市 金堂县 邹家沟石榴

邹家沟石榴,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三星镇的著名,邹家沟石榴以其果大(每颗重400-800克左右)、色鲜、晶莹剔透呈玛瑙色的颗粒、酸甜适度的口味在成都市场上独领-。

三星镇邹家沟石榴,祖传明末清初时代。至栽培以来,以果大质优著名于蜀地。随着年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石榴不仅是具有特殊风味的果品,而且将成为重要的庭园花卉观赏植物之一。775

因此,石榴的栽培便有日渐增长的趋势。我镇以邹家沟石榴为主体,幅射有临近的冉家湾石榴园、石板河石榴园、风洞子石榴园。近年来,在各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发展为来宝沱-星月-邹家沟一条石榴旅游风景线,即三星镇石榴生产基地。775

三星镇石榴生产基地建设现状为1200亩,年产量100万公斤。计划三年内建设成3000亩,年产量可达300万公斤。775

成都的特产可以带走的成都值得带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