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特产小鲫鱼 天津市场的野生小鲫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8 13:59:02

一.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小石螺

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

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菜老姜煲穿笃螺”、“生炒穿笃螺”等美食,已成为新兴农家菜的上选菜式。食客们除了享受它的鲜美,更看重它祛黄湿、疏肝、消食的食疗功能。

相传,这种体态特异的小石螺,还与六祖惠能有一段渊源。相传六祖惠能年少时在龙山后山打柴,碰到一位少女在小溪旁敲打小石螺的螺笃,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要敲打这些小石螺呢?”少女回答:“敲穿了螺笃,加姜、葱、油、盐、紫苏等炒熟了,吮吸一下,肉就全出来了,味道可鲜美啦。” 六祖惠能听后劝道:“万物皆有灵性。你忍一下口,全部放生吧,或许它们能生还呢!”少女听了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把小石螺全部倒入溪中。说也奇怪,这些被敲掉了尾部的石螺竟然存活下来,繁育的后代也都没有了尾部,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道人们饭桌上的佳肴——山坑螺。

二.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形状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炽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黄色,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清香,使人食欲大增。

小煎包制作的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莆田城内游毓良开办的“双兴煎包店”十分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应求。如今,这种煎包店非常普遍,几乎各个闹市都有。

现在莆田的煎包,应该以求生的为最好!!十字街的那家,排队都要排好长!!

莆田的煎包都是双面煎的,火候把握得非常准确,有点脆,又有点韧,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在老家的时候,常常就是2个煎包一碗豆浆做早餐!呵呵~~~~~~~~价格便宜,而且百吃不厌!

三.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黄河小鲶鱼

黄河小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四.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羊肉小饭

羊肉小饭

将面擀好切成面丁,下入用牛羊肉煮好的汤里,加入薄肉片、粉皮、各种调味品,再配以香菜、葱丝,是张掖人早点中的风味食品。

五.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山西小酥肉

晋式第二蒸,是山西小酥肉。酥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名食掌故》记,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侍女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称为“紫苏肉”。后传于民间,晋中一带唤作“香酥肉”,晋南民间宴席多称“小酥肉”,制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小酥肉在运城一带民间宴席多取羊肉制作。而晋城行菜则选用肥猪膘先煮再蒸后炸,称“紫酥刀背”,是上党地方传统菜肴,而其民间多选五花肉先炸再煮后蒸,称“胡卜肉”,是逢年过节、喜庆婚筵必上的菜肴。长治一带则改良创新有酥肉芥末粉皮汤,已为当地名吃。全晋会馆改良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晋商灵石王家主人王谦曾参加康熙六十一年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东南亚王氏宗亲会客人在全晋会馆品尝此菜,赞不绝口,并留诗纪念“春风走马汾水边,丰年留客作清欢。几回梦里今非梦,王氏宗亲聚太原。”

六.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小竹笋

资源县现有密度较小竹笋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资源县各地均盛产此笋。

七. 云南省 红河 开远 开远小卷粉

开远小卷粉,是开远市应市独有的小吃。开远地处滇南,过去是滇越铁路的枢纽,历史上不少越南人为谋生计,沿着铁路北上来到中国,把越南一些点心小吃的制作方法也传到滇南一带。开远小卷粉就是越南小吃的基础上,经过开远历代饮食经营者的改革创新,逐步定型为今日这样的。

开远小卷粉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再经炸制而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食客围坐摊旁,耳闻目睹观厨操作,蘸吃椒盐,鲜香滋嫩,其乐融融。

原料:上等白米200克,猪五花肉磨100克,暴腌菜50克,鸡蛋2个,湿淀粉150克,精盐5克,花椒面2克,味精3克,花生油1千克(耗150克)。

(l)将米捡去沙粒,洗净,用清水泡30分种,磨成浆。腌菜切细。鸡蛋、淀粉、盐混合调成稀糊。

(2)锅上火,下肉末煽出油,下腌菜、盐2克、味精拌匀入味,熟时人碗成馅心。花椒面、盐3克混炒成椒盐。

(3)用一只两头无底的圆桶,一头用细箩筛扣紧,靠边留一指粗的气孔;另一头置于开水锅内,舀一勺米浆放在筛上刮平,上盖,半分种蒸熟,取出放在抹上熟油的盘内,放上肉馅,卷成筒,一切两段。

(4)锅上中火,注入油,至五成油温,将卷粉挂上蛋糊,入油锅炸成微黄色,装盘,配椒盐上桌,蘸吃。( 红河)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荷包鲫鱼

“荷包鲫鱼”又名“荷包鱼”,是扬州地区名菜之一。相传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曾在其好友于叔度家烧了一道菜叫“老蚌怀珠”,其外形像河蚌,腹中藏明珠,滋味极佳,食者赞不绝口。到乾隆时期,扬州地区制作的“荷包鲫鱼”(又名“怀胎鲫鱼”),与“老蚌怀珠”相似。所以许多人误以为它就是当年曹雪芹烹制的那种“老蚌怀珠”,故食者众多,其声誉与日俱增。其实它们只是形状相似,用料与制法都不相同。扬州的“荷包鲫鱼”是用鲫鱼与肉未制作,将肉末加调味拌和成肉饼状,塞入鱼腹中,周其形似荷包,故称“荷包鲫鱼”。( 扬州)

九.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小北斗红菇

红菇产于泰宁县西部小北斗山地。小北斗红菇与别处所产不同,其特点:菇面色泽分明,色紫红,菇内页层规则,白泽泛绿,菇茎坚实粗短,颗粒均匀,肉质厚嫩;煮熟后,味清鲜甘美,入口细嚼不涩不滑,纤维细而易化,色、香、鲜、嫩出众,营养丰富,含高蛋白、维生素、无机盐、糖类和矿物质等。不但是宴会佳肴,且可入药,有去汗、解毒、滋补之功能。明、清两朝,每逢中秋节前,当地官府必派人护送一批红菇到京都进贡,因而小北斗红菇驰名遐迩。

十. 四川省 资阳 乐至县 泡菜鲫鱼

泡菜鲫鱼是用鲫鱼和泡青菜,经炸、烧而成。成菜鱼肉细嫩,鲜香微辣,香咸入味。泡菜鱼,原是四川民间家常风味,一般家庭都能制作。后来四川菜馆将民间美食引入应市,因它具有四川乡土风味,竟大受吃客欢迎,终成名菜。


其制作工艺是:将五尾大小相仿的鲫鱼,治净,在鱼身两面各剞两刀。泡青菜切成细丝。炒锅用大火烧热,下油,烧至2000C左右,放鱼入锅炸,至皮紧,滗去部分油,锅内留油100克,用勺将鱼推至锅边,下泡红辣椒末、葱花、姜蒜末,醪糟汁,炒出香味,将鱼移至锅中间,再放鲜汤、酱油、红酱油。待汤烧沸后放泡青菜,再烧约 10分钟,鱼捞出装盘内。锅中加醋、葱花,用水豆粉勾薄芡,浇在鱼上即成。


泡菜鱼中的精华:是独具特色的泡菜,四川泡菜的品种较多,泡辣椒、泡生姜、泡酸菜、泡豇豆、泡萝卜、泡莲白等。凡是蔬菜,无所不泡。就连鸡爪也炮的别有风味。泡辣椒、泡生姜是川菜中去腥味的必备之物。猪、牛、羊肉和鱼、鸡、鸭的煎、炒、焖、炝、烧,都有泡辣椒、泡生姜提味。就是炒南瓜丝这类的蔬菜,有无泡姜、泡辣椒,味道也大不一样。泡酸菜是做酸菜鱼必不可少的泡菜在江门荤豆花这道菜中,泡酸菜的作用更加显著。在酸辣汤中,泡辣椒、泡生姜、泡酸菜饶出的汤,味厚绵绵,使人大开胃口与鲜汤成为强烈对比。

河北特产小酥鱼鹤壁特产鲫鱼图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