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啥特产水果 福建有啥特产水果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6-05 12:33:57

一.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水果凉果

潮州是南方的水果之乡,应时水果琳琅满目,潮州柑更是名闻遐迩。各类水果紧随季节变换而相继上市。春有枇杷、杨梅、青梅、桃、李;夏有荔枝、菠萝、芒果、沙梨;秋有龙眼、杨桃、柚、柿、番石榴;冬有橄榄、柑、桔、香蕉等。用潮州水果加工制作的各式凉果,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有特色。此外,全市加工的凉果有甘草橄榄、青李、加应子、话梅、五香梅、糖杨桃、话芒果、蜜芒果、话桃条、蜜桃条、柑饼、蜜柑、几制陈皮等50多个品种。

三. 吉林省 四平 伊通满族自治县 干鲜水果

干鲜水果

全县500株以上的果园已发展到170个,万株以上的大果园21个,各类果园达到500多个,形成了一定规模。品质优良的大红杏、123苹果、山楂、南果梨、苹果梨等水果销往长春等地,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全县重点围绕北部大黑山脉的南果梨基地、中部平原区的葡萄基地、南部山区的矮化苹果基地,加快老果园的更新改造,积极发展名优新品种,并与吉林省预应力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形式,联合开发了绿色、高新、高优无核葡萄。同时,大力推广水果的储藏保鲜技术,积极谋划水果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全县累计果树发展到530万株,水果产量2300万公斤,水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致富项目。

四.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水果冰粥

水果冰粥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端上一碗美丽“冻”人的冰粥,其中五颜六色的鲜果令人感观愉悦,细细品味,“啊,好爽!”。这一家在天河落户的冰粥店,菜牌里的粥品真可谓包罗万有,有南方口味、北方口味的,而且还附有各种具针对性的营养价值,十分贴心。

据说这是从台湾引入的水果冰粥,在炎热的夏日里可以清清肠胃并凉爽去暑,什么苹果冰粥、西瓜冰粥、荷叶冰粥、芦荟百合冰粥……这些粥听起来都挺特别的,原来是在冰冻的白粥里面加入各种水果粒,白粥像潮洲粥一样还能看到未化尽的米饭粒,水果粒则带出了甜润的感觉,很清淡,尤其适合夏天吃。

这些冰粥还可依照客人的爱好,加入碎冰、红豆等配料,舀上一勺,含在口中,红豆粉粉的很松软,而且很有嚼头,和着碎冰和饭粒吃上几口,温润清爽,实在是从舌尖到喉口都无比惬意清凉,回荡在口里的是甜甜的味道。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冻水果

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的代表,冬季寒冷而且干燥,因此当地人很喜欢将水果冷冻后食用。一方面水果凉爽开胃,一方面具有原本不具备的特殊风味,冬季来哈一定要尝噢。哈尔滨的冻水果主要有冻梨,其中以冻的苹果、梨最好吃,还有冻柿子,咬一口带着冰茬,甜甜的,真是不错。

买回各种新鲜水果不急着吃,而是加工冻实成了之后再品尝,就像冰城市民在冬天里喜欢吃糖葫芦、冻梨、冻柿子一样。在哈市部分市民中,兴起了一股家庭自制冻水果的热潮。

据部分擅长自制冷冻水果的市民介绍,无论是苹果、鸭梨,还是香蕉、葡萄,都能进行加工冷冻。其加工方式非常简单,只需把这些水果先洗干净,装入塑料袋中放在凉台上或冰箱冰柜中冷冻即可,时间越长,冷冻效果越好。但在做冷冻水果时,香蕉应先扒去外皮;葡萄从一串串上摘下来,一粒粒地冷冻。桔子不能冷冻,因为受冻后会变得发苦,反而不好吃了。

冷冻后水果味道更加鲜美,如苹果化开后又甜又面,一粒粒冻葡萄甜酸适度,入口冰凉凉的,如果在酒后或室温太热时吃上几粒,格外爽口。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高县 南福曲酒

南福曲酒产于四川省南福曲酒厂,该厂生产的南福牌系列产品以四川名酒“南福头曲及其姊妹酒博采五粮液、泸州老窖工艺之精华、精心勾兑、调味而成,以“浓香醇厚、绵甜净爽、诸味协调、余味悠长”而著称,荣获“名酒之乡”名酒称号、“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四川名酒”、“中商部优质酒”;“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优质酒”称号,荣获的地区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信得过”、四川省“食品卫生信得过产品”,95年中国商标包装装潢金奖
( 宜宾)

七.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河口水果

水果,越南四季都有水果珍品,有名的果品,有香蕉中的腊蕉、苹果蕉,橘中的李仁橘、前江橘,柚子中的青茶柚、边和柚,菠萝中的槟力菠萝,芒果中的高岭芒果,菠萝蜜中的处女蜜,荔枝中的清河荔枝、邦美蜀荔枝等。榴莲更是味道香美的果晶。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水果

临济镇位于邛崃市西南边陲,地处名山、蒲江、邛崃三市之交界处,下辖8个村,6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9.75平方公里,总人口10036人,种有各类优质水果100多万株,年生产优质柑桔1000万斤,各类优质水果400万斤,茶叶1000担。 主要水果品种有:脐橙、柑桔、特罗科血橙、乔柑、寿柑、布朗李系列品种、早熟梨、油桃、枇杷等二十多个优质水果品种是远近闻名的水果茶叶之乡。( 邛崃)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留福红薯粉皮

留福红薯粉皮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的。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留福镇韩庙村利用红薯加工粉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粉皮的手艺。由于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客户品尝后屡屡出现“再次买”的好现象。

十. 海南省 澄迈 澄迈福橙

澄迈福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澄迈福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前,澄迈福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国家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评为“中国十大名橙”。这是继“中国国宴特供水果”后福橙获得的又一殊荣。

福橙是澄迈县2003年从广东引进并培育成功、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热带橙类作物。其特点是:果大、皮簿、汁多、硒含量高、风味甜酸、特别适口。近年来,澄迈县将福橙产业化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品牌来抓,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推广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推进福橙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县福橙种植达2万多亩,挂果1万多亩。全县福橙总产值已达到5亿多元,部分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福橙。福橙已经成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了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在大力发展福橙产业的同时,澄迈县创新理念,大力打造品牌,以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2008年1月,福橙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选定为国宴果品,澄迈县也因此被授予“中国福橙之乡”。2008年2月,福橙被定为“中国国家女子举重队专用果品”,并成为陪伴该队出征2008年1的唯一果品;2008年4月,“澄迈福橙”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批准。今年11年,福橙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国家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评为“中国十大名橙”。

澄迈县代县长陈笑波告诉记者,到2010年全县福橙种植规模将达到6.1万亩,挂果面积2万亩,总产量6万吨,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到7.2亿元。

海南澄迈县福山镇是在03年引进并试种成功的福橙品种,福橙较同类其他品种成熟较早,色红皮薄多汁,营养丰富等特点,颇受果农及市场的偏爱,是上市时间最长的果品。海南澄迈,于07年的11月,在北京召开的经验交流和推荐宣传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福橙之乡”称号。

澄迈的福橙又称为黄福橙,起源于中国,15世纪传入欧洲和美洲。澄迈是多年生长的灌木,它主要的优质是品质优,果皮清化,果肉大,营养丰富,是十分适合现代人对高品质的需求。一般时候两年零六个月就可以出厂,它的亩产可以达到上万元。此外福橙两年后产量可以达到万斤左右,每亩可以余利两万左右。澄迈福橙在这个过程中,是最我国的最好的品种。

“澄迈福橙”是澄迈县新引进的优良品种,2003年在该县福山镇试种成功,该品种具有果实大、色泽鲜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维生素C含量丰富等特点,在同类品种中成熟最早,挂果时间较长,摘果时间从每年的10月延续到翌年的2月,是我国橙类上市时间最长的品种,最佳采摘时间正值春节期间,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的种植发展,至2008年底全县种植面积达1.6万亩,挂果面积达4000多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250万斤。

“澄迈福橙”避开了同类产品的上市高峰期和填补市场销售的空白,因此市场的前景十分的广阔。为了加快澄迈农业的发展,全力打造澄迈福橙的新品牌,进一步扩大澄迈福橙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优势和竞争力。07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果品产业经验交流暨先进典型宣传推介表彰大会上,澄迈县被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福橙之乡”,“澄迈福橙”获评“中国最具特色产品奖”。

地域范围

“澄迈福橙”的生产地域保护范围为澄迈县境内的金江镇、福山镇、老城镇、桥头镇、大丰镇、瑞溪镇、永发镇等7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9′~110°12′,北纬19°37′~20°03′。东西轴长41.60公里,南北轴长41.91公里,总面积为775平方公里。澄迈福橙生产面积达4000公顷,年总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个大,单果重150-300g,果径60-85mm。表色金黄、肉质橙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味清香甜,口感特别好。2、内在品质指标:澄迈福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铁、锌、钙、镁、硒等矿物质元素,属富硒农产品。橙果实可食率7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固酸比大于等于20。3、质量安全要求:福橙鲜果要求严格按照《鲜福橙-DB469023/T7—2008》(海南省澄迈县地方标准)执行。

福建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水果福建出名水果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