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苦荞凉山特产 四川凉山黑苦荞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4 03:50:20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天然石崖茶

在美丽的平乐,在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种平乐人千百年来一直饮用的茗品——天然石崖茶。古人需训猴采摘,民间又称为“仙茶”、“猴摘茶”。石崖茶"茶色碧绿, 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日、消炎润肺,养颇、降血压.减少脂肪、防癌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 该品以其独到的提神爽气强身之功,深受中外游客喜爱,并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 。

二. 四川省 凉山 甘洛县 凉山彝家芝衣

凉山彝家芝衣,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著名,芝衣又称“泡水酒”“咂酒”“杆杆酒”,是彝族人民喜庆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

“火木哪觉依,尼木吱基依”, 是彝族一句谚语 ,译成汉语便是“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也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 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 ” 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杆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杆杆咂吸几口。WyH

凉山彝家芝衣,又称“泡水酒”“咂酒”“杆杆酒”,是彝族人民喜庆节日时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水酒。WyH

这种酒亦采用玉米、高粱和荞子酿制成而,制作方法是将原料粗磨之后,加水蒸熟,然后倒出,凉于簸箕内,待温度适当后抖以荞壳,并加酒曲搅拌,在簸箕内封闭发酵。经过30几个小时后就可放入木桶或坛子之内,并用泥土将桶口封死放置起来,泡水酒就会逐渐酿成。半小月时间即可开封启用,放上两、三个月后启用酒味更佳。开用时,加足冷开水,再放上一、两个小时就可饮用。WyH

饮用时需插若干麻管或竹管,直接用嘴吸插管来饮酒,这种酒是彝族独具特色的美酒,有很高的营养价值。WyH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会东县 凉山苦荞麦

凉山苦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苦荞的种植区域为全国海拔高度最高(海拔2200米至3000米)、自然环境最好(边远的高寒山区,无任何工业污染)品质最佳(富含芦丁、硒、膳食纤维),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食疗保健佳品,是糖尿病痪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硒”还有防癌的作用。

苦荞麦属蓼科双子叶植物,俗称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凉山苦荞的种植区域为全国海拔高度最高(海拔2200米至3000米)、自然环境最好(边远的高寒山区,无任何工业污染)品质最佳(富含芦丁、硒、膳食纤维),是目前最经济实惠的食疗保健佳品,是糖尿病痪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的保健食品,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硒”还有防癌的作用。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凉山苦荞麦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金阳县、雷波县、盐源县、木里县、冕宁县、喜德县、越西县16个县市,共计582个乡镇,352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5′00″~103°52′00″,北纬26°03′00″~29°18′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凉山苦荞麦多为三棱型,少有两棱或多棱不规则型。 苦荞瘦果卵圆三棱锥状,长6.5~7.4毫米,具3棱脊和3条纵沟,黑、灰白、棕、褐等色,无光泽。齿翅苦荞瘦果三棱锥状,棱翅明显、齿状,长约4毫米,黑、灰、棕、褐等色,粗糙。 (2)内在品质指标:凉山苦荞麦含蛋白质≥8%、淀粉≥45%,特殊的芦丁成分≥0.8%,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镁、硒等矿物质元素。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荞麦(苦荞麦)》(DB5134/T01—2003)标准要求。

四.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左云苦荞

左云苦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是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多出产于高寒山区。

《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能练五脏滓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麦面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胃病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左云苦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山西省左云县马道头乡、水窑乡、小京庄乡、张家场乡、三屯乡、管家堡乡、鹊儿山镇、云兴镇、店湾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山西省 大同 新荣区 新荣苦荞

苦荞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是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多出产于高寒山区。

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能练五脏滓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麦面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的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胃病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六.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因特殊的地质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长白山矿泉水总体的口味和质量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相近,有益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中,部分指标还优于一些世界著名的矿泉水,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俄罗斯的高加索山并列为世界三大矿泉水产地。

长白山及其周围的火山熔岩台地及碎屑岩盆地发育的三条北东向深大断裂构造带及火山喷发形成的环状构造裂隙带,为矿泉水的形成、贮存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地下水在补给、径流、排泄等循环过程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溶滤、离子交换等水文地质化学作用,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使水质中特征元素的含量增高,达到了相应界限指标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

品质特征

长白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处于长白山原始森林腹地,多数为自涌泉,长期天然矿化 图3 抚松县北岗大泉饮用天然矿泉水

.,所含的矿物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水量丰富,水质优良,长白山矿泉水类型齐全,有偏硅酸型、锶型、碳酸型和偏硅酸与锶复合型等多种类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经世界水权威鉴定机构——德国Fresnins研究所检测鉴定,长白山矿泉水总体的口味和质量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相近,部分指标还优于一些世界著名的矿泉水,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俄罗斯的高加索山并列为世界三大矿泉水产地。
长白山矿泉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6-9°C,保证了其水质中的矿物质组分及含量相对稳定,避免了杂菌滋生和繁殖。同时长白山矿泉水富含人体必需的钼、硒、碘、锶等29种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钙、镁、钾等,且这些元素含量适中,各种元素的天然配比与人体必需的元素比例接近,是人体微量元素理想的补充剂。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的PH值基本为中性,接近人体内环境的数值,偏硅酸含量高达50mg/l以上,最高的超过100 mg/l,偏硅酸易被人体吸收,能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参与多糖的代谢,是构成一些葡萄糖氨基多糖羧酸的主要成分。.

生产情况

2001年,吉林省在长白山建立了中国首个省级矿泉水保护区——长白 图4 农夫山泉吉林长白山有限公司产品

.山天然矿泉水靖宇水源保护区。2005年经欧洲权威机构监测,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符合世界上最严格的欧盟和德国矿泉水标准。
作为世界三大矿泉水水源地之一,吉林长白山区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迅速,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2008年长白山矿泉水产业获得大丰收。以长白山矿泉水为主导的吉林省瓶装水产量达到229万吨,同比增长114.5%,高出中国国内平均水平90多个百分点,从2007年的中国第8位跃升到第2位。在中国瓶装水产业中,吉林省的产量增量占中国瓶装水总增量的23%以上。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丰富,类型多样,自然环境优越。2009年,在已探明并通过技术鉴定的180多处矿泉水水源地中,允许开采量在年产10万吨以上的矿泉水生产基地就有47家。由于水源地均处人烟稀少、无污染的原生态环境,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不仅包含偏硅酸型、锶型以及偏硅酸锶等复合型矿泉水,又有含二氧化碳、锂、锶、偏硅酸等几种成分同时达到饮用标准的稀有类型矿泉水。
借助储量丰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吉林省天然矿泉水产业发展迅速,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吉林省的矿泉水企业已经超过60家,矿泉水年产量近100万吨,每年创造价值达到十几亿元。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农夫山泉吉林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开发格局,并打造出“泉阳泉”等中国名牌。
同时,吉林省还与韩国NAPIA、台湾康师傅、吴太集团、亚洲富恒等著名国内外企业联手,推动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走出国门。.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7月1日起对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4年第83号)。.

地域保护范围

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原产地域范围以《吉林省人民0办公厅关于成立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原产地域保护申请小组的复函》(吉政办函[2003]87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即:安图县、敦化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临江市、江源县、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磐石市、桦甸市、蛟河市等16个县(市)。[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布拖县 凉山清甜香烤烟

凉山清甜香烤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烤烟自1941年引种成功,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凉山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型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 “十二五”时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4.67亿元,年销售收入从65.11亿元增加到110.24亿元,增加45.13亿元,年均增幅14.07%。实现税利163.75亿元,年税利从21.34亿元增加到43亿元,增加21.66亿元,年均增幅19.14%。实现烟农收入155.55亿元,年烟农收入从24.2亿元增加到33.96亿元,增加9.76亿元,年均增幅8.83%,已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

“凉山清甜香烤烟”地理标志保护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凉山清甜香烤烟”的知名度,提升我州特色优质烟叶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质量。(吴晓彦)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清甜香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德昌县、宁南县、冕宁县、普格县、越西县、盐源县、西昌市、金阳县、美姑县、布拖县、昭觉县、喜德县、甘洛县、雷波县16个县市,共计581个乡镇,3639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8万公顷。凉山州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地区之一,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烟叶产区,凉山清甜香烤烟年产量530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及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基本烟田布局在河谷、低山、丘陵、低中山、中山山地和平坝五种地貌类型范围,适宜清甜香烤烟生产的海拔高度范围为1300~2200m,主要集中在1500~1800m之间。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0%,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1~3%;碱解氮80~150mg/kg;速效磷5~20mg/kg;速效钾100~200mg/kg;pH值5.0~7.0;0~60cm土层氯离子小于30mg/kg,即土壤微酸,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这是形成凉山清甜香烤烟“高糖、适烟碱、高钾”特点的必要条件。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划分为三个亚热带气候垂直带和一个温带气候带,年日照时数1627~2600h,年日照辐射总量4300~6100MJ/m2,是我国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4~19℃,≥10℃年有效积温5100~6000℃,无霜期220~360d;年降水量838~1176mm,干、雨季分明,雨季从5月至6月初开始,10月中旬结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夜雨率占70%~80%。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烟区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合效率高,十分有利于烟叶光合作用的高积累,有利于形成“清甜香”风格特征的优质烤烟。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汉、蒙、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48.4万人,其中彝族208.29万人,占总人口的46.4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941年,会理王守庸组建华康烤烟股份有限公司,从云南玉溪引进烤烟种子,无偿发给农户种植,在攀莲乡川主庙、丙谷乡各建了10座烤房。次年,全县种植100余公顷,收购烟叶3.5万公斤,均销往云南玉溪烟厂。

1942年,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农艺系教授詹维廉、西昌裕民公司经理徐仲

伟辗转找到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西南联大植物系教授蔡希陶先生,从云南引进烤烟良种“大金元”在西昌县试种成功,但未能推广。同年,美国华盛顿特区政府向中华农业协会寄赠500克“大金元”种子,中华农业协会转交徐仲伟,亦在西昌县试种。该品种流传民间,经自选演变为晾晒烟,俗称“老憨烟”、“大附耳烟”。

1960年,会理、米易、宁南等县引种云南烤烟成功。至1965年,共收购烤烟53.22万公斤。后因种植、烘烤技术不过关,烟叶质量差而停种。1963年,西昌县再次从云南引种,在县委试验田栽培和烘烤均获成功。1975年,会理县从云南省玉溪地区引进烤烟种子,种植353.87公顷,当年收购烤烟67.595万公斤。会东、西昌、德昌、宁南、普格等县相继推广种植。到1985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达7320余公顷,收购烤烟12085吨,成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990年,西昌市有22个乡(镇)、82个村、3152家农户种植烤烟,移栽面积713.33公顷。当年因自然灾害,实际种植面积593.53公顷,收干烟76.5万公斤,总产值260万元。

二十世纪90年代,凉山烟区烤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增长。年种植面积从不足1万公顷增长至3.8万公顷(1997年),年总产量从1万余吨增长至7.9万余吨(1997年)。2000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2.2万余公顷,总产量3.4万余吨,中上等烟比例达63.51%,为四川省烤烟种植面积最集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烟区。

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凉山烟叶“清甜香”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2004年-2008年凉山烟区累积为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生产清甜香烤烟45万吨,烟农累计销售收入达54.18亿元,烟叶税利累计36.33亿元,五年创烟叶税36.33亿元,清甜香烤烟已成为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增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卷烟工业缺不得的重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凉山马铃薯

凉山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马铃薯面积列全国第四位,总产居第一位。

作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锋,凉山马铃薯已成为一面旗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我省马铃薯规模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

剖析马铃薯产业发展路径,我们看到了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农民钱袋子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马铃薯是凉山传统优势农作物,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凉山州具有发展马铃薯的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马铃薯。高二半山区、河谷流域、平坝地区具有与马铃薯原产地极其相似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无污染环境,被誉为全国最佳马铃薯种植区域之一。

1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马铃薯保护范围为凉山州17个县市,共计610个乡镇,3743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0万公顷,现有种植面积12万公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2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0%,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且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微酸,pH值在5.8-7.5之间,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4%,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碱解氮60-135ppm,速效磷5-25ppm,速效钾在50-170ppm以上。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共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年日照时数1227-2603小时。年平均气温10.1-19℃,≥10℃的年积温4500-5760℃,无霜期202.9-346天。年降水量776毫米-1176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凉山州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在不同的区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主要为冬、春、秋作。凉山州海抜1800米-2600米的地区是大春马铃薯最适宜种植区。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州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全州总人口约448万人,农民388万人,其中彝族人口208万多人,占总人口的46.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马铃薯在凉山种植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铃薯是当地农民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马铃薯是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群众生产少不得、生活离不得、经济发展缺不得的重要作物。彝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及高山蓄牧业发展是万万离不开马铃薯。凉山马铃薯种植规模大,是四川省马铃薯的重点产区,以2006年为例,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33%,总产占全省总产的20%,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全省平均亩产高出410公斤,高39.05%,比全国平均亩产高出471公斤,高47.62%。2006年7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生产现场会在凉山州的昭觉县、布拖县召开,会上充分肯定了昭觉县、布拖县的两个万亩马铃薯生产现场示范作用。2008年11月,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又在凉山州召开,会上凉山州政府作了典型发言,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昭觉县农业局马铃薯脱毒良种网室和豪吉集团昭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的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给领导们和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再一次突现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2008年全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7.6万公顷,占大春马铃薯面积70%以上,大春马铃薯鲜薯单产由2004年每亩1418公斤提高到2008年每亩1577公斤,每亩增产159公斤。凉山州目前正打造西南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公顷)。

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较多,全州17个县市中,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盐源、布拖、昭觉、越西、喜德、金阳、美姑、会东8个县,为马铃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凉薯系列品种(凉薯14、凉薯17、凉薯97、凉薯8号、川凉薯1号等),并在当地广泛种植,深受市场欢迎,产品销往成都、广州、郑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2008年销售量达到了125万吨以上,部分商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等地。

九.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卫特产苦荞

中卫之苦荞,苦荞--七大营养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却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它不属禾本科,而属蓼科,与人们所熟悉的“何首乌、大黄”等是亲兄弟,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出产于高寒山区,绿色天然,纯净无染。



特点:味道清苦,荞香浓溢



用途:可以用来泡茶,还可磨成面粉,做面类食品,如:面包、面条、面糊,苦荞还能用来做酒,做粉丝。



药用价值:清热降火、消食化瘀、凉血消肿,能起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还可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十. 贵州省 六盘水 钟山区 苦荞饭

苦荞饭:采用乌蒙山区海拔2900.6米野生优质苦荞麦,经“整粒复蒸”专利技术精制而成,解决了苦荞产品口感粗糙问题,完好的保留了独有的生物类黄酮芦丁、赖氨酸、叶绿素等营养成分,提高了食用的方便性,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主食的谷物食粮伴侣。

详细介绍:

苦荞饭:采用乌蒙山区海拔2900.6米野生优质苦荞麦,经“整粒复蒸”专利技术精制而成,解决了苦荞产品口感粗糙问题,完好的保留了独有的生物类黄酮芦丁、赖氨酸、叶绿素等营养成分,提高了食用的方便性,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主食的谷物食粮伴侣。

食用方法:

a、伴米蒸煮:将大米洗干净,倒入适量苦荞饭(免洗),按米量注入水搅拌均匀,蒸煮至米饭透熟,一顿营养丰富的粗粮苦荞饭就诞生了。

b、热 炒:将苦荞饭倒入碗中,加入其重量1.2倍的开水,放入微波炉加热1-2分钟或锅蒸5分种,加入食用油与1-2倍的大米饭、熟火腿丁(或肉末)、葱花一起炒,其口味油而不腻,清香可口。

C、煮 粥:与大米同煮或将苦荞饭倒入碗中,加入其重量3倍温水,放入微波炉加热3-5分钟(没有微波炉可用开水泡15分钟),即成一碗香喷喷的苦荞粥。

五谷之王-----苦荞麦

1、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农书》上称其为"五谷杂粮之王也"。

2、苦荞-----不苦,是唯一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的谷物(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淀粉、维生素、纤维素、脂肪、蛋白质)。

3、苦荞,不是药,不是保健品,是能当饭吃的食品,营养价值非常高,是甜荞的十几倍,是普通荞麦的100倍,是银杏叶的150倍,与何首乌、大黄是同源兄弟。

4、苦荞,赖氨酸比大米高149%,比小麦粉高163%,黄玉米高124%。精氨酸比大米高86%,小麦粉高120%,黄玉米粉高157%。

5、苦荞,在全世界仅产于我国西南等少数高寒山区,绿色天然,纯净无染。

6、苦荞,它含有大量、均衡、全面的人体必须的营养成份,含蛋白质12%、脂肪2.2%、淀粉65%、膳食纤维2.5%、芦丁2-3%,富含微量元素硒、铬等,内含的19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

7、特别是它所含的生物类黄酮—芦丁极为丰富,是其它谷物所没有的,苦荞还含有其它粮食作物不具备的叶绿素。

苦荞的价值

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疗胃疾、除湿解毒、治肾炎、蚀体内恶肉、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胃病患者都有辅助作用,也是减肥者的首选食品。

苦荞在世界

苦荞麦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以被世界认可,欧美、日韩等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苦荞,在某些国家还明文规定,青少年每周至少要摄入苦荞200克;特别是日本,仅本土就有7000多家荞麦面馆,在东瀛岛国不断大量吞食苦荞这样的中华大地美食、并因之而享健康长寿。

我们能做的

就是尽力把这一种自然形态,来自远古、来自大山、携着人类所必需的营养和元素,具有药食兼用功能的苦荞食品,展示在国人面前,让每一个中国人吃出健康、吃出好体魄,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站得更高、站得更直!

四川大凉山特产黑苦荞直供四川大凉山特产特级黑苦荞茶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