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哪里卖陕西特产便宜点 咸阳市特产推荐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3 13:53:55

一. 陕西省 咸阳 长武县 煤炭

长武境内煤炭资源分布面积483.3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5.2%。所储煤炭为优质的工业用煤,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条件良好,易于建设大型矿井。由山东淄矿集团投资建设的亭南煤矿现已建成投产,由陕煤集团投资建设的年产500万吨胡家河煤矿进展顺利。按照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县上大力发展煤电水、煤化工产业链,专门设立了煤炭工业局,推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矿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利用煤炭、煤矸石、矿井疏干水资源,拟建设煤矸石热电厂,筹建亭南洗煤厂、孟村洗煤厂、矿井疏干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目前,大唐彬长发电厂、100万吨煤基二甲醚、亭口水库、鸦儿沟水库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果乡果飘香,煤城满乌金。在培植重点发展产业的同时,县上投巨资建成新农村重点村6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69个,新修安全饮水和小型水利工程41处,建成通乡通村柏油路、水泥路496公里,建成沼气池3300口、休闲健身广场39处,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18个、农村信息网点18个、农家书屋18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长武,在黎明的曙光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勤劳朴实的十七万长武儿女开怀欢迎四海宾朋……

二.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咸阳琥珀糖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独有的地方名优特色食品,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市场上消失近40年。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著。2009年6月,咸阳琥珀糖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琥珀糖,因与虎皮同色,原名虎皮糖,皮糖因其中掺有中药,亦称加料皮糖。

相传秦时,秦始皇之母因患气管炎,久咳不止。御医熬制中药,味苦难咽,秦母久病不愈。吕不韦遂令御医,将中药混合碾制成粉,交给糖坊,掺入饴糖之中。由于药物和谷物熬制的饴糖同属温热,互促疗效,且口感好,容易下咽,秦母食后很快病愈。之后,此方流传民间。几千年来,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虎皮糖作为一种功能食品,造福民间,蕙荫广众。入冬后,几乎户户储备,以防老幼越冬不测。虎皮糖,也就形成了在咸阳地区一种独有的具有药疗的食品。

唐宋时期,虎皮糖作为养生保健、馈赠亲友的佳品。并在咸阳及长安与各地的交往贸易中,占比倚重。当时,咸阳北关骆驼场内,虎皮糖一直是众商通往西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北方各省及俄国、中东、欧洲等地。

明清时期,虎皮糖已成为宫廷贡品,也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的艺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并向虎皮糖中加入了核桃仁等,其口感甘甜清爽,油润酥脆,甜中微苦,苦中含香。清高宗乾隆皇帝夜批奏折时,书案呈放的夜宵中就有虎皮糖。君常以虎皮糖赏赐宫娥嫔妃及朝班大臣。

据咸阳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至西安。一日,西太后法门寺降香祈福,回经咸阳,偶遇风寒,咳嗽不止。咸阳知县觐献虎皮糖,西太后吃后顿觉病情好转,细观此糖,颜色金黄,内含核桃仁色白如玉,酷似琥珀,遂说:“此糖可名琥珀糖”!。慈禧的命名,使咸阳这一特色食品名声大振,琥珀糖成为咸阳乃至陕西最具代表的特色食品。

解放前,咸阳城内北平街潘家巷(今咸阳法院街)有琥珀糖制作工坊20余家,城外大小40余家,其中以“和興全”字号尤为出名,其制作的琥珀糖工艺精湛、口味纯正,誉满三秦。

和兴全•咸阳琥珀糖8大优点

1、咸阳地方名产:咸阳人发明,唯咸阳独有。

2、历史悠久:传承发展两千余年,特色显著、文化底蕴深厚。

3、古丝绸之路重要商品:凝结着咸阳人对外贸易、交往的古老情怀。

4、古老字號:《和興全》字号传承于明清,为”咸陽琥珀糖”代表性品牌。

5、保健养生功能: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养血,润肺止咳,健脑补肾,温中散寒,延年益寿的食疗功能,尤其对一些慢性支气管病人有极佳的疗效。

6、王者贵气:从明清开始,一直是皇室貢品。慈禧太后赐名“琥珀糖”。

7、绿色环保:主料小米饴糖、核桃仁,辅料系千年传承中药配剂,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炒制,无废水,无废气,天然环保。

8、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香菇烧麦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彬县烧麦,历史悠久,属全国北派。50年代,彬县十字街口每到傍晚,有作为夜宵的提篮小卖烧麦。60年代至70年代无人制作。80年代以来,彬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已将其作为重要宴席食品供应。彬县烧麦吸收了天津“狗不理”包子制馅特点,制成香菇烧麦,原料用肥三瘦七鲜肉、香菇、鸡柳制成鸡茸香菇馅,以骨汤、香油、生姜、大葱、筒桂、八角、小香、丁香、草果、花椒等为辅料,高汤、大油、面粉制成烫面面团。面团制成25克重的剂子,用走锺制花边皮子包上馅料入小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成。

制作方法是:一、制馅。取新鲜猪肉加入精盐、料酒、骨汤、菜油、生姜、大葱、味精、八角、小香、草果、花椒等制成鲜肉馅。

二、制皮。取精白面粉,加入大油、骨汤、烫成半烫面,然后揪剂,用走钟擀成边有花纹的圆形薄面皮。

三、包馅蒸熟。用制好的面皮包入鲜肉馅,比包子略高,呈开花状。上笼蒸约十分钟即熟。连笼端出,便是原笼烧麦,可随做随食,味道鲜香不腻,久食不厌。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名点小吃之一,

2003年,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四.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秦川大蒜

大蒜,古时称为“葫”,又叫“葫蒜”,属百合科,一年生或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为荤辛类蔬菜,原产亚洲西部。据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载:“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另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云:大蒜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胡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是矣”。因为其个体比我国野生小蒜大,故而得名大蒜。

秦川大蒜,主产于陕西省关中八百里秦川中部的兴平、武功、户县、耀县等县而得名。它以色泽洁白,皮薄瓣大,质地鲜嫩,汁浓味香,耐贮藏,品质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常年出口约3000~4000吨,是陕西省传统的名牌大宗出口商品之一。

秦川大蒜主产地关中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农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以兴平县为例,年平气温13.1℃,全年日照时数2037.7小时,年均降水量585.4毫米,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7%,无霜期229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大蒜的生长发育。

秦川大蒜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每百克鲜蒜头含水分70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灰分1.3克,钾5毫克,磷44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A、B、C、大蒜素等,可供药用。

五.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笼笼肉

笼笼肉

系本县独创的风味小吃。晚清创制。经老市场生产的最佳。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咸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就食。

笼笼肉的制作

原料加工

把猪肉漂洗干净,剔除排骨,将肉切成约6.6厘米长、0.6厘米厚的片,排骨剁成约1.6厘米长的块,一起放入盆中。大米用水浸泡4小时,碾成米糁。在辣子酱里掺入清水,和匀,用细竹筛过滤后,与精盐、五香粉、料酒、姜末、甜面酱、大米糁搅拌均匀,随后和肉片、排骨搅拌在一起备用。

蒸熟

取直径约10厘米的小笼若干,将拌好的肉片、排骨分匀装入笼内,排放整齐(每笼先放肉片四五片,再放排骨两三块)。然后,将小笼摆放在蒸锅上,用旺火蒸约50分钟即成。

六.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旗花面

据传清廷某皇后不食,张榜招厨,烹煮鸡汤伴以鸡蛋饼,切成菱花状,佐以香料,鸡油上飘葱花,细面些许,后即食。具有薄劲、光、稀、煎、汪、酸味出头等特点,风味独特。武功京官传至乡间,流传于今。

七. 陕西省 咸阳 渭城区 酥羊肉

酥羊肉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

材料:

羊肉2500克(去骨),鸡蛋3个,淀粉200克,姜粉、精盐、花椒粉各15克,葱花、香菜各25克,熟猪油1500克,味精少许。

做法:

1.将羊肉切成约0.5厘米厚的大片,放入盆内加姜粉、花椒粉、精盐腌5分钟。

2.鸡蛋、淀粉调成稠糊,将腌好的羊肉挂匀蛋糊。

3.锅内加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时,放人挂匀蛋糊的羊肉,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放入盘内入笼蒸至熟烂为止,取出切成0.3厘米厚的长条。

4.盆内加肉汤、姜粉、花椒粉、精盐、肉条拌匀,盛入碗内,放入葱花、味精,撒上香菜即成。

要领:炸羊肉片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焦煳里不熟。

特色:汤清味浓,肉质酥嫩,清香爽口,可配锅盔、馒头食用。

营养价值:

1.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八.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云云馍

兴平云云馍是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县地方风味小吃,俗称眼镜馍,因看起来像一朵彩云,又像一副没带把的眼镜而得名。兴平云云馍造型美观,黄白色相衬,清香酥脆,越嚼越香,且久存不易变质。

这种馍的做法是:选用一斤精粉,加菜油和白糖各二两,水三两半。把称好的白面中间刨个坑,把白糖用开水化开,和油一起倒在面坑中,然后把面和成面絮,面要和硬些,用杠子压好。等面回软以后,一斤揪成二十个左右的面块,再把面块搓成长条,中间压扁两头圆,把两头一正一反卷成两个圆圈形,放在鏊上烘烤一小时就成了。

九.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县露地大葱

乾县露地大葱

漠西乡辖14个行政村,21000人。近年来,露地大葱发展在全乡范围内迅猛增长。自2002年以来,面积由原来的3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5600亩,年产量2万吨,随着漠西蔬

菜协会的成立及菜农种植经验的不断丰富,大葱品种越来越多,有中华巨葱、葱王、全兴、金麦等品牌,质量均达到了国家级大葱验收标准。

漠西大葱以葱白长、无丝、个高享誉四方,远销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大葱基地紧临省道209线,交通便利,质优价廉。

十.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咸阳马栏红

咸阳马栏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咸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陕西省l0地市之首。咸阳果业栽培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咸阳市始终把果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近些年,果业规模迅速扩大,果品质量逐年提升,果业效益显著提升,已成为陕西第一果业大市。

目前,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421万亩,总产583万吨,其中苹果323万亩,产量472万吨,占陕西省苹果总产的42.9%,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1%,浓缩果汁产量占全球六分之一。咸阳果品、果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果业已成为咸阳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果业收入占到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80%。以“咸阳马栏红”、“乾县双矮”为代表的苹果生产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

为了实施果业产业品牌战略,2013年咸阳市市委市政府就决定将“咸阳马栏红”苹果作为我市的公共区域品牌培育,经过努力,“咸阳马栏红”苹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果品品质逐年提升,也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从2016年底,开始着手“咸阳马栏红”商标申请注册工作,历时近一年时间,今年9月,终于成功注册“咸阳马栏红”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咸阳茯茶、三原廖花糖、淳化饸饹、长武苹果之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我市的第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也是我市唯一一件跨县域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涵盖了咸阳北部五个县域,惠及百万果农。从此咸阳优质苹果正式有了一个统一响亮的品牌“咸阳马栏红”。

“咸阳马栏红”苹果种植面积177万亩,产量231万吨,生产地域范围为咸阳长武、旬邑、永寿、淳化、彬县五县全境42个乡镇。“咸阳马栏红”苹果具有绿色生态、色泽艳丽、脆甜多汁,风味浓郁等特点。

买陕西特产去哪里买比较好陕西特产在哪里批发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