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车站有什么特产送人 北京有什么土特产可以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4 14:13:57

一.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特制八宝印泥

北京特制八宝印泥色泽鲜艳、纯正,印迹清晰,不糊印章,不泅油,不怕日晒,不怕火烤,久放不干,永保原色。

八宝印泥采用麝香、朱砂、红宝石、珊瑚、朱胶、赤合叶、老陈蓖麻油及艾绒等8味上等名贵药材为原料制成。朱砂选用上等镜百砂;天然红宝石、珊瑚经研细和多次漂制;珍珠选用上品研制;蓖麻油经自然阳光照晒与四季冷热处置,存放20年以上,艾绒经挑选、漂制、摘绒加工等工序制成。上述材料加工后,进行配料、搅拌、研磨、检验细度、再加入精制艾绒,用石臼研砸匀细,前后达30多道工序。放入缸内存置6-10个月,使油、料浸透、回性,成为成品。

二. 北京市 怀柔 干蘑菇

干蘑菇为优质干菜,水发后好可配制佳肴,和鲜蘑菇的食用价值不相上下。干香菇泡发,不宜冷水,宜用60℃的温水,在此水温中,香菇所含核糖核酸易被水解成具有鲜味的――鸟苷酸。泡发后的水也含鲜味,不可泼弃,可澄清后用做汤水。



蘑菇,要选择表面有弹性、有韧性、有光泽度的菌类,如果煲汤应选择干片(干蘑菇)效果最佳,食用也应选择干蘑菇和鲜蘑菇,尽量不要食用腌制蘑菇,因为腌制蘑菇最容易造假。切勿食用带有粘性、挂丝的变质蘑菇。

三.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玉雕

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玉制工具,玉雕是从玉制具发展而来的。至殷商时代已开始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到元代(公元1280-1368年),中国出现了南北不同风格的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以北京为中心。清代,不断有南方匠人到北京传艺,有的高手在北京落户。因此,北京玉雕集南北技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世纪四十年代,北京玉雕行业出现四位才华出众的艺人,他们是:潘秉衡、刘德盈、何荣和王树森。这四人不仅精通传统的玉雕技艺,而且各自都有一手绝活,他们的作品不拘一格,常以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而博得人们的赞赏,因此,当时在本行业中享有“四怪”的美誉

品种:按照题材划分,有器皿、人物、花卉、鸟禽、兽、盆景、首饰和工业用仪器八大类

中国人一直把玉器看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古时的有钱人常随身佩带玉器。于是,一大批玉器艺人便云集在北京崇文门花市一带,北京就成为中国的玉器中心

玉器行业是旧北京地位相对较高的行业,它的名手名家们很受人尊敬,艺人的报酬也较丰厚并被尊为“先生”。始今的玉器在创作风格上承袭了旧时的传统,北京玉器厂曾经雕制过一对火柴盒大小的“龙凤呈祥”佩,体积如此之小,还是精细地雕成了浮琢的龙、凤、蝴蝶、双喜等图案,于方寸之中感到了异常的深远。另一件杰作是“盗仙草”:白娘子红装素裹,于飞奔追逐之中口衔一株黑灵芝,令人叫绝的是,玉雕中的颜色全是利用玉石的原色。(北京)

四. 北京市 东城区 老北京臭豆腐

臭豆腐是一项流传于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但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当大的差异。臭豆腐分臭豆腐干和臭豆腐乳两种,都是相当流行的小吃。臭豆腐乳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亲赐名御青方。臭豆腐在上海,台湾是颇具代表性的小吃

老北京臭豆腐制作方法:

1、制豆腐将黄豆用水泡发,泡好后用清水洗净,换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与稀糊同样多的温水拌匀,装入布袋内,用力把浆汁挤出,再在豆渣内对入沸水拌匀后再挤,如此连续豆渣不沾手,豆浆已挤完时,撇去泡沫,将浆汁入锅用大火烧开,倒入缸内,加进石膏汁,边加边用木棍搅动,约搅15~20转后,可滴上少许水,如与浆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够,须再加进一些石膏汁再搅。如所滴入的水没有同浆混合,约过20min后即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舀入木盒内,盖上木板,压上重石块,压去水分,即成豆腐。做臭豆腐,豆腐要是特质的,压得比我们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又软。

2、发酵将做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质架子可以放十几层豆腐,中间可通风,抹上盐,点上霉菌(菌种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弹在豆腐上),在无阳光直晒的通风房间里放两至三天,夏天屋中气温可在32度上下,豆腐会长出一寸长的白毛,即霉菌。

3、发酵后的处理将青矾放入桶内,倒入沸水用棍子搅开,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捞出豆腐冷却。然后将豆腐放入卤水内浸泡,春、秋季约需3~5个h,夏季约浸泡2h左右,冬季约需6~10个h,泡好后取出,用冷开水略洗,沥干水分即可。(卤水制法:以用豆豉2.5kg为标准计算,须加清水15kg烧开,过滤后,在汁水内加碱1500g浸泡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1次,发酵后即成卤水。)

4、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和特色,再进行加工。

五. 北京市 密云 香葱猪蹄

香葱猪蹄

原料:葱50克,猪蹄4个,食盐适量。

做法:1、将猪蹄拔去毛桩,洗净,用刀划口。2、将葱切段,与猪蹄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和食盐少许,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熬,直至熟烂即成。

六. 北京市 密云 燕山板栗

燕山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燕山山脉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谷到山海关,大致呈东西向。长300多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海拔在400~1000米。北侧接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燕山板栗更是燕山山脉的一大特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板栗称之"木本粮食",素有"铁杆庄稼"的美誉,栗子味道甘美、香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上等食品。据《本草纲木》记载: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效,药用价值很高。《本草纲木》上介绍, 人有内寒, 暴泄如注,食煨栗二、三枚顿愈。板栗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唐代医学名家孙思邈曾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说,吃食栗子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冶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栗还有驱寒止泻之效。其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比美,而又价廉易得,所以,倍受历代医家推崇。
目前,我国板栗的栽培分布达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呈快速增长之势。全国板栗产量,1 980年为6.73万t;2003 年为71.5万t,约占世界总产的69.0%ill 2005年达103.19万t,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位于燕山山脉的燕山板栗属于华北品种群,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香、甜、糯的独特风味,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的河北和北京辖区内。燕山板栗又称京东板栗,在我国的板栗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的出商品,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我市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大力推行板栗生产标准化,加强板栗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了燕山板栗生产品种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燕山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目前,密云县、昌平区、平谷区和延庆县等四区县板栗种植面积达2.627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450万公斤,产值12340万元,涉及5.77万农户。
而北京燕山山脉板栗种植基地就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北庄村,位于昌平北部山区,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26户。据了解,昌平区的板栗种植面积现有4万多亩,年产量达115万公斤,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多年来,一直行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等地,仅出日本就在每年2.5万t左右,在我国板栗出创汇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品牌优势。
近年来,在昌平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充分利用天然水、大气水,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环境优势,鼓励农户发展柴鸡养殖、民俗旅游和传统果品等产业。北京燕山山脉板栗种植基地是当地特色产业,是一家集果树种植、果品采摘、销售干鲜果品为一体的专业板栗服务供应服务商。现主要经营的“燕栗来”品牌产品有:板栗、核桃等,基地生产的“燕栗来”牌板栗于2008年9月荣获“中华名果”产品名誉称号。
其中板栗经营主要以红栗为主,籽粒大(每市斤40粒左右),色泽油光发亮,肉质松,味香甜,糯性大等特点。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使我区所产板栗闻名海内外。燕山板栗外形美观,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匀,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颜色呈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浅薄蜡质层,皮薄,较其他地区的板栗硬、实;果仁呈米黄色,易剥、不粘内皮;果仁含水52%以下,蛋白质4%左右,碳水化合物38%以上,膳食纤维2%以上,VE40mg/kg以上,钙150mg/kg以上,铁4.5mg/kg以上,Vc230 mg/kg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近年来,燕山板栗出口量不断扩大,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日本客商点名要燕山版栗,燕山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声誉,闻名遐迩。

燕山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燕山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京政函〔2007〕10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冯家峪镇、不老屯镇、北庄镇、太师屯镇、高岭镇、大城子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溪翁庄镇;昌平区长陵镇、十三陵镇、兴寿镇、崔村镇、南口镇;平谷区镇罗营镇、大华山镇、刘家店镇、山东庄镇、金海湖镇、王辛庄镇、南独乐河镇、峪口镇、熊耳寨乡、黄松峪乡;延庆县-科乡、四海镇、珍珠泉乡等2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北京市 西城区 老北京面茶

老北京面茶是北京市的特色小吃。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云:“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

面茶不是茶汤,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状物,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味道另说,讲究的是喝它的方法。老北京讲究喝面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面茶很烫,其实用吸溜更加恰当。碗里的面茶和麻酱一起流到碗边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酱又是面茶,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味道。这绝对是门艺术,非老北京人不可了。我去喝过那么多次,没一次见到有这么喝的,全都是人手一勺。看来这门艺术,快要绝迹了。

过去的面茶,一般是下午卖下午吃的:“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如今不用受时间的限制,想什么时候吃,都能热热乎乎地来上一碗,我觉得,反而是早晨更适合吃。

八. 北京市 昌平 炸糕

炸糕是北京人爱吃的面食之一,也常做早点。炸糕分 奶油炸糕、黄米面炸糕、江米面炸糕和烫面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它由元朝蒙族人的饮食习惯沿袭下来。蒙古人建元朝后,将一些奶制食品带入中原,溶进北京人的饮食之中。
制作做法: 面粉为原料,先烧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入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白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 稍晾成烫面。用水将白糖和香草粉用水化开,将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倒入烫面中,最后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锅内倒油,不宜用芝麻油,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分成小球,小球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入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的制作方法:用水磨米面为原料。面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硷。制作时抓一块面约50-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这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入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硷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这种炸糕外焦酥、内软嫩,易消化。

九. 北京市 怀柔 怀柔杏仁

杏仁是健康食品:大杏仁富含蛋白质和钙质,有利成长。很多素食者习惯把杏仁作为零食和菜肴营养依据:杏仁可补充蛋白质和重要的矿物质,例如铁、锌,以及维他命E。杏仁具有补充能量的特性,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这两种物质都非常有助于控制甚至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具有抗氧化功能,所以非常有利于预防心脏健康以及糖尿病等。

美国塔福茨大学抗氧化剂研究室主任杰福瑞.布鲁伯格博士在北京举办的“生物活性物质学术研讨会”上,发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大杏仁皮中的抗氧化剂与大杏仁中的维生素E能够产生协同功效。

研究人员发现,大杏仁皮中含有一种被称作类黄酮的抗氧化剂,这种抗氧化剂也存在于葡萄酒、茶、水果和蔬菜中。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能保护人体细胞,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即“坏胆固醇”)受到氧化作用的攻击。

目前科学家已分析鉴定出了20多种类黄酮,在大杏仁中发现了一组独特的类黄酮化合物。杰福瑞?布鲁伯格博士说:“血液测试表明,食用带皮的大杏仁能够使人体内类黄酮和维生素E的含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还表明,用大杏仁、大豆、胶粘纤维、植物固醇等有益心脏健康的食品组成的组合膳食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其效果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斯他汀类药物相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科技室主任霍军生博士表示,维生素E和类黄酮在抵抗衰老和促进心脏健康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无论是大杏仁表皮中类黄酮的协同作用、还是大杏仁在组合膳食中的协同作用,都使人们看到了大杏仁中维生素E和类黄酮有较强的功效。

十. 北京市 昌平 爆肚冯

爆肚冯是北京著名小吃开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字号了,如今第三代、第四代冯氏传人已将“爆肚冯”发扬光大,分店很多,吃的人也络绎不绝。

清光绪年间“爆肚冯”由山东陵县人冯立山创业于北京后门巧经营爆肚。清光绪末年由第二代传人冯金河(1888年生)继续经营爆肚。在经营中潜心钻研、精心制作,使爆肚味道浓厚,深受宫内画匠、太监以及旗人的偏爱。后经宫内当差的太监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专用肚子的特供点,及至清帝逊位,清宫的专供也渐渐取消了。为了维持生意,冯金河便迁至前门外廊房二条与爆肉马、烫而饺马等五家组成了一个小吃店。被当时各界誉为小六国饭店的美称。

1937年事变后成为北京著名的门框胡同小吃摊群中的重要美食。第三代传人冯广聚自幼跟着父亲学习继承传统制作方法,而且对原料的精选细微上下功夫,尤其在佐料的配制上细心钻研、大胆创新,使其爆肚的色、香、味俱佳。曾受到各界顾客的好评。

1935年在门框胡同北段路东开设了爆肚冯饭馆,因1937年事变的影响关闭,从而在门框胡同南段与豆腐脑白、年糕杨、厨子杨、爆肚杨、豌豆黄宛、年糕王、复顺斋酱牛肉老店、奶酪魏等形成了门框胡同小吃街。康家的老豆腐、包子杨的包子、祥瑞号的褡裢火烧、德兴斋的烧羊肉以及羊头马的羊头肉,皆为门框胡同的名吃,并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品尝,如文人墨客的鲁迅、巴金、丁玲等;影视界的韩兰根、陈燕燕、白杨等;戏曲界的金少山、裘盛戎、荀慧生、尚小云、李万春、谭富英等皆是门框胡同常客。从1937年—1957年是门框胡同最风光的时代,由于合作化合营与合营运动的来临,爆肚冯与爆肚杨合进门框胡同的同羲馆饭馆,其它摊合进大栅栏西口的国营茶馆,因此便结束了门框胡同小吃的命运。合营时冯广聚之妻刘凤文进入同羲馆,做为资方代表继续负责爆肚、涮肉这一摊工作一直干到八五年退休。由于合营后的同羲馆由这些合营过来的传人继续负责各种小吃的制作,继续赢得电影界、梨园界、曲艺界、文人墨客的偏爱。成为他们品尝真正北京风味小吃的重要场所。

1999年9月18日与1999年9月21日两次被请到钓鱼台国宾馆与羊头马、老月盛斋、豆腐脑白为庆祝五十年大庆及国宾馆馆庆为国家领导人现场制作。国家副总理钱其琛,中央各大部部长、副部长、各国驻中国大使,都前去品尝地道的北京小吃。爆肚冯的“爆肚仁三品”于2000年4月26日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菜点。在北京晚报4月28日正式登载公布。1998年至1999年爆肚冯申请并建立了北京市爆肚冯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月,北京申奥成功清真烹饪技术大赛,爆肚冯获得金奖,并且获得个人金牌。

北京南站附近可以买到的特产北京适合送人价格不贵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