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特产图片 乌兰察布兴和县当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2 00:26:58

一.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新桥茶干

新桥茶干

新桥茶干,生产于安徽省和县具有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这里盛产的优质大豆品种,无污染,这里生产的“新桥茶干”畅销大江南北,远近闻名,且多次在展评会上获得好评。

“新桥茶干”是和县地方老字号传统。选用上等优质大豆,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辅以对人体有益的八角、桂皮、丁香、甘草等天然名贵中草药,浸润酱制使汁液深入产品组织内部,其配方独特、用料考究,味道鲜香纯美,口感更是块块劲道,食用后回味无穷。

相传著名诗人刘禹锡食后赞叹到:“其形似币,五香俱全”,名噪一时。

地址:和县功桥镇新大街12号

电话:0565-5302092013856532131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土纸

土纸

泰和的桥头、碧溪、水槎等地盛产毛竹,历来是江西的土纸主要产地。土纸由嫩竹经石灰处理后捣碎成浆,以手工抄造而成,现在有些地方已用机械代替手工操作。土纸可用作毛笔书写、包装、手纸等。品种有毛边纸、竹纸、大表纸等。主要产于桥头乡的津洞、高市、碧溪乡的土坪,水槎的西阳山等地。产品销南昌、兴国及武汉等地。

三. 河北省 邢台 南和县 南和小米煎饼

南和小米煎饼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特色小吃。南和小米煎饼具有焦、嫩、香、甜,粗粮细作,营养均衡特色。后经国家高级营养师赵国强多次研制成香甜可口,营养均衡,源于自然,制作方便深受欢迎的食品。

南和县特色小吃小米煎饼取材于南和金米,并辅助添加小麦面、葡萄干、熟芝麻和白糖,经加水调和后,打糊发酵,上铛烙熟即可食用,具有焦、嫩、香、甜,粗粮细作,营养均衡特色。其历史渊源深厚,据史书记载,在兴林国一带(南和1)盛产金米,三皇姑常用此米解救百姓,为使用方便,将米粉制作成煎饼,深受百姓喜欢,一直沿用至今。后经国家高级营养师赵国强多次研制成香甜可口,营养均衡,源于自然,制作方便深受欢迎的食品。

四.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和县炸牛肉

  是和县传统名肴,有600多年历史。元末明初,回民从西北和沿海移居和州,引入“炸牛肉”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即将肉按其纹路横切成半寸长、半分宽、二分厚的肉片,再入水煮肉待滚后晾干,经油炸并加佐料红烧即成。入盘时肉色金黄、鲜嫩味美。密封可保持时间长。

【菜系】 安徽菜

【原料】 牛腱子肉750克,小葱结15克,姜片25克,酱油100克,白糖3茶匙,八角3个,香油适量。

【做法】

①将牛肉横着纹路,切成约3厘米长、0.6厘米宽的薄片,放入滚水锅内氽净血水捞出晾干。将锅内煮牛肉的汤水撇去浮沫倒在汤碗中,除去沉淀脚渣留用。

②烧热锅,下油,至五成熟时,将牛肉片下锅里炸2分钟左右,倒入漏勺滤去油。

③在原锅中留少量油,将葱、姜、八角一起放在锅内煸炒一下,加酱油、白糖、盐、牛肉和煮牛肉的原汤煮滚,用大火烧至汤汁浓稠时再加入味精,汤将收干时出锅,放香油内浸泡1至2小时,即可捞出滤去油装碟上桌。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螺百乡皮蛋

螺百乡皮蛋

六.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红瓜子

泰和生产红瓜子已有500多年历史,比我省素有“瓜子大王”之称的信丰还早50年。红瓜子的特点是色泽殷红、壳薄仁厚、肉脆味香,有润肺、消食、提神之功效,是人们酒前饭后,品茗聊天时不可多得的佳品。人们还特别喜爱它独有的红色,视它为吉祥的象征。泰和的红瓜子远销赣州、广东等地,并通过港澳销往国外。

七.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洋芋

西和洋芋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地跨暖温带和中温带,特色迥异的气候蕴育了丰富多样的物产。西和洋芋以面饱个大著称,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40万吨。

洋芋是西和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县农民25%的收入均来于此,是该县主抓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为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西和县通过建基地、树龙头、拓市场,狠抓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逐步形成了布局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格局,使洋芋产业逐渐成为西和最具特色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西和县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优良品种,建成了5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并在14个乡镇135个村推广繁育面积3500亩,在何坝、兴隆、苏合、姜席4个乡镇各建成了1个万亩示范片带。全县建成了由1个县级马铃薯联合总社、20个乡级社和150个村级社组成的县、乡、村三级马铃薯合作社组织体系。依托专业合作社,西和县先后组建了社会化便民服务队伍40多支,为合作社(企业)和种植农户提供种植、施肥、除草、运输、贮藏等环节的服务。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在何坝、西峪、苏合等马铃薯主产乡镇流转土地4万多亩,建成一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9400亩、二级脱毒种薯示范基地3.8万亩,大大提升了全县马铃薯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三杯乌鸡

三杯乌鸡以被誉为“白凤”的泰和县武山乌鸡为原料,烹制时不放汤水,只需配一杯甜米酒,一杯香油,一杯酱油,至于砂钵中煨制而成。肉质酥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

九.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花椒

西和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西和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南部山区所产的“大红袍”花椒,皮红口黄,粒大肉厚,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资源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花椒栽植的有利条件,把花椒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南椒北果”的经济林果发展思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花椒产业开发建设,通过地埂栽植、荒山建园、地埂椒核套栽等模式,发展壮大花椒产业。

截止2007年6月底,全县花椒栽植总面积已达到18万亩,年产椒量120万公斤,花椒总产值2400万元,大桥乡实现了花椒全覆盖,南部的大桥、蒿林、太石河、洛峪、西高山五乡镇花椒面积将近占全县花椒总面积的一半,大桥乡的龙凤、白五,蒿林乡的赵沟等15个村已成为全县的示范村和典型,特别是西高山乡寇山、冯坪村的地埂椒核套栽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十.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五香花生米

五香花生米

古镇乌江,座落在皖东江边,原生态的地理环境,盛产出优质花生。“陆记小二黑”五香花生米,选用本地上等花生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筛选,通过独特自然的原料配方手工炒制而成,香味可口,吃而不腻,回味无穷。本品分咸甜两大类,有五香、玫瑰香、奶油、巧克力味等多种口味。产品深受江、浙、沪、皖等地消费者倾心喜爱,实为家常佐料、茶间、旅游休闲之佳品。

电话:0565—5391056

兴和县十大特产乌兰察布兴和县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