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特产食品 通山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5-31 14:14:00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传统食品手扒肉

手扒肉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顾名思义,“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是牧民们的家常便饭。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他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调好的佐料吃。根据牧民的习惯,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观光旅游不吃一顿手扒肉就算没完全领略到草原的食俗风味和情趣,虚此一行。

蒙古族的手把肉不同于一般的吃肉啃骨,不仅烹制上有许多独特技艺,而且在食用上也有许多特有的礼仪文化。“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手扒肉”多选用草原牧场生长的两龄羊,采用传统的“掏心法”宰杀,因为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不加任何调味佐料),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这种传统做法的特点是肉嫩,味鲜。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再加佐料烹调后食用。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手扒羊肉质鲜嫩,味美可口,食用时常用蒙古刀切成小块,蘸上青蒜末、鲜酱油。当地蒙古族习惯吃法是一手拿肉骨头,一手拿蒙古刀,边剔边吃,技艺娴熟,常常可做到骨头上一丝肉渣都不剩。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通山麻饼

通山麻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山麻饼是湖北咸宁市通山的。

通山大畈麻饼:大畈麻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商贸人士沿富水河至长江,往来做生意,从而给富水中游的大畈街带来了商机和繁荣。传说麻饼始创于阮氏之手,当时堪称湖广“一绝”。大畈麻饼曾享誉武汉三镇,销遍荆楚大地。大畈麻饼配料精致。由高级面粉、上等芝麻,优质茶油,加之冰糖、葡萄干、陈皮、金钱桔等十几种食料,先人工拌、揉、搓、打、削成圆形,再一蒸二熏三烘四烤,然后出笼凉干即可食用。

通山麻饼

通山县麻饼协会

14633305

麻饼(糕点)

三. 江苏省 苏州 昆山 万三系列食品

万三蹄、万三方肉、万三三味圆、万三猪手、万三鸡腿、万三野鸭、及万三贡酒、万三宴酒和万三家酒,已成为周庄美食的代表。尤以万三蹄独树一帜,多次被评为食品金奖。随着周庄知名度的日增,已走出周庄,涌向中外餐桌
万三蹄:以猪腿为原料,佐以调料,用旺火烧煮,经过蒸焖,皮润肉酥,汤色酱红,肥而不腻,咸甜适中,堪称色、香、味、形俱佳的肴馔
万三方肉:有猪鲜肋肉切方,以“万三蹄”工艺煮酥,是与万三蹄响应的宴客主菜
万三味圆:有新鲜面粉制成面筋,包入肉末或虾仁、鸡丝作馅,做丸煮熟,兼具小笼、馄饨、汤包之味
万三猪手:以传统配方烧煮的猪蹄爪,滋润美味
万三鸡腿:以当年新鸡大腿为原料加工,皮酥肉嫩
万三野鸭:以太湖野鸭为原料,用“万三蹄”工艺烧煮,肉嫩味鲜,成为餐桌上乘佳肴
万三贡酒、万三宴酒、万三家酒相传沈万三家以糯米、高粱、玉米、小麦、大米及南湖水采用特殊流程,精心酿制而成,酒液清洌,口味甘醇
( 昆山)

四.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玉雕

和田美玉产于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闻名于古今中外。现存于北京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也是用的和田玉,重达5330公斤,为我过历史上最大的玉件,并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和田玉在华夏的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和田玉石分为仔玉和山料。河里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底;矿采的叫山料,史书上称之为"攻山采玉",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次不齐。和田玉特别是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史称白玉河、墨玉河,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和田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青花、红玉等。其中最珍贵的白玉是羊脂玉,温润如羊脂,洁白无瑕。目前一公斤羊脂玉价值可达10万多元。如果白玉中杂有琥珀色的斑痕,价值更高。墨玉黑而透亮,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镯、印章、嚣玩的名贵材料。翠玉色泽绿如翡翠, 价值更高
和田玉雕,小件加工如鸡心、玉佩、图章、钟馗、脸谱、手镯、戒指等,大件精加工如香炉、山水、仿古屏风、动物、花卉等。已实现了从设计绘画、切割、制作、打磨、抛光等系列流水线作业
和田玉自古闻名,据历史学家考证,它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曾是封建帝王珍爱的西域贡品。1992年8月和田玉雕厂为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加工玉雕屏风"手鼓舞"高达1.5米,成为世界玉雕之最,为和田玉雕史开创了新的纪元,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和田)

五. 重庆市 秀山县 秀山油茶

秀山油茶

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油茶--秀山创富之钥

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秀山油茶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广,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本县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秀油"历史悠久。秀山县位于重庆市最南端,历来盛产油茶,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曾是全国油茶基地县,被誉为"油茶之乡"。

基地规模初步形成。自200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油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成油茶基地16个,种植面积10万亩,油茶企业7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家。

下阶段目标。我们将围绕"开发致富之山、打造油茶之乡"的总体思路,借各方之力,力争2017年建成优质高产的油茶种植基地30万亩,开发出茶油、茶皂等系列油茶产品。

六.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荔枝

灵山荔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钦州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磨砺了钦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与“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荔枝之乡”,全市水果总产量、人均水果产量均居广西首位;已探明的矿产有30多种,锰矿、钛铁矿尤为丰富,居广西前列。陶土储量超过17亿立方米,石膏储贮量3.2亿吨。她文化积淀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故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浦北红椎林是全国最大的连片式椎林;灵山县大芦村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钦州港七十二泾旅游区被誉为“南国蓬莱”,与此相连的麻篮仙岛、大环半岛海滨浴场风景独特,是南国旅游宝地。

灵山是最适宜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之一。始种于汉朝,现在无村不荔枝。主要品种是三月红、灵山香荔、桂味荔、妃子笑、糯米糍、黑叶荔、鸡嘴荔等。荔枝本是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灵山荔枝品质尤佳。其中:三月红5月上、中旬成熟,甜带微酸,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高达54.56-57.46毫克,酸0.32-0.37毫克,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62-68%。妃子笑6月上旬成熟,皮色淡红美观,皮薄、肉厚,肉质爽脆,清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7.1-82.5%,种子较小,品质风味优良。灵山香荔皮红略带紫色,肉白腊色,肉质爽脆,味甜带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量的76.6%,种子多为焦核,品质上等。桂味荔皮浅红色,肉乳白色,清甜多汁,有桂花香味,可食部分占全果重75.80%,焦核占多,为鲜食最优质品种。糯米糍果皮鲜红,肉厚黄白色,肉质软滑,汁多,味浓甜带微香,可食部分占全果重73.8-4.4%,种子小,品质风味极优。1990年6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一封推荐开发灵山优质荔枝的信中,称赞灵山产的桂味荔枝“肉大、核小、味道相当好,比广东现兴的各品种又胜一筹。”灵山荔枝鲜果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1988年,灵山生产的象山牌荔枝罐头,获法国国际美食协会金质奖。1991年,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灵山产的三月红荔枝获银奖。1992年,在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上,灵山桂味荔、灵山香荔分别获金奖和银奖。

1996年,灵山被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命名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灵山香荔生产基地”,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烟墩镇、平南镇、文利镇、武利镇、伯劳镇1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竹编

灵山竹编

八.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钟山贡柑

钟山贡柑素以清甜、爽口、多汁、化渣、多食不腻而著称,与橙类水果对比,显示皮薄,果肉与果皮容易分离,食用较方便和多食不腻等优点,与桔类水果对比,则显示清甜多汁,爽口化渣,总酸量和固酸比低,口感好等品质,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09年12月获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推介优质农产品,2012年12月在钟山县成功举办首届广西·钟山贡柑文化节。

钟山贡柑种植历史较久,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于一百多年前,钟山有一位种植柑桔的果农到广东德庆走亲戚,在宴席中尝到德庆贡柑,感觉味道清甜,口感很好,于是引进了德庆贡柑到钟山种植。由于钟山县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自然气候条件,培育形成了钟山贡柑甜而不腻、多汁、化渣的独特风味,因而在柑桔类水果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以来,钟山贡柑逐步扩大种植,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钟山贡柑生产迅速发展,目前,钟山县种植贡柑面积已达到5万多亩,成为广西区内最大的贡柑生产区域,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每年11—12月成熟上市,产品畅销国内外。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通山茶叶

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十.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钟山青梅

青梅:主要产于钟山、贺州市、昭平、富川。其中钟山的“大肉梅”,大小均匀,肉厚核小,作来加工话梅、加应子等质量尤佳

( 贺州)

通山特产必买清单通山十大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