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特产古井贡酒怎么样 古井贡酒在安徽亳州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0 10:36:26

一.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苔干

苔干又称贡菜,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条状蔬菜,主产区在涡阳到亳州之间的沿涡河地区以义门镇为中心。该菜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纳入宫廷,故得名为贡菜。-总理曾多次用此菜招待外宾,因嚼咽时能发出清脆的响声,周总理幽默地称之为

“响菜”。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磷、钾、钠、铁、铜等营养元素,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利五脏、通经脉等功效。苔干现已成为亳州大宗出口商品之一。

二.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亳州牛肉馍

亳州独有的清真食品。它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气扑鼻。该馍以牛肉、粉丝和佐料为陷,用上好的面粉做皮,陷皮层层相叠,制成直径为35—40厘米,厚3—5厘米的圆形饼,放在特制的圆形平地锅内,用油炕,边炕边转边翻,约30分钟即可。该馍入口油而不腻,香酥可口,是小吃中的上品。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百花贡酒

此酒温醇浓郁,具有酸、甜、苦、辣、醇五特色,是镇江。1909年参加国际性南洋劝业会和巴拿马赛会,曾获得优良产品奖状和金牌奖。清光绪年间,远销京都,被列为皇帝的"贡品"。 百花贡酒,其色深黄,其气清香,其味滋芳,糖分较高,酒精含量低,加之能活血养气,暖胃祛寒,又成为老年人之营养品。

四.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王市花边

王市花边为传统手工业产品。

王市镇:以传统手工业名产花边著名。

五.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涡阳烟草

涡阳烟草

烟草最早产于西印度洋群岛,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亳州的烟草种植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

解放前,亳州烟草种植面积数千亩,是当时远近闻名的烟叶产区,品种有“花旗烟”、“娥眉俏”、“太平板”、“歪把子”、“老来红”等,今多已失传。

建国后,国家在亳州各县区设置了烟叶收购站,隶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70年代,谯城区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到了80年代一度扩大到24万亩之多,产量高达4000万公斤,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成了安徽省的主要产烟区,栽种和管理都实现了规范化。主要品种有“红心一号”、“长脖黄”、“老来红”、“白肋烟”、“草新5号”、“襄颖一号”、“许金四号”、“潘元黄”、“红花大金元”等。亳州烟草的特点是叶片大,色泽好,油量高,香味浓,是生产中、高档香烟的主要原料。

六.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亳州苏赵梨

苏赵梨产于安徽省亳州市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

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

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一千多亩,园林结构可谓“三世同堂”。外围是一把粗的新载梨树,碧叶嫩枝,为青春少女;环村是五十年至百年的壮年梨树,枝叶繁苦茂,挂果累累;村中是那棵三百高龄的古老梨树,粗大的树干被风雨磨得如铁似钢。

苏赵梨的名气越来越大,并多次荣获嘉奖。1957年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

七.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苏赵梨

苏赵梨产于亳州市龙杨镇西北角的苏赵庄。这儿地处亳州市的最南端,交通又不便,可谓穷乡僻壤。然而,因为出产苏赵梨,穷乡也跟着名产大名远扬了。 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

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汁,食之无渣,落地即碎。
清道光年间,苏赵梨与砀山梨同为贡品。砀山人以苏赵梨与其砀山梨齐名而不服,公举三位有名之士,推三独轮车梨专程来亳州,要与苏赵梨一比高下。经众人反复品尝,竟然难分优劣。后来双方协商,以梨的酥脆定输赢。苏赵人取梨一只,平放凳上,食指往梨上轻轻一按,梨子立即两半。砀山人大吃一惊,取其梨试之,用上全力,梨子仅仅脱去一层皮。砀山人服气了,苏赵梨的名气也因此更高一等。

苏赵梨园如今已发展到一千多亩,园林结构可谓“三世同堂”。外围是一把粗的新载梨树,碧叶嫩枝,为青春少女;环村是五十年至百年的壮年梨树,枝叶繁苦茂,挂果累累;村中是那棵三百高龄的古老梨树,粗大的树干被风雨磨 得如铁似钢。

苏赵梨的名气越来越大,并多次荣获嘉奖。1957年华东五省市水果竞赛中获金质奖,1996年安徽省农业厅优质水果评比中获质量奖,并在“第八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

八. 安徽省 亳州 谯城区 老队长扒鸡

老队长,名张士田,家住龙山镇龙北行政村龙西村。解放后就担任生产队长几十年;一生从事扒鸡行业,其主要原料是以本地土鸡,并加入60多味名贵中药材精心加工而成,其色、香、味、形均佳,有皮脆、肉软、味美之特点,远销省内外。现张士田已去世,其外孙朱丰收继承传统扒鸡加工工艺。现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肖像商标。

九. 安徽省 亳州 涡阳县 涡阳干扣面

安徽—涡阳干扣面,是涡阳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面食,以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配以蒜汁、葱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酱油等为底料,煮熟的面条如雀巢一样覆盖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搅伴以后即可。干扣面成为涡阳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风景,有过往商贾来涡必吃干扣面、“不吃干扣面枉来老子故里”之说。

文化:涡阳河北有一个村子叫“甘园”,甘园有个村民叫甘贺之。老甘虽已五十出头,但心存凌云之志,一心想为家为国干些事儿。政策允许,他准备在涡阳县城开一家招待所;老甘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有敢想敢干的精神。房子、内部设施准备好以后,他就想立刻投人运营,于是当天就准备把招待所的牌子挂上。老甘也不请人,自已凭着小时候的“功底”,把招待所仨字写在了黑板上,然后把黑板挂在了大门的左侧,一边盘算着当晚的事。谁知老甘写错了字,把招待所的“招”字写成了“扣”字,自己不知。别人看见了读出声来,说,老甘,你要办扣待所吗?老甘一边说错了错了,心里却很难为情,装作会写的样子,待那人走后,心想,这招待旅客的事大概要出力吧,于是又在口字下面加了一个力字,变成了拐待所。老甘办拐待所的事很快在涡阳县城里传开了。最后传到了老甘这儿,老甘十分懊恼,再加上服务业生意难做,老甘一气之下,招待所不办了。可老甘又不甘心,不能就这样灰溜溜地回村去,那样岂不让乡亲们取笑?经过再三合计,老甘决定承传祖上留下的制作面条的工艺开一家面馆。

可县城的面馆已有几十家,打出的牌子有什么荤汤面、肉丝面、干素面、清汤面、麻辣面、牛肉面、羊肉面、刀削面、手擀面、豆杂面等等等等,老甘嫌这些面的名字都太俗,太平常,老甘决定给自己的面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而且这名字里面,要体现我老甘在哪儿跌倒的还要在哪儿爬起来的思想。联想到面条的煮调工艺,老甘给自己的面起了一个名字,叫“甘扣面”。甘扣面问世后,由于面条工艺独特,调料配方独到,名字别致,很快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面条生意十分红火,老甘很快赚了。可哪知好景不长,割资本主义尾巴风一刮,老甘面馆也被“割”掉了。老甘只好回家重操那修理地球的旧业。

文革一过就是十年。改革开放以后,老甘已经年过七十,面条生意不可能再去做,可老甘的甘扣面人们都还记得,有人从老甘那儿打听到了甘扣面的工艺和调料秘方,改甘为干。在城里又干起了干扣面的生意。谁知这干扣面,象勾魂之面,吃过一次再难忘记,于扣面生意又一次在老子故里的县城里火了起来。经过老板们的20多年的不断摸索尝试创新,干扣面越来越受到顾客的欢迎,涡阳人吃干扣面的瘾也越来越大。许多人不但中午吃面,早、晚都要吃面,尤如兰州人爱吃兰州拉面,新疆人爱吃羊肉串一样,一天不吃便觉少了点什么。

制作:目前的涡阳干扣面,以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配以蒜汁、葱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酱油等为底料,煮熟的面条如雀巢一样覆盖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搅伴以后即可食用,其特点是香辣诱口,筋道挡饿。如果和五香狗肉等食品搭配而食,就更觉味道厚重。吃完面再喝上一碗清香爽口的豆芽纯汤,更觉美不胜收,过口不忘。

十.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江集羊肉汤

利辛北15公里:  江集羊肉汤早已名声在外,在这里只要是羊身上的你都可以吃到,此汤鲜、浓,余香不绝,而且吃后嘴里没有羊肉的腥膻味,同样的吃羊在这里你可以摆满一桌也吃不到重样的。我在杭州余杭吃过传统的“掏羊锅”也是用大锅煮过,比较起来,杭州余杭注重原味,口感鲜。利辛江集的羊肉味道则重、香、回味悠长不膻等优点。节假日时许多外地人专门开车慕名而来,那时你要去吃还得赶早。 另外此地牛肉汤、牛尾骨也不可多得。
古井贡酒是哪里的特产古井贡酒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