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陇南特产专卖店 陇南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9 13:08:59

一.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砂嵌烧饼

砂嵌烧饼

砂嵌烧饼又名麻烧饼,是西和人每天早上煮灌灌茶时的首选早点。

砂嵌烧饼干脆香酥,口感咸淡,吃在嘴里,令人回味无穷。其做法是将精白面在盆中和成面团,将面团揪成大小一致的面块,加入食盐、调料,压成薄饼。最后将做好的饼坯放入炒热的砂石里面,埋上10——20分钟,砂嵌烧饼就新鲜出炉啦。

二.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礼县大黄

礼县大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礼县大黄,中药材优良品种,甘肃省礼县,因主产于该县铨水乡又称.“铨水大黄”、“铨黄”。礼县大黄属掌叶大黄,生产历史始于汉代。礼县大黄块形大,质地坚实,气味清香,药理性能好,品质优良,有效成份含量居中国之首。2005年,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和原产地标记认证。.

礼县大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汉代《本草经》,当时礼县大.黄已盛名。中药文献诸如《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中写道:“铨水大黄产于礼县铨水乡一带,产量最多,品质最好”。据考证,大黄在礼县铨水乡一带的栽植史已逾千年,《礼县乾隆县志》记载:“在252年前铨水与宕昌良恭(南阳旧称)接壤地带盛产大黄。”《本草纲目》记载大黄原产地为礼县铨水乡一带。在中世纪,欧洲人视大黄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当时的铨水大黄通过岷县、宕昌、哈达铺运往邻近各省,乃至天津口岸;并沟通了中亚商贸,仅1403年6月就有100—300峰骆驼驮运大黄抵中亚撒马尔罕。随着18世纪茶叶、大黄贸易的兴起,甘肃、青海山地的大黄被运往西亚、欧洲和西班牙。在20世纪20年代,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江苏、江西、湖北、浙江、山西等十几个省的药商在铨水乡设有几十家栈房专门从事大黄经营并向外贩运,形成以铨水为中心的大黄集市。悠久的大黄生产史,不仅为礼县大黄产业的发展扎下了深根,而且创造出了“铨水大黄”这个驰名中外的名牌。.

礼县境内山峦叠嶂、气候温和,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素有“陇南千年药乡”之称,共有中草药152科,629种,其中以铨水乡一带出产的大黄最为名盛。通称“铨水大黄”,简称“铨黄”,在国际上称“中国铨黄”。“铨黄”一词早已录入国家《中药词典》,公认其为中国大黄的地道产品,铨水一带已约定俗成为中国大黄的“原产地”。礼县适宜种植大黄的生长区达全县总面积的51%,分布在18个乡,其中主产区为8个乡: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上坪、洮坪乡;次产区为5个乡: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乡;适宜区为4个乡:固城、崖城、湫山、罗坝乡。另外宕昌县的南阳、韩院、猪园、好梯乡也产大黄。2007年,礼县种植大黄面积在2.5万亩以上,年产量5000多吨左右,礼县大黄出口量占全省大黄出口总量的70%,占中国全国的56%。. 2008全县大黄种植面积达4.1万亩,年采挖面积2.1万亩,产量达525万公斤,产值4462.5万元。.2010年陇南大黄栽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公斤。.

市场销售

2007年前,礼县“铨黄”年产量为5000多吨,仅礼县药医公司年收购为2000多吨,多年无积压。“铨黄”名列中国大黄之冠,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自1965年就出口大黄,由上海医药进出口公司和甘肃医药进出口公司销售,远销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国内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河南、陕西、湖北、安徽、上海、广州等8个省、市的多家制药厂。.

礼县大黄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陇南地区行政公署《关于界定礼县大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陇署函[2004]47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礼县的上坪、洮坪、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滩坪、雷坝、王坝、肖良、三峪、中坝、固城、崖城、湫山、罗坝、永坪、马河、红河、盐官、祁山、永兴、宽川、民族、乔川、草坝、燕河、城关、石桥、阳坡、江口、龙林、太塘、雷王等36个乡镇;宕昌县的兴化、好梯、南阳、竹院、韩院、化马、官亭、秦峪、狮子、新寨、甘江头、临江、车拉等13个乡镇;武都县的-、池坝、金厂等3个乡镇。共计5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洋芋丸子

洋芋丸子

洋芋丸子是西和民众最爱吃的一种食品,制作工艺简单,味美可口。

西和盛产洋芋,西和人也爱吃洋芋,洋芋的吃法有很多种,洋芋丸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老百姓闲暇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干净的洋芋磨成糊浆,加拌适量的面粉、白矾、食盐、调料粉,然后捏成丸子放在蒸笼中,煮熟后盛入碗碟,调入食醋、酱油、辣椒、蒜泥调成的汤汁,即可食用。也可入油锅炸熟,可烩菜、也可单独食用。吃不完的,第二天,将其切成条状,佐以大葱、蒜苗爆炒一番,别是一股好滋味。

四. 甘肃省 陇南 成县 成县核桃

成县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县核桃栽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以其粒大、仁包而驰名中外,是传统出口创汇农副产品,也是全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置身成县,最吸引人眼球的还不是美如油画的景色,那些大大小小、遍布城乡、状似蘑菇云的树冠,让你心旷神怡之余又多了几分感动,这些植物,不仅改善着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为成县人缔造着一个美好的明天。它,就是成县上上下下挂在嘴边,引为自豪的核桃。

现在,成县有核桃38.17万亩760多万株,2007年总产值可望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核桃收人400余元。令人兴奋的是,这38万亩核桃中,目前挂果的仅11万多亩,那么,它潜在的经济效益不可低估。

从1997年起,成县人坚持栽植核桃,用坚韧和毅力再造着“绿色铅锌矿”。

现在,成县已建成5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100个,1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50个,3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20个,500万亩以上的核桃园5个,农户人均栽植核桃38株,建成城关至镡坝、支旗至宋坪、城关至二郎、抛沙至纸坊四条万亩核桃交通林带和200个核桃专业村,全县80%的乡镇已实现核桃全覆盖。

五.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贺家坪油橄榄

甘肃省陇南市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由于西秦岭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缓坡地带形成了冬暖谷地,为性喜温暖的油橄榄提供了良好的越冬渡夏和生长结实条件,这一区域除雨型不同,年降雨量偏少外,其它气象要素都与世界油橄榄主产区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是中国油橄榄优势区域。

贺家坪村位于陇南市以东26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地处桔柑乡南部半山旱区。该村自1994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种植没橄榄,并成立协会,通过协会统一规划,统一调运苗木、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外销等组织带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目前全村已种植油橄榄1050亩,协会会员发展到36人。2006年全村产油橄榄鲜果1.25万公斤,产值1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60元,农民人均纯收达1980元。

陇南市引种始于1975年,其中白龙江、白水江及犀牛江海拔1200m以下的河谷地带被确定为全国油橄榄一级适生区,并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在扩大基地规模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按生产区域建成油橄榄综合加工厂4座,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为全市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合格,2006年12月武都油橄榄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同时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加强合作,研制开发出特级初榨橄榄油、橄榄油软胶囊、油橄榄系列产品、油橄榄茶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加工附加值。目前,已有博林、祥宇、馨绿、田园等品牌的系列油橄榄产品投放市场,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种奖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陇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油橄榄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也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保障规模化种植,加上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科研技术的保障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必将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必将成为富民、富县、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

六.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麻辣粉

麻辣粉是当地人喜爱的小吃之一,摊点遍布大街小巷。用鸡汤或骨头煲的老汤将粉条、手擀粉、宽粉煮熟,再配以葱末、姜末、蒜泥,豌豆尖、香菜、炸菜丝、香芹末、酱油、醋、辣椒油、香油,炸酥的花生豆和黄豆,花椒粉、胡椒粉、味精、鸡精,盐、芝麻,食用起来麻辣爽口。

信息来源:武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七.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洋芋饼

洋芋饼洋芋擦丝,放入平锅内,烙成饼状,加入少许盐水,色泽金黄,口感香脆。

八. 甘肃省 陇南 徽县 徽县烤烟

徽县是兰州卷烟厂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烤烟产业自1997年引进种植至今,目前面积已发展到0.65万亩,烟叶总产量达到800多吨,产值达到730多万元,年可上交农特税140万元。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在银杏、伏镇、栗川、城关、水阳、永宁等6乡镇29个行政村,1115户烟农户均种烟5.85亩,户均种烟收入5000元以上,发展700亩以上烤烟专业村2个。已建成银杏乡李河村优质烤烟科技示范园一个,示范区内平均亩产达到350斤,烟农亩均收入超过1300元。由于烤烟科技的推广普及,烟叶质量稳步提高,烤烟产业已成为壮大地方财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生产经营上,以烟草公司为龙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并实行奖励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烤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九.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油面茶

油面茶市内各区县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县北部最具特色、将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县大叶绿茶,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层楼”,或名“五层楼”,成县则泡煮麻花(馓子)。香味浓,口感好,久食养人。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

十.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橄榄油

武都橄榄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橄榄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主产地中海沿岸的埃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上个世纪出现在中国。其橄榄油富含维生素A、D、K等独特营养成份,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因符合人类消费的时代潮流,油橄榄备受各国植物油和化妆品企业青睐。据统计,中国目前油橄榄种植总面积为20多万亩,而地处内陆腹地的甘肃武都油橄榄种植面积突破14万亩,占中国油橄榄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成中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

武都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其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2005年,“武都油橄榄”获得国家颁发的“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目前,全区两水、汉王、外纳等10多个乡镇,已形成家家户户户种植橄榄树的良好局面,发展教场梁、佛淌沟等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私营油橄榄种植园145处2.8万亩,白龙江沿岸荒山荒坡上,农户连片油橄榄载植区192处9.6万亩,城区绿化种植6000多亩。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武都已建成油橄榄园200处,配套建设油橄榄加工厂5座,研制开发橄榄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化妆品等产品26个,产品远销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

地域范围

武都属于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其境内温暖湿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土壤要素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中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适宜发展油橄榄的面积达三十多万亩,二00五年,武都油橄榄获“中国地理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特定品质

油橄榄,又名齐墩果,主产地中海沿岸的埃及、意大利、希腊等国家,上个世纪出现在中国。其橄榄油富含维生素A、D、K等独特营养成份,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行业。因符合人类消费的时代潮流,油橄榄备受各国植物油和化妆品企业青睐。

兰州陇南特产体验店电话陇南哪里有兰州特产专卖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