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特产地图介绍 黑龙江特产哪里最有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0 22:53:32

一.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泥炭资源

虎林市是黑龙江省泥炭资源集中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初步探明,有泥炭6143公顷,优质泥炭储量近4231万m3。( 虎林)

二. 黑龙江省 伊春 五营区 榛子

榛子别名榛栗;灌木榛子树的种子。果仁含脂肪、淀粉、其他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榛子含油脂量仅次于核桃,其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P/S值”很高,是健身益寿的佳品。榛子的总苞和叶野史提取单宁的原料。榛子也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榛子味甘性平,具有开胃、调中、名目之功效,可医治体弱和肠味不适等症。榛子即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榛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养品。果仁也是糖果、糕点的重要辅料。榛子油除是高级食用油外,还可用用来制作肥皂、蜡烛和化妆品等工业制品,油渣可做饲料和肥料。榛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木本粮油,开山之宝。早在宋代的《开室本草》中就有“榛子味甘.......生于辽东山谷......子如小栗,早行食之当料”的记载。榛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对年来,我省榛子主要销往德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

三.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猴头

入伏以后,镜泊湖山区,是蘑菇生长的旺盛季节。杂草里,林丛中,枯树上,到处都是:有的如钟,有的似伞,有的象扇面,有的呈半球形,小巧玲珑,千姿百态。这里有可食用的蘑菇近百种,其中榛蘑分布广,元蘑肉质厚,松蘑味道好,各有特点,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肉,但要和猴头蘑比,可就大为逊色了。

猴头蘑,素与燕窝、鲨鱼翅齐名于世,和熊掌、狩鼻构成著名的镜泊三大山珍,而扬名中外。猴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型真菌,常常生长在栎树、胡桃、的枯枝上,也有的生长在倒木上和活树的伤口外。它呈圆球形,表面复盖着一层鲜嫩的黄色茸须,毛绒绒的,极象仔猴的脑袋,故得此名。山区人民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猴头是对着脸儿长的,如果在这棵树上发现一个,就能在对面的树上找到另一个;若是找不到,那就是没有下到功夫,或者是那个巳经被别人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猴头蘑是一种菌类,成熟的菌种随风飘落,遇到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它便迅速地发育起来。镜子泊湖林区的阔叶林里,光、湿度和气温,十分适宜猴头菌的生长,每逢大年,有的一棵树上可长三、四个,多者竟达七、八个,而对脸长的极少。可见,种子的多少,条件是否适合,是猴头蘑生长的关健。

猴头蘑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称为"素中荤",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但烹调时一定要得法,首先,把含有苦涩味的柄蒂摘除,用温水浸泡约十分钟,再撕成寸块儿,如能和镜泊林中的雪兔、山鸡、狍子等野味同炖,红肉黄蘑,色味俱佳,那就更香嫩可口。

猴头的营养价值不仅是食用,还是名贵的中药和滋补品。据史书记载:猴头"利五脏,助消化"。对患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人,有一定的疗效。人们常用水浸猴头二两,泡软后切成薄片,用水煎,黄洒为引,日服两次;或用五两猴头切片,与鸡共煮,日食一次,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和滋补身体亏虚。

四. 黑龙江省 伊春 上甘岭 毛葱

上甘岭区农委与溪水所场领导从讷河引进毛葱新品种,经过村民的辛勤培育,毛葱取得了大丰收,毛葱不但产量高而且个头大,质量好,无腐烂,不脱皮,色泽亮。在山货大集上,上甘岭区毛葱摊位上购买毛葱的人络绎不绝,使毛葱又成为上甘岭区又一个亮点。

五. 黑龙江省 七台河 新兴 蒲草

古代已开始种植,解放前整个雷州半岛有10多万人靠种植蒲草及加工蒲草编织品为生,其产品是本市主要的传统出口产品。解放后以60至70年代种植较多,后由于流通渠道不畅而产量下降,近年来种蒲业重新兴起,遂溪、雷州及东海太平为主产区,各产区均出现不少蒲草种植、加工、运销专业户
( 雷州)

六.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爱民区 黑龙江麻鸭

【中心产区】 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嫩江、合江等地区及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

【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全省农林和城市郊区

【生态适应性】 具有抗寒、耐粗饲

【抗病能力】 抗病力强

【填报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采集日期】 01/01/1982

【群体总数(万只)】 20.0000

【濒危依据及说明】

体型较大,呈长方形。虹彩为土褐色。喙、胫和蹼均为黄色和带有黑斑。公鸭性成熟前为麻褐色。性成熟后头,颈黑色带翠绿色光泽,颈部有白色颈环,肩、胸为褐红色 ,成为鱼鳞状深浅不同的褐红色花纹。下腹部为白色。翼羽为黑褐色,有9根翠绿色境羽。尾黑色,中央有2—4根向上卷曲的性羽。母鸭全身羽毛为麻褐色,即深褐色或浅褐色带有黑斑。部分眼上方有白毛,形成白眉毛,少数颈部有白色颈环。颈羽呈紫蓝色光泽。

【体貌概述】 体型较小,呈长方形。

【体型】 公鸭颈黑色带翠绿色光泽,颈部有白色颈环,肩、胸为褐红色 ,成为鱼鳞状深浅不同的褐红色花纹。下腹部为白色。翼羽为黑褐色。母鸭全身羽毛为麻褐色,即深褐色或浅褐色带有黑斑,少数颈部有白色颈环。

【头型】 虹彩为红褐色,喙为黄色换带有黑斑

【胫趾爪蹼特征】 胫、蹼为黄色或带有黑斑。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油豆角

油豆角为自花授粉、短日照植物,耐光能力强,可进行设施栽培。其品质上乘,风味独特。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铁锋 黑龙江大豆

黑龙江大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龙江省著名。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直接用来做汤,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味正色纯,更是素食者的盘中佳肴。每年大量出口,是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九.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逊克大豆

逊克大豆产品已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已经通过A级绿色食品质量检测。

大豆是逊克县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豆产业已是逊克县的一个优势产业,因面积最大、总产最多、品质优良而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据统计资料,2002-2010年逊克县大豆每年种植面积在100-150万亩,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50%以上。

逊克大豆系列产品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特别是极小粒专用大豆百粒重在9克以下,蛋白质含量高达43%以上,脂肪含量较低,含糖较高,是日本制作纳豆、酱豆,韩国生产豆芽和生产企业加工绿色食品所需的优质原料,同时也是每个家庭饮食必备的佳品。

十.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云耳

云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又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

云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横隔膜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是云耳分解和吸取养分的营养器官。子实体是食用部分,它是云耳的繁殖器官。子实体初生时为杯状或豆粒状,逐渐长大后变成波浪式的叶片状或耳状。

许多耳片聚集在一起呈菊花状。新鲜的子实体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直径一般为4-6厘米,大者可达10-12厘米,干燥后急剧收缩成角质,且硬而脆。子实体有背腹面之分,背面(贴耳木的一面)凸起,呈暗青灰色,密生许多柔软短绒毛(这种毛的特性在木耳分类上非常重要),这种毛不产生担孢子。腹面下凹,表面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呈深褐色或茶色,成熟时表面密生排列整齐的担孢子。

在显横镜下观察,担孢子呈肾形,大小为9-14×5-6μm,无色透明,许多担孢子聚集在一起呈白粉状。子实体干燥后,体积强烈收缩,担孢子像一层白霜粘附在它的腹面。当干燥的云耳吸水膨胀后,即会恢复其原来新鲜时的舒展状态。

黑龙江土特产一览表黑龙江特产地图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