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里有江西特产 安徽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0 16:48:19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撒汤

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二. 江西省 赣州 南康 蜜饯

蜜饯产于南康市唐江镇,唐江蜜饯是江西的名优,甘甜润口,是送礼时物美价廉的食品。( 南康)

三.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芦竹

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根状茎。秆直立,有分枝。叶稍无毛;叶舌膜质,截平,顶端具短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扁平,长30~60cm,宽 2~6cm,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小穗含花2~4花,小穗轴无毛;颖膜质,披针形;外稃膜质,具3~5脉;第一外稃长8~10mm,上部的渐次变小,脊上无毛;雄蕊3;子房无毛。花果期10~12月。

四. 江西省 南昌 青山湖 江西名扇

江西名扇分黑白纸扇、油纸扇和绢扇,都是用本省出产的毛竹做扇骨。制作时要求每根扇骨都要削得细,磨得薄,长短一致,配色均匀,有的还要压出花纹,这样摇动时骨柔风清,美观适意。以黑纸扇为例,不仅要制扇骨,还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砂磨、整理等八十六道工序。它的扉面要用质地绵韧的纯桑皮纸做原料,两面还要涂刷几层柿漆。涂刷扇面的柿漆要用力搅拌,搅拌后提至二尺高,漆液下垂成丝而不断,颜色黑而透亮时,才能用。

经过这一系列精湛的工艺创作,使黑纸扇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经久耐用的特点,既可止暑纳凉,又可遮阳蔽雨。由于黑纸扇具有这些优点,历年来都畅销国内外。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六.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来安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来安春卷由江浙的抹油子、饺饼筒演变而来。经过做工的不断改进,现在的来安春卷是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为全身金黄色的长条面食。来安春卷大致以红豆沙馅、荠菜肉馅、猪肉馅等为主。口味可以说是皮薄酥脆、馅心香软,现已成为来安人民年夜饭上必上的一道小吃菜。

制作方法:1、做皮子:1公斤面粉倒在盆中,加10克盐,倒500克冷水,拌和拌匀后,用双拳抓舂面团,边舂边折拢,一直舂到面团光滑、细腻不粘缸,有劲为止。随后再倒入冷水100克,醒放15分钟,使面团内部的劲松开来,易打透、易摊。随后继续抓舂、折拢,待水全部吸入面内,面光滑不粘手时,再加100克水,醒放后继续抓舂、折拢。如此反复4~5次,至面浆厚薄符合要求,光滑有劲,一抓就能把面浆全部抓起,不粘缸,再醒放片刻就可摊皮。炉子上放上平锅或铁板,用油揩布揩清,烧至平锅烫手时,用右手抓起一把浆,拇指和食指扣住面浆,同时不停地上下甩动(不使面浆下落)。摊皮时,让面浆下垂到铁板上后,自里向外转开成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薄皮,随即把余浆抓起,仍在手中不断地甩动,如有白浆点,可再把面浆下垂粘去,然后把皮子从下边撕起,撕起后翻过来在本锅上烫一下,即成。如有破洞,可再摊一小块皮子补上,每斤面粉一般可摊皮子50张左右。

2、包馅:馅心有豆沙馅、黄芽菜虾仁馅、黄芽菜肉丝馅等。黄芽菜肉丝馅的制法是先把菜切丝,用油煸透、煸瘪,加盐(先加盐不易酥)炒和后倒入已煸过的肉丝,加白汤焖滚至菜酥,再加些味精,淋上生粉着成厚芡,出锅冷却,即成。包时,馅心放在皮子中间,包成10厘米长的条,在边上涂上水粘牢,两头用手揿平,即成生坯。

3、炸熟:大油锅烧至八成熟,把春卷一只一只的沿锅边投入,炸至金黄色、壳硬脆,用漏勺捞出,吃时蘸醋或辣酱油。

七.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定远李子

定远李子

李子是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7~8月间采收成熟果实,洗净,去核鲜用,或晒干用。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喜食的传统果品之一。它既可鲜食,又可以制成罐头、果脯,是夏季的主要水果之一。

李子是清版县志介绍的优质水果,其皮薄肉厚,个大色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八.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早酥

安徽省砀山果园场引进的早酥梨,平均单果重150克--250克,近圆或卵圆形;果面光滑果皮绿黄色,果肉白色,汁多,味甜,果心较小,品质上等,比砀山酥梨早上市一个月。( 砀山)

九. 安徽省 宿州 砀山 砀山西瓜

砀山西瓜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砀山县西瓜种植20万亩,品种有20多个系列,每年五一节大量上市,产品以个大,皮薄、沙脆、甜度高、耐储运,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地处安徽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回温早,温差大,这里气候良好,土质肥沃,交通发达,区位优先,是省部级认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县,沙壤面积大,富含钾,具有生产高产优瓜的良好自然条件,砀山素有“西瓜之乡”之美誉,砀山西瓜素以皮薄汁多、甘甜爽口而闻名。砀山西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早熟、皮薄、瓤脆、味甜而闻名省内外,被列为安徽省瓜果之一,砀山西瓜种植面积数十万亩。

砀山西瓜上市期:每年的5月1日起,各大棚类西瓜将开园上市,6--7月份上市量直达高峰,所产西瓜个大、味美,优良的品质深受南北客商的青睐。砀山西瓜主要品种有:特小凤、早春红玉、金小兰、黑美人、京欣、冰糖麒麟、冠龙、无籽、九道沟及伊丽莎白甜瓜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狠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力倡导种植“绿色瓜”,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了优化配方施肥,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使砀山西瓜达到无公害、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标准,而且含糖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砀山西瓜产业近年来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每年递增,全县涌现出多个优质西瓜的专业乡镇及品种专业村。

十.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泉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深受广大书画家喜爱。自明代,截至2009年,约有五百年历史。中国是诗书画之国,毛笔是其重要工具,是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

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泉素称“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临潭毛笔因产于临泉临潭而得名,古称蒙笔,相传为秦朝将军蒙恬所制,昔日有蒙恬将军祠盖为供奉笔祖之所,今祭祀之俗尚不衰。临潭毛笔,起于明永乐年间,迄今五百余年。清光绪年间,以其制作技艺之精湛,独步京师,被奉为御用,光绪帝曾为之立碑表彰。

国家主席1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庄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宝”。还有许多名人分别题字、赋诗、作画盛赞侯店毛笔。

临潭毛笔,蜚声异域,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等11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天津出口免检证书。

临泉毛笔工艺最初起源年代,虽无确实的文学记载,但清代中期制笔大师李万钟是制笔世家。由于李万钟经常肩挑、背驮,到各地赶集市卖笔。他在湿地撒上青灰,捕上油布把笔摆上卖,由于地上撒有青灰,从此人称 “ 吊毛灰 ” 笔, “ 吊毛灰 ” 笔因毛笔质量好,而扬名中原大地。

制笔大师曹如章,14岁时家里当了二亩地,作 “ 压跪礼 ” (学费),拜李万中为师,学艺五年,得其真传后出师。在家制笔卖笔,60年代成立杨桥毛笔厂任厂长。70年代,制笔得到发展,从一家发展到四家,分别是明道堂(李万钟后辈),因种种原因离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成立了文德堂贡笔厂、张麟德创办临谭笔庄、杨桥毛笔社。

曹如章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博采众长,改进创新,使文德堂毛笔选料更加广泛,工艺更加考究。由文德堂首创的《八柱擎天》毛笔,可以一分为八,一笔多用。其它以黄尾、山羊毫、山兔毫、石獾毫、鸡距毫等为材料的毛笔达百余种。其成品毛笔,尖圆齐健,独具特色,被称为 “ 书坛一宝 ” 。

临泉毛笔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扬海外。赵朴初、吴作人、韩美林、范曾、启功、刘子善、1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对临泉毛笔均给予高度评价。

临泉毛笔在十四大期间,被安徽省代表团做为安徽省珍贵礼品敬献给1同志,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国务院办公厅并写来感情信。香港回归时,有关领导又以文德堂特制的龙笔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赞誉,并特此写来感谢信。

安徽十大特产是什么安徽的特产是什么东西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