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平湖美食特产 嘉兴平湖的特产去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7 09:27:47

一.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油菜花蜂皇浆

100%鲜蜂皇浆简介:一、高活性鲜蜂王浆集营养、医疗、保健于一身,四季常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永葆青春。二、鲜蜂王浆贵在“鲜”上,活性高,质量越好,其酸、涩辣味越浓。“油菜花”鲜蜂王浆是由平湖市种蜂场(王浆高产蜂种八千余群)生产,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有科学生产规范和质量控制制度,采用现代保鲜技术,其“鲜”和“活”的优势独特。三、鲜蜂王浆宜低温(冰箱)、避光、密封保存。保鲜期:2-5℃为21天,0℃左右为半年,-2-5℃为一年,-18℃为三年。( 平湖)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三四十公斤,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千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东平湖泥鳅有5对须,最长须可伸到或超过眼后,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其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成份,泥鳅体内所含的糖是鲫鱼的25倍,铁是对虾的9倍,钙超过带鱼、鲤鱼等。其尼古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盗汗、水肿等症。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兴之保健食品。

三.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杨庙雪菜

杨庙雪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杨庙雪菜

产品别名:雪里蕻、雪里红

产品地点:浙江省嘉兴市

产品特性:鲜嫩、香脆、口味独特。

产品成分: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

产品功效:补肾益气,顺气开胸、开胃、生津。

产品简介: 雪菜又名“雪里蕻、雪里红”,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纤维素及维生素C和钙。雪里蕻,历史悠久,因冬至种植,春天成熟,无虫害侵蚀,在雪中生长而得名。本品选用江南杭嘉湖久负盛名的——雪里蕻,经五百年民间工艺、经验技术腌制和高温灭菌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可以生食、作炒、做汤、拌面、炒饭等多种吃法.

产品历史:雪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嘉兴县志都有七星人腌制雪菜的记载,如今“七星雪菜香飘万里”的现实在各省市级刊物上都有述评。七星雪菜以它独特的鲜嫩、香脆博得人们的青睐,更以它丰富的营养在众多的蔬菜中独领-。据中国蔬菜杂志记载:雪菜被列为甲类蔬菜

四.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西瓜

产品名称:平湖西瓜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

产品成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果胶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A、C、胡萝卜素和尼克酸等

产品季节:夏季

产品功能: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

产品历史:我国种植西瓜则以新疆为最早,古籍对此有诸多记载。宋代欧阳修于《五代史》中说,同州郃阳县令胡峤为辽军俘去,在契丹做官七年,他在这里“始食西瓜”,并获知契丹西瓜是由回纥传入的信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又言:“按胡峤陷虏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五代时,回纥的中心已由漠北转到今新疆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内地在1000年前才开始种西瓜,其瓜种则由新疆经北方而传入。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更能说明问题的史料,有11世纪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记载。据该书云,10世纪时,今南疆及中亚地区已广泛种植“塔吾孜”(西瓜)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0土了1000多年前的西瓜籽,这个事实无疑又为上述史籍的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产品简介:平湖西瓜已有七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明代“产虹霓堰者佳”。二十世纪初引种形似橄榄的马铃瓜,尤以南门外曹况港(今胜利乡)所产为著名,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解放后,不断引种外地瓜种,瓜形由长变圆,俗称“解放瓜”。60年代起,马铃瓜又被优良新品种“中育”系列所代替。1980年,在浙江省西瓜鉴定会上,平湖引种的“中育一号”西瓜赢得“头名状元”的美称。近年来选育了“平优一号”西瓜,肉脆汁多,味甜爽口,成熟早,产量高,已成为平湖西瓜的当家品种。“平优一号”在上海经济区西瓜品种品评会上和浙江省中熟西瓜品种区试中,分别获质量第一各省丰收奖。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乌鳢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乌鳢属。又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1970年以前,东平湖内乌鳢最多。单船日捕获量可达二三十公斤。据说,1964年,现在的二级湖排干水时,一个人一天在湖底淤泥上可以拾到一“挑子”即一担乌鳢(约50公斤左右)。六十年代老湖区内出现干湖现象时,也曾捕获大量乌鳢,最重的达8公斤。

乌鳢体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黑麻,系底层肉食鱼类,常生长于水草茂盛、水质混浊的池沼水泊,河套湖汊,幼鱼以浮游生物为主,成鱼捕食鱼虾蚌、螺及水生昆虫。乌鳢生长发育快,在野生环境下的蛤鱼,平均重达142克,2龄鱼367克,3龄鱼970克,4龄鱼1750克,乌鳢饲养在七十年代便已开始,目前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已过关。乌鳢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蚌肉、蚯蚓、蝇蛆及屠宰的废弃料为主料,一般死鱼的植物性颗料饵料为辅料。乌鳢的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可达70%以上,且放养密度可稍大,产量较高,经济价值比一般家鱼高1—2倍。人工饲养前景可观。

东平湖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体重在1斤以上,怀卵量约为1—2万料,产卵期4—8月。一次产完,6月为高峰,产卵一般在水底淤泥较多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东平湖条件适宜,乌鳢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野生乌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势头空前高涨,全县已发展乌鳢养殖6000余亩,仅此一项可增加群众收入3240万元。为更好地促进这一名贵品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渔业技术主管部门已在苗种的培育、喂养、病害防治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以提高这一名贵鱼种的产量。

乌鳢肉肥刺少,无细小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4%,味道鲜美,目前已成为高档宴席的必备佳肴。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中华绒鳌蟹

东平湖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湖蟹”、“毛蟹”。我县沿湖乡镇商老庄、银山、老湖镇等都有养殖,总养殖水面约10000亩以上,其中湖内网围养殖5000亩,湖外池塘养殖4000亩,稻田养殖1000亩,年总产量约30万公斤。商老庄乡是湖塘和稻田养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乡,约占全县养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华绒螯蟹为方蟹科,属绒毛蟹类。它有步足五对,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称螯足;螯足是五对步足中最强的一对,密生绒毛,故而取名绒螯蟹。步足,是中华绒螯蟹爬行、游泳和捕捉食物的器官,但由于它的头胸部的宽度大于它的长度,步足伸展又在身体的左右两侧,关节向下弯曲,长短不等,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抓地,另一侧推送身体向侧方移动,所以移动时总是向斜前方,人们故而戏称它为“横行介士”。

中华绒螯蟹平时在淡水中生活成长,到了0产卵季节,需要到咸淡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浅海中繁殖。刚孵化出的中华绒螯蟹幼体经过四至六次的蜕壳变态后,即成幼蟹,它便又回到江河湖泊中生活成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东平湖与黄河相通,每年都有大量的河蟹进入湖内生长,产量甚丰。六十年代,湖河相接处建闸,阻塞了河蟹回游通道,湖蟹基本绝迹。1975年,我县水产部门从上海崇明岛引进蟹苗360公斤,放入湖内试养成功,1976年10月,湖内出现大量成蟹起动回游,当年捕获成蟹20万公斤。1979年,东平湖沿岸照蟹如灯市,全湖捕蟹达100万公斤以上。从试养情况看,由于东平湖水质优良,食物丰富,每放养1公斤蟹苗可获1吨成蟹,产量比在崇明岛养殖还高,且食之味道美于它的故乡崇明岛之蟹。九十年代以来,沿湖养蟹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名牌绿色食品。因此,在湖蟹市场上,出现了“南有崇明岛,北有东平湖”之说。

东平湖所产螃蟹个体大(雄蟹每只重6两左右,雌蟹每只约重3两)、膏满、黄实、色鲜、味美,很早以来,就进入了名菜系列。蟹的腹部俗称“脐”,用以抱卵。雌蟹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呈三角形,俗称“尖脐”。我国南方食蟹有“七月尖,八月团”的说法,就是说七月以尖脐雄蟹最肥;八月以团脐雌蟹最肥。由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东平湖蟹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进入捕获期,此时正值秋高气爽,金菊盛开,也是东平湖旅游旺季,游客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品尝膏满黄实的菊花蟹,会增添无限乐趣。

湖蟹除食用外,还有多种用途,如蟹壳可提炼甲壳质,广泛用于纺织、印染、人造纤维、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小香薯

香薯作为一种地下块根作物,生长在青山绿水的丘陵地带,病虫危害轻,生产上根本不用农药、化学肥料,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品。

香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钙、钾、铁等10余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全面的健康食品。

香薯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的1/3不到,而且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是很好的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能健康食品。

香薯含大量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食品

八.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湖羊

桐乡湖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乡湖羊是浙江省嘉兴桐乡的。

桐乡湖羊饲养历史悠久,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羊。据记载始于宋朝,《嘉泰吴兴志》记载,宋时,“嘉属一带盛产吴羊”。在明清时期,桐乡湖羊养殖就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副业。明末清初《农书》记载,崇德、桐乡两县“湖羊为当地主要家畜”。

桐乡湖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与桐乡栽桑养蚕密切相关,湖羊春秋季爱嚼青草桑叶,冬季喜啃枯桑叶,吃食几乎与蚕宝宝一样,所以产出的小羔羊毛质有着蚕丝一样的光泽,柔软而富有弹性。

得天独厚的“桑山叶海”使桐乡的湖羊业迅速发展。据调查统计显示,桐乡的湖羊饲养量一直以来占全国饲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去年,桐乡湖羊存栏数达到22.38万头,出栏数达到30万头。

桐乡湖羊

桐乡市畜牧兽医局

13449613

湖羊(活的)

九.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西塘黄酒

西塘人历来爱喝点黄酒,因此,在西塘历史上有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黄酒作坊。黄酒酒性温和、酒味醇润、口感独特,成为现代人交流感情,馈赠亲友的佳品。

十.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善黄酒

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嘉善黄酒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产品特性: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鲜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

产品成分:糖分、糊精、有机酸、酯类、甘油、高级醇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

产品功效:祛寒、助阳通络、解表、行气止痛、补强壮、缓急调中、通络活血、温脾散寒之功效。

产品简介: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色泽澄黄,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味醇和鲜美,营养成分丰富。

产品历史:嘉善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古龙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它与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汾湖牌嘉善黄酒系列是以糯米作原料,加陈年黄酒,于冬季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酿造而成。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甘、醇厚、柔和,属半甜型黄酒,内含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底度酒类,适于筵席、宴会等场合。

嘉兴平湖特产排名前十名嘉兴平湖十大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