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特产为什么叫狗不理包子 天津特产狗不理包子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6 23:47:25

一. 重庆市 璧山区 烤米包子

烤米包子,米食,特点:色泽淡黄,酥香松软,香甜可口。烹制法:蒸、烤。

大米制成吊浆,糯米浸泡蒸熟,与吊浆揉匀,加老浆发酵,下碱水、白糖揉匀为皮。蜜玫瑰、核桃仁、猪肥膘、瓜糖等制成玫瑰馅。PEV

取面皮包馅,上笼蒸熟,冷却后用杠炭火烤黄装盘。PEV

操作要领:发酵适度,用碱适当;烤用中火为宜;多作早点,热食。PEV

二. 新疆 乌鲁木齐 达坂城区 乌鲁木齐烤包子

乌鲁木齐烤包子

烤包子(维语称之为“沙木萨”)及薄皮包子(维语“皮特尔曼吐”)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中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入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做成的馅,馕坑中烤熟。薄皮包子即蒸包子,馅的原料和烤包子差不多,包子皮擀得很薄,熟时几乎透过包子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吃起来好像包子皮都溶化到嫩肉油香中了。

三.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孟家包子

孟家包子,聊城传统名吃。又名灌汤包,为祖传手艺。由聊城孟继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制。以面粉、带骨生猪肉为主料,小磨香油、葱、生姜、大料面、酱油、甜酱、冻子等为调料。分为制馅、煮冻、和面、成型等四步操作。熟后表面光滑柔软,不渗汤,皮薄馅鲜,汁多味香。汤汁入口,醇香四溢,香而不腻。到聊旅客多慕名上门品尝。

四.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漠河县 野菜包子

原料:荠菜等野菜,猪肉、面粉、调料适量。

制作:将荠菜和肉剁碎后搅拌成馅来包饺子或包子,清香扑鼻,而且荠菜中脂溶性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充分吸收,可谓一举两得。

五. 河北省 保定 竞秀区 酱肉包子

酱肉内馅材料:

1、鲜肉沫(也可将瘦肉稍微煮熟一下切细丁,我喜欢碎点的肉就搅成肉泥了);

2、黄葱切丁

3、甜酱

4、鸡精、糖、盐各适量

做法:

1、锅中下油,待油温七成热是下肉沫炒散,然后放入甜酱、白糖、一点点盐和少许鸡精翻炒一会,然后放入黄葱稍微炒一下盛出备用;

2、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排出空气,(关于面团的详细制作过制作过程见花卷制作),搓成条分成一个个的小面团;

3、将面团擀成面皮后包入内馅,收口后放入蒸锅,冷水上屉开大火蒸至水开后转中火蒸10分钟即可出锅。

六.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张包子

张包子: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拌馅以及揉面、擀面上都独具特色。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汁多。

地址:蓬溪县赤城镇西街电话:13982517829

信息来源:蓬溪县人民政府网

七. 四川省 阿坝 金川县 “和尚”包子

如果你曾在藏民族做客,就会发现,在矮脚藏桌上虽然少不了什么手抓肉、油炸果、各种糕点和牛奶饮料等;但要说菜肴主角,则和“和尚”包子。这种包子大小和小笼包子差不多,特点是包子内有汤,包子皮为死面。因寺院里的和尚爱做这种包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馅种类繁多、颇具特色。比如肉包子有牦牛肉馅、獐子肉馅、鹿肉馅、野兔肉拌熊膘馅、岩羊肉合岩羊板油馅……“素”包子有人参果馅、酥油糌粑馅、杂菌馅、蕨苔馅、元根馅……混合型包子:有猪肉蘑菇馅、猪肉木耳馅、猪肉白菜馅、猪肉菲菜馅……

其次,包子的形状千姿百态,大放异彩。樱桃嘴包子是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包子不但容易制作,而且大方好看。尤其包子中心张着的圆圆小嘴,能够刺激用膳者敞开胃口美食一顿。论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柱形;论体积,有大,有小。大包子容得下一盆馅;小包子几乎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其实,藏家包子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包子,它表面看来是包子,实质是蒸菜,只不过用面皮包住了菜而已。食用包子时,须注意的是咬开一个口子后,小心别让味鲜质优的“包子汤”白白地流走。正确的方式是,拿起一个包子,先小心地在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噘起嘴,将里面的“汤”辍饮完,再食用包子。

八. 河北省 邯郸 成安县 老幼乐包子

老幼乐包子

包子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发酵后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在江南地区,包子一般叫做馒头。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区分包子和馒头的。没馅的叫馒头,有馅的叫包子。

九. 辽宁省 锦州 黑山 水馅包子

水馅包子,是一种类似灌汤包的包子,具有皮薄馅稀、色白褶匀、油大不腻、滋味鲜美四个特点,水馅包子在东北广为流传,以辽宁省锦州市沟帮子水馅包子最为有名。如今,沟帮子水馅包子仍是传统小吃中的上乘佳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

十.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糯米包子

糯米包子

民国时期,得乌江运输之利,沿河县是渝、黔、湘、鄂边区物资集散地,商贸云集。江西会馆、陕西会馆、永昌恒、九如梦、治中和等商号林立,“河东的号多,河西的庙多”,饮食业亦空前繁荣。故民国时有王尚贤的糯米包子、冉隆平的荞面、董老汉的油饼子,大席场老婆婆的糯米糍粑之说。

沿河糯米包子土家妇女个个会做,逢元宵节,家家要吃,否则视为家庭贫穷或妇女无操持。这一传统食品至今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倍受欢迎,其因是用料考究,作工精细。首先选用上等糯米、粘米、按10:1比例,浸泡3—5小时,反复淘洗至没有浑水,滤干打成细粉。再用20%细粉加热水拌成熟粉浆,加生粉揉成鸡蛋大小的粉团。馅用半肥半瘦猪肉切成细末。先将肥肉下锅将油炸出,油渣呈黄色时把瘦肉与其一同炒,至水分五成干,加甜酒、甜酱、盐、花椒、生姜、蒜苗、豆腐干、盐菜头细末同炒,起锅后加味精、葱末,冷却后将粉团用右母指为轴心摊成类似北方窝窝头形状,但皮比窝窝头薄得多,加馅,然后慢慢将口收扰封死,上笼蒸上15分钟。少蒸则不熟,多蒸则成一滩。吃时用盘子盛着吃,其味鲜美,脆嫩兼备,香软可口,富油而不腻,吃不完剩下的可烧烤、油煎,那又别是番情趣。沿河糯米包子以糯米为主,有顺气补身之功,老幼喜爱。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是天津特产天津特产狗不理包子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