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特产商店的名称有哪些品牌 宁夏特产店的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21 18:22:53

一.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宁夏谷子

小米,亦称粟米,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



小米又称要米,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



功效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能。

小米具有防止泛胃、呕吐的功效。

它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



适用人群

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适用量

每餐50克。



特别提示

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

小米粥不宜太稀薄。



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二.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燕麦

燕麦也是固原县一特色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2--3万亩,平均亩产100--150公斤,总产200万公斤左右。其主要品种宁莜1号籽粒含粗蛋白15.88%,粗脂肪5.94%,粗淀粉44.5%。是绿色保健食品,可加工成燕麦粥、燕麦片、燕麦涝糟、燕麦酒曲等,其淀粉做的燕面糅糅深受当地广大居民的喜爱。

三. 宁夏 吴忠 青铜峡市 宁夏红花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五.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滩羊

宁夏滩羊是我国优良裘用绵羊品种之一,通常制裘用“二毛皮”。二毛皮是由一个月左右的滩羊羔皮,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毛质细润轻柔、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有的多达九道,故有“九道弯”之称。若轻轻一抖犹如风摆花穗,又好似水纹波浪。用二毛皮制作的男女冬装,既轻柔暖和,又美观大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有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毛衫等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羊绒服装、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银川)

六.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红鳟鱼

红鳟鱼是世界名贵鱼种,七十年代初,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曾以此鱼相赠周恩总理
这种鱼之所以名贵是因为不仅它的肉质好,而且其饲养条件甚为苛刻,必须在低浊过水(长流水)中养育。1988年12月,六盘山国营林业局在二龙河畔建起一座面积有400平方米的鱼池,从黑龙江引进红鳟鱼苗1万尾,生长良好,繁殖旺盛,自此红鳟鱼在这里快活地安了家。这种鱼周身黑斑,隐隐泛红。体表修长,无刺,烹食美味可口,是宴会常用的佳肴极品,其营养价值不亚于海参、燕窝、熊掌。( 银川)

七.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宁夏三味

荞面搅团第一味,是用荞麦面粉轧制而成的一种大众面食。清乾隆年间宁夏曾把荞面搅团作为贡品敬奉皇上。它的做法是,先用适量荞麦面加一定比例的盐水,搅拌至稀软,揉成较小块精软光滑的面团;然后用特制的早已支在锅沿之上的压面床,压成粉条状的面条并使之直接落入已经滚沸的水锅中,煮熟后捞出拌上植物油,食用可凉可热,加上用肉丝、葱花、香菜、辣椒、青萝卜片等调制的鲜汤菜,佐以蒜片或蒜末,味醋、香油等调料,即可食用。荞面还是较好的中草药材。它具有宽肠降气清热解毒的功能。 酿皮子第二味,也叫凉皮子。有俗语说:“天冷要穿毛皮子,天热要吃酿皮子。”制作酿皮子时,先将优质麦粉适量搅拌揉和成一个面团,然后放入清水中搓洗,直至面团成为网状面筋时取出面筋,让面水沉淀成糊状;再把面糊用勺子适量倒入浮在开水锅里的大薄铁盘中,摊匀稍薄为宜,盖盖蒸煮数分钟即熟,如此重复,舀完为止;最后将面筋压平摊开,用稍长时间蒸煮至熟。两者同晾,待稍凉即剥离铁盘,将酿皮子切成稍宽长条,面筋切成寸把长方块。酿皮子和面筋约成八比二拾于盘碗,佐以配制的酱油、醋盐、辣椒油、芥末汁、蒜泥、韭黄之类调料,搅拌即可食用。既有凉粉的细嫩柔软,又有凉面的清香爽口,四季皆可食。 烩羊杂碎第三味,是最有回族风味的颇有情趣的小吃。羊宰杀之后,扒出心、肝、肺、肚,倒去脏物,反复用开水翻滚搓洗,直至完全干净,同时下锅熬煮,肝易熟应提前捞出,余多煮数小时至透熟。食时将杂碎分别切成丝片状,以白色原汤下入切好的羊杂碎适量,加入姜、蒜、辣椒油、葱、香菜,佐以盐、酱油等调料,红绿白三色相间,香味四溢,悦目爽口。所谓“头肉烂、蹄筋柔、原汁浓”。宁夏回族喝的盖碗茶也颇有讲究,喝茶时左手托盅,右手抓盖,用盖将浮在上面的白芝麻轻轻吹刮,边饮茶边嚼芝麻,茶毕可将盅内干果吃尽。( 银川)

八.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外婆鱼干

利用本身存有异味的鳐类、白鳗、海鲶等鱼类为原料,制成具有外观好,鱼臭味小,不易发霉,保存性好,加热调理后的表面色泽好,鱼香味浓等优点的鱼干品。

制作方法

将除去头、内脏等的鱼肉,用0.1~0.5%(重量比)木糖-(或含木糖0.1~0.5%的混合调味液),通过浸渍等方法加以调味。然后经日晒或在60℃以下热风干燥,制成干品。

实例1

将除去内脏、体长15~20厘米的针鱼5公斤,浸于3升内溶木糖25克、波美度为15的食盐水中,在冷藏库中浸渍4小时,然后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即得3公斤调味针鱼干。

实例2

将10~15厘米的潮前河豚除去鳍、背骨、体皮、内脏等,取其鱼肉5公斤,用如下的调味液浸渍2小时。

调味配方

食盐水(波美度15)3升

谷氨酸钠8克

白砂糖400克

木糖15克

味淋500毫升

浸渍后在通风晾干,得到2.5公斤河豚的味淋干。

实例3

将体长15~20厘米,除去内脏的鲭鱼5公斤,均匀地撒上食盐700克、木糖15克的混合物。用手轻轻地揉搓,然后在通风处晾干,即得3.5公斤鲭鱼干。

实例4

将5公斤除去头、内脏、背骨的星鳗,用下面处方的调味液浸渍3小时。

调味液配方

食盐水(波美度17)3升

谷氨酸钠10克

白砂糖350克

木糖18克

味淋600毫升

浸渍后在30℃以下热风干燥,制得3公斤的白鳗调味干。

实例5

将5公斤体长50厘米,除去翼部皮的斑鳐,在如下的调味液中浸渍3小时。

调味液配方

食盐水(波美度18)3升

谷氨酸钠15克

白砂糖400克

木糖17克

味淋500毫升

在35℃下热风干燥后,得到2.5公斤的调味鳐鱼干。

实例6

将5公斤除去眼球、内脏的真乌贼,用如下的调味液浸渍1小时。

调味液配方

食盐水(波美度15)3升

木糖15克

谷氨酸钠10克

浸渍后在通风处晒干,即得3.5公斤的调味乌鱼干。

九.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宁夏涮羊肉

1、切制羊肉要求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羊肉片要长17至20厘米,宽3至6厘米。



2、火锅火旺,肉片氽入,涮至发白色即出,蘸调味料进食。



(1) 羊骨,猪骨,鱼和姜加水做汤。



(2) 羊肉冻硬,把冻肉进一步剥除肉头、边角、脆骨、云皮、筋膜等,然后切成15~20厘米长、3~5厘米的宽的极薄片,码在盘中待用。



(3) 把虾仁加入汤内。



(4) 火锅加木炭,把水烧开后,先下入少量肉片在汤中拨散,使其涮成灰白色时,随即可夹出蘸着配好的调料吃,然后肉片下随涮随吃,切忌下得过多容易老化影响鲜嫩。



(5) 肉片涮完后,再加入白菜头、细粉丝(也可用冻豆腐、白豆腐、酸菜、菠菜等),作汤菜食用。



选料精细鲜嫩,肉片纸薄均匀,调料多样味美,涮肉醇香不膻。

十.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宁夏特产必买清单大全官方旗舰店宁夏特产店的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