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适合送人的特产 十堰可以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7 22:43:11

一. 湖北省 仙桃 仙桃菱角

野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根丝状细裂,叶漂浮水面集生于茎端,叶柄具纺锤形气囊,以利漂浮。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野菱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把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野菱角,有四个刺角,易扎人,我们把它装衣兜里就不敢跑,也不好剥。

到处都是沟沟汊汊的老家,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站在池塘边,远看一片绿,水面上漂浮着菱角。碧绿色的叶子挨挨挤挤,覆严在水面。这种菱角叫家菱角,长有像牛头的二只角,家菱角果实含淀粉高,一般蒸煮后食用,也很容易咬开和掰开。

街上卖菱角的老人多半会在小摊前摆一个小木礅,一把奇怪的砍刀,砍去其角,剥去其壳,专卖菱角米。老菱角粉爆,嫩菱角味甜。

家乡的湖里长满菱角,也长着莲藕。当盛夏过后,荷花的花瓣渐渐脱落,便会变成一只只碧绿的莲蓬。立秋后正是采摘菱角、莲蓬的大好时节。小时候,约上三五个同伴,用荷叶做顶帽子,戴在头上,来到湖里采菱角、捡莲子,把菱角叶担回家养猪。菱角刺扎满小脚,害得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挑拨扎进脚里的菱角刺,用口为我吮吸流血的伤口。

湖里到处都有船,湖里乡的孩子都会撑船和划船,除用木船采摘菱角外,也有划着一种像大脚盆似的“杀猪盆”(腰盆)去摘菱角。坐在盆里,手里的划板忽东忽西,向前划行,停下时,牵起菱角藤把菱角一个个摘下来。遇到老莲蓬也采摘,摘莲蓬也是有技术的,要手指掐住枯莲梗,轻轻一折就下来了,蛮拉是很容易被荷叶梗刺划伤手,或是将莲连梗拔起。

把采摘的菱角洗净,将菱角倒入放有水的锅里,翻动均匀,煮透不煮烂,把熟透的菱角菜捞起沥干,热腾腾喷香的菱角,就可以掰开吃食菱角米了。老菱角粉足又甜,吃起来有口味又饱肚子。

每每去吃菱角用牙齿咬开,嘴上总会粘上黑黑的一层菱角的薄皮,都会留下一大堆菱角壳。一家人一边剥菱角,一边话家常,其乐无穷。菱角也可生吃,口感就像藕,脆生生的,嫩甜爽口。剥出菱米去烧菜,比如菱角炒肉、菱角炖汤等,都非常可口、其味道也不一样。大集体时期,有的生产队把菱角、莲藕,鱼肉分给各户,让社员们过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我曾听老人讲过,菱角一旦长大成熟,慢慢变老的时候,就会自己离开菱角藤子(当地俗称wu子),靠自身的重量沉到泥里,并用它身上的刺角把自己固定在水底。到了来年,又会生根发芽,池塘里又是翡翠一片了。呵,故乡的菱角,它们是多么热爱脚下的土地啊!

“采菱女儿新样装,瓜皮船小水中央”古老的诗句,对采菱船做了如此生动的比喻。采菱姑娘划船采菱,唱着民谣,成为古代诗人笔下醉人的景致。回想起小时候采菱的情景:碧波秋水,满眼1,湖池摇船,清香袭人,夕阳西下,采菱归去,菱歌婉转,和着夜雾…….多么动人的一幅幅采菱图啊!

可以说我是吃家乡的菱角长大的,对菱角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又是一年秋来到,儿时的故乡,记忆犹新的那些往事,是那般遥远而亲切!

2012.08张才富于北京

二. 湖北省 潜江 福寿饼

福寿饼--这是一道湖北潜江市借粮湖边的祖传小吃,它的奶名叫"袄巴坨子",学名呢,呵呵,就叫它"福寿饼"。

为什么叫"福寿饼"呢?因为啊,它的正面印的字不是“福”就是“寿”。做法是这样的:将“借粮湖”边靠湖水滋润长大的晚稻米的碎米磨成粉状,将这碎米粉子倒入一锅凉水中,比例可以按照1:3水象煮稀饭一样,要点是,水开后要不停地抄动,直至9分干成具有粘性的糊状。备好"福寿饼"的模子(是手工做的,木制,刻有“福”或“寿”)、各种自己爱吃的馅。取一团熟的碎米粉,包进各种馅,撮圆放进模子,轻轻按平,然后反扣模子,呵呵!半成品就出来拉!将锅放一点油(防粘),烧热,摆好它们,两面炕成金黄色就OK拉!

现在,你也可以叫它“黄金饼”罗,吃了有助你财源广进的呢!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甜柿

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大量铁元素。( 枣阳)

四. 湖北省 仙桃 范关酒

“沙湖盐蛋沔城藕,红庙酥饼范关酒。”这是人们对这几种地方名产的赞誉。

范关酒早在元末明初就已驰名全国。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曾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饮者皆称佳酿。

范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来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街道长达三华里,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特别是酿酒业,更是兴旺,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仍供不应求。当时有一首民谣::“一里三槽坊,日夜酿酒忙,来来往往者,无不夸酒香。”

人们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只要你喝上两盅,定让你醉卧三天不醒。”

范关酒为什么这样好?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元代末年,有一外地老者来一家丁姓槽坊买酒,老板替他灌了一壶小曲,他说酒不好,老板替他换了一壶汾酒,他还是说酒不好,老板从酒窖中替他又灌了一壶上等陈酒,他仍说酒不好。老板不解地问:“像哪样的酒才算好呢?”老者从腰间取下一个酒葫芦递给老板说:“你把这酒尝一口再说。”老板一尝,这酒口感正,气味芬芳,一滴进口,余味深长,比自己酿的酒不知要强多少倍,忙问:“这酒是在哪里买来的?”老者微微一笑:“这是我自己酿的。”老板看出老者是一位酿酒高手,便恳请老者传授技术。老者点头应允。

有一天,老者对老板说:“我看你酿酒的原料和技术都不错,只是水质欠差。你这槽坊后面有一个大潭,每天酉时三刻,水质甚好,你可按时派人将水取来酿酒,定成佳酿。”老板照此办理,所酿之酒,果然如老者所言。其他槽坊争相仿效,酒质与丁家槽坊一样。因此,每天酉时三刻到潭内取水酿酒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当地人就把这个潭取名“酒潭”。

老者传授技术后就走了。不少人问丁家槽坊老板:“这老者是谁?”老板说:“老者从不肯告知姓名,但从他腰间的那个酒葫芦看,上面刻有‘酒仙’二字,这定是天宫的杜康下凡无疑。”

人们知道杜康是酿酒业的祖师爷,在天宫替玉皇酿制琼浆玉液,此次下凡来此传授技术,真乃人间大幸。消息传开,很多人都纷纷来范关品尝佳酿,一饱口福。

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用范关酒宴请群臣,随之又把范关酒作为御酒供宫廷饮用。从此,范关酒就名震遐迩。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9年)春天,大学士宋濂来范关晶酒,当时正是酉时三刻,只见酒潭内碧波清澈,晚霞映辉,微风轻拂,酒香扑鼻,即兴赋诗一首,诗云:

晚霞映守苍,碧潭酒飘香。

三杯不觉醉,朦胧拜杜康。

后来人们将“酒潭”改名为“碧潭”,将范关酒也改名为“碧潭酒”,名称更加优雅了。

五.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金牌猪手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

金牌猪手:

菜品特点:营养丰富、色泽美观、有补脾健胃,强身健体的作用。

制作方法:取料猪蹄、草果、盐、味精等。先将猪蹄洗净,放入油锅,温火过油。用大茴、小茴、丁香、草果、盐、味精、姜、香料进行卤制。取出用油煸炒至金黄色即可。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肉片

选用牲猪臀尖肉为主料,其制为:将猪肉切成一寸三分长、八分宽、三分厚的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

此菜滋味鲜美,食之不腻。

七.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糊面

糊面大冶原是大冶农村的一种民间食物,由于其制作特别,味道纯正可口,很受人们喜爱。糊面的主要原料是面条,配料有瘦肉丁、豆腐丁、香菜等。煮面时,将面条弄短,长度在1-2厘米,就着冷水和瘦肉丁、豆腐丁等一起下锅煮,待到煮熟时再放入作料,糊面就做成了。它的特别之处就是面条短,面煮熟后,面中有糊,糊中有面,糊面相融。

八.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九. 湖北省 潜江 潜江龙虾

潜江龙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潜江龙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潜江龙虾原名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潜江。从2000年开始,潜江市成功探索发明“虾稻连作”模式,开展稻田养虾,后又发展为“虾稻共作”模式。小龙虾在潜江得到了人工繁殖,养殖面积和产量快速增加,带动了潜江龙虾餐饮和加工业的大发展,潜江市现有以“潜江油焖大虾”为特色的潜江龙虾餐饮店1000余家,建立了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潜江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

2010年5月,湖北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2010年6月18日,湖北省农业厅、潜江市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二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将于7月7日至8日在潜江市举办。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1·阿不都热西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之乡”匾牌;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向潜江授“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匾牌。

潜江市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5月,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

世界小龙虾-,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

地域范围

潜江龙虾产于湖北省潜江市辖区内的积玉口镇、高石碑镇、王场镇、广华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渔洋镇、老新镇、熊口镇、龙湾镇、张金镇、浩口镇、运粮湖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园林办事处、竹根滩镇、后湖管理区等18个镇(处、区),总面积1.47万公顷。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临长江,地理坐标为东径112°31′至112°59′、北纬30°09′至30°35′,东抵仙桃市、南交监利县,西和荆州、荆门接壤,北临汉水与天门相望。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特征:潜江龙虾尾肥体壮,鳃丝洁白,无异味,腹部清洁透明;两只前螯粗大,色泽明亮,外壳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红色,性成熟个体呈红褐色,无附着物。 2、内在品质指标:可食比率≧25%,虾尾肉占虾体重≧15%,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比率≧17%,脂肪含量占鲜重比率≧0.25%,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比率≧76%。 3、安全要求:执行《无公害食品淡水虾》(NY5189-2005)标准

十. 湖北省 潜江 锅奎

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考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出炉后,又香又脆,能保持旬日,因此还可充当干粮。砍锅奎是潜江最早的锅奎,最正宗的锅奎,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它的本名就是锅奎,前面未有任何限制词,加“砍”(还有人加“白”〕是人们为了以此区别于其他锅奎。它不要任何佐料,面粉本色 ,好的砍锅奎(或白锅奎〕是“肉”少且泡,“皮”厚且焦。潜江人常爱把砍锅奎的两皮掰开,夹入一根油条混吃,并视此为最好的早点。
湖北十堰特产必买清单十堰十大特产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