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泗水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嘛 济宁泗水县必吃的特色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5 04:08:36

一.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花篮鱼

【花篮鱼】孔府传统烤菜。将鳜鱼反正两面切上刀口,正面抹入鱼肉泥,反面嵌上火腿片,用猪网油(猪大油表层的网状薄皮)包好,外面再包上一层软面皮,上烤炉慢慢烘烤。烤的过程中,鱼的鲜汁因有面皮保护不致外漏,网油也可熔化渗透于鱼肉中,烤熟后去掉面皮,蘸姜末、香醋而食,为孔府独具一格的美味。

二.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裘皮羊

泗水裘皮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裘皮羊原产于山东省济宁市的泗河两岸,培育历史悠久,生物学特性独特,公羊头长2~6只角,形象威武雄壮,是我国珍贵的畜牧遗产资源。泗水裘皮羊具有适应性强、裘用价值高、肉品质量好等优点,但也存在个体小、生长慢、个体产肉量及繁殖率低等缺点。

泗水县畜禽良种推广协会申请的泗水裘皮羊地理标志商标证明,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并颁发证书。

据了解,泗水裘皮羊在2010年被列入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济宁市依托重点场户,围绕裘皮羊的保种育种、饲养管理环节,开展泗水裘皮羊的标准制定、多胎高产裘皮羊育种、高产羊毛羊绒裘皮羊选育等课题研究。

【泗水裘皮羊】 泗水裘皮羊属蒙古羊类型,是山东省优良畜种之一。这种羊被毛由粗细毛组成,

平均细度在52~58支纱之间,腹毛稀短,毛白色者约占90%,由于毛型系粗、细毛组成,尤适宜制作

裘皮。1981年,经省有关单位及畜牧专家多次考察,正式命名为“泗水裘皮羊”,并列为山东名产。

裘皮羊个体较小,头部狭长,鼻梁隆起,颈部细长,胸较深,后躯发育好,腹部紧凑稍下垂,背

腰稍平直,四肢短,侧视体形呈正方形,尾系大脂尾,上宽下厚,尾尖向上再向下垂,长达飞节。

此羊具有耐粗饲、抗病、易管理、性情温顺、四肢健壮、善于爬山等优良特性。其肉质细嫩、味

道鲜美、膻味小、蛋白质含量高。其皮具有毛板强韧、绒厚密柔软、光滑轻便、花型美观大方、不擀

毡、不脱毛、御寒性能好等特点。

泗水县裘皮羊历史悠久,早在清朝,裘皮就被列为贡品。建国后,泗水裘皮羊有较大发展。1983

年被国务院三部一社(农林部、商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列为裘皮羊生产基地。此后存养量

及裘皮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泗水裘皮经加工后远销美国、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国及香港地区。

三.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花生

泗水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位于泰沂山区南麓的泗水县被称为“中国花生之乡”。所产花生纯天然无污染,具有果粒均匀,色泽亮丽纯正,籽粒饱满,含油率高但不腻口等特点,花生的油酸、维生素、磷脂、糖、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无重金属、杂质少、低水份、低农残,素有“长生果”之美誉。使用传统工艺压榨的小槽花生油色泽金黄、清澈透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

泗水县花生种植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作物,已成为全县六条产业链之一。用传统工艺榨制的小槽花生油色泽金黄、清澈透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深受客户欢迎。泗水县花生制品厂系列烤果,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成为主要创汇产品之一。

泗水花生

地域范围

泗水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泗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5′00″~117°25′00″,北纬35°28′00″~35°48′00″。海拔为154-608米之间,全县耕地面积54728.58公顷,花生生产面积20666.7公顷,常年产量9.18万吨,产值5.5亿元,主要涉及泗水县的泗河街道、济河街道、金庄、圣水峪、泗张、泉林、苗馆、大黄沟、星村、高峪、中册、柘沟、杨柳等13个乡(镇、街道),共计592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泗水花生历史悠久,据《泗水县志》记载:自清末民国初期境内就有种植,所产花生纯天然无污染。花生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各种营养成分均达到绿色保健食品的指标要求,是优质上乘的绿色保健食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泗水花生具有果粒均匀,粒小如豆,籽粒饱满,色泽亮丽,香中带甜,出油率高,味不腻口等特点。花生的油酸、维生素、磷脂、糖、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无重金属、杂质少、低水份、低农残。无论是生吃还是熟吃均具有开胃、健脾、美容、抗衰老、预防贫血和防治胃病之功效,素有“长生果”之美誉。而且远销东南亚、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外在感官特征:新鲜度:新鲜、清洁,荚果网纹清晰,籽仁色泽鲜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色泽:具有本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所加工的花生油味浓香,油酸/亚油酸比值高。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可加工成脱皮花生仁、花生果、分级花生仁、油炸花生米、风味花生、花生糁等系列产品。腐烂:荚果无腐果、烂果、虫食果、芽果,籽仁。整齐度:果粒均匀、粒小如豆、籽粒饱满。 2、内在品质指标:泗水花生籽粒饱满、香中带甜,不腻口。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含量≥42.0%;蛋白质含量≥24.0%;花生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E为最多,含量≥80.0mg/kg;花生仁含丰富的钙、磷、硒等营养成分,其中钙含量≥50.0mg/100g;磷含量≥260mg/100g;硒含量4×10-2~7×10-2ug/g;花生仁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药防执行标准: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上标准的条文,在参照标准未被修订的情况下使用,若修订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泗水花生已通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

四.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油泼豆莛

【油泼豆莛】孔府传统名菜。相传,乾隆皇帝到孔庙祭孔时,因终日吃山珍海味感到腻口,食欲不振,衍圣公甚感不安,即传话到厨房,想法调制适口的菜品。厨师们经再三思考,决定用清脆的绿豆芽进行烹制。制作时将豆芽掐根去芽,仅留中间的梗,厨师称其:“豆莛”,用热油加花椒数粒浇泼,立即送上。此时豆莛仍保持其洁白脆嫩的质感。乾隆品尝之后,顿感清爽,赞不绝口。从此“油泼豆莛”便定为孔府传统名菜。为此,在孔府众多的“役户”中,又专门增添了“掐豆芽”的劳役,名曰“掐豆芽户”,该户姓陈,世袭相传。因祖辈为孔家掐豆芽而得以留传下来。

制法:首先选用新生的短粗形豆芽菜,掐去两头,洗过。放在漏勺里控净水分;然后把炒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掺部分香油),烧至七八成热时,放花椒炸过,然后将盛豆芽的漏勺放锅上,同时用手勺舀热油往豆莛上浇,反复浇泼几次,边泼边颠翻豆莛,并少撒些精盐。油控净后将其倒在平盘中即成。此菜上桌,宜即刻食用,不可久停,不然,易回软。

五. 山东省 济宁 嘉祥县 济宁青猾皮

【济宁青猾皮】 一种珍贵的轻裘皮。它是以菏泽、济宁等地农村出产的青山羊羔皮为原料,精心鞣制而成。这种羔皮是将生下来1~3天的羊羔宰杀所得,花形多种多样,美观大方。毛色由黑、灰、白3色组成,分布均匀,色调素雅,又由于这3色毛的组成比例不同,形成深浅不同的颜色,可分为铁青、深青、正青、浅青和粉青5个等次,以正青色最为名贵。羔皮经加工鞣制,变得又薄又软,手摸

有丝绸感;毛丝细密、丰满、光亮、灵活、不发粘,不打绺,无灰无味,还依然保持着自然卷曲的美丽花纹;而且耐水洗,抗张度性能强,抗热性能好,温度高达摄氏85度仍不退柔,不回生。用青猾皮制成的毛面向外的大衣、中衣、春秋衣的边饰和领子、毯子、褥子等,既新颖别致,又美观大方,独具特色。

菏泽、济宁位于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饲料丰富,群众很早以前就饲养一种叫作“狗羊”的山羊,后来逐渐杂交选育成青山羊良种。青猾皮作为传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济宁新华皮厂厂史记载:济宁毛皮,起于元而盛于明,到清末光绪年间大作坊就有20多处,其资本雄厚,雇工多人。那时的产品是做成布匹状,按尺裁售。解放后,在继承和发扬前人高超鞣制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青猾皮的加工工艺,扩大了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档次有显著提高。1983年,济宁新华皮毛总厂与科研单位联合,首创原皮退色染色新工艺,可使青猾皮毛退成白色,然后染成所需色彩,从而结束了过去那种局限于原皮色定色的历史。目前,主要经营单位有济宁新华皮毛总厂、济宁制革厂、济宁皮件厂和菏泽地区外贸公司等。

青猾皮在国际市场上是宠物,许多人都能以得到济宁青猾皮衣物为幸事。有些国家则总想模仿其毛色样式进行人工制造,但始终未能成功,所以青猾皮至今仍为中国独有的。每年除投入国际市场原皮外,还加工成各种衣帽,毯子等销往国外。1987年,出0货值400万元,创汇100万美元。

六.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甜味双拼

主料:红薯俗称地瓜、银杏。



其中银杏采自安山景区寺庙内拥有2000年的树龄的银杏树。



特点:采用银杏树之果为原料,并结合孔府“诗礼堂”一个古老的典故延变加之商超的烹调技术,使之色泽枣红发亮,甜爽可口,食之并有养颜美容抗血管老化之功效。

七.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的柘沟陶土属非金属矿物。该矿以柘沟为中心,东起洛里村,西至董庄,北起郭家岭,南到朱家村,面积26平方公里,储量12.2亿立方米。距地面一般0—6米,易于开采,年耗量约2万立方米。

柘沟陶土系单一五色(白、红、黄、灰、绿)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耐高温(1582℃)不仅适宜制陶,也可做翻砂用;膨胀系数小,又是井喷封口的最佳材料。该土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镁等成分。

泗水县柘沟镇陶土资源储量相当丰富,陶土储量在13亿立方,都是裸露矿床,表层20厘米以下是连片陶土,深度达6000多米,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系单一的白、红、黄、灰、绿五色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膨胀系数小,能耐1582℃的高温。

泗水县柘沟镇以鲁柘砚、儒陶、鲁陶、泥香阁等企业为龙头,抓好陶文化遗迹保护,积极争取鲁柘砚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将规划建设陶文化产业园,打造“北方陶都”品牌

八.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黄沟池藕

黄沟池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沟池藕

泗水县大黄沟乡莲藕协会

11319797

池藕

九.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大果旦杏

大果旦杏又称巴旦杏,是肉仁兼用的名贵稀有品种,为曲阜的一项。这种杏果实漫长,呈桔黄色,个头较大。单果平均75克,大者80余克。果肉丰厚,质细而嫩,甜酸可口,杏核圆而壳薄,仁甜而无异味,可食率达93%。大果旦杏原产于南辛镇的大湖村。

十. 山东省 济宁 兖州区 大黄眼药

兖州的眼药,自明万历年间研制成药至解放前夕,有着400余年的历史。在医药科学尚不发达的那个年代,这种专治眼疾的药品,以其效力大、治愈率高而闻名全国。

兖州眼药最早研制者系明万历年间鲁王府御医徐郎中。此人治疗眼疾有独到医术,鲁王赐“壶天再世”匾额,因而名气大振,求医购药者络绎不绝。为解除病人痛苦,徐郎中积极配制药物,以满足病者需求。其后人依法炮制,遂成祖传秘方,几经发展,至解放前夕达到兴盛时期,兖州专营眼药的店铺就有14家之多,主要为徐、王、宋三家。徐氏店号“滋生堂”,以双槐为记,制销“清凉散”,专治火眼;王姓开设“全育堂”,以葫芦为记,制营“拨云散”,专攻云翳;宋家药品“宏济堂”,以金炉猴为记,药名“清宁片”。以上三家虽各有验方,然而眼药之主要原料为冰片、炉甘石、麝香、卤沙、珠子等,其炮制方法大同小异。

兖州眼药中有“十五蒸大黄”,亦是徐、王、宋三家制作的内服攻眼疾的药品,其制法为:将生大黄轧成粉末,用笼蒸后,捏成窝状,掺黄酒共蒸十五遍,然后再掺入几味中药即成。眼疾患者点上眼药再喝进“十五蒸大黄”,其效果就更为明显。

济宁泗水县十大特产山东泗水县特产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