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浩特特产有哪些 巴彦淖尔特产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5 03:06:36

一.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马奶酒

马奶酒即酸马奶,蒙语称“其格”,是牧民最喜爱的饮料。是蒙古族人民在各种聚会、盛会中珍贵饮料。每逢青草茂盛,骒马下驹时,开始挤马奶和发酵制作“其格”。当入秋,草木干枯时,就使马驹合群,停止挤马奶。因此,从伏天至中秋(即农历的八月十五日左右),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其格乃林查嘎”(即饮马奶酒的欢宴季节)。每当这一季节到来时,牧民们家家户户门前拴马驹挤马奶。酿成其格后,不论男女老少都要饮,自家没有酿其格的牧民,可道别人家去饮,都会受到欢迎。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和林格尔县 豆面

豆面

和林的豆面薄如纸,似银丝,光滑透亮,深受人们喜爱。农民操办红、白喜事,招待客人,常把豆面视为优质白面。豆面中放上粘合剂——蒿籽,用水和起来,把它擀成比面案大一点儿的薄皮,几经折叠,一双灵巧的手再把它切成二三尺长的细条,长长的豆面便做成了。目睹这一高超的手工制品,谁都会食欲大增,交口称赞。每逢盛事,或亲朋相聚,或宾客临门,农民总要欢欢喜喜地让他们吃一顿极为稀罕的油糕、豆面饭。吃油糕、豆面的时候,先把豆面煮熟盛在碗中,舀进肉臊子或土豆菜汤,再把油糕放到盘中。一边吃热气腾腾的豆面,一边吃香脆可口、皮脆里软的油炸糕。饭毕,还觉得口边留有余香。制作豆面的豌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7~40%,相当于等量的大黄鱼、瘦猪肉、牛肉、鸡蛋所含蛋白质的两倍多。豌豆蛋白有其独到之外:富含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不含胆固醇。因含有皂草甙,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对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心脏病的人,豆面是一种疗效食品。对患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民,食用豆面也大有益处。

三.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中旗 烧猪肉

烧猪肉

将猪肉(最好是腰条肉)切成四方块煮熟后用油炸,待微黄,捞出,切成片状,加佐料放碗里上笼蒸至三十分钟至50分钟后扣在碗里或盘里即成。特点是肥而不腻,绵香适口。

四.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锡林浩特 锡林浩特牛肉干

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牧民都有晾晒牛肉干的习俗。追溯牛肉干历史,早在蒙古帝国,蒙古骑兵与牛肉干有着不解之缘,每日饮马乳,宰牛、羊充饥。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一头牛宰杀后,百十公斤重的牛肉凉干后捻成沫,只有十几斤重。装袋背在身上,只要有水便可冲饮。蒙古人这种独特的行军干粮成就了蒙古铁骑一日千里的行军神速。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这样来给养的;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牛肉干在远征作战中起着很重要作用。

五. 内蒙古 巴彦淖尔 磴口县 巴盟面筋

巴盟面筋

巴盟面筋由产自河套地区精选雪花粉,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正宗的巴盟面筋,入口爽滑的同时带有韧性,咬下去却又是韧中有脆。面筋富含麦胶蛋白、卖谷蛋白、钙、磷、铁等成分,西贝创新采用食用橄榄油拌制,取其味道鲜美和天然抗氧化成分,更宜健康。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城区 蒙古糕

内蒙古传统小吃。将黄米粉炒熟,加适量小麦面粉拌匀,冲入开水和成硬面团,加温发酵。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适度大小的圆圈,下入烧沸的植物油锅中炸熟即可。特点是外皮酥、香、脆,内部软、糯、甜。家庭逢年过节都要做糕招待宾客。

七.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玉泉区 红食

蒙古族称肉类食品为“乌兰伊德”,即红色食品的意思。肉食品是养育蒙古族的主要食品。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的肉食品主要来自狩猎产品和家养牲畜。狩猎得来的动物包括野兔、鹿、黄羊等等。而平常食用的主要是家养的牲畜,以羊为主,牛次之,不是大型宴会,一般是不杀马的,因为在他们认为马是比较尊贵的动物。《绥远通志稿》云:“其俗最忌食马肉,盖早年人皆隶军籍,汗马立功,用其力不食其肉也。”。当然这与蒙古族传统的爱马观念也有关系。这种饮食习惯延续近千年,不但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习俗,而且对其他的游猎民族也有一定的影响。

蒙古族的肉食结构中以食小畜为主,主要食羊,因为羊是主要的家畜,其他是由狩猎获得,蒙古族人民认为,食热性畜类对人体有益,因为牛马是体积比较大的牲畜,宰杀也不如羊方便,而且担负交通的要职,所以马一般是在祭祀时候才宰杀的。羊肉是牧民们最喜欢吃的肉食,在长期的生活中,牧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制作出了烤全羊、手扒肉等一系列羊肉美食。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莜面

武川莜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莜面主产于内蒙古,以武川和四子王旗最盛,其味鲜美独特,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糖尿病人食用后很有益处。

莜面在我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属塞北高寒农作物,然而提起莜面,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为何物,可说起燕麦,却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其实莜麦即燕麦,莜面即燕麦粉。 莜麦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而尖,花淡绿色,小穗有细长的芒,籽实可以吃。莜麦耐寒耐早,生长期长。在我国莜麦盛大产区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尤其内蒙以武川莜面为最,莜面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风味食品。

武川莜面 莜面的营养价值

莜麦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秸行秆和麸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B,是牲畜的上等饲料,还可用于造纸。莜麦面可食用或做饲料。蛋白质平均含量达15%,比白面高51%,比稻米高93%,比米高54%,比玉米高68%;脂肪含量居各种粮食之首,平均达8.5%,是面粉的4.5倍,是稻米的6倍;钙磷含量亦很高,每百克莜面含钙58毫克,比面粉多20毫克,比稻米多50毫克;含磷312毫克,比面粉多53毫克,比稻米多208毫克。莜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十分耐饿。科学证明,莜面富含八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丰富的亚油酸,高膳食纤维等含量为五谷之首,莜麦所含的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H都十分丰富,因其营养价值可观,在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集保健、营养于一身,老少皆宜。 在我国后山的莜面产区,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较单调,一到冬天,除了土豆,几乎吃不上蔬菜,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很少因营养不良而患病,这正是莜面医疗保健作用的实证。

民间“顺口溜”称:

冷调校面捣烧酒,

山珍海味都不如。

一口莜面一口酒,

香得人们口水流。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在归化城吃过莜面,给予很高的评价。乾隆年间,莜面作为进贡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五十年代,朱德总司令两次来内蒙古视察,都主动要求吃莜面。他说,当年在晋西北转战,曾多次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吃过莜面,也听说过莜面是“土默川三宝”之一的传说。那又筋又细的莜面,支持过晋察绥陕根据地革命将士的伟大斗争,总司令一直在怀念它。

国的莜面之乡--武川,莜面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莜面总共有五个大系列--蒸、炸、汆、烙、炒,总共有40多个品种,其中进蒸莜面就有窝窝、馀馀(yu yu)、钝钝、饺饺、金棍、丸丸等17余种做法。

莜面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搓、推、擀、卷各色各样。食用时可用蔬菜及辣汤,冷调、凉拌;也可用热羊肉汤、熟山药(武川方言,即土豆)拌吃。并可按自己口味,酸、辣、咸、甜自行调制。

用莜面做的食品有:窝窝、馀馀、钝吨、含财、金棍、报折、圪团、耳朵、条条、丸丸、琳蝌蚪、海螺、二莜面、玻璃饺于、莜面饺子、插花片片、山药馀子、螺丝卷卷、凉拌莜面、素炒莜面、炒揆类、回勺莜面、煮馀子、油煎对夹、油煎合子、莜面拿糕等等,说也说不完的...我汗-.-! 用料:葱,蒜,莜面,香菜,水萝卜,土豆,黄瓜,西红柿,尖椒(可根据个人爱好添加) 配料:植物油,盐,鸡精,酱油,醋,花椒,熟芝麻.

一、 和面

和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开水活,一种是用凉水活。 就是一大早起来把莜面用凉水浆上,放一上午,中午再做。这两种和面的方法,用水和莜面的比例基本上都是1:1,当然这和莜面本身的湿度有关系。面一般要浆的硬点,做出来不容易黏,更精到。 揉好的莜面块,

“莜面鱼鱼” 做法很简单啦,就是揪两小块面下来,在案板上用手搓,越搓越长,面鱼就变出来了!

“莜面窝窝” 揪一块面,放在刀背上(怕黏可以在刀背上稍微抹点油),然后用手掌给他推平了,用手指头揪起来顺势一甩,就在指头上卷成窝窝了,然后把那么多窝窝立在一起!

“压河捞”(有压式和手拧式两种工具) 做法:这个就简单了,莜面揉成长圆的棒棒,塞在这个工具里,转上面的把手,莜面鱼鱼就自己出来了。

“山药窝窝”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净,切薄片,上锅蒸大约10分钟左右即熟,出锅趁热用勺子在碗里压成土豆泥. 2.蒸土豆的时间可以准备其他料,莜面手撕成不规则小块,西红柿去皮切丁,葱切末,黄瓜切丝,水萝卜切丝,蒜剁成蒜米尖椒切末,,香菜切碎. 3.将莜面,水萝卜,西红柿,黄瓜,,尖椒依次码放,上面放葱花,蒜米.在最上面滴少量酱油,适量醋. 4.起锅倒适量油,待油稍热放入花椒,爆香后把花椒油倒在西红柿上,尖椒,葱花上.根据个人喜好加盐以及鸡精.拌匀后加香菜,熟芝麻即好了. PS: 1.虽然土豆泥要蒸十分钟左右,但这是这道菜好吃的关键,磨刀不误砍柴功哦. 2.把西红柿,尖椒和葱花放好后倒酱油和醋,这样的摆放可以不用放入锅中翻炒,葱花被热油一喷就可以达到炒过的香味了,与其说简便不如说懒人有懒招. 3.特别版懒人办法,油可以不用下锅呛,用一个家里盛粥的金属勺子就可以达到小锅子的作用,简单快捷,还不用洗锅子.超级值得推荐~

注:“蒸莜面” 锅里水开了才蒸莜面;莜面进锅后冒起汽来只蒸十分钟,千万别长了;最好是竹笼蒸,偶家没有,不锈钢的也凑乎;蒸好了出锅要晾晾,然后按它的纹理撕开。 莜面蒸好了,可以有好多种吃法,凉调、炒、菜汤或者肉汤拌,都美味之极。 莜面最佳搭配的几种东西:羊肉汤、辣椒、酸菜(圆白菜发的那种)、醋。 “炒莜面”配料:尖椒、葱、蒜、酸菜,先进锅炒,后放入莜面翻几个个。最好先炝个红辣椒,很有味道。炒好了用菜调的,在炒莜面里面又调了好多红辣椒吃的,好香啊! “羊肉汤莜面” 羊肉,要肥一点的,剁成比肉馅稍整的小丁,放在碗里,调入盐、花椒面、酱油、姜末、葱末、胡油(北京没有这个东西,那就倒点色拉油进去好了),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出来看看要是汤少,就少加点开水进碗里面。用这个汤调莜面,配上海南的灯笼椒,都不知道美味的怎么形容了!!

武川莜面 莜面与水的搭配

听说以前的时候曾有人把武川莜面带到过外地或吃或售,但都无功而返,老人们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后来猜测大约是外地的水和武川莜面不搭配。大概北方的水更适合莜面的加工,而南方的就有点牵强了!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猪肉

巴彦猪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具有多年生猪养殖传统,巴彦猪肉名扬全国,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注册“巴彦猪肉”地理标志的县份。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猪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保护区面积为31.33万公顷,2007年商品猪量为200万头。

产地地理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生猪发展历史:据民国六年《巴彦县志》记载:“巴彦汉晋时期为夫余之地”。据张向凌《建议学点黑龙江省历史》所述:夫余约建国于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末期。《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者、大使、使者。”可见,巴彦县养猪业由来以久,清代咸丰年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此处设立开垦行局,进行土地的大量放垦,养殖的猪以当地的猪为主。据《东省丛刊》记载,民国2年(1913年)巴彦县“卖却之家畜惟牛与猪,牛每年卖千头至千五百头,猪五千至六千口,牛先送往呼兰市场,由呼兰便驱往哈尔滨,猪则送往哈尔滨,鸡鸭无运至他处出卖,卵用汽船远销黑龙江省岸”。

新中国以来推动生猪发展水平:进入50年代,引进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生产出优质杂交猪,瘦肉率明显提高,到80年代随着引进猪种的增多,开始繁殖二元杂交猪,猪的质量明显提高,到二十世纪末,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同时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该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据美国养殖专家说美国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率为22头,我县洼兴种猪场每头母猪年产仔成活率达到24头。比美国高出9.1%。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

文化底蕴:一是饲料优势。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生猪饲料产地因地形西向,下午西斜时,向西的斜面迎接西边来的斜射光线呈对农作物来说就是直射光,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由于饲料的优势决定了巴彦猪肉产地生产的猪肉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二是杂交品种优势。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

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三是典型养殖模式优势。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此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四是人文环境优势。由于巴彦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发展,全县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规章制度控制基地的环境质量,对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对农田进行整理,全县基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环境质量基本趋于平稳,基本上无污染。轻度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个方面。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280微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值28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地表水水质达标率70%,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分贝。四是科技管理优势。巴彦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猪肉产品检验标准,卫生指标、营养指标、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指标都优先与国家无公害标准。从检验报告看,全县猪肉的卫生指标、重金属指标、感官指标、兽药残留都好与无公害猪肉标准,无公害猪肉标准中不涉及的营养指标、有益金属元素指标均是很高的,体现了猪肉产品的营养特性。巴彦猪肉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体现了巴彦猪肉的安全性。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猪肉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巴彦县生猪有独特的生猪品质,为巴彦猪肉的发展奠定了质量优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猪肉选择三四元九交猪进行加工生产是有其独特的质量优势的,巴彦猪肉以三四元杂交生猪为原料,三四元杂交生猪来源于巴彦县特有的东北白猪为第一代母本或父本与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夏等猪进行杂交,生产第二代杂交猪,再用杂交猪进行三、四代繁殖,进行优势生猪养殖,以优质的生猪为原料进行科学屠宰加工,生产具有巴彦地方特点的巴彦猪肉。

(3)生产过程管理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生猪质量要求:一是生猪养殖用

巴彦县当地绿色食品玉米、大豆为主料,生产全价饲料进行养殖,不饲喂任何动物粪便发酵饲料;二是使用国家规定的兽药进行疾病控制和治疗,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兽药;三是养殖场远离居民和交通要道,防止污染;四是实行分圈式独立养殖庄氏养殖法和徐氏防治法;五是以喂粮食饲料养殖为主,生猪主要是三元、四元杂交猪,生长期小于12个月。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猪肉实行专用车辆单独运输,封闭式快乐屠宰法,科学排酸,冷冻处理单独存放处理。并在进行严格的出厂质量检验后出售,同时对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生猪按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专业化养殖;对生猪养殖中使用的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及时进行全程记录;及时进行饲养检查;实行巴彦猪肉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制度,以巴彦猪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生猪按养殖场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单独屠宰,产品按不同的养殖场进行单独存放,进行特定的编码,便于售后质量跟踪服务。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猪肉品质好、色泽鲜艳、肉体有弹性、瘦肉率高、表皮光润。

(2)内在品质指标:猪肉瘦肉中脂肪含量3%以下,适量食用不会发胖;亚油酸含量9%以上,猪肉口感香而不腻,嫩而不滑;猪肉蛋白质含量大于20%,猪肉中氨基酸大于15%,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2毫克、含锌大于2毫克。

(3)安全要求:按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的生猪养殖标准进行无公害化生猪养殖,在加工、运输中不被污染保持其安全。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猪肉包装以纸塑为主,分为5kg、10kg、20kg等包装,主要是在包装表面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猪肉”等字样,并加有防伪标志,巴彦猪肉主要是冷冻贮藏、专用设备运输,防止运输路途中污染和变质。

巴彦淖尔特产必购物清单巴彦淖尔土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