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有什么特产吗 湖北竹山县有什么特产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5 06:30:40

一.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龟鳖奇吃

龟鳖奇吃

堵河,不仅盛产鱼虾(主要是小白虾),更有乌龟和老鳖。当代人尤其是咱们中国人很喜欢吃,很喜欢海吃,为迎合吃新吃奇怪的需要,本人虽然吃不起那玩意儿,也无缘用公款吃那东西,还是为人民服务,设想出了一套乌龟和老鳖大菜的新奇制作方法。这套烹饪方法,本人已经在自己出版的《王三圣传奇》一书中的专门章节中做了详细的讲述,只怕是作者有心,读者无意,没有把那法子记下来,特再行公开介绍一番。不过,首先要声明的是,谁要是准备做这一套菜,别忘记了专利发明权是属于我的呢。还有,如果哪个酒店要制作的话,得请我去当面指导才是啊。但是,想着我是才搬家来十堰市内呢,我还是不收吃术讲授费的讲述出来,一飨市民们,也好套套近乎——-

先说吃乌龟。准备工作是,选牛蹄大小乌龟一只,老房屋泥瓦两匹,银(木)碳火两盆,黄酒调和葱、蒜、姜米、醋等汁水一碗,竹(管)制作如大号注射器般能吸能挤的“水枪”一支。具体烹饪方法是,用一盆碳火作为底火,在底火碳上仰面放一块泥瓦,把嫩乌龟放在泥瓦上面,再在乌龟背上盖一块瓦,盖瓦上再“座”一盆碳火。乌龟受热后蜷伏在双瓦内,下受火,上受火,慢温慢热渐烤渐烙得心里直发火,跳也不能跳,挪也不能挪,避也不可避,躲也不可躲,只气得把头收缩在肚子里也无可奈何。

等待上、下瓦片烧得洪亮,就用“水枪”把黄酒作料汁水朝瓦上和乌龟身上喷射,瓦再红,再喷射。如此几次三番,0慢慢消受着火热和水喷而消魂,断魂。

如法炮制的乌龟,油而不腻,脆而不糊,焦而不硬,稣柔醇香,滑嫩爽口。因为不遭斧剁刀砍水煮,没有泻掉元气,所以就大补吃家子的元阴和精气神,大增性福的功力,实在是上乘佳肴!因为瓦片象古代士兵用的盾牌,故将此肴名为“双盾延年稣”。

再说吃鳖。准备工作是,选马蹄鳖一两只,白酒调和葱蒜姜末作料汁水一碗,长嘴瓷壶一把,木匠打眼如筛子状锅盖一个,10斤以上青石头一个。具体烹饪方法是:先把马蹄鳖丢进冷水锅里,盖上筛子样的锅盖,压上青石头,把白酒作料汁水倒进长嘴壶,然后才填柴烧火(您点燃液化气灶、电炉子也行,但以文火为妙)。等待锅中的水慢慢升温加热,鳖孙子受热手烫难耐,计较机得乱转悠,乱扑腾着寻找出路,恰好有锅盖上的窟眼可供鳖孙子钻出头来张开嘴巴敞风透气儿——得,您就拎着长嘴壶儿,只管朝鳖的喉咙里倾注汁水儿,鳖娃子再钻,再张嘴,再倾注汁水,让白酒调和的作料汁水参与鳖孙子亡命前的血液循环,渗透它的五脏六腑。好啦,我也不必夸奖我发明的这两道菜,您自己想想该有几好吃就有几好吃。不过,后一道菜还是得有个

名字不是?名曰:开口香!民间把乌龟和鳖统称为王八,如此奇吃,应了中国汉字的象形会意的一个标准字:美!

二.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官渡五香豆腐干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官渡五香豆腐干,是关渡镇胡宗全家的祖传手工艺风味食品。它具有独特风味,甘甜爽口,香味醇厚,无论零食佐酒,或入菜烹调,都是上品佳味。

自光绪元年始,竹山官渡豆腐干一直被官渡人列为珍贵佳肴。官渡人待客,如果席间少了五香豆腐干,视为对客不敬。席间宁可无荤,也不可没有五香豆腐干。河南、陕西、四川、黄州等地客商,来官渡做生意,返回时也要买四五千克的五香豆腐干,回去馈赠亲友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十堰竹笋

竹笋味甘鲜脆是湖北省十堰市美食,营养丰富,是我国的传统佳肴。竹笋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周成王临死前,命召公、毕公率邻诸候拥戴康王登基,是曰以笋席款待,可见笋席在当时是比较隆重的。

据分析,鲜笋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钙和其他各种元素、维生素类等物质。竹笋是减肥和防止肠癌的健身食品,对减少中毒症和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疗效。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五倍子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虫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产区为竹山县,该县同时也是湖北和全国生产五倍子的大县之一。该肚倍个儿大,单宁酸含量高,又是全国最佳品种之一。1985年,竹山县在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云南紫胶所的帮助下,兴建了一个以加工五倍子为主的林产品化工厂,年生产工业单宁酸、工业没食子酸、TMP等5种系列产品,其工艺技术、设备均居国内领先地位。1987年投产以来,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日、美、法等国。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臭豆腐皮

臭豆腐皮,竹山田家坝的“臭豆腐皮”是远近闻名的佳菜。传说在清末明初时,有小上海之称的田家坝来往客商繁多,生意非常兴隆,在众多客商中贵州人最多,因他们喜食辣味、臭味菜肴,因此,特从贵州老家带来厨子,专做臭豆腐皮供他们食用。从此,臭豆腐便在竹山境内流传了下来。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圣水绿茶

圣水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圣水绿茶产于“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湖北省竹山县,覆盖全县15个产茶乡镇,20余万亩茶叶基地。产品精选上等茶芽,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加工而成,产品独具天然花香、滋味鲜醇、汤色绿且明亮、入口清甜,饮罢回甘生津,齿颊余香,喉部湿润甘甜,神清气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当地种茶品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茶叶五千年》一书,第三页原文中就对该县的茶叶起源做了相关记载,有关资料表明,在唐朝武周年间,竹山的茶叶就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武则天品钦该县现在的得胜镇圣水村的茶叶后,倍加赞赏,遂赐名“圣水贡茶”,并令建御茶苑和圣水寺,以传承圣水茶艺。千百年来,圣水茶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产品以“绿色、有机、健康、安全”为主题,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S食品质量安全和OTRDC有机茶三大权威认证。

圣水绿茶历史悠久,素有“贡茶”之誉;产地生态独特,环境优越。产品外形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满披;花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匀齐;有机内质,品质上乘。 圣水绿茶游离氨基酸≥2.0%,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茶≤6.0%,粗纤维≤13.5%,水浸出物≥36.0%。

地域范围

圣水绿茶产于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文峰乡、双台乡、楼台乡、深河乡、田家坝镇、官渡镇、柳林乡等十七个乡镇。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武当山南麓,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南靠重庆巫溪,北与陕西白河县接壤。全县海拔最高为2740.2米,最低22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110°26′,北纬31°30′-32°37′之间。

七. 广东省 清远 佛冈县 竹山粉葛

竹山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汤塘镇竹山村,以粉甜无渣出名,是当地名产。( 清远)

产于汤塘镇竹山村,具细嫩、无渣、甘甜的特点,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来煲汤、炆肉,还可制成葛粉用沸水冲饮。由于品质卓越、名声好,竹山粉葛和精包装的竹山葛粉,近年已成为佛冈县的主要旅游商品,畅销清远、广州等地。

竹山粉葛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冈县现辖行政区域。

竹山粉葛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细叶粉葛(Pueraria thomsoniiBenth)。

二、立地条件

土壤属红壤,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土壤的pH值范围为5.0至7.0,土层厚度≥30cm,土层深厚疏松,土地肥沃、松软。

三、栽培管理

1.种苗培育:采收时,选留无病虫害、健壮的葛藤扦插繁殖。

2.定植:在农历惊蛰气节前后,选择气温稳定的晴朗天气进行;单作定植密度≤700株/667㎡(亩);间作定植密度≤380株/667㎡(亩)。

3.植株调整:搭架栽培,每株留1条主蔓,主蔓长度150cm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主蔓长度150cm以上的,保留侧蔓。

4.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的磷钾肥和氮肥。基肥以沟施为主,每667㎡(亩)施花生麸≥150kg,距离粉葛主根20cm至30cm处沟施。

5.种植管理:采用先促后控的方法引蔓整蔓,7月底至8月初,当主蔓长到200cm时拨开表土露出根茎结合部,促进葛根生长膨大。

6.轮作:采用一年制水旱轮作。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贮藏

1.采收:9月份开始采收,采大留小,直到次年1月份全部采收完毕。

2.贮藏:采用河沙分层覆盖,保持相对湿度为35%左右,环境温度为15℃至2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竹山粉葛外观呈橄榄形,块茎须根少,无分叉,表皮有轻微皱褶,呈黄白色,葛味浓;葛肉乳白色,皮薄、肉香、质嫩、入口无渣。

2.理化指标:鲜葛水份含量≥55%,粗纤维≤2.0%,蛋白质≥5.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竹山 莲花茶

配方:黄连(酒炒)、天花粉、菊花、川芎、薄荷叶、连翘各30克、黄柏(酒炒)180克,茶叶360克。录自《家用良方》

用法:上药共制粗末,和匀,用滤泡纸袋包装,每袋6克。每日3欠,每次取末6电,以沸水泡焖10分钟,饮服。

功效:情热泻火,祛风明目。适用于两眼赤痛,紧涩羞明,赤眩贯睛、大便秘结等。

湖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竹山县是历史悠久的“仙茶故乡”。竹山县润兰茶厂便位于仙茶故乡----其环境幽美的绿色新村,距十堰市东风二汽一百多公里,交通便利。润兰茶厂现有生态园一万余亩,为茶叶的研制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原料。润兰茶厂始建以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拼搏进取。现已发展壮大为一个占地六千平米(建筑面积五千平米),拥有数十台各型名细茶初精制机具,技师,员工近百人,日处理量近二万公斤,年产量近五百吨的茶叶加企业。多年来,良好的信誉受到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所生产的绿茶,金银花茶、莲花茶等一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竹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莲花茶受到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这给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悠长的资源。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金桩堰贡米

金桩堰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桩堰贡米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独尊道教,广建武当道场。永乐十年(1412年),御制祝文,大建武当。永乐十七年(1419年),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奉命,率1军夫30万大修武当山。作为武当山的门户——均州(即今丹江口市)自然成为了一级地方政府所在地和水陆两路客货集散地。尤其重要的是在均州还设置了“提督内臣府(提督太监府)”,负责管理修缮皇帝家庙、准备皇帝的祭祀和贡品的采办。明成化十二年,均州开始监管湖广三省八郡军民事务。期间,均州官吏时常把当地土供奉给“提督内臣府”食用,其中金桩堰米,晶莹透亮,口感松软香醇,很受内臣府1们的喜爱,因此,金桩堰米成了内臣府接待八方客人的名贵主食,久而久之,金桩堰米的名声越来越大,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遂将金桩堰米奉明成祖朱棣品尝,朱棣食后赞不绝口,贶张信、沐昕此米奉敕撰宫廷达官贵人品尝,并封为朝廷贡米。由此,在明永乐年间,金桩堰米名声远扬,年年纳贡,岁岁不卯。

《均州志》记载:“均地逼近中州,物产多与他邑同。繁富夥够,不克殚述。火耕水耨与黏稻等,金桩米殊芳冽。”

据新编《武当山志》载:“在明代春秋两季向朝廷进贡的土品中春节有盐干笋、带一笋、骞林茶、九仙子、隔山消;秋季有蜜蒸黄精、金桩堰米、蜜煎榔梅等”。

《武当山志》记:清代,襄阳府(均州隶属襄阳管辖)贡品中,大部是武当山出产的,其中有骞林叶,即骞林茶,金桩堰米。清代张廷玉等奉敕撰,后嵇磺、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清朝文献通考》。

粮食

湖北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所辖茯苓村、小茯苓村、左绞村、朱家院村、李家湾村等1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8′~111°34′,北纬32°14′~32°58′

十. 广东省 清远 佛冈县 竹山水柿

竹山水柿
十堰竹山的特产美食名胜古迹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特产直播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