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饮马大海土特产电话 昌邑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7 10:53:15

一.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四孔潍鲤

四孔潍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潍河,生长着一种体态亮丽、远近闻名的“四孔鲤鱼”。围绕“四孔鲤鱼”形成的鱼文化,如奔腾逶迤的河水,深厚幽远。

说起“四孔鲤鱼”,人们自然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以后,便以出家修道为名,想找个地方隐居。这一天,他走到昌邑的峡山,但见潍水自南奔泻而来,弯弯曲曲绕山而过,山上古松参天,时有云雾从中升起,令人疑是到了仙境。更喜山之阳有天然洞穴一处,正可居住。伯温大喜,于是在此隐居下来。

一日,刘伯温在潍河岸畔看渔人打鱼,看到打的无非是鲫鱼、鲢鱼、鲇鱼之类,并无奇特品种。忽然,他心中一动:如此仙境,应有异于他乡的才是。于是,他驾起祥云,来到天庭。他走到天河岸边,只见姜太公在那里端坐垂钓。刘伯温走上前去深施一礼,把如何离开京城,如何在峡山定居,又如何想寻求珍奇鱼种的经历和想法说了一遍。姜太公用手一指,天河中一条金色大鱼蹦到他的手中。伯温一看大喜,但又一细看,只是一条鲤鱼,没有什么稀罕。姜太公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说:“此鱼是鲤鱼不假,但不同于别处之鲤,到了潍河,你便见到鲤鱼的奇特所在。”说完,把手一甩,那鱼就落到潍河里去了。

为感谢姜太公的乐善好施,刘伯温奔波化缘,由四方百姓集资,在峡山之阳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太公庙。太公庙落成之日,伯温特意来到潍河岸边,让渔人打了几条鲤鱼观看。他发现这些鲤鱼全是四个鼻孔,靠近嘴巴处两个大孔,离嘴巴较远处两个小一点。凡在潍河捕捞的鲤鱼全是四个鼻孔。从此,潍河多了一珍——“四孔潍鲤”。

美丽的传说,给“四孔潍鲤”涂上了神奇的色彩。

清代乾隆《昌邑县志》记载:“鲤,生潍水者,金鳞而味美。”所以如此,取决于它的生长条件——潍河。由于潍河源头山泉汇流,绵长数百里,河道尽是沙岩底质,因而“泉香水冽,水浸沙明,滋生其物,清爽殊异”,尤以潍河鲤鱼最为著名。潍河鲤鱼又是四个鼻孔,追逐食物的能力颇强,繁殖发育较快,其味道自然鲜美异常。1960年建起峡山水库以后,水库成了鲤鱼的主要产地,年产量可达80万公斤。今日,在著名的峡山风景旅游区,以潍鲤为代表的峡山水库“全鱼宴”,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名吃。潍河鲤鱼不仅因质嫩肉鲜而被列为淡水鱼中的珍品,还因其极美的体形,遍体金鳞和淡红的尾鳍,兼有观赏价值。

源远流长的潍河鲤鱼受到了古今骚人墨客、名家学者的吟咏和赞誉。当年,被称作“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诗人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在品尝了肉鲜味美的潍河鲤鱼后,即兴赋诗:“美滋美味美华筵,奇闻奇趣奇姻缘。郑燮有幸辖宝地,愿做渔郎不做官。”解放初期,曾驻昌邑多年的著名作家峻青在小说《老水牛爷爷》中,对春季夜晚的潍河和河中的鲤鱼有过这样的描写:“这时候,月亮刚从平原上探出头来,河面上闪烁着一道道鱼鳞似的银光。春天的潍河,是温柔的,娴静的。金色的鲤鱼,不时的跃出水面,把平静的河水,激起一个个银色的圆圈。”《大众日报》在介绍地方名产“潍河鲤鱼”时写道:“潍河盛产四个鼻孔的金鳞鲤鱼。凡到过潍河中游峡山水库游览的客人,无不以品尝四孔鲤鱼为快。”

在昌邑乃至潍坊地区,常用鲤鱼宴请贵客,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利用鲤(利)和鱼(余)之音,把鲤鱼当做吉祥物。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红白公事,太凡重要一些的席面,总少不了鲤鱼。社会上有“无鲤不成宴”的说法。每年春节,农村家庭中供奉祖先所摆投的祭礼,也总是把鲤鱼放在供桌的最前面,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

潍河鲤鱼不光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如意吉祥的象征。那些浪激龙门、金鲤腾跃的书画特别受欢迎。每到春节,许多家庭便把印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年画贴在居室,庆贺改革开放后生活的富裕,衬托今日红红火火的美景,使欢乐的节日氛围更为浓郁。另外,有许多饮食产品和饮食用具也用“鲤鱼”作为商标。

二.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乐春”牌老面大饽饽

昌邑,丝绸之乡、历史名城,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农村各家各户都有蒸大饽饽用来上供和招待亲朋好友的传统,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厌倦了用机器加工的馒头,怀念农村那种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老面大饽饽,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昌邑宾馆组织技术公关小组进行挖掘、整理、研制、改进和创新,使这种传统食品得到恢复。

首先是使用原始的石磨加工面粉,解决了因机械加工产生高温而使面粉失去的麦香,然后用老面引子发酵,各道工序都用手工制作,又从营养角度对产品配方工艺多次改进,终于研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乐春”牌老面大饽饽,其特点是:口感筋道、麦味香浓,地道家乡传统口味。

“乐春”牌老面大饽饽投放市场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产品销售全国各地,享誉海内外,成为馈赠、访友的首选礼品,受到了北京及有关领导们的高度赞赏。“乐春”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三.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小干鱼

昌邑小干鱼是山东潍坊昌邑的。

昌邑小干鱼

昌邑市水产养殖协会

12929139

鱼(非活)

四. 吉林省 吉林市 昌邑区 吉林鹿角胶

产于吉林省吉林市。先将鹿脱角锯成段,经多次漂泡蒸煮,取液过滤,合并滤液静置(有时需加入少量明矾细粉)。滤取胶液使之浓缩成膏状,冷凝后切片阴干。味甘、咸,性温。具有温补肝肾、补血益精之功效,并有止血作用。主治肾气不足,阳痿赢瘦,精血虚亏,神倦目昏,腰膝无力,妇女不妊,子宫虚冷,崩漏下血等症。

五.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下湾西瓜

下湾,是昌邑岞山镇的一个村庄,约有五六百户人家。村前就是胶济铁路的岞山车站,交通方便。西临潍河二里许,潍河沿岸全是沙土地。就以下湾为界,村东是肥沃的黑土地,村西就是靠河的一片黄沙地。

因土壤成分的不同,黄沙地适宜种瓜果、花生、地瓜等,不适宜种五谷杂粮。因此,沿河两岸的人们大都种植些水果树或花生。唯独下湾村的村民以种瓜类为主,其它为辅。

蔓生的瓜类,是开了春种的,可按月份收成不同口味的瓜。早熟的是捎瓜,鲜翠可口。继有香瓜,皮黄色,天生长不大,个儿像拳头大小,摆在房内香味四溢,约一周不褪。接着就有面瓜、甜瓜、西瓜相应上市。其中以西瓜为大宗,它的特色是香醇甜脆,为其他地区所不及,因而闻名。

六.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大姜

昌邑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大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都昌盛产大姜,素有“姜乡”之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都昌大姜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各种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可做调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欲,以及补肾、祛寒、解毒等。近几年,经科学研究测定,在抗衰老,防癌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特殊效能。( 昌邑)

昌邑大姜

地域范围

昌邑市位于山东省昌邑市位于潍坊市东北部,地处北纬36°25′~37°08′,东经119°23′~119°34′,东与莱州、平度市交界,西同寒亭、坊子区接壤,南与安丘、高密市为邻,北临莱州湾。辖3个街道,6镇1区,691个行政村(居)。全市耕地总面积 5.8万 公顷,其中昌邑大姜面积10000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36°25—37°08,东经119°13—119°37,海拔为 7米-30 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昌邑大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上以“金昌大姜”为主,生产出的肉质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昌邑大姜内在营养丰富,干物质≥5.0%;Ca≥18.0 mg/100g;Zn≥1.5 mg/kg;Fe≥8.0mg/kg;Se≥7.5×10 -3mg/kg;维生素C≥2.0mg/100g。 3、安全要求:昌邑大姜执行NY 5221-2005 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七.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原盐

昌邑原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原盐

昌邑市盐业协会

11384285

原盐

八.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多倍体刺槐(四倍体)

为了尽快的推广该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负责技术指导,在昌邑市塔耳堡镇建立了种苗研究推广中心,并与该镇签订了苗木生产开发协议。该中心从韩国引进的多倍体大叶刺槐为人工诱变的四倍体植株,具有速生、叶大、条粗、枝密的特点,叶面积为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复叶干重及单重、叶总重分别是普通刺槐的1、5倍以上,叶内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分别比普通刺槐高118%、126%、180%,叶片非常适合做动物饲料;引进的灌木矮化类刺槐,也是人工诱变的四倍体植株,生长快、抗性强、耐瘠薄,与乔木混栽可发展立体农业,并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尤其适合“三北”防护林及滩涂开发等。( 昌邑)

九.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金湾大海虾

金湾大海虾

又称“大明虾”,为海产八珍之一。对虾的药用价值较高,对治疗神经衰弱、手足抽搐、疥癣等病疮有一定疗效。干煎大明虾为了保持其海虾的鲜味,大厨只是将其用盐花腌了10多分钟,再没有加其他配料,吃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点上芥辣、酱油。其实大明虾还可以用茄汁焗或炭烧的做法,也同样鲜美脆嫩。而干煎则时间的把握最为关键,以煎至虾壳脆、肉滑嫩为最好,如时间过长则虾肉会显得干。

因为新鲜,吃起来特别有弹性,一口咬下,肉质鲜爽,外皮焦香,滋味甚美,完全保持了虾的原味。再咬上一口,一股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满足感油然而生,因而被大家一致认为最有“海的感觉”的代表食品。于是索性不用刀叉,直接用手剥了吃,把一尾大虾吮得干干净净,一点也不剩。

原来,好的海鲜会带来海的呢喃和气息,清新、湿润,没有污染,让心底泛起一片纯净。就在这变化无穷的无双美味中憧憬下一次海边度假的美梦吧。

十.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丝绸

昌邑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邑丝绸,又称柳绸,产于山东省昌邑市。昌邑是著名的丝绸古镇,1915年版《辞海》中称“茧绸……山东织成的最出名,上品出自昌邑”。昌邑丝绸花色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有良好的悬垂性、潇潇洒洒的飘逸性、高雅华贵的观感等特点。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昌邑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昌邑自古就有丝绸古镇之称,这里的丝绸有着“轻薄如纸,柔轻如绵,不褶不皱,活颤拂扬,离皮离汗,坚固耐穿”的美誉。从周朝时起“养蚕织帛,捻线就织”,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了。
昌邑丝绸的起源,记载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编纂的《莱州府志》,其“物产篇”中记载该地产“丝、棉、麻、绢、布、山茧绸等”,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记载最明确的是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莱州府志》“货类”篇云:“昌邑产山茧绸”,被称为胶东昌邑。据1923年阮湘《中国年鉴》记载“中国茧绸业以山东第一……山东地以昌邑为第一”,昌邑丝绸业日趋繁荣。1949年后昌邑丝绸业迅速发展,出现了“放来灯火多如星,村村户户机杼声”之盛况。.

生产情况

昌邑全市种植优质桑园2667公顷、年产优质蚕茧250万公斤,年产优质白厂丝400吨,丝绸织造企业配有国际一流的缫丝机、丝绸主机及配套附机1000余台,年产丝绸达1200万米。不仅产品花样齐全、品种多样,质量更是高出四川、云南、甚至苏杭的产品,传统真丝绸产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馈赠国外贵宾。.

产地环境

昌邑土壤土地肥沃,养分充足,很适宜桑树的生长。且昌邑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春季温暖,夏季湿热多雨;全年光照充足,有利于桑树的生产和桑叶片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及病虫害的防治。优越的环境,为昌邑丝绸提供了良好的蚕桑。.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9月4日起对昌邑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昌邑市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昌邑丝绸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昌政函[2005]1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昌邑市现辖行政区域。

昌邑十大特产排名山东昌邑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