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向海特产酱腌菜 东北农家酱1斤豆多少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4 06:01:49

一. 吉林省 白城 大安 大安细毛羊

大安市是全国优质细毛羊生产基地之一,羊饲养量35万只,其中可繁殖母羊15万只,主要品种是澳美、斯达夫、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等优质细毛羊的后裔,年出栏商品羊15万只,年产优质羊毛1400吨。( 大安)

二. 吉林省 白城 镇赉县 白城绿豆

白城绿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城绿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该产品为白城盛产的特色经济作物,主推品种为“大鹦哥”绿豆。该产品色泽鲜绿,颗粒均匀,百粒重6.3克,品质优良,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脂肪磷、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达28%,并且有清热解毒、保肝、利尿、消肿、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这里生产的绿豆大量销往台湾、日本、韩国。( 白城)

白城绿豆,吉林省白城市。白城市种植绿豆历史悠久,被誉为“绿豆之都”。所产绿豆品质优异,2007年被批准为白城地理标志产品。

白城绿豆具有粒大(千粒重≥62g)、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等明显特点。以100g绿豆样品为标准:标蛋白质≥22.00g、粗淀粉≥51.00g、水份≤13.50g、脂肪≤1.40g、糖类(以总糖计)≤5.30g、粗纤维≥3.50g、钙≥14mg、磷≤23mg、铁≥0.04mg。市场反应良好。.

生产情况

2005年白城市绿豆种植面积7.05万h㎡,占中国总面积70.6万h㎡的10%,而2005年绿豆总产量1.73亿kg占全国总产量10.1亿kg的8.6%。2006年白城市绿豆种植面积达10万h㎡,总产量1.07亿kg,平均产量5070kg/h㎡,其中洮北区(白城市连区)种植0.61万h㎡,产量0.1亿kg;洮南市(白城市连区)种植4万h㎡,产量0.58亿kg;大安市(白城市连区)种植0.13万h㎡,产量0.01亿kg;镇赉县(白城市连区)种植0.26万h㎡,产量0.015亿kg;通榆县种植5万h㎡,产量0.37亿kg。推广种植的品种有大鹦哥绿522、白绿6、白绿8、明绿2号、洮绿208、洮绿218等等,品种单产水平在1350kg/hm以上。.

种植条件

白城市是吉林省乃至中国的绿豆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地处于松嫩平原腹地,,科尔沁草原东部。土质多为第四纪洮儿河冲积层,表层多为栗钙土、沙壤土,渗透性好,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1.5%,全氮含量0.12%至0.22%,全磷含量≥0.20%,全钾含量≥2.5%,土壤pH值7.0至8.2,特别适合绿豆的生产及繁育。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为125-140天,日照时数2960小时,≥10℃的有效积温高达2900-3100℃,在8~9月份昼夜温差达14~15℃,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提高绿豆的质量。特别是秋季干燥的气候特点,更有利于绿豆的干燥及着色,提高绿豆的品质。白城市生产的绿豆粒大、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蛋白质含量高,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所辖洮南市因生产优质、高产绿豆而获得“中国绿豆之乡”的美誉。..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2007年12月13日起对白城绿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94号).

保护范围

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0《关于确定白城绿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白政发〔2006〕2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白城市所辖行政区域。.

三. 吉林省 白城 通榆 通榆草原红牛

通榆草原红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草原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草原面积17亩,居吉林省第一位。全县最高牛存栏达18万头,羊 80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20万只,各种肉食15,000多吨,各种皮张20万张,羊毛1500吨。以肉乳兼用、品质优良而饮誉中外的中国草原红牛,多年来一直受到外商的青睐,每年都有大批红牛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通榆草原红牛

通榆县通榆草原红牛养殖专业协会

10267469

四.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福顺辣椒

福顺辣椒,吉林省白城市,该辣椒闻名遐迩,早在70年代周总理曾亲笔批示,免检出口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等国。龟顶红、天升、富强、天宇3号等名优辣椒品种以高维生素、高红色素倍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特色

福顺镇位于吉林省洮南市中部,耕地面积只有1.4万公顷,人口达3.6万多人。就是这样这一个镇,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该镇所种植销售的红辣椒已扬名全国,其加工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有着红辣椒贸易往来。2006年,全镇辣椒单项收入1.22亿元,占全镇人均总收入的50%以上。辣椒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和城镇居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福顺镇辣椒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本地椒种福顺红蜚声国内外。

发展

福顺辣椒已逐渐在同行中形成极佳的品牌效应,为保持产销两旺的局面,需要做到两方面的工作,一是

要稳定种植基地面积;二是要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扩大营销渠道。从此,镇主要领导每年都要带领营销大户走访市场,通过印制发放宣传册、网上图片信息传播等形式,拓展销售渠道。经过几年的努力,福顺辣椒经销人队伍已由当初的几个人增加到上百人,仅贩收运购的车辆就有500多辆。经销队伍的壮大,带来了国内外辣椒加工和经销企业的光顾,使福顺辣椒不仅解决了卖椒难,而且也保证了价格的稳定,现在每市斤干椒稳定在5块钱以上。全镇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500公顷以上,辣椒单项产值超亿元,种植收入达7000万元,市场贸易4万吨,贸易总额突破3亿元,深加工辣椒5000吨,加工增值500万元,车辆贩运收入1500万元。当地农民和城镇居民劳务收入达到1000万元,务工者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种苗收入每年可达1000万元,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为了给全镇人民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产项目及稳定增长的经济亮点,福顺镇已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完善了镇区内1500延长米、占地12万平方米的“通道式”辣椒市场。已有近80家农贸公司和储运收购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每年来福顺辣椒市场进行贸易往来的客商超过1000人,当地农民在这里长年打工的就有2000多人。带动周边30多个乡镇35000户农民种植生产辣椒,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五.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大鹦哥绿豆

    大鹦哥绿豆。主产地洮南市车力乡、安定镇、黑水镇,年产量 2万吨。产品以粒大、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蛋白质高而闻名,深受日本、韩国、美国等外商青睐,被定为出口日本免检产品。( 洮南)

六. 吉林省 白城 大安 白城南果梨

南果梨:是全国十大名优梨之一,白城是它的第二故乡,沙土、热量、光照、昼夜温差和充足的地下水使它品质更优,色泽更艳,入口消融,堪称干寒地区第一果。

七. 吉林省 白城 通榆 草原红牛肉

草原红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原红牛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专家通过审定。

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发起于2008年,是由通榆县人民0牵头,与通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榆县畜牧业管理局和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等单位组成申报领导小组,共同协调组织进行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多次协调与修改文件后,终于在2010年12月10日以143号公告向社会公布,同意受理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在两个月公示期内没有异议。

公示期过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立即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经过专家组的审定,最后确定通过了通榆县人民0提出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请求。这样,中国草原红牛发展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八. 云南省 保山 隆阳区 菜花腌菜拌蜂仔

每当春节将临之际,昌宁农家都兴邀亲约友:“到我家吃一小箸腌菜吧。”他们所说的“腌菜”,即是当地特有风味“菜花腌菜”的简称,也是主人家请“年猪客”的代用语。


每当冬春时节,昌宁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腌制菜花腌菜,因为这时节大块田畴里四处开满了金灿灿的“小油菜花”,这种半家半野的植物无需人工播撒,自生自长自开花,生命力极强,年复一年地为茶乡人腌制菜花腌菜提供着丰富的原料。菜花腌菜因制作方法不同分为“水腌菜”和“腊腌菜”两种。前者为“短线产品”,腌置三四天即可食用;后者为“长效制品”,经久耐贮,可供不时之需。由于其原料为盛时鲜花,故自有天然芬芳蕴藉于酸甜鲜美之中,风味十分独特。


菜花腌菜吃法多样,最为美妙爽口的则首推“菜花腌菜拌蜂仔”。蜂仔,亦为茶乡之“山珍”,无论家蜂(蜜蜂)、野蜂(草蜂、葫芦蜂等),只要其蛹白嫩鲜活即为上品。食用前需用开水烫洗,除去异质,然后加入芜英、辣椒油、花椒油等作料,拌入菜花腌菜即可享用。蜂仔的肥嫩甘鲜、腌菜的酸甜馨香,着实诱人食欲。如今,这道地地道道的乡间野蔬已成为一方风味名吃,堂而皇之地频频端上了当地宾馆、饭店的盛宴之上,备受四方食客称赏。

九. 吉林省 白城 通榆 向海鸭蛋

向海鸭蛋,该鸭蛋产自向海国家级保护区,地理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水资源,该地区放养的蛋鸭长年喙食鱼、虾、虫、水草等天然食物,所产的鸭蛋,蛋心红、味美可口、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记忆力,是保健效果极佳的有机食品。

十. 山西省 吕梁 交口县 山西腌菜

山西腌菜有酵、酱制法。酵制的称酸菜,《周礼》称“菹”或“齑”(切碎腌),北魏《齐民要术》记有腌渍酸菜多种方法,山西民间有此传承。晋南村野,人们习惯将萝卜叶切碎,白萝卜擦丝,一层叶一层丝密密实实地压进缸里,于房檐下日月柔光的抚慰中和小雪大雪的冰冷里,慢慢地发酵成菜,直到冬至就可开吃。萝卜酸菜助消化、减油腻、调脾胃,苦日子里略加调拌配窝窝头,条件好一点与牛肉同炒佐白面馍馍,有时还包成饺子,融进一份生活从辛酸到香甜的记忆。

腌酸菜晋北民间多用长白菜。白菜古称“菘”,是菜之美者,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史》)之称。白菜好吃,但过冬不易,大同民间就制成酸窝菜:去黄叶、净水洗、开水烫,冷却后码进缸内,撒上花椒、红辣椒、小茴香、食盐等,注入凉白开水,再以净石压紧,放阴凉处发酵2个月即可食用,酸甜利口,清淡实惠。若以之氽白肉、煲鲤鱼,俱成佳味。雁北农户还腌制一种什锦酸菜,与德法洋人暗合,用甘蓝做原料,无处寻求杜松子,却掺入芹菜丝、胡萝卜丝,亦成其美。德法的酸甘蓝丝在法式大餐上,要配以熏猪蹄用金刀银叉来吃。雁北农户则水津津夹出几筷,就小米粥、山药蛋,闷头猛吃,有一股北路梆子的粗犷与豪气。

在晋中,平定黑豆叶腌酸菜从尧帝“黎藿之羹”(《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起,经过了那些“抱瓮聊度日,尝羹谋岁卒”(清代李正元《豆叶吟》)年代,已融入了家乡风土食俗的深厚感情。平定秋后做过冬准备,沤豆叶酸菜必为重要一项:采回豆叶,切丝氽透,凉水过凉,入大筐内上压青石挤干水分,然后再放入瓮里捣实,压上石头,添入清水、米汤待慢慢沤制。这样腌制的黑豆叶酸菜,可炒、可煮,败火消炎。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菜,还有它的故事和诗文。

如果腌酸菜是过冬贮菜的古老真功夫,酱菜则已发展到专门制菜的大学问。山西做酱历史悠久,太原府酱、曲沃面酱、襄垣黑酱曾负盛名,为酱菜发展提供了基础。像大同红丝菜,原名“什香菜”,是老字号“庆和泉”酱坊的传统产品。每年秋天,该店将优质苤蓝去皮洗净,对角切成四块,一层苤蓝撒一层盐,码在池中腌制,6个月后取出切丝脱盐,入甜面酱中酱制15天,再将白酒、黄酒、鲜姜末倒入拌均,即成色亮、脆嫩、咸甜、醇香的佐餐小菜。

山西酱菜还有晋中的搅醋丝,相传源于明代,制法是白萝卜洗净,切成筷粗条状,置太阳下晒脱水分,再上笼蒸后晾凉,加酱油、醋搅拌,放在缸里密封半年。搅醋丝,色呈酱红、味含酸甜,口感软中带筋,配一碗细长的面条,既助食欲,又助消化。山西腌菜中名气最大的要数晋南临猗的酱玉瓜,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曾获金奖。这种以玉瓜和面酱为原料,经过半年腌制而成的酱菜,清脆爽口,曾畅销国内外,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但当四川榨菜跻身于世界三大腌菜之列,酱玉瓜却于市场踪声难觅,着实为山西人的一件憾事。即便像六必居、万新合这样的酱菜晋商老店,也扎根于北京、潼关,绽放它金字招牌的不落光辉。

红尘难掩晋俗风韵,洗去历史铅华的山西腌菜在返朴归真的文化潮中,正当崛起。想那文天祥后人文剑峰在英国开中餐馆,以一碟中国腌菜结识富孀而继承千万资产,是数十年“腌菜为媒”的敬老情谊。可见腌菜正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对老一代充满一份依恋的情怀,对新一代诉诸一份简洁的时尚,对事业未竟者是一份范仲淹“断齑划粥”、曹雪芹“冬噎酸齑”的励志。

若是烹字章章氽,必有腌文历历陈。诚如吾辈者当从宋代朱敦儒的 《朝中措》中品味一份腌菜的真谛:“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内蒙古河套特产红腌菜内蒙特产休闲红腌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