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特产枸杞简介100字 巨鹿枸杞去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3 04:40:05

一.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民勤枸杞

民勤枸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勤枸杞,甘肃省民勤县生产。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美、含糖量丰富的特点。

民勤枸杞产区主要集中于东经101°49′41″-104°12′10″,北纬38°3′45″—39°27′37″,海拔1298m~1936m之间,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形成天然的隔离屏障,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有利于制干及储存。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枸杞果实糖分和药用成分的积累。

民勤土壤富含利于枸杞生长发育的特殊营养物质。民勤县域内土壤以灌漠土和灰灌漠土为主,富含盐、碱、磷、铁、铜、钾等矿物质成份,其中有机质平均含量10.47g/kg,全氮平均含量0.54g/kg,全磷平均含量1.01g/kg,全钾平均含量20.33g/kg,pH值在7.5~8.5之间,是枸杞生长最为有利的地区,其土质条件非常适合枸杞的生长,且能形成品质优良的果实,也能体现出民勤枸杞的道地性。

民勤枸杞灌溉用水来自祁连山雪水和地下井水,雪水是枸杞的天然营养,保证了枸杞的品质。

民勤枸杞主要以传统本地枸杞、宁杞1号、宁杞7号为主,主要分布在民勤县现辖行政区域内的18个乡镇,即昌宁乡、蔡旗乡、重兴乡、薛百乡、大坝乡、三雷镇、苏武乡、东坝镇、夹河乡、双茨科乡、大滩乡、泉山镇、红沙梁乡、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南湖乡、红沙岗镇。

民勤枸杞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古者枸杞,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乾紧小少核,乾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大抵以河西者为上也”,印证了民勤枸杞的优良品质。

明清移民大开发以后,经过历代先民的选育,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订的《镇番(即今民勤)县志》中亦有记载,其叶、花、实可入药入饮。光绪《镇番县(即今民勤)乡土志》聂守仁修,物产章载:“枸杞树高不盈丈而多茨,田宅间生之”。道光重修《镇番县(即今民勤)志》道光五年(1826年)修,物产章载:“药有多种,半属草部,而多且良者枸杞锁阳青盐”。说明枸杞在民勤栽植历史悠久,早在乾隆时期就已有药用记载。

民勤是有名的“沙井文化”发祥地,民勤古为“丝绸之路”的北路驿站,明代至民国时期,以县城为中心,西通新疆,北达包头,东抵兰州、汉中,民勤一代代骆驼客商们,走南闯北,从民勤运出枸杞等土。可见,民勤枸杞早在明代至民国时期就以货物形式运送到各地。中华民国《民勤县志》(马福祥修)物产枸杞记载:“三月采其叶可为茶,四月花,五月实,小暑采其子,境外者佳,瞭江石产者更佳。其树为耕樵砍伐,不可多得。

建国初期,民勤栽植的多为乡土枸杞,主要分布于农户房前屋后,为群众夏季副业生产门路之一,采摘的果实多做药用。后逐步开展枸杞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在栽培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枸杞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制和深加工工艺研究,育种和引种试验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并承担完成了市级枸杞科研项目,其中《旱沙区无公害枸杞园建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几年来,民勤县把发展枸杞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市场化、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和持续快速发展轨道的重要举措。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加工转化入手,以建立枸杞产业基地为重点,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建设原则,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枸杞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枸杞产业发展进程。至2015年全县已累计发展枸杞面积10.21万亩,干果总产量达1.5万吨,干果产品远销北京、湖南、江西、广州、深圳等地区以及省内各市(州)。民勤枸杞中提取的枸杞多糖、黄酮素远销于韩国等国内外市场,枸杞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枸杞

枸杞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木本植物,因浆国鲜红营养丰富而得红宝之名,是吴忠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枸杞不仅含有甜碱素、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十多种营养成份,而且具有清肝、润肺、滋肾、益气、生津、助阳、补虚劳、强筋骨、被动、祛风、明目及抗癌的功效。被列为明清皇室“贡品”。吴忠栽培枸杞历史悠久,以品质优良、产量丰富而闻名中外。吴忠枸杞的主要产地是中宁县一带,被称为“中国枸杞之乡”。枸杞除了传统的药用外,还开发了系列产品,枸杞酒、枸杞鲜汁、枸杞糖果等。( 吴忠)

三. 新疆 阿勒泰 福海县 福海枸杞

枸杞种植

1991年,福海县从精河引进枸杞种植技术,开始种植枸杞。1997年,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县、乡党委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农牧民依靠科技发展枸杞种植,并从精河引进优秀技术人才,进行大面积种植,到2005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为2730亩,种植户300余户,亩产量达150公斤(干果)左右,销售价每公斤16元,预计总产值可达655万元,发展枸杞种植逐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四.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乌拉特前旗 先锋枸杞

先锋枸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锋枸杞

“康果”牌礼品枸杞子产于“全国枸杞第一乡---先锋乡”,是完全靠人工精选而成。其含糖量高,色泽鲜红,肉原味甜,柔润适口,味多液,性微凉,为滋最良之药。久服有壮筋骨,除腰痛,补益元阳之功。

先锋枸杞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青海省 海西州 都兰县 都兰枸杞

都兰枸杞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都兰县枸杞具有颗粒大、肉质肥厚饱满,色泽艳丽,大小均匀,无碎果,无霉变,无杂质,味甘甜的特点。

都兰县诺木洪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壤和灌溉水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种植环境无污染,当地生产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肉质肥厚饱满,色泽艳丽,大小均匀,无碎果,无霉变,无杂质,味甘甜的特点。

目前,都兰县诺木洪地区成为全州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产产量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截至2010年,全县枸杞种植总面积达12.38万亩。

据中科院高原生物研究所测定,柴达木枸杞的含糖量高达50%以上,比宁夏枸杞高出10个百分点,枸杞黄酮和枸杞多糖含量也在50%以上。目前,柴达木枸杞已进入欧美、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构建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网络。

六.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枸杞

大城枸杞

七. 河北省 邢台 巨鹿县 巨鹿西红柿

巨鹿西红柿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的。巨鹿西红柿品种好、品质高且个大皮薄、颜色鲜艳、口感好、货源充、质量可靠。

在巨鹿县扶贫办的精心扶持下,巨鹿县大棚西红柿已发展到近万亩,亩产2万斤,5—10月份是成熟旺季。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一溜弯牌枸杞辣椒酱

本品采用当地的枸杞、鲜辣椒、西红柿为主料研制而成,产品营养丰富、味道独特,具有增强食欲、滋阴补肾等保健功效。

九. 河北省 邯郸 鸡泽县 织字土布

鸡泽民间土布是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通称之为“粗布”。它是用古老织染法(即从黄道婆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织染术)纺织而成(俗成老土布)。土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曾子的母亲织布的记载。元明时期,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量种植,使用棉花作原料纺线织布越来越普遍。人们将传统的葛、麻、丝织工艺揉于棉纺工艺。当时的工艺比较粗糙,花色单调,品种较少。随着明清两代纺织工具的改进,民间土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种棉、纺纱、织布逐渐形成规模。

鸡泽民间土布的花纹种类有二匹缯、四匹缯、提花抖纹、核桃纹子、洋鬼子钻山、一条大路通北京、五架山、七架山、大斜纹、小斜纹、石榴大开花、枣花儿、土布图案、土布对联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鸡泽农村家庭纺织业达到了兴盛时期,全县拥有土布织布机3万余台,在农闲时节从事纺织的农村妇女达5万余人。村庄里几乎每家就有一台织布机,每户就有两三架纺棉车,每家每户都能独立进行纺、浆、经、涮、织、染等全套工序。这时,人们在纺织工艺上进行了研究、改革和发展,生产出许多织染工艺精细的产品,其中有土布词语、土布对联、豆面花布、印染花布等产品,多为农家女结婚自用。随着商品化、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土布工艺受到现代纺织的冲击趋于沉寂。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土布又有了新的认识,土布制作各类产品,用起来健康、舒适,价位较高,所以农村又有一批妇女在农闲时进行纺纱、织布,继承和发展我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土布工艺。

十. 甘肃省 武威 古浪县 古浪枸杞

古浪县境内栽培的枸杞主要为宁杞1号和4号,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其果实椭圆形,长6~18mm,直径6~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略有光泽,顶端有花柱痕,另端有果梗痕。质柔润,果肉厚,有粘性,内含种子25~50粒。气微、味甜、微酸。

该枸杞果实中富含枸杞蛋白多糖、天然维生素C、胡萝卜素、甜菜碱、抗坏血酸、烟酸、亚油酸、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肾润肺、抗肿瘤,保肝、治虚安神、明目祛风、延年益寿等作用,既是植物型滋补品,又是营养性食品。

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利于眼睛健康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成分而制。

巨鹿特产十大排名河北巨鹿的特产枸杞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