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特产陈皮茶叶 福建将乐特产陈皮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3 01:52:15

一.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白芽奇兰茶叶

白芽奇兰茶叶

白芽奇兰茶叶:白芽奇兰因其芽梢白毫明显,叶张似“竹叶奇兰”成品茶具有独特“兰花”香气的特征,固而得名。它是乌龙茶发展进化中涌现的新品种,是平和县科技人员与茶农历经历十多年努力从地方奇兰群体中单株选育成功的珍稀良种。199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省级茶树良种审定。

平和县有着一千多年种茶历史。早在明末清初,平和大峰山出产的茶叶远销缅甸等国。平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为漳州第一高峰,山峦起伏,林竹茂密,终年云雾缭绕,溪流潺潺,独具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生态环境。

白芽奇兰茶多酚类含量15.7%,咖啡碱2.8%,均高于安溪铁观音、色种和乌龙;儿茶素总量11.78%,氨基酸0.8%,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元素,是清茶类的优质产品。

二.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巨峰茶叶

山东省岚山县巨峰镇土地面积165平方公里,90个行政村,7.8万人,耕地9.1万亩。是省级“环境优美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乡镇”,素有“南茶北引第一镇”之美誉,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目前,全镇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2万亩,茶叶总产2860吨,产值2.65亿元。

优良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巨峰成为最适宜茶叶生长的地方,也造就了巨峰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特有风味和超群内质,在国内外市场倍受青睐,外销量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全镇现已发展茶园5.2万亩,是“江北绿茶第一镇”,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

目前有28000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3800亩茶园通过“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绿茶生产基地2000亩,9种茶叶获有机食品认证,10种茶叶获无公害产品认证,1种茶叶获绿色食品认证,此外,12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种茶叶获山东十大名茶称号。16个茶叶品牌在省级以上茶叶会展上获得金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

三.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盐津茶叶

盐津茶叶是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盐津茶叶素来以汤色好、味色正而闻名遐迩。

盐津县早在60年代初就被列为全国10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茉莉花、毛尖、毛峰、十里香及苦丁茶已载入《中国名特优新产品精选》一书。目前,全县有茶园7.1万亩,大小精、粗制茶厂60多个,茶叶产量1600吨。

四. 安徽省 安庆 岳西 岳西茶叶

岳西茶叶

--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岳西县农业委员会

岳西茶叶岳西县茶业协会

安徽良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五.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潭茶叶

湄潭茶叶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贵州省最大的茶叶基地。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研究,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17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09年新增茶园7.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2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2.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产值达6.1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62.1%、43.7%。在茶叶生产上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在“中茶杯”、“中绿杯”等系列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先后28次夺得金奖。在“贵州十大名茶”评比中,“湄潭翠芽”荣登榜首。我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

六.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湖州茶叶

湖州是我国古老的茶叶产区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上第 一部茶叶专著一一《茶经》,就是唐代陆羽隐居在苕溪一带 时所著。据史书记载:乌程县西北二十里有温山(今白雀乡 与弃南乡交界处的弃山南云峰)所产茶什进贡之用,名 “温山御苏”,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长兴顾渚山的紫笋 茶被列为贡茶,始于唐朝代广德年间(763一764年),在我国 茶叶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紫笋茶其叶清净,色绿如 茵,叶芽如花,芳香扑鼻,甘冽醇厚,提神醒目,品之齿颊 留芳。大历五年(770年),湖州刺史在顾渚山中,金沙泉 旁专设“贡茶院”,专为皇家特制贡茶。唐贞17年 (808年)顾诸山有制茶用房30余间,到唐武宗会昌年间张 文规任湖州刺史时,顾渚山谷制茶工匠有千余人,采茶役工 约3万人,累月方毕。进贡紫笋茶数量近2万余斤。白居易 因病未能参加茶山境全欢宴,有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 翠歌钟俱绕身。盘上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存。青娥递 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 眠人。”可见景况之盛。现在“温山御苏”与“顾渚紫笋 茶”均已恢复生产。长兴紫笋茶在1982年首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得到了专家名师的一致赞誉,获国家级名茶证书。 198?年入选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品会,并被收入个国《名 特优产品集锦》中。( 湖州)

七.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五华茶叶

五华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全县种植茶叶面积达14744亩。

五华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五华原生态优势,逐步扩大绿茶种植面积,加大特色绿茶生产力度,同时,适度发展红茶、乌龙茶,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精致高效农业转变,建成具有优质高效和生态保障功能的特色茶叶现代农业,以项目建设促特色农业发展。

目前,五华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4744亩,其中松岗嶂350亩绿色生态茶园和登云嶂400亩高山云雾茶园,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认证";"七畲径牌"红条茶和绿茶,分别获广东省第十届名优产品质量银奖和优质奖。

根据"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五华县重点扶持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种植面积大、具备发展潜力的松岗嶂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云溪圣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三家茶叶种植龙头企业为扶持对象。

八.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章镇茶叶

茶属双子叶植物,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

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章镇的“龙浦仙毫”牌翠茗茶,外形翠绿呈盘花状,香气浓郁清高,叶定碧绿见纯,芽叶鲜嫩呈朵,口味甘醇润爽,色香味持久,今年以来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准日本大赏”、第三节国际茗茶金奖。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九.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茶叶

南郑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梁洲出名茶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迅速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县茶 园面积已达到2.96万亩,产量115万公斤,产值1800多万元。先后研制开发出“汉水银梭、“汉水银针”、“黄云翠竹”、南湖炒清”、“蒸青绿茶”、“汉中珠茶”等系列产品。名茶“汉水银梭”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中国文化名茶,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和’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等8项大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南湖炒青”荣获1997年第四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

十.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茶叶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其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叶生产,该县共有茶园面积5万多亩,年产干茶2500吨以上,亩产值达3000多元。全县60多家茶叶加工厂生产的名优茶叶外销良好,农民人均茶叶单项纯收入达1200元。昭平县规模种植茶叶、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

昭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森林面积达407.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4.1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雾浓,甘泉四溢,土壤肥沃,无霜期长,为发展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昭平县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全力以赴建基地、抓质量、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大力发展以“昭平红”、 “昭平绿”为品牌的生态农业。2013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7万亩,年干茶产量7500多吨,总产值达8亿元。有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6万余人从事茶叶相关产业,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开发了绿茶、黑茶(六堡茶)、红茶等系列茶品种,打造了“昭平红”、“昭平绿”等昭平茶系列品牌,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格局,“昭平红”、“昭平绿”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其地理标志证明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2011年12月,以将军峰茶业有限公司、亿健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创建的2.88万亩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自治区级验收, 2013年12月,“昭平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1月“昭平红”、“昭平绿”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商标证明。昭平县先后荣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和“广西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殊荣,茶产业正成为昭平新兴绿色支柱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福建三明将乐十大特产将乐镛溪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