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常见食用菌特产介绍 茅箭区名贵食用菌市面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2 12:23:15

一.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魏县食用菌

      魏县食用菌生产规模90万平方米,总产量15000吨,总产值40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7%,得税560万元,覆盖的农户总数达9000户,加工企业达7个,成规模的运输组织达10多个,运输从业人员1000多人,注册的食用菌商标为华云牌。

二. 福建省 宁德 周宁 宁德食用菌

宁德食用菌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茅箭区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七叶一枝花又叫重楼,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多生长在海拔800—1300米的林中阴温处,分布于十堰市的房县、竹山、竹溪、武当山、伏龙山(赛武当)。根茎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镇静止痛的功效。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主要产地在南水北调核心区湖北十堰茅箭区。其地理位置位于东径110°10′~110°30′,北纬32°20′~32°40′,生长在海拔600至1700米的大山中,总种植面积270公顷,年均总产202.5吨,年均产值16200万元。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茅箭区的4个乡镇7个行政村。

湖北

十堰市茅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十堰市茅箭区赛武当管理局、武当路街办、茅塔乡、大川镇共4个乡镇(局、街办)7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0′~110°30′,北纬32°20′~32°40′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茅箭区 绞股蓝茶叶

绞股蓝又称五叶参、七叶胆,味苦性寒,为多年生蔓生草本,系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同属植物有十一种四变种。印度、日本等国也有分布。早在明朝《救荒本草》中就记载绞股蓝为荒年充饥的野生植物,我国民间用绞股蓝为消炎解毒、止咳祛痰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传染病。绞股蓝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皂、维生素和氨基酸。已分离出的皂有80多种,其中有多种皂与人参皂的结构相同,故有“南方人参”之称。绞股蓝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和降血脂作用,还能镇静、催眠和镇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临床用药,也是现代家庭必备的医疗保健品。日本在多种食品中添加了绞股蓝皂,用该皂制成的米醋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及轻泻用。绞股蓝皂也可与乙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A混合制成像茶一样的饮料。日本还以绞股蓝为主要原料制成“长命酒”。我国有些省市也研制出绞股蓝系列产品,如绞股蓝茶、古兰可乐、绞股蓝蜂王浆、绞股蓝露、绞股蓝冲剂等,上述产品已在全国广泛使用,故此绞股蓝又被誉为“抗癌新秀”、“健美女神”。桥上绞股蓝系列茶,产于湖北省神农架北麓海拔1700米的桥上境内,属纯天然野生。其茶饮品形若龙须,汤色清绿,味道纯正、甘甜、口感润滑,余味无穷,极具保健价值,深受欢迎。

五. 山东省 东营 广饶县 花官食用菌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镇位于广饶县北部,总面积117.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3.89万人口。花官镇凭借大蒜、肉鸡、食用菌三个主导产业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这是该镇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培育农业、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品牌化锻造农业、以组织化推动农业的结果。

全镇大蒜种植面积保持在7万亩以上,带动周边乡镇种植4万多亩,形成了11万亩的富硒大蒜生产基地,生产的富硒蒜薹在业内被誉为“中国质量最好的蒜薹”。坚持以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带动肉鸡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先后建成标准化养殖区10个,年出栏肉鸡3000万只,形成了种鸡、育雏、养殖、加工、出口一条龙格局,肉鸡生产辐射到周边6个县区、46个镇村,带动6000多户农民从事肉鸡养殖。食用菌产业,立足产业最前沿,实施科技带动,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姬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食用菌工艺流程和设备及配套温、光、水、气全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了白玉菇和蟹味菇两大系列产品,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年产食用菌4万吨。

目前,全镇共有注册商标21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1件,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1件,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平舆食用菌

平舆食用菌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的。平舆县食用菌种植一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逐渐显现出小个体大协作的规模效应。

1981年平舆县开始引进食用菌技术,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探讨,先后培育出平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菇、香菇等10余个品种,培养出1200余名食用菌生产技术骨干。2000年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平菇、双孢菇和香菇三个新品种,以东皇庙乡张庙村为生产基地和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指导全县十八个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2000年3月成立平舆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提供的国内外需求信息和平舆县的区位优势,对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进行了规划,规划以东皇庙乡、古槐镇、十字路乡为中心,辐射全县其他乡(镇)。是年全县共生产平菇20万袋,袋装香菇450袋,双孢菇2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以东皇庙乡为中心的优质香菇交易市场。乡村财政和广大菇农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七.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汛桥食用菌

产品名称:汛桥食用菌

产品产地:台州临海

产品特性: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能降低血脂、胆固醇、清除血壁的粥样血脂沉积,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血栓形成、还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简介:汛桥的食用菌生产是以峙下片、汛桥片的10多个村为生产基地,共有生产农户100多户,生产的食用菌有金针菇(黄菇、白菇)、平菇、蘑菇、猴头菇等。年栽培220万袋,总产鲜菇1815吨,年产值580.5万元。汛桥的食用菌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在省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猴头菇加工产品曾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常食之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在西方国家中,希腊有一名医师在公元1世纪提出用木屑在畦床上栽培杨树鳞耳的方法。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位名医用这种方法栽培成功,后来大力传播。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这一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完全是靠食用菌的孢子漫天飞,天然生产,人们只是认识了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抱子飞扬,天然生长"。这就是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

八. 湖北省 十堰市 茅箭区 十堰绿茶

十堰市名品。十堰市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茶叶生长,所产绿茶为高香型绿茶,品质优良,在国家、省产品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竹溪县被省农业厅列为有机茶示范基地。龙王垭茶场的龙峰牌茶叶、圣水茶场的圣水绿茶、白马山茶场的白马山绿茶、五龙山果茶场的赛武当绿茶和八仙观茶场的武当箭茶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品牌认证;另有5只茶样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品牌认证。

九. 江西省 抚州 宜黄 食用菌(香菇)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公害,是优良的食药兼用绿色食品,国外将其视为蔬菜常年食用,尤其是香菇和茶薪菇,被视为菇中之王,属天然绿色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可口,并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份。有滋阴、补肾、润肺 、活血、健脑、 养 颜等功能,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宜黄因地质条件优越,特有的红色土地适宜这种菌类的生长,个大味美,且外表的茹皱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圆周,是送礼贺寿之佳品。进行了深加工的茵类产品现已通过了卫生有关部门的严格检查及无茵包装。 网上订购优惠价格:茶薪菇120元/公斤 网上订购优惠价格:食用菌(香菇)80元/公斤( 宜黄)
青山区常见食用菌特产有哪些呢特产土豆怎么拍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