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攻略特产 海南旅游要带哪些特产去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0 23:23:35

一. 海南省 东方 海南山兰甜糟鱼

清香的山兰甜糟,新鲜的福寿鱼,还有美味的山兰酒,以这几种主要原料做成的菜肴将是何等的美味,真的是无法形容,大家在闲暇时间,不妨下下厨房,掌掌马勺,亲手为家人朋友露上一手,虽比不过各位大厨的手艺,但也会跳出日常的菜肴,给大家一个惊喜,更可能的是一片赞叹,没准就因为这道菜,你家中总厨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

原料名称:福寿鱼、山兰甜糟、山兰酒、花生油、酸竹达。

成菜特点:色泽洁白,味甜中带酸,鱼肉鲜嫩

菜品制作方法:一是鱼杀好洗净,切块,鱼头从中间切开,用盐、姜、葱腌30分钟,滤去水分,再用山兰糟浸3小时,取出滤干水分;二是用花生油慢火煎鱼,二面收干即可;三是砂锅加入山兰甜糟200克,山兰酒100克,调入盐1克,味精1克,米醋2克,把鱼排入砂锅,砂锅四周排入酸竹达,用火焖10分钟即可。

二.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海南清补凉

海口的夏天的白天又长有热,但太阳一落山,温度降下来了,随着阵阵的凉风,椰子树下,一家又一家的清补凉摊子也陆续地摆出来了。  

海南的清补凉摊一般设在路旁,摆小桌子和小橱窗,旁边摆上一个保温冰桶,几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清补凉摊的小橱窗里放着一排塑料碗。在摊子前挑好自己想吃的,多少和品种都由自己定,也可以由老板帮忙挑,放到碗里,然后,他会在碗里倒满糖水(或者椰子奶),最后再在碗里放上一大块冰。只放糖水的就是普通的清补凉,放椰奶的就是椰奶清补凉,清爽可口哦!



海南清补凉是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红枣、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椰奶等多种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饮品。一碗清补凉就是一幅晃动的画。颜色是张扬中隐含内敛的清秀。大红的西瓜、暗红的枣、红长弯动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可爱的绿豆、饱满的鹌鹑蛋……一样就是一种跳跃的颜色。它富含多种维生素、性质温和、有下火消暑、清热解毒、润滑肠道、健脾、补肺、减少脂肪、美容等功能。甜而不腻、爽滑润喉、冰凉可口。深受各省份游客的喜爱和好评,吃了还想再吃。

三.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海南煎粽

【菜名】 海南煎粽

【所属菜系】 海派菜

【特点】 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滑可口,耐人回味

【原料】 糯米500克、莲子25克、冬菇25克,干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生油100克、鸭蛋液适量

【制作过程】

1、将糯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待用;将莲子煮熟透,脱皮、除心;冬菇浸透洗净,滚水烫过后切粒,干虾米、干贝洗净蒸过,叉烧解成粒状。

2、将以上各料和精猪油、味精、白糖、精盐等一起放入糯米饭中拌匀,掐成10个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生油,将糯米团均匀醮上鸭蛋液,放进热油锅中慢火煎炸,不断翻转使之均匀受热,煎成金黄色即可。

四. 海南省 陵水 海南火龙果

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火龙果树为仙人掌科的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火龙果是一种由南洋引入台湾,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省及大陆南部广西、广东等地栽培的植物。它光洁而巨大的花朵绽放时,飘香四溢,盆栽观赏使人有吉祥之感,所以也称“吉祥果”。海南陵水县很盛产火龙果。

火龙果的枝条和花朵因渗透压极低而具备的独特的黏液中,含有大量的药效显著的营养性物质和治疗性物质。火龙果有预防便秘、促进眼睛保健、增加骨质密度、帮助细胞膜形成、预防贫血和抗神经炎、口角炎、降低胆固醇、皮肤美白防黑斑的功效外,还具有解除重金属中毒、抗自由基、防老年病变、瘦身、防大肠癌等功效。而较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火龙果和枝的汁对肿瘤的生长,病毒及免疫反映抑止等病症上表现出了积极作用。治疗燥热咳嗽、咳血、颈淋巴结核。茎治腮腺炎,疝气,痈疮肿毒。我们知道,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的第七营养要素,具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改善血糖的生成反应、预防便秘和结肠癌、控制体重、降低雌激素的水平以及解毒作用等功效

五. 海南省 定安 海南芭蕉

海南芭蕉—芭蕉科植物,热带、亚热带水果。茎可入药,利尿、治疗脑血栓;根可治疗感冒、胃痛。相传古时有位冯先生,夏日傍晚在书斋前偶见一绿衣女子从窗前经过,十分美丽,问其,自称"蕉氏"。冯拉扯女子入房,女子不从,匆忙而去,冯只扯下女子一片衣角,晚上藏于席下。次日看时竟是芭蕉叶,原来女子是芭蕉所变。

芭蕉系芭蕉科,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叶色嫩绿可爱,叶大达3至5米长,宽40至70厘米,植株高达5至7米。花自仲夏开至仲秋。花大如酒杯,色红如莲花者为红蕉,色白如蜡者为水芭蕉,花似象牙为牙蕉。 芭蕉是极好的庭荫树种。

芭蕉原产亚洲东南部和我国南部。习性喜暖,喜光而能耐阴,适应性强。生长温度为15.5至35℃,适温为24至32℃。越冬需用稻草包茎,用土壅根保护以防冻害。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冲击性沙壤土,PH5.5至6.5最为适宜。 繁殖用吸芽分株法。当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时即可分株,另栽即成新株。地栽芭蕉不宜原地久植,一般3至5年需更换一次新地,长势则旺。

芭蕉苗长1至2片叶时,用妇女用的簪子或粗针在茎基处横刺两眼,则能抑制生长,用来装配盆景是极好的材料。用一长方盆栽1至2株茎叶婆娑的芭蕉幼苗,再配以秀石和抚琴的人物,即成“蕉石奏琴”盆景。

宋代李易安有词云:“窗前谁种芭蕉树,荫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余光分外清”。唐代姚合的《芭蕉屏》中有:“芭蕉丛丛生,日照参差影。树叶大如墙,作吾门之屏。稍稍闻见稀,耳目得安静”。

芭蕉的作用:

主治 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六. 海南省 白沙 塑像

古代名人真实的故事和民间优美的神州传说,深深地融合在黎族的生活、劳动和文化之中,它们成为保亭乃至整个海南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如苏东坡到海南、黄道婆织绵、三月三对歌、七仙女下温泉、黎族青年千里追鹿等。每尊像都通了电,游人走到面前或投以硬币,它们就会自动唱歌跳舞,咏诗作对,念经说佛。古代艺术与现代技巧相结合,别开生面,巧夺天工。游人无不陶醉,流连忘返。

七. 海南省 琼海 箕粽

每年的端阳节,琼海一带除了包传统的肉棕外,还包一种叫“箕棕”的棕子,其体积较小,只有两指大,形状为多边形。

箕棕做法:在泡好的新鲜糯米中加入适量硼砂,用粽叶包成多边形。这种粽子很耐煮,要猛火煮几个钟头才能熟透。吃时蘸以白糖,其味道甜糯韧滑,口感甚好!

八. 海南省 儋州 儋州鸡

儋州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儋州鸡是海南儋州的。

儋州鸡

儋州市畜牧兽医局

13554422

活鸡

九.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柚子

海南柚子

柚子

-

别名:柚,雪柚,俗称团圆果,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常绿果树柚树的成熟果实,又名抛,朱栾、雷柚、气柑、文旦等。在众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个头最大的了,一般都在1千克以上。

它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个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所以也是中秋节的应景水果。更重要的是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柚子即佑子,被人们认为有吉祥的含义。

柚子产地:我国栽培柚子树的历史是很悠久的,远在公元前的周秦时代就有种植。现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均有栽培。现在除了我国种植外,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美国、古巴、南非、巴西、阿根廷以及日本也是柚子的主要产地。因此.柚子可算是国际上大众化的果品之一。

柚子味甘、酸,性寒,有健胃化食、下气消痰、轻身悦色等功用。现代医药学研究发现,柚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容等功效。经常食用,对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

柚子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症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此外,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皮甙,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对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柚子的营养成分:柚子含有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胡萝卜素、钾、磷、枸橼酸等。柚皮主要成分有柚皮甙、新橙皮甙等,柚核含有脂肪油、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柚子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分84.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2.2克、热量57千卡、粗纤维0.8克、钙41毫克、磷43毫克、铁0.9毫克、胡萝卜素0.12毫克、硫酸素0.07毫克、核黄素0.02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坏血酸41毫克。

柚子的食疗保健: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名贵水果之一。中医认为,柚子果肉性寒,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解酒除烦的医疗作用;柚皮又名橘红,广橘红性温,味苦、辛,有理气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湿的作用;柚子为柚的种子,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等,另含脂肪油、无机盐、蛋白质、粗纤维等。功效与橘核相似,主治疝气;柚叶,含挥发油,具有消炎、镇痛、利湿等功效。

十.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狗肉火锅

海南的狗肉,性温,入肾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冬令狗补,明春打老虎”的俗语。对于狗肉的品级,民间还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的说法,即黄狗肉是狗肉中的佳品。
海南狗肉火锅的历史悠久,海南人形容某人对某事着迷的话语是“瘾狗肉”,足以说明海南人对狗肉的喜爱。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海南的一些地区,吃狗肉不能在室子里吃,凡沾过狗肉的碗筷不能用来祭祖,刚吃完狗肉得漱口、洗净手脚后才能进室。民间说法,狗吃人屡,肠肚不干净,“公婆父母”(即祖宗)不喜欢因此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套专用的吃狗肉的碗筷(往往是破碗破筷)。而狗是自养自杀,不当商品出卖。

狗肉火锅是朝鲜族风味佳肴。起源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此菜肉香不腻,瘦而不柴,汤鲜爽口,营养丰富。冬吃驱寒,夏吃避暑,滋补强身,常食对风湿症有一定疗效。



海南人一般吃狗肉火锅。狗先用香油、酱油、盐、姜未、料酒腌一会后,用油爆锅,文火炖半熟后下香茹、木耳、笋干等干菜炖烂。海南“狗肉酱”是用蒜茸、姜未、杂锦酱、香菜、新鲜桔子汁、新鲜辣椒制成。香味浓郁的狗肉蘸上酸辣适中的蘸料,令人胃口大开,吃后香味留齿,回味无穷!饭是将煮好的干饭趁热捏成饭团。而“那大狗肉”是与海南四大名菜齐名的美味,那大狗肉吃法也采用火锅。调料:精盐,胡椒粉,狗肉香(薄荷),鲜山奈,豆腐乳,野葱,蒜瓣,生姜,干辣椒,花椒面,大葱节。

狗肉火锅的用料:狗肉 香醋 香菜 精盐 生菜 味精 粉丝 料酒 豆腐 葱丝 野苏子 辣椒油 芝麻油 芝麻酱 胡椒粉 腐乳 蒜泥 韭花酱

狗肉火锅的制法:大锅内放入水,将洗净泡好的狗肉放锅内煮开,撇去浮沫,烫透后捞出洗净。再将狗肉块和野苏子一起放入锅内,加足水,盖上锅盖,用中火煮3~4 小时,皮烂肉脱骨即可。把煮好的狗肉用手撕成丝,放盘内,剩下的狗骨头再放锅内煮,煮得时间越长,汤汁越白,味道越鲜美,汤色以乳白为佳。把各种佐料分别装入小碗内。把火锅点燃,将锅内添入煮狗肉的原汤,加入精盐、味精、料洒调味,待汤沸时上桌,随即将各种主、辅料及佐料一同上桌即成。食用时顾客可根据需要自行选用。


海南旅游带什么特产回去最好去海南必买的十大旅游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