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哪有北流特产店呢 柳州在哪可以买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1 08:19:31

一.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凉拌螺蛳粉

鹿寨凉拌螺蛳粉与平时的螺蛳粉吃起来感觉不一样,没有了一些热辣的感觉,吃起来清凉可口。可以在吃完后来琬热汤漱漱口,别有一番风味。

二.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牛酱(羊酱)

融水山区黄牛和山羊吃的是优质青草、树叶、藤叶,饮的是山泉水,其肉质特别鲜嫩清甜。要制作牛酱、羊酱,手工非常复杂,首先就是每当杀牛(杀羊)的时候,取其胃中尚未完全消化呈青绿色状的草叶渣,挤榨取汁,用丝瓜囊或者纱布反复过滤,放入少许米酒在锅中煮沸,把浮在上层的泡泡取掉,留下的汤汁备用,接着用鲜牛肉(鲜羊肉)及其内脏切成薄片,用生姜、生茶油、生盐腌制好备用;然后用茶油爆炒干辣椒,再把腌好的肉料和已经煮好的草叶汁一同放下锅中煮,待肉将要熟时再放入茶辣粉(即中药吴茱萸)以及辣蓼、芫荽、蒜苗等香料,煮熟后即成了味道独特的苗族菜肴――牛酱(羊酱)。牛酱(羊酱)其味甘而略带苦,又辣又香,食之成瘾。牛酱(羊酱)不但味美,还含有许多中草药成份,故又称为百草汤,经常食用具有清肝明目、消炎去毒,助肠胃消化之作用。如今牛酱(羊酱)在融水各种餐馆普遍推出,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三.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鸭塘鱼

鸭塘鱼

北流鸭塘鱼是广西地方五种名菜之一。鸭塘鱼指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凉水井村鸭儿塘所产的软骨鱼。该塘放养鲫、鲮、鲤、草等鱼,均为软骨,主要是由于该池塘附近有数股清泉注入塘内,常年不竭。泉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鱼类生长的微量元素。有部分元素对鱼骨有特殊的软化作用。该鱼有较长的养殖历史,清代曾作为贡品。

四.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滤粉

滤粉,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临近的融安县两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中融安的滤粉口味尤佳,也是米粉中的一种。滤粉至今早已发展成为罗城地区人民的大众食物,罗城乃至以下的乡镇、农村,大家的早点、午餐经常都离不开滤粉。乡民们每在赶街圩的时候,吃一碗滤粉当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然。

典故:

滤粉,相传为融安县乡村农民所创。清顺治时代,长安镇附近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几十年以后,逐步扩大了耕地面积,营造了很多村落,有的农户富裕起来了,为改善膳食,他们研制出了滤粉,最先的方法是把大米浸泡过夜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碓成粉末。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放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清代乾隆年间,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当地习俗,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每年春秋两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这个习惯古来有之。民间有一句俗语云:“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但当年的降雨量很小,因滤粉的方法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逢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客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制作方法:

原料:白大米1公斤,猪肉150克,猪骨头250克,熟油100克,生盐15克,酱油50克,冰糖25克,桂林豆腐乳3块,味精1克,葱花50克,头菜100克,炒香芝麻粉10克。

工艺:先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加放清水500克,猛火煮滚后用温火煲成250克的骨头汤。将猪骨捞起后放盐、冰糖、酱油等煮成卤水,起入罐内,放味精调匀备用。将猪肉洗净剁碎腌好备用。腐乳放入滚水开溶备用。葱头洗净切碎备用。头菜洗净剁碎炒香备用。将碎肉和腐乳汁分成10碗备用。将白大米洗净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用电动钢砂磨加工成细嫩的米浆。制作滤粉时先将米浆调匀成稀浆,倒入镀锌铁皮的滤瓢内,右手握瓢柄,左手拿底板柄,同时将滤瓢放锅灶上,随即将粉浆滤入沸水锅内。边滤边旋转滤瓢至滤完,将底板的米浆刮净,入瓢滤干净。用竹筷捞开煮熟粉条。碗中先放小量滚粉汤捞散碎肉,捞粉入碗,用筷条拌匀熟碎肉,粉面上加放熟油卤水,最后撒放葱花、头菜、芝麻粉即成。

特点

其特点为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五.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腌制头莱

腌制头莱

寨沙头莱为地方特色品种,球茎呈园球—椭圆形,收获后经洗净、切片、晾晒、搓盐等处理工序后,用容器密封淹制数月,成品菜色翠棕黄,香味浓郁,酸甜脆爽。主产地寨沙镇,年种植1.5万亩,产量1.5万吨。头菜密闭封存可贮留1年。散装头菜产地批发价:2—4元/公斤。

原料

大头菜10千克 食盐15千克 精盐5千克 五香面300克 醋500克

制作方法

1.将大头菜去须、根,洗净后横切3刀,深度为整个大头菜的2/3,然后放入缸内,加食盐腌制3天后捞出晒干。 2.将精盐炒熟,与五香面、醋拌在一起。 3.将晒干的大头菜与精盐混合物掺拌均匀,装入坛内,封坛口放置7天即成。

特点

香味纯正,脆嫩爽口。

六.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炒米糖

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其传统制作方法如下:

1、选料。选用颗粒大、粘性大、无杂质的糯米,筛去碎米后,用清水泡浸一 夜。

2、拌糖笼蒸。把泡浸的糯米取出,漏干,置竹箕上,倒进适量的米糖,充分拌匀,置蒸笼中,以文火蒸,待米熟透即取出,晾干。

3、碓臼熟米。把筛去米糠、各自分散、略带弹性的熟米,拌以花生油适量,堆放12小时后,分批用碓臼,臼时要不断把底部熟米翻到上面,直至熟米全被全臼扁为止。

4、爆米花。先把备好的匀砂适量,倒进铁镬中,以猛火炒红,再放入适量扁熟米混炒,待全部爆成米花后,取出,再继续放入扁熟米。

5、熬煮糖油,用黄糖或白糖均可,按米花的重量投放适量的糖,加水,放进一些姜块,以慢火熬制,浓缩,待糖油几次泛起白泡,用筷子能粘起糖油,滴入冷水中凝成球状为最佳浓度。

6、成型。先在竹箕内堆放好米花,迅速把已煮好的糖油浇进堆中,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米花与糖油拌匀,以竹筒或他物压平,待散温凝固,用刀切成小块,移放瓦钵(或铁箱)中,密封保藏。 解放后的70年代至80年代,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米花糖逐年减少。因为这种制作工艺复杂,现在有一种爆米机能把传统炒米糖的浸米、笼蒸、臼扁米、爆米花的工艺并为一次,爆出米花体积大,粘米可代替糯米,但没有传统炒米糖那种干香酥脆的独特风味。8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年春节前,玉林市食品商业单位和一些个体工商业户都仿照传统工艺,制作大批白散、炒米糖投放市场。城中居民多从市场选购。但农村的家庭多数仍自己手工制作。

七.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芙蓉酥

芙蓉酥是广西融安县的名菜,每至节日融城百姓们都会做上一碗芙蓉酥,置办酒席时也少不了芙蓉酥这道菜。附近城市闻名专来融安吃这道菜,吃后赞叹不已。这道菜肴以精肉、香菇等10多种荤素蔬菜为原料,加以面粉、蛋清等佐料搅拌均匀后放入油锅烹炸而成。制作成品后的芙蓉酥色泽金黄、外酥内软,入口后唇齿留香、酥脆可口,200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而雄踞各类宴席首位。融安县大三元酒家以民间个体身份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芙蓉酥”饮食商品注册商标申请近日获准受理。这是目前该县饮食行业中第一个获准受理的注册商标。

历史典故:

1848年(清道光28年)桂林靖江王府御厨廖武为寻找他昔日的恋人“赛金花”来到融安(长安镇),此时他的恋人因家境贫困被卖到长安镇安良花捐公司为歌女,取艺名“芙蓉”,廖武也学昔日唐伯虎到安良公司内设的“燕来居”酒店打工做厨师,他精通宫廷各种菜肴的制作,而他那首的一道原名为“妃留香”的御菜,廖师傅通过改进,用恋人的艺名芙蓉定名为芙蓉酥,这道菜深受人们喜爱,在长安广为流传。

材料:

鸡蛋2个,面粉200克,淀粉3汤匙,肉末1斤半,荸荠(马蹄)半斤,香菇10朵,木耳5朵,小葱3棵,蚝油2汤匙,生抽1茶匙,五香粉1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盐适量

制作方法:

1、木耳,荸荠,香菇,小葱,分别切碎,与肉末一起放入盆中,加入2汤匙蚝油,1茶匙生抽,1茶匙五香粉,1/2茶匙白胡椒粉,适量盐,搅拌开后,加入3汤匙淀粉,按一方向慢慢的揉匀。

2、将鸡蛋打散在碗里,加少许盐,用筷子打至起泡,逐渐的加入面粉,并用筷子搅拌,至到变成粘稠的浆糊,用筷子挑起时,挂起长丝 。

3、把肉馅铺在菜板上,铺成均匀的,约2厘米厚的长条。将面浆浇在肉馅中央,用筷子慢慢向外铺匀 。

4、均匀的铺好面浆后,用菜刀轻轻的来回的剁几下,使肉馅与面皮镶嵌住。然后切分成若干小块,方便下锅炸的就行。

5、热锅,油略多,7成热时调成中小火,把干净菜刀在油里过一下,然后铲起肉块,将面皮这面入锅,定型之后,再翻过来炸肉这边,反复的翻动2次,炸约10来分,肉块浮起,外表金黄,即可出锅。

小诀窍:

1、鸡蛋和面,是让面皮更加爽口好吃,鸡蛋越多,面皮就越好。

2、肉馅和配料可以随意,可以加入胡萝卜,芋头,干笋等等,选用较脆的蔬菜,芙蓉酥的口感会更香脆。肉馅加淀粉,是防止炸的过程里,肉散掉

3、肉馅宜选半肥瘦的猪肉,去皮的五花肉也可以,最好能手工剁碎。面浆需要反复的剁入肉馅中,这样才会在炸制的过程里,肉馅与面皮不散。这道工序很重要。

4、白胡椒粉和五香粉都是调味用的,可根据个人口味。白胡椒粉能去肉腥味。

5、在剁面浆和铲肉块时,把刀在油里过一下,肉不会粘在刀上。

八. 广西 柳州 柳江区 里高青花梨

里高青花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里高镇的。青花梨属于特早熟梨品种,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柳江县里高镇被称为“青花梨之乡”。

里高镇位于广西中部、柳江县西南部,距柳州市区46公里;东临三都镇,南接百朋镇,北与土博镇毗邻,西与忻城县安东乡、大塘镇交界。里高镇有广西境内最大的青花梨种植基地。青花梨是近年由台湾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凭借着其肉质细嫩,果汁丰沛,口感香甜的优势,俨然已成为水果家族中的新宠儿,广受各地商客的青睐。

2003年以来,里高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青花梨种植,开展青花梨“优果工程”,与广西大学园艺系共建青花梨产学研示范基地。2011年,全镇青花梨种植面积超过667公顷,总产量达12500吨,产值3750万元。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梨花盛开,形成一道靓丽的花海景观。

九.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竹凉席

竹凉席

融安竹凉席系列产品年产量达60多万床。由于其竹质优良,工艺精美,已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并且,融安的竹凉席厂家已出国发展,在越南、泰国等国办厂,正在进一步做强做大。

十.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大糯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为中心覆盖榕江河片四个乡镇41个村屯,种植历史悠久。七十年代以“三江大糯”为原料酿制的“三江菊花糯米蜜酒”曾东渡日本参加国际比赛获金奖。“三江大糯”具有清香油亮、软、可口的独特风味,被誉为"谷中之王",有"一家蒸饭百家香"的美称,曾是历代进贡朝廷的贡米。据民国三十五年版《三江县志》的社会篇记:“侗人粮食,亦系糯米,晨以木甑炊饭一次,菜蔬鱼肉全系腌酸品,其他两餐无须举火,餐时亦不用碗筷,只须各净其手,捏糯饭成团而食。、、、、、、”,经济篇记:“谷类---糯米、粳米、、、、、、”。“杯民饔飧、以糯米为上,粳米次之,不食粘米故不种粘谷”。

“三江大糯”以富禄乡大顺村“大顺香糯”为代表,种植历史悠久。“大顺香糯”是上乘的粮食,是酿制佳酒、制作精美糕点的优质原料和送礼佳品。“大顺香糯”米质洁白,蒸煮食用清香味浓、柔软,有“一户煮粥,全村飘香”之美誉,老幼病弱和产妇食用,可以滋身补体。近年来,柳州市和三江县农业部门一直把“三江大糯”作为优质稻谷来加以培育,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品种选育和矮化,已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优化后的品种开始推广种植。“三江大糯”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份收割,全县种植面积约18000亩,产量6500吨。建有“三江县禄富匡里得利粮油专业合作社”和“三江县富禄乡志刚大顺糯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三江大糯”走向了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

柳州特产去哪里买比较好柳州买特产带回家适合去哪家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