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特产糟肉上海 绍兴糟肉上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1 10:11:44

一. 台湾省 新竹 红糟肉

亦称糟母肉,系以糯米、红麴加上糖,盐发酵成糟母,再将鸡、鸭等肉类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补之效。红糟肉过去是客家人珍贵的过年菜肴,现则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尝其美味。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越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目前,越瓷生产具有传统制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以细瓷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共需经过72道工序。生产的瓷器主要有4大类:

1、高温变色釉瓷器。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发色灵敏,能随着光源的不同变幻十余种颜色。既可制日用品又可制高档工艺品,采用腐蚀金装饰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1981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奖,产品远销至日本、美国、德国,载誉五洲四海。

2、兰亭牌青花瓷。这是当今越窑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高温煅烧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靓雅致的特点。其中30—150头中西餐具、敦煌壁画画面的艺术挂盘和大小花瓶、青花旅游瓷器等尤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3、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红、蓝边花2种,造型端庄秀丽、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饭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边的“正德式”。用金银线装饰,具有赏用兼优、艳而不俗的特点。多次荣获浙江省轻纺产品“百花奖”和省优质产品称号。

4、仿越窑青瓷。上虞陶瓷厂已仿制出汉代至宋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系罐、鸡头壶、羊尊、蛙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觞、扁壶、荷花粉盒、熊足砚、龟形水注、龙柄凤头壶、香熏、鼎炉、碗、盏、盘等二、三十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被编入《中国陶瓷》丛书。这些仿制品,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釉色、形态或胎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质地比古瓷细腻,制作也更为精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较高的声誉。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腐乳

绍兴腐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绍兴腐乳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酒醉醇香、细腻松酥、色泽滋润、颗粒饱满

产品成分:蛋白质、糖、钙等成分,营养丰富。

产品功能:健脾养胃、增强食欲

产品历史:早在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腐乳 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 载:“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绍兴因有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其水质甘冽,又含有少量矿物质,故绍兴腐乳品质特优,加之以绍兴老酒作辅料,其色香味更佳,从而驰名中外。

产品简介:浙江绍兴的腐乳,当地人叫“霉豆腐”,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其品种有红、白、青三档。块块正方见角,质地松酥细腻,味道咸鲜适口,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绍兴腐乳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名扬海外。清朝农商部曾授予超级证书奖励,后在西湖博览会上又获得一枚金牌。建国以后,这一传统风味品被列入国家轻工业部的优质名册。

四.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绍兴麻鸭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类别:家禽

产品季节:秋季为最肥

产品成份:鸭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核黄素、硫胺素、钾、钠、氯、钙、磷、铁等成分。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比鸡肉高,比猪肉低。脂肪酸中还包含不饱和脂肪酸,消化吸收率比较高。

产品特性:绍鸭体躯狭长,蛇头暴眼,嘴扁颈细,背平腹大,臀部丰满,形似“琵琶”。其行动敏捷,善于潜水觅食,生长快,成熟期短,合群性好,抗病力强,产蛋率高。

产品功效:中医称鸭为“药”和滋补上品。鸭肉味甘、性寒,有益阴、养胃、补肾、除虚弱、消肿、止咳化痰作用,可辅助治疗阴虚水肿、羸弱乏力、清暑养阴、大便秘结、贫血、慢性肾炎等疾病。凡身体虚弱、患病初愈、时常上火者,尤其是─些低烧、食少、口干、大便干燥和有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效。老人、儿童常常阴虚,故也应常吃点鸭肉为好。

产品简介:绍兴麻鸭,因鸭毛呈麻褐色带黑斑而得名,又因主要产于绍兴,故亦称“绍鸭”。既可放牧,又可圈养。公鸭个体不大,而肉嫩、味鲜美,一般饲养六七十天便可上市。母鸭每只年平均产蛋250至290枚,高产群鸭每只可产蛋300枚以上,为中国蛋用型鸭种中之佼佼者,有“禽中明珠”之称。饲养多年的母鸭,俗称“老鸭”,被视为补品,“火腿炖老鸭”,向为绍兴名菜。1984年,《绍兴麻鸭纯系培养阶段成果》科研项目,获商业部三等奖。1987年,农业部在上虞建立绍兴麻鸭原种场。同年,商业部复在绍兴设立麻鸭育种科研场,并先后将鸭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放养。纯种绍兴雏鸭,远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产品历史:绍兴养鸭,宋代就很普遍。陆游《稽山行》即有“陂放万头鸭”之句。民间素有“种稻酿酒,酒糟养鸭,鸭粪肥田”习惯。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茴香豆

产品名称:茴香豆

产品产地: 绍兴

产品简介:茴香豆是绍兴几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备的一种下酒物。用干蚕豆(当地人叫罗汉豆)泡浸后沥干,与首香、栓皮、食盐和食用山茶人锅,放上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汁从表皮至豆肉吸收,持水分基本煮干后,离揭锅冷却,即成苗香豆。这种茵香豆是青黄色。表皮起皱,豆韧软耐嚼,清香味甘。

产品历史:由于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到茴香豆,因而随小说的传播而声国内外。 现在,这种传统食品已成了旅游者的“纪念品”,许多外宾在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 无不慕名赶到附近的咸亨酒店,要一碗酒,买一碟茴香豆,体验—下当年孔乙己的生活。。临走时还不忘捎带几袋馈赠亲友,共享漫游鲁迅故乡之乐。

典故:说起茴香豆,人们常常会联想到鲁迅作品中提到的关于茴香豆的有趣情节。 1981年,有几位日本戏剧界人士迫不及待地要到绍兴去品尝茴香豆,其中一位日本朋友,当他 在咸亨酒店的八仙桌旁坐定之后,一边吃茴香豆,一边端详着茴香豆,好像是在鉴定一件稀世的 珍宝似的。这小小的茴香豆成了他们了解绍兴风土人情的重要细节。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七.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笋菜汤

笋菜汤

笋菜汤的主要原料是笋煮干菜。

笋煮干菜是绍兴人家中的常备菜,在春笋的旺销时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己家中晒点笋煮干菜。

晒笋煮干菜的原料一般采用淡笋和咸芥菜。春夏之交,往往是竹笋上市高峰,也是价格最便宜的一段时间。购入新鲜淡笋后,剥壳,洗净,与已经腌制好的芥菜一起下锅煮熟就行。出锅后在户外晒干,装入坛中备用。

笋煮干菜通常与其它作料一起使用烹制成菜或点心,尤其常用于当地人下榨面的配料。笋煮干菜最常见的是被用来制作汤菜,民间称之为笋菜汤。取适量已晒制好的笋煮干菜,加清水煮沸,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少许食盐。也有不少人喜欢同时在汤内加入西红柿、丝瓜等,风味独具。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干菜、调味等先放在碗内,以开水直接冲泡即可。夏日炎热,民间常用笋干菜汤消暑,味道非常鲜美。

八. 上海市 闵行区 酒酿糟肉

酒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发酵米制品,江浙沪地区百姓一般用以制作点心,如上海的酒酿圆子,浙江宁波的酒酿桂圆烧蛋、酒酿糯米块,江苏苏北地区的酒酿饼等。清乾隆年间,江南的一些官府和富商大户人家,在烹制鱼肉等荤菜时,就用酒酿作为料用于解腥和增加菜肴的香味。四川名菜“干烧岩鲤”用它作为调味料之一。

酒酿糟肉是选用猪三精二肥的五花肋肉,先用盐和曲酒腌制约一周后,取出用绳吊起在风口处至肉层风干硬结后,刮洗干净,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皮朝上整齐排放在碗中,上面铺适量酒酿,上笼蒸约一小时取出,反扣在深盆中上席。一时吃不完,可将肉嵌入洁净的坛钵或大口瓶中加盖封存,置冰箱冷藏室,可贮藏一月不变质,食用前再隔水蒸熟吃。


鲜肉经加盐、曲酒腌制风干后,肉中的蛋白质已全部凝结,咸味也渗透其中。经蒸制后,肉味鲜美异常。蒸制时加酒酿作配料,既增酒香味又有甜味调和,减轻了肉中的咸味。蒸熟的猪肉,皮色油亮软糯有咬劲,膘色洁白晶莹剔透,肥而不腻;精肉艳红如火,越嚼越香,越嚼越鲜美,引人开胃,增加食欲。



酒酿糟肉早在明末清初就成为沪郊地区农人喜食的一道家常菜。每年冬至以后,家家杀猪腌肉糟肉,到过年待客时,餐桌上少不了一大碗香喷喷的酒酿糟肉。现在,这道普通的家常菜出现在沪郊七宝、泗泾、朱家角等旅游点中的小菜馆餐桌上,颇受游客的青睐。

九.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红烧笋

红烧笋

以冬笋和鞭笋为最佳,去壳洗净后切成小块,用荤油在锅里爆炒,加鸡汤、香菇煮熟,再加上酱油、白糖调味,汤干后加火腿上盆。

现在绍兴的餐馆中常有油焖笋,加工方法与红烧笋类似,爆炒后主要以酱油烹煮。

江南一带多竹,绍兴一带更多,冬春两季常是人们最爱吃笋的季节。外地人此时到绍兴,也以点食与笋有关的菜肴为最多的选择。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绍兴特产安昌古镇酱五花肉绍兴特产香糟卤用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