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荞麦泡饼怎么吃 贵州特产安顺麻饼怎么吃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10 04:53:19

一. 陕西省 榆林 神木市 榆林荞麦

荞麦是一种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的作物;是三大优良蜜源作物之一;也是良好的食物性药用植物。

荞麦的适应性很强,耐瘦耐旱,在新垦地和瘦薄地上都能良好生长。对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先锋作物。荞麦的生育期短,一般60-80天就能成熟,多在早稻,蚕豆,豌豆,油菜之后种植,也有和绿肥,蚕豆或小麦混播的。特别是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种植其他作物不能成熟时,可以及时补种荞麦,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即可成熟,如果管理得好,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它既可以春种,也可以夏种和秋种,因此人们又把荞麦称为救荒作物。

荞麦的子粒营养价值很高。荞麦粉含有11%左右的蛋白质,高于大米;含有2%多的脂肪,高于小麦和大米;含有7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高于小麦;还含有铁,磷,钙等矿质元素,以及柠檬酸,苹果酸。每100克荞麦粉还含有0.41毫克左右的维生素B1和0.16毫克左右的维生素B2,都超过大米。荞麦是寒冷地区农民喜爱的抗寒耐饥的粮食之一。

二.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贵州灵芝

中文学名 贵州灵芝
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何绍昌
形态描述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肾形,宽6× 10cm,厚1.3-3.4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环纹,似漆样光泽弱,凸凹不平,边缘钝,完整,下边不孕。菌肉棕黄色,厚0.8-1.5cm,具轮纹。菌管棕黄色,长0.5-1.9cm;孔面褐色,管口近圆形,管壁较厚,平均每毫米3-4个。柄背生,扁圆柱形,不规则,长7.5cm,粗 3.5-5.5cm,与盖同色,凸凹不平,似漆样光泽弱。
菌丝三体形。生殖菌丝无色,薄壁,直径2.8-4.5μm;骨架菌丝多,黄褐色,厚壁,直径4-5.6μm,缠绕菌丝分枝,淡褐色,壁厚,直径1.75-3μm。孢子稀少,卵圆形或截形,淡褐色或褐色,双层壁,外壁透明,内壁小刺明显,8.5-10.5×5-7μm。
中国分布 贵州毕节何绍昌39(模式)。

三. 陕西省 延安 志丹县 志丹荞麦

荞麦含有10—15%的蛋白质和芸香素,且这些蛋白质粘性差,类似于豆类蛋白质。其质优于禾本科粮食,含19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均齐且丰富,还含有对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组氨酸和精氨酸,丰富的维生素B1、B2、B6、C、P和胆碱,还有丰富的无机元素磷、镁、铁、钾、钙、钠。

由于荞麦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它对人体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许多疾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茎叶入药能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治噎食,痈肿、止血、蚀恶心。荞麦粉作保健食品能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牙周炎牙龈出血和胃病。近年还被公认为预防癌症的保健食品。目前荞麦保健食品已风摩全球,尤其在日本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荞麦被称为用途广泛的21世纪型作物。

志丹素以“荞麦之乡”著称。所产荞麦、苦荞麦品质优良无污染,纯属天然绿色食品。据中国医科院测定荞麦粉中含蛋白质10.6%,脂肪2.5%,明显高于大米和白面。

四. 贵州省 贵阳 云岩区 贵州雄精雕刻

贵州雄精雕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年前曾兴盛一时,到了清朝末年逐渐衰退。 民国初年是历史上最发达的时期,当时有作坊近十家,每家刻工六、七人。

雄精雕刻工艺品种类繁多,有各种各样的酒杯、花瓶以及飞禽走兽等小型动物,大型作品有“福禄寿三星”、“和合二仙”、“麻姑上寿”、“八仙过海”、“如来佛”,等等。

它以雄精为材料,经过艺术加工,雕刻成各种人物、动物、花鸟以及如意摆件、佩件、玩器等,形象栩栩如生,作品十分精美可爱。

1913年,邓树轩老师傅雕刻的雄精酒杯、如意等作品,在贵州省实业展览会上,获得奖章;1921年,以雄精雕刻的十八学士像(五立方市寸),在意大利的罗马赛会上荣获奖章。

五.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荞麦饸饹

养麦面不仅可做成面条、搅团、馍馍,还可用一种木制的压床压成条状的“饸饹”,蒸熟后柔韧而滑润,拌以葱花、肉丝、辣椒等作料。吃起来清香可口,别有风味。

六. 山西省 晋中 寿阳县 寿阳荞麦

山西省寿阳四面环山、地势较高、四季气候变化较大,冬寒而漫长,夏短而凉爽,春秋短暂不明显,寿阳自古盛产优质杂粮,世界荞麦协会主席对寿阳荞麦赞誉道:“寿阳的荞麦是最好的荞麦,寿阳的荞麦是最干净的荞麦。”

寿阳荞麦具有高氨基酸、富硒、高维生素的特性;寿阳黍子具有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赖氨酸的特性。近年来研制的矿泉水富硒黑苦荞醋具有很高的食疗作用。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苹果

威宁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苹果是贵州毕节威宁的。威宁坚持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依托独具优势的地形和气候,按照“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系列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资金,专门用于苹果良种选育、引进、扩繁、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按比例逐年增加。实行分类投入,对新建果园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补贴范畴,其中矮化每亩按4800元的投入标准补助,苗木实行全额补助,不足部分给予3年期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补助,乔化苗木每亩补助300元。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范栽植的原则,全力推进苹果产业规模扩张。

目前,全县优质苹果面积已达到33万亩,其中今年新植13万亩,初步形成了南部以黑石头镇、北部以雪山镇、西北部以牛棚和迤那及中水镇为中心的3个万亩以上苹果生产优势区域带,在迤那、黑石头、中水、牛棚、雪山等地建成示范园1万余亩,海升集团在迤那建成了35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计划明年在中水、雪山、黑石头3个乡镇建立30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大力引进企业和发展合作社,全县有苹果企业、专业合作社54家,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不断扩大销售半径,从原来的以果园内销售为主,扩大到销售到县外、省外市场,随着淘宝、微商等电子销售手段,正逐渐打开全国各地的其他市场。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炭上红”和“黔山红”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并且“炭上红”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通渭苦荞麦

通渭苦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渭苦荞麦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现辖行政区域

《通渭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通渭苦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通政发〔2016〕81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通渭苦荞麦》(草案)

九.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渭南南七荞麦饸饹

渭南南七荞麦饸饹

饸饹,分为小麦面饸饹和荞麦面饸饹,而荞麦面饸饹比小麦面饸饹更美味,陕西大多数县市的老百姓都会做,各地的制作工艺也大同小异,口味自然有所不同,至于起源于那朝那代已无从考究。

改革开放后,和许多创业者一样,渭南市临渭区南七乡南白村普通农民白学林,响应国家号召,为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乘着渭南市食品交流会的东风,于1982年在渭南市临渭区(原渭南地区渭南市)民主北路开了一间门面,就卖荞麦饸饹,因为自己是南七乡人,所以就起名叫“南七荞麦饸饹”馆,这就是渭南也自然是陕西的第一家“南七荞麦饸饹”馆,因为祖辈就靠卖饸饹营生,所以白学林的荞麦饸饹做的可口美味且色香俱有,可谓是十里飘香,再加上妻子肖素萍笑面迎客,热情待人,他家的饸饹馆生意也就日趋兴旺,很多顾客从很远的地方慕名而来,其中不乏大老板和高官人群,这样南七荞麦饸饹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没有几年白学林家已是南白村响当当的首富了。日子好了,为了让村里的人也都富起来,白学林就把他的手艺传给了子女和村里的人,这些人也都开了荞麦饸饹馆,所以荞麦饸饹馆很快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西安和渭南及周边城市流行了起来,随着日子的推移和联姻带来的人0流,南七荞麦饸饹的手艺也随着女儿的出嫁传到了南七乡的紧邻下吉镇,这些嫁到下吉的南七女人也卖荞麦饸饹,她们有的人把自己的饭馆也叫南七荞麦饸饹馆,而有的人则叫“下吉荞麦饸饹”馆,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南七荞麦饸饹馆更多一些,但显而易见下吉荞麦饸饹和南七荞麦饸饹是同一祖源,这就是南七荞麦饸饹也叫下吉荞麦饸饹的缘由,再者,南七乡由于撤乡并镇,现在的南七乡已不复存在,而原来的南白村现在也划入了下吉镇辖区,而这就是现在市面的下吉饸饹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原因。

白学林养育有三男四女,均继承了父亲衣钵,现在二子白圣福还在渭南民主路老店继续经营,而其余子女及孙子辈多半已在西安打拼,个个生意都非常好。现在,仅西安市和渭南市的南七荞麦饸饹馆和下吉荞麦饸饹馆已不下五六十家,基本都是南七乡(今下吉镇)南白村和下吉镇东西关村的人。

南七饸饹有名,一是名在它的做法上,二是名在它的吃法上。

南七饸饹的做法特色有四:一是用料讲究。南七饸饹所用面为荞麦面。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荞麦》如此记载:“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原先,渭南一带乡村普遍种植荞麦,但由于产量较低,当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已不再种植。现如今荞麦面只能从陕北、山西、内蒙等地拉运了,其中以陕北荞麦面为多。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现代研究表明: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P、维生素B1、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荞面饸饹有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有食疗功效,是上佳的保健食品。二是和面独特。和面是饸饹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和面用的不是普通的碱水(苏打水),而是石灰水。据一位经营南七饸饹的师傅讲,制作石灰水最好选用产自于富平县(渭南市属县)的青石,即石灰石,至于问及是富平县何处的青石,师傅说:“我的师傅说保密。”制作的具体过程为:适量大小青石一块,放在炉火中烧至通红,然后用火钳夹出,丢在盛有半桶水的铁桶中,等待到块状石头,化为白色粉未溶解在水中澄清后,上部的清液就是和面的专用石灰水。用此法和面压制出来的饸饹,特筋道。有人担心石灰水对人肠胃有伤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石灰水毕竟是少量的,况且已经充分和面发生了作用。三是醒面和制剂严格。和面要用手工揉压的表面光滑。要做到常言道的“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再醒上个把钟头,然后分成半尺长圆柱形的剂子备用。四是压制和熟化方法传统。饸饹是用饸饹床子压制成形的。传统的压制方法是使用木制饸饹床子。饸饹的粗细主要决定床子的铁孔的大小。饸饹的压制和熟化是一体作业的。由于饸饹的压制是个力气活,一般由男性来干,女性在一旁当助手。男的将饸饹床子支架在二尺铁锅上,抬起装有木活塞的压杆,女的将醒好的剂子装入床子内,男的将活塞对准剂子,全身力量集中于压杆后部,只听吱吱呀呀一阵响声,就从床子下面铁制的数十个小圆孔中被挤压成细圆长条状,当一剂压完后,当助手的女的用手在床根底下快速一切,饸饹就掉进烧开的汤锅煮上了,等沸汤滚上两滚,饸饹就煮熟出锅。

十.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荞麦飘香

在六盘山区一带的山坡上、平川里,连阡接陌,丛丛簇簇,那嫩绿的叶、红艳艳的杆,衬托着粉红色的花,烂漫多娇,香气扑鼻,招惹的蜂儿嗡翁,蝶儿翩翩。 这便是荞麦。六盘山去阴湿凉爽,适宜于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于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固尔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 荞麦食品易熟,做起来省时省事,固原俗话说:“夹在胳膊窝子里也能暖热。” 荞麦还是较好的中草药材。它具有宽肠降气、清热解毒的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现代药典中说它能治疗痢疾、咳嗽、水肿、小儿丹毒、头疼、烧伤烫伤疾病。新近研制的“金荞麦片”就是以荞麦为原料研制的。用荞麦皮装的枕头叫“明目枕”,常用对眼睛有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食品营养科学的发展,人类食品营养结构的不断改善,对荞麦生产及其研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荞麦方便面”、“荞麦挂面”的相继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固原)
贵州特产苦荞麦饼无馅贵州特产酥麻荞麦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