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出名特产 常德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9 16:59:23

一.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常德酱板鸭

常德酱板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说酱板鸭最先是从泰国传入了湖南,然后进入常德的,聪明的常德人在吸收了原来工艺的精华基础上,根据常德人自身的口味,通过技术改良,推出了酱板干子、酱板口味蛇、酱板毛豆等系列,酱板系列在经过特制的卤水浸泡,吃起来的那种感觉必叫终身难忘。

主要有两个牌子,金丹和童胖子。其实最开始做酱板鸭的是金丹,也就是一开始在中药厂旁边的一家小店子,当年生意真是好得难以形容,现在人家可是修了一栋楼了,还开了N个分店。然后童胖子呢,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牌子,也有很多连锁店,长沙也有几家。但是本地的常德人都普遍认为金丹的要比童胖子的好吃,但是金丹的发挥不是很稳定,有时候味道一般,童胖子就一直是一个味道,不是特别好,也差不到哪里去。童胖子在外地的名气还是要大得多。

    如果不是送人或者是带到外地,推荐买散装的吃,味道比真空包装(保质期3-6个月)的要好得多。

还有特别推荐酱板牛肉,酱板鸭掌。酱板鸭舌,非常润味!

常德酱板鸭

湖南省武陵区护城乡、东郊乡、东江乡、河洑镇、丹洲乡、芦荻山乡、南坪岗乡、城东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三岔路街道,鼎城区武陵镇,桃源县漳江镇、 陬市镇、青林乡、临澧县安福镇、佘市桥镇、望城乡,安乡县深柳镇、黄山头镇、大鲸港镇共22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武陵区申报常德酱板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批复》,常政函〔2012〕91号

湖南省常德贺童泰味酱板鸭厂企业标准:Q/KAKF001-2009《常德酱板鸭》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原料:

(1)品种:本地麻鸭。

(2)产地条件:产地范围内的天然湿地、湖泊、河流,有丰富的稻谷、鱼虾、田螺、水草、昆虫等生物资源,尤盛产淡水田螺。

(3)原料鸭:放养或半放养370天至700天、活体重1400g至1600g的体格健实、毛色鲜亮的成年母鸭。

2.辅料:

(1)卤料原料:野山椒、野花椒、辣椒、本地茶油等天然卤料。

(2)水:城市供水,水源地为沅江、澧水。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原料鸭→宰杀、清理→腌制→撑板成型→烘烤→晾挂(取撑架、烧毛)→配料→卤制→内包装→杀菌、检验→封袋装箱→出厂。

2.关键加工工艺:

(1)腌制:用生姜、桂皮、盐、白糖、酱油、白酒等按比例配制腌制液,进行腌制,时间1至2小时。

(2)撑板成型:用竹片或金属撑架将腌制好的白条鸭鸭身撑开固定,穿上挂钩,适当晾干。

(3)烘烤:炭火烘烤,烤炉升温至65℃时,将鸭子送入炉中,80℃至90℃烘烤8至10小时。

(4)晾挂:半成品贮藏室晾挂1至2小时,取掉撑架,湿度85%以上、温度15℃至24℃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以上。用酒精喷灯喷烧,清除鸭体表面突出的毛桩。

(5)卤制:

①调制卤水:辣椒、香料、药材等辅料熬制2小时后,加入盐、糖、料酒等调味料。

②卤制时间:40分钟至9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外观:通体红光油亮,色泽呈深红或酱褐色。撑板成型完整,形体扁平柔和,有质感。

(2)口感:酱香浓郁,香辣爽口,皮酥肉紧,不腻不腥,极有嚼劲。

2.理化指标:脂肪含量为8.5%至8.9%,蛋白质含量为30%至4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黄牛

桃源黄牛产于牛车河等地,中头部大小适中、额宽、角呈倒“八”字形,眼大而圆,毛色深棕,品质优良,肉味鲜美。 桃源理公港、牛车河、黄石等山区饲养的“湘西黄牛”是一种与其它黄牛不同的牛类。它体型较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被毛短密,富有光泽;皮肤较厚,富有弹性。其毛色有金黄、浅黄、栗色之分,以黄色最多。

特点

湘西黄牛因在湖南西部养殖最佳而得名。它生长速度较快,初生体重公牛平均为15千克,母牛为11.7毛克。小年1岁,公年平均体重达182.2千克。湘西黄牛不但免疫力强,牛肉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年肉,是理想的肉类食品。-

三.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浮山香菇

临澧县太浮镇从浙江引进人才与技术,开发生产的“浮山”牌香菇香气浓郁、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具有保健养颜、防癌治癌之功效,是绿色食品中的极品。每年十一月份香菇鲜品上市,精选、加工烘干、分级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该镇年产鲜菇达100万公斤,可加工干菇10万公斤,分装100万袋。亚洲金融危机后,菇出口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不断攀升。我国加人WTO后,食用菌的生产与出口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目前,该镇以食用菌开发为突破口,力争上规模(达到1000万袋)、上档次(品种全、质量优)、上效益。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大种鸡

常德桃源县:大叶茶 大种鸡 桂花糖 新桃源黑桔 珍珠米( 常德)

五.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澧县葡萄

澧县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澧县葡萄,又名澧州葡萄,湖南省澧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先进的种植科技和严格的标准生产管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品质优良,倍受消费者青睐。

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县历史悠久。澧县以其独特的 图1 澧县葡萄种植基地

[1]中华古老的灵气造就了社会对澧县葡萄的青睐,其优质葡萄在中国南方被人们当素有“北有吐鲁番、南有澧县葡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澧县葡萄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品种以巨峰葡萄为主,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产面积达到5000亩。[2]20世纪90年代末,在湖南农大的支持下,常德澧县率先引种优质欧亚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打破了欧亚种葡萄不能在南方栽培的理念,形成了澧县一大新兴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澧县因此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截止2009年,澧县已拥有涔源、农康、黄河三家葡萄专业合作社,社员3100多名,涵盖了全县所有葡萄种植户和经营户;优质葡萄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欧亚种葡萄1.2万亩、酿酒(刺)葡萄5000亩;拥有年生产50万株优质种苗的繁育基地1个、年加工3000吨的葡萄酒厂一座、库容200立方米的预冷库2座,面积500亩的葡萄休闲庄园2个;同时,有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种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3]主要分布在澧阳、张公庙、大堰当、小渡口等15个乡镇,2003年,湖南农业大学、澧县人民政府、澧县农康公司共同研究“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澧县建立了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008年7月,澧县神州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项目,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

澧县葡萄主要有红地球、美人指、红宝石无核、维多利亚、粉红亚都蜜等品种,并以果形优美、果色鲜艳、果味香甜、无公害和无激素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销到广东、广西、福建、湖北等10多个省市。[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专家对澧县葡萄(澧州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自2011年2月21日起批准松花石、松花砚(松花石砚)、仓桥水晶梨、汉寿甲鱼、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各地质检机构实施保护(总局2011年第22号公告)。

产地范围

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澧县澧阳镇、张公庙镇、澧澹乡、澧南镇、澧东乡、涔南乡、大坪乡、道河乡、小渡口镇、九垸乡、官垸乡、永丰乡、如东乡、梦溪镇、雷公塔镇、大堰当镇、车溪乡、中武乡、金罗镇、王家厂镇20个乡镇。

专用标志使用

澧县葡萄(澧州葡萄)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澧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澧县葡萄(澧州葡萄)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六.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石门银峰

石门银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门银峰茶创制于1991年,现年产量为50t左右 。该茶鲜叶原料来源于石门县西北部渫水两岸武陵山脉东端海拔500~1000m的云雾山中,茶园四周的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石门银峰条索紧细匀直,满披银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亮绿,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叶底嫩绿鲜活、完整,具有头泡清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独特品质。

  石门银峰

石门银峰茶的鲜叶采摘要求相当严格,于清明前后选择晴天采摘,严格做到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色芽叶、瘦弱异形叶,不带鱼叶、鳞片、蒂梗和杂物。鲜叶要求嫩、匀、净、齐。其加工制作分摊青、杀青、清风、炒坯、紧条、理条、摊凉、提毫、烘焙等九道工序,各道工序的技术要点如下: 1.摊青 鲜叶采回后,必须在洁净、通风的室内摊放,厚度不超过3cm,时间4~10h。 2.杀青 锅温140℃,投叶量500g,双手翻炒,先闷后抖,抖闷结合,待芽叶变软,失去光泽,清香溢出时立即出锅。 3.清风 将出锅后的杀青叶置于篾簸中扬10余次,以迅速降低叶温,防止闷黄。 4.炒坯 锅温85℃,双手翻炒,动作要轻、慢,当在制叶含水率为40%左右时出锅。 5.紧条 锅温60℃左右,下锅翻炒至在制叶含水率30%左右,茶条打在锅中有轻微响声时,右手抓起茶条,左手心向上平放,向单一方向搓揉,先轻后重,边搓边抖散,用时5min左右。 6.理条 锅温50℃左右时下锅,右手抓茶向前方理直,动作要轻,待八成干时出锅。 7.摊凉 理条出锅后的茶叶摊凉4min左右。 8.提毫 下锅温度50℃左右,用时2min左右。先要将茶条理直,茶条抓起落下时,注意减少与手的摩擦,待白毫大量显露时立即出锅。 9.烘焙 用炭火烘焙,温度为70℃左右,足干后密封并于干燥处保存。

历史

  石门银峰茶

“石门银峰”茶是1991年,在湖南农大朱先明教授的指导下,由原石门县茶叶开发总公司研制和开发的。“石门银峰”茶的采制十分考究。在每年的清明前后,采下粗壮的芽头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分级摊放,并做到“四不采”(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病虫瘦弱芽叶),再经摊青、杀青、清风、初揉、初烘、摊凉、复揉、复烘、理条、整形、提毫、提香等工序精制而成。 “石门银峰”茶外形紧园挺直,银毫满披,色泽翠绿纯润,内质嫩香显现、高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绿匀整,“头泡清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尤存”。

产业化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题词“石门银峰、茶中新秀”;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茶叶专家陈宗懋品评后题词“石门银峰,回味无穷”;原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题词“茶道源头碧岩泉,石门银峰香四海”;茶界专家朱先明教授题词“武陵逶迤连四省,澧水流长灌万家,夹山寺庙钟灵秀,石门银峰冠群茶”;全国著名书画家史穆在品尝后,极兴挥毫,提下相嵌“石门银峰”四字开头的诗词“石鼎烹泉活,门庭散倚霞,银针初茁蕊,峰翠育新芽“,成就了“石门银峰”的一段文字诗词佳话。目前,“石门银峰”已成为石门县的一大公共名优茶品牌。为了进一步规范石门银峰茶的生产、加工、销售市场,提高“石门银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它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石门县茶叶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石门银峰”管理商标,相关资料已经准备齐全送交国家商标局,并已经得到受理。

荣誉

1993年“石门银峰”评为湖南省名茶; 1994年荣获“中茶杯”贰等奖; 1994年获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1998年获湖南省名优茶金牌杯金奖; 1999年获国际名茶评比银奖; 2000年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2002年在“湘鄂黔渝”武陵山区茶叶评比中获金奖; 2004年获中国湖南•星沙(首届)茶文化节名优绿茶评比金奖; 2005年再获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2005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汉寿 珍珠烧卖

湘人一向有冬至日吃炒糯米饭的习俗,不仅与这天必须祭祖上供有关,而且根据民间的看法,新收获的糯米性味温中和胃、健脾祛湿。如果这天不失时机地饱餐一顿炒糯米饭,对于抵御整个寒冷阴湿的冬天大有裨益。

珍珠烧卖的外皮莹白透黄、润泽光亮,馅心腴滑咸鲜,新煎猪油与胡椒组合成的特殊浓香最惬湘人的口味。皮薄光亮,白中带黄,馅料软滑油亮,味糍糯带咸。

原料:

精面粉500克,糯米950克,猪肥膘肉200克,酱油150克,白胡椒粉7.5克。

制作方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4-8小时,捞出冲净,沥去水分。锅内加水烧沸,将糯米入甑用旺火蒸约40分钟取出,洒入少量开水,再蒸约20分钟。

2.猪肥膘肉洗净,切成小丁。炒锅内,放入肥膘丁炒至七成熟,出锅盛入盆内。将蒸好的糯米饭取出,倒入肉盆内,趁热加入酱油、白胡椒粉拌匀成糯米肉馅。

3.面粉放在案板上,用清水200克和匀揉光,搓成长条,摘50个剂子,撒上干面粉,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8厘米、边沿薄而起折、中间稍厚的圆皮,逐个包入馅料,用右手虎口掐拢收口,使烧卖包口处呈圆形张开,入笼蒸约15分钟,取出即成。

八.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麻辣藕

临澧有渊远厚重的饮食文化。对于莲藕,除了生吃、烧汤、爆  炒以外,还开发出了色味俱佳的“凉拌麻辣藕”,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道开胃增食的时尚菜。其制法为:取鲜藕一节,去皮洗净后,整节放人锅中,用水煮熟,切成厚薄均匀的小片,再与麻辣油、辣椒末、盐等佐料搅拌而成,冷却后即可食用。
吃麻辣藕,很有味,一是闻香生津,二是食之生汗。所以,麻辣过后的感觉,除了让你想喝水外,再就是在身边多了几包擦嘴的餐巾纸。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津市 津市饺子

津市饺子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色小吃。津市饺子皮入口即化,感觉味道太好吃了,让人回味无穷。

津市饺子皮薄馅多味美可口,其中以王饺儿和左妈妈为代表的水饺系列,以路记和望江楼代表的锅饺系列及大桥下油炸肉饺藕饺最为出名。王饺儿是津城百年老字号,早在民国时期就享誉九澧,当年澧州太守贺龙就常以王饺儿为宵夜,如今已在津市澧县开有多家分店。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石门 苦瓜芦

苦尽甘来(苦瓜芦):具有养颜美容、减脂减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湿,活血。用于咳嗽、痰中带血、慢性支气管炎、湿热黄疸、跌扑损伤。而且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糖的功效。对于预防感冒具有独特功效。

典故:

春夏时节,不远千里而来的游客,到了风景旑丽的渫水源头、壶瓶山底的农家餐馆,总少不了一道清幽恬淡的山中美味,总忘不了那道佳肴的独特雅趣:绿色的汤水澈透碗底,淡淡的苦味悠然载甜;嫩嫩的叶片令人想起池塘里雨中张开的荷叶,几颗小巧玲珑的红色圆球飘浮在温柔的叶片之间,用筷头轻拨就会荡漾出一丝丝举不起丢不下的波浪式情感。这道养眼养心的土家名菜就是樱桃苦瓜芦混合制作的“同甘共苦”,喻示着苦中有甜。说起这道素妆艳点的“同甘共苦”的来历,确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感人故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是祖祖辈辈遗留的传统,也是山里人的习俗和“规矩”。在这山山水水之间的土家人中,浸透了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柔情蜜意。很早以前,昂贵稀有的食盐是山里人的宝贝,由于运盐买盐路途遥远,家家户户都格外珍惜。在古老泥沙三十里开外的中岭山中,住着一对父母早逝的年轻夫妻。有一年遭遇百日大旱田地失收,小两口日子过得格外清苦,夫妻俩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共度难关。家里只剩下一酒杯盐了,两个人不敢多吃、舍不得吃。有一天,丈夫到离家很远的山上做事只拿了一个耳锅,没有带中午饭。妻子早起忙完家务发觉丈夫什么都没带,油盐罐里一点巴底盐还是原复原,晓得他会在山上搞野菜当饭吃。心想,男人搞重事硬是不吃点盐没得劲哪么奈得何?快到中午的时候,妻子用挑儿刮了一点盐、带上一罐茶给丈夫送上山去。走到中途,看到路边树上的野樱桃熟了,便顺手摘下一把带上。到了丈夫搞事的地方,妻子又在田头岩边采了一大把嫩苦瓜芦叶,用山泉水浸湿洗净后生火做“饭”。说是做饭,其实就是清水炖的苦瓜芦叶,外加一丁点盐。两人边吃边下时,妻子想起路上摘的一把野樱桃,便一齐放在耳锅里炖起。再吃时觉得不那么苦,有一丝儿甜,夫妻俩你奉我送,吃得有滋有味。

打那以后,樱桃清炖苦瓜芦成为夫妻俩的家常便饭、席上之珍。再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土家人的待客美味。一乡里土秀才听说这个“发明”经过后,就给这道菜起了一个见证夫妻情深、喻意深刻的名字——叫同甘共苦。

常德特产排名前十名常德十大著名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