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特产和小吃 凯里的土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2-05 21:39:39

一.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凯里红酸汤

凯里红酸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具有开胃的作用。凯里红酸汤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具有开胃的作用,食用后能令消化不良、厌食等患者胃口大开。凯里人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翩翩”的民间俗语,可见,红酸汤在凯里人饮食链上的重要地位。

由凯里经济开发区明洋食品厂隆重出品的“玉梦”牌凯里红酸汤不仅保留了传统红酸汤特有的色、香、味等特点,而且经科学处理后口感更纯正、营养更丰富。“玉梦”牌凯里红酸汤系沿用贵州山区苗家酸汤酿制良方、结合现代科技,采用贵州山区优质红辣椒、西红柿、生姜、糯米等农副产品经二次酿造自然发酵精致而成。经科学检测:本品中含有丰富的有益有机酸——乳酸(有天然乳酸菌自然发酵而成)和维生素C等有机物,还富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它对保持人体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维持肌体的酸碱平衡和增强食欲具有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玉梦”牌凯里红酸汤荣获了“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重庆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最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奖”、“2008年度贵州省名牌产品奖”、“2003年度首届贵州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名牌农产品奖”、“和“黔东南州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奖”等诸多殊荣。是一款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健康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凯里红酸汤

贵州省凯里市炉山镇、万潮镇、龙场镇、湾水镇、旁海镇、三棵树镇、舟溪镇、大风洞乡、凯棠乡、大十字街道、洗马河街道、城西街道、西门街道、湾溪街道、鸭塘街道、开怀街道、凯里经济开发区(东区)和凯里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凯里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凯里红酸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凯府呈〔2012〕6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凯里红酸汤》(草案)

凯里红酸汤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其要求

1.辣椒:新鲜红辣椒。

2.西红柿:新鲜西红柿。

3.生姜:新鲜生姜。

4.大蒜:新鲜大蒜。

5.糯米:本地范围内生产的糯米。

6.木姜子:产地范围内的木姜子或木姜子油。

7.生产用水:流经产地范围内的水系。水质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8.以上及其他原辅料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生产流程及工艺要点

1.生产工艺流程:

糯米→熬汤→晾凉→拌饭←发酵←拌曲←摊凉←蒸煮←糯米

原料清洗→粉碎→配料→入窖→分坛→配料→二次发酵→成熟→调配→磨浆→成品。

2.加工要点:

(1)熬制:糯米加水比1:20,熬制2小时以上,边熬边搅拌。

(2)分坛:专用扑水坛。

(3)二次发酵时间:1至3个月,每3天至4天搅拌一次。

三、质量要求

1.感官特色:

项 目

要 求

色泽

产品呈鲜红或有白、黄色颗粒

组织形态

产品呈半固态状,酱体均匀、细腻,粘稠适度

气味

无异味、无哈刺味

滋味

具本品固有的鲜香和辛辣味,酸咸适中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

90.0

食盐/(%) ≤

6.0

氨基酸态氮(%) ≥

0.20

总酸(以乳酸计)/(g/kg) ≥

25.0

钙(mg/kg) ≥

100

磷(mg/kg) ≥

120

铁(mg/kg) ≥

1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太原小吃

太原小吃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帐房小吃

牧民群众一年四季逐水草而迁移,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风味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不见于摊贩,不登餐厅的大雅之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它的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别致新奇,吃法粗犷豪放,尤饶情趣。由于多食羊肉,在羊肠的吃法上就有不少花样。如氽灌肠就有五种: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五肠五味各有千秋,令人食后难忘。再说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余味无穷。此外还有做法独特的水油饼,是把面擀成薄饼,先在开水锅中煮熟,涂抹上已拌匀的酥油、曲拉和糖的混合物,吃时柔软香甜;大米制的酥油蒸饭,是在洗净的大米中拌入酥油、蕨麻、红白糖放在碗中蒸熟,食时油香四溢,色彩斑烂;或将煮烂的蕨麻拌以酸奶或熬热的酥油,分别制成酸奶蕨麻和酥油蕨麻;青稞粉、蕨麻、酥油调匀蒸熟切块食用的蕨麻油糕等,不但是牧人虔诚待客的上品,也是典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吃法,是纯正的草原风味。( 西宁)

四.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薯粉米时和薯粉丸

薯粉米时和薯粉丸

用蒸熟的番薯掺入薯粉,入舂成有弹性的粉团,包裹鱼肉虾三丁鱼馅(也有以贝肉、紫菜、

肉,肉丁、葱菜作馅),捏合成荷包形或圆形,煮、蒸、炸均宜。

另用上述粉团,不包馅,直接掺合咸肉丁、炒花生片、芹菜段等,撮成小块下锅,咸香味美,俗称薯粉丸。薯粉米时和薯粉丸均为平潭地道风味食品,看似寻常,别具特色,入席款客,甚受欢迎。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马尾斗笠

马尾斗笠

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的苗族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之一。苗族民间能工巧匠用竹子剖成又细又长又薄的竹篾,并分别以360根竹篾和马尾编织而成,专供苗族少女和青年妇女遮阳用。苗族马尾斗笠具有精、美、巧等特色,当地苗族群众编织马尾斗笠进行销售,户均年收入可达四五千元。图为苗族少女头戴马尾斗笠的倩影。

六. 四川省 雅安市 宝兴县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

锅圈馍馍和烘洋芋是硗碛人日常饮食的主、副食品。锅圈馍馍又称大罗面馍馍,以优质面粉为原料。锅圈馍馍状如牛舌且有一层焦黄色的锅巴,食之既有馒头松软可口的特点,又具煎饼酥脆清香的风味。硗碛出产的洋芋,由于沙粗、含水份少,适口性好,深受当地人青睐。锅圈馍馍用上等面粉加水调和发酵,添加适量碱面,揉活面团,做成半斤左右的“牛舌头”,沿铁锅上部放置,然后把洗净的洋芋放入锅内,撒上少许食盐,掺入适量清水,将锅盖封严,用猛火加温蒸煮,待蒸气透出馒头香味时,改用微火烘一些时间,待锅内水干,洋芋熟透,馍馍锅巴增厚呈焦黄色才出锅,装盘上桌。这一烹饪方法当地人称之“一锅熟”。

七.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围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饰品在民族传统工艺品中独具特色,深受游人青睐。

八.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福州小吃

福州小吃

九. 台湾省 台湾小吃

台湾小吃

十. 山西省 大同 左云县 拌汤和糊糊

拌汤和糊糊:拌汤和糊糊皆是只用面、不下米而做成的稀饭。将面搅拌成块状碎块拨入水锅中熬成者皆名曰"拌汤"。"拌汤"中最佳者为"白面鸡蛋拦汤"。它是将白面加少量的水,细心搅拌成虚面均匀的"扑穗儿",徐徐洒入已开的水锅中,稠稀要适当;熬至将熟时,加入适量的咸盐,再将已打均匀的一、两个鸡蛋糊糊,细细流入锅中,皆成漂亮的"蛋穗儿"漂于汤面上;最后炝入素油、葱、椒等搅匀食之。味道清香,柔软滚烫,是病人或缺乳婴儿的食品,其他面拌汤做法皆同,只是不打鸡蛋,而可切入少量的山药条儿。"糊糊"是将干面直接涮入水锅中而熬成的稀食的总称。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莜面糊糊"是不产小米的山区居民常食之稀饭,里面放上一些山药条子,加上盐,熬至烂熟。喝之香咸"热乐"颇有味道。"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则是放少许碱而熬成。"面茶"则是将莜面炒至金黄色,成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调盐喝之。因其颇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别于"油茶"。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调剂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饮用物。而"油茶"则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时,用刀削下适量,放入锅内熬成。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实和富裕人家当家人冬季乐意食用的补品。 
贵州凯里地区十大特产贵州凯里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